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陈云文选 >

第66章

陈云文选-第66章

小说: 陈云文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任务,必须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所规定的政策和税种、税则、税率努力征收;超过部分,公粮按八成留归地方,二成上解中央;税收按七成留归地方,三成上解中央。——第49、58、65、71、158页。」),仍归地方支配;依据税则、税目、税率,国家规定了征收公粮、税收数字后,地方政府在严遵法令之下努力工作,严查漏税得来的款项,则以分成办法,大部归地方。同时,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绝不是说,公粮、税收归了国库之后,征收、保管、运输工作,以及在各地的中央人民政府各部所属的企业,地方政府不必或不应过问。相反地,地方政府对粮、税的征收、保管、运输,负有全部责任。地方政府对当地的中央所属企业完成主管各部所给的计划任务,负有指导、协助、监督的责任。没有地方政府这方面的工作,这些企业完成计划任务将是不可能的。此外,为使东北行政区能更好地在财政经济上支援全国起见,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东北的货币(注「指一九四六年三月起东北解放区东北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简称东北币。东北解放战争结束以后,为使东北及早恢复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减少全国战时财政对东北的影响,中央决定,东北市制暂不与全国统一。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收回东北银行的地方流通券,井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四月一日起,按东北币九元五角折合人民币一元的比价收兑。东北银行同时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下级机构,——第8、46、72页。」)暂时维持现状,在财政上对东北也暂时只采取抽调物资的办法。

  像我们这样地区广大、许多地方又解放不久的国家,实行统一管理,是否太早,是否困难?比之过去解放区被分割时期,一个解放区内部财经工作由分散进到统一的那种进度来看,在目前实行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确是提早了。但是由此而来的困难并不算大。因为除边疆交通十分不便的省份,如新疆和西藏,仍应另作处理外,全国各地的电报电话已经畅通,几小时内可以电报往复,几分钟内可以电话问答;铁路已经全部恢复,航空运输也将开始。现在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已经可能做到逐日收到各地业务情况和收支数字的报告。这就是说,现在不是被分割的农村解放区,全国已经统一了,一切进步的交通、通讯工具已由人民掌握,过去那样的困难,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提早统一,已有可能。我们不应偏顾统一管理工作方面的小困难,而造成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大困难。应该克服小困难,以避免大困难。

  这样程度的统一,地方机动性是否太少?是的,地方机动性比以前大大减少了。但是我们知道,目前国家的财政收支不但不富裕,而且有赤字,可以机动使用的现金和物资本来很少。这微小的机动力量,如果不放在中央人民政府手里,而分散给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其后果必然是把这微小的机动力量丧失无余,必然是全局不机动,大家不机动。这正像作战一样,把机动兵力分散了,不是大吃败仗,就是难获全胜。

  统一管理是否会降低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可能的,但是应该避免。财经工作统一管理之后,下级工作人员降低积极性的原因,大体是出于误解,即以为上面统一管理了,下级可以不必负责。因此,领导机关要告诉这些同志,统一管理后中下级机关仍负有极大的责任,国家任何事情,办得好、办得坏,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完全错误的。

  把公粮提走,每个月发的经费是人民币,如果货贬了值,下级经费怎样维持?不必担心。第一,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直接效果之一,就在制止通货膨胀。第二,对于若干地方,今天仍发一部分公粮作为经费。第三,即令货币贬了值,政务院决定中也规定了,国家银行对一切军政部门及公营企业举办折实(注「折实计算——即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为单位,按其价格折算为货币支付的方法,折实单位的价格,由各地人民银行按日或按旬用当地市场平均批发价格计算,并挂牌公布,称为折实牌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减轻通货膨胀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采取的一项临时性措施。——第7、36、39、68、73页。」)存款。这样,就基本上保证了各种经费款项的币值。

  下级的经费总是要发的,何必将税收先归国库再发经费?如果先让下面在税款中把经费支用了,多余的上缴不一样吗?经验回答我们,这两种办法,结果是不一样的。在实行“多余上缴”的办法时,地方财政机关常常要首先照顾“当地需要”,近水楼台,便于挪用,结果是上缴无几,甚至不缴。“当地需要”的许多项目,在当地看来是首要的,但从全局看来,常是次要的,可以缓办的。全国如果都按各个局部需要来开支经费,那末,哪有钱来办全国性的大事?一个家庭收入的支配,还要分轻重缓急,何况国家?在人民政府中,公务人员在处理财经问题上合格与否的标准,不单是贪污或廉洁。贪污是犯罪,廉洁是必须的。主要的标准,还在于是否浪费。浪费也不单指铺张滥用的那种浪费,而特别是指办事用钱不分轻重缓急,不分全体、局部的那种浪费。即是说,不是把经费最适当地使用在一些最重要的事情上,而是不适当地使用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地方把粮、税收交出之后,中央对地方经费是必须保证的。但应该说,偶然迟发十天半月的情况,难于完全避免。目前仍在战时,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仍旧是我们财政支付的基本原则。即使经费迟发了十天半月,下级政府的人员也不会挨饿。日夜作战的游击战争时期熬过去了,敌人统治下衣食无着的秘密工作时期熬过了,现在全国解放,保证了吃粮,偶然迟发十天半月的经费,并不是什么大的困难。

