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陈云文选 >

第65章

陈云文选-第65章

小说: 陈云文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汇实行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关于私人请求外汇的办法,当时的规定是,凡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人、外国侨民和无国籍人,如需购买外汇、汇出或者携出境外,可以向当地外汇管理机关申请,经批准后,由中国银行卖给。——第67页。」)仍旧。一切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留若干近期使用者外,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不得对私人放贷,不得存入私人行庄,违者处罚。国家银行应尽量吸收公私存款,但国家银行本身业务上使用这些存款的限度,亦不能超过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规定。

  (九)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必须保证军队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开支及恢复人民经济所必需的投资。对军队及地方经费的现金支付办法,应按照编制的确有人数,根据供给标准和全国概算所列的现金部分,按月按季地批准各部队各部门的预算,按期支付现金。其原则是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对地方经费的支付,照供给标准应发经费数额,扣除其地方税收及企业收入中归地方的部分。国营企业的投资,文教社会事业费的支付,依照全国概算及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各期支付数量支付之。国营企业请领投资款项前,必先有经过批准的工程预算。为确保军政费、事业费及企业投资的币值,国家银行对一切军政部门及公营企业举办短期无息的或一定数量低息的折实(注「折实计算——即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为单位,按其价格折算为货币支付的方法,折实单位的价格,由各地人民银行按日或按旬用当地市场平均批发价格计算,并挂牌公布,称为折实牌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减轻通货膨胀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采取的一项临时性措施。——第7、36、39、68、73页。」)存款。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为保证上述各项经费的支出,必须严格管理税款、公粮支拨、公粮实物变款(注「本书中的公粮变卖、公粮实物变款、公粮实物变价都是指财政部门把公粮交给商业部门在市场上出售所得的收入。——第48、68页。」)、公债收入、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折旧金等等,以保证这些收入按时入库。

  (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认为,严格地实行上述九项规定,国家的财政困难就可能克服,军政费用的开支就可以保证,金融物价的大波动就可能防止,因此,必须严格地完全地予以执行。凡不实行、不遵守上述各项规定者,即属破坏人民利益,违犯国家法纪,中央人民政府将制订适当的法律,给予这些分子以必要的制裁,来保障上述各项规定的严格实行。

  由于全国财政经济困难,收支机关脱节,金融物价不稳,要求我们必须有进一步的统一管理。但是,因为许多地方是新解放区,实行统一管理会有若干困难。同时,在公粮、税收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统一支配以后,地方经费开支,比以前更困难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这种困难,比之全国财政经济的管理继续不统一和金融物价大乱而来的困难,其范围、程度和后果都要小得多。因此,必须强调部分服从全体,地方服从中央,宁愿忍受若干较小的困难,以避免发生更大的困难。在粮、税归中央人民政府统一支配之后,一切地方工作同志不但不应有消极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对今后财政经济工作,应更加积极负责。这是我们的要求,也是地方工作同志的责任。

  *注「这是陈云同志为政务院起草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经第二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原载一九五○年三月四日《人民日报》。」

为什么要统一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年三月十日)
为什么要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一九五○年三月十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注「政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四年九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8、42、64、69、99、144、166页。」)三月三日作了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对搞好财政经济的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不早不迟,现在作出这个决定是有原因的。

  我们战时的财经工作,从抗日战争开始直至一九四九年的十二年间,都是分散经营的。其中又分两个段落: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八年这十一年是一个段落,一九四九年又是一个段落。目前正开始新的时期。头十一年各解放区的财经工作,完全分散经营,各有货币,各管收支,统一的方面只有一项,即政策统一。仅仅最后一两年,在各解放区之间才有可能作少数军用品和物资的调拨。这种完全分散经营的政策,是适应当时解放区被分割的情况的,因此获得了极大成绩。去年,解放战争的胜利迅速扩大,一年之间,除西藏外,全国大陆全部解放,都成了解放区。适应这种情况,财经工作统一的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加。首先是货币的统一,除东北外,人民币已成为通货。在上海、武汉解放之后,像第一阶段那样仅限于政策上的统一,已经不够。全国各地财经机关一致要求对下列各项问题作出统一的规定、计划和管理。这些项目是:税则、税目、税率;国营工厂的生产计划、原料来源、产品推销;外销物资的采购,外汇使用的分配;内地贸易物资的调拨,物价管理;铁道、轮船的合理使用,邮电的管理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统一,而且都陆续地统一了。但就财经工作的全部来说,基本上仍是分散经营的,因为财政的收入并未规定统一管理的办法,只统一支出,未统一收入。这种情况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因为解放区的扩大极其迅速,新解放地区的财政收支,又只能由各地接管机关自行处理;另一方面,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部分的秋征公粮(注「公粮——即农业税。由于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故称公粮。公粮按夏秋两季征收,全年统一结算。在革命战争时期,公粮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大部新区只在今年一二月才收起,不少地方尚未收齐,新解放区的税收整理也不是很快的。所以去年一年的情况是,继续分散经营,但分散经营中的统一程度迅速提高。目前到了新的时期。公粮大部已征收起;统一的税则、税目、税率已经公布;因为大陆已解放,税收也比去年多。放在面前的问题是,继续停留在去年那个阶段上,还是前进呢?全国财政会议(注「一九五○年二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财政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财政经济工作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前,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所管各部举行过一系列专业会议,摸清了基本情况,作了充分准备。会议经过详细讨论,决定节约支出,整顿收入,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以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三月三日,政务院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作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随后,出现了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的新局面。——第43、54、70、115页。」)讨论的结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定(注「指一九五○年三月三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二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见本书《统一财政经济工作》一文(第63—68页)。——第70页。」)和中共中央的号召(注「指一九五○年三月三日中共中央向各级党委发出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同志对于财政经济工作,在过去长时期内,是习惯于被分割状态下的各自分散处理的,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并且获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现在必须切实地加以转变,如果不加转变,则要犯严重的错误。”——第70页。」)答复说:要前进,不能停留。就是说,财经工作要从基本上分散经营,前进到基本上统一管理。也就是说,虽然分散经营的成分仍然有,但主要的将是统一管理。这种改变,是适应目前在地域、交通、物资交流、关内币制等等方面已经统一的情况的。

  究竟统一管理哪几件事?这在政务院决定中已经具体规定。主要内容是统一财政收支,重点在财政收入,即国家的主要收入,如公粮、税收及仓库物资的全部,公营企业(注「这里所说的公营企业,意同国营企业,都是指各级政府经营的企业。一九五二年九月以后,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规定,不再使用“公营企业”这一名词。——第4、67、70、79、86、93、102、113、152页。」)的利润和折旧金的一部分,统归国库。没有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的支付命令,不能动支。这样,就保证了国家收入的统一使用。在财政支出方面,则规定:军队供给统一于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后勤部;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则规定编制,规定供给标准,编外和编余人员由全国编制委员会统一调配,不经批准,不得自招新的人员。机关、学校和工厂企业,按照工作和生产情况,均须规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每个人员的工作额,一切可省和应该缓办者,统统节省和缓办,反对百废俱兴。要集中财力于军事上消灭残敌,经济上重点恢复。此外,全国国营贸易机构资金、物资的运用调拨,集中于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注「本书中贸易部、中贸部、中央贸易部都是指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当时,贸易部主管国内外贸易。一九五二年八月,贸易部撤销,成立商业部和对外贸易部,分管国内外贸易。——第30、33、39