  统一管理的初期,下级是有困难的。但是,这种困难,比之因全国财经管理继续不统一而致金融物价大乱所产生的困难,其程度要小得多,其后果要轻得多。我们必须忍受小困难,避免大困难。我们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部分服从全体,地方服从中央。

  只要严格实行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熬过几个月的困难,我们很有理由希望财政情况逐渐好转。财政情况的好坏,直接关联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统一国家财经工作,将不仅有利于克服今天的财政困难,也将为今后不失时机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

  *注「这是陈云同志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

财政状况和粮食状况(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财政状况和粮食状况*
(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我要向此次政府委员会报告的第一个问题,是目前财政状况和改进财经工作的意见。

  去年十二月二日第四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一九五○年国家财政概算之后,四个月来,国家的财政情况已有好转。秋征公粮(注「公粮——即农业税。由于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故称公粮。公粮按夏秋两季征收,全年统一结算。在革命战争时期,公粮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百分之七十多已经入库。除西南地区因解放较迟(注「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同贺龙、李井泉等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和第一野战军一部,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初开始向西南进军。十一月十五日解放贵阳,十一月三十日解放重庆。十二月九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宣布起义,云南、西康两省和平解放。十二月下旬,进行了成都战役,全部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二十七日解放成都。至此,西南全部解放。——第51、76页。」)正在征收外,其余各地绝大部分已经征起。去年解放较早的地区,税收亦在逐步增加。今年第一期公债(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这次公债发行总额原定二万万分,年息五厘,分五年还清。第一期公债在一九五○年一月至三月间发行了一万万分。第二期公债因国家财经状况已基本好转,没有发行。这里所说的分,是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单位。每分值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六市斤、面粉一市斤半、白细布四市尺、煤炭十六市斤的平均批发价格的总和计算。一一第36、38、55、76、97页。」)款,已实收百分之七十二。公教人员的编制正在制定,全国军政公教人员的总数,尚未超过概算所列的数字,并且还可能酌量减少。在此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各部门开过许多专业会议,进一步规定了今年度的业务和财务计划。国家的财政收入一部分已经确实收到,而且因为西南已经解放,比去年十二月财政概算岁入所列有了增加;支出方面,经过核算,已经比通过概算时更加确实。收支相较,虽然仍有赤字,但比一九五○年概算所列已经缩小五分之二。今年一、二两月,是统一财经管理的准备时期,国家财政赤字仍然不小。但如从今年三月份起计算,此后十个月的财政赤字将大为缩小。平均算来,收支可以接近平衡。如果今后税收及公债能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公粮的出售部分和国营企业产品能按期脱售,从而使货币回笼;如果收支方面没有重大的改变,财政支出所需的增发钞票可以减到极小限度,那末,全国金融物价状况就可以开始好转。我国人民已经饱受通货膨胀之苦,如果能停止通货膨胀,使金融物价稳定下来,这是符合于人民的希望和国家恢复经济的需要的。努力实现这一点,是人民政府的责任。

  在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国家财政收支已接近平衡,这应该感谢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感谢全国军政公教职工努力工作,而过着艰苦的生活;还要感谢全国人民踊跃缴纳公粮、税收和购买公债。没有这种共同努力,要达到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比较稳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全国人民和全体军政公教职工,继续奋斗,克服困难,实现大家所希望的财政经济、金融物价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应该说,这种希望并不是空想,只要全国人民与政府共同努力,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最主要的根据是,照现行计划,财政收支已经接近平衡,这是与去年根本不同之点。去年金融物价经过三次大波动,今年一二月也有相当的波动(注「从一九四九年四月到一九五○年二月,全国物价先后发生过四次大的波动。第一次,发生在一九四九年四月间,以同年三月份平均物价为基期,物价上涨一点八倍。第二次,发生在七八月间,以同年六月份平均物价为基期,七月份物价上涨一点八倍。十月十五日到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全国物价大波动,是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以同年九月份平均物价为基期,十一月份物价上涨三点五倍。第四次,发生在一九五○年一二月间,以同年一月上旬平均物价为基期,二月份物价上涨零点九倍。每次物价上涨风,都是从大城市开始,然后波及各地。带头波动的是粮食和纱布。中央财经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使物价在一定幅度内波动,避免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一九五○年三月以后,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市场物价趋于稳定。参见本书《制止物价猛涨》(第29—31页)和《控制市场物价的几点意见》(第32一33页)两文。——第51、55、77、113页。」),这是因为去年国家财政赤字占全部支出的三分之二。去年每次物价大波动之后,短时期中虽也有过金融物价比较稳定的状态,但那种稳定是暂时的,并不是因为财政赤字缩小了。相反地,由于军政费用逐月增加,使得财政赤字逐月增大,造成了金融物价的不稳定状态。去年的某些暂时性的稳定,或者由于解放地区的扩大使人民币流通地区随之扩大,或者由于若干种商品适逢上市季节而价格未升。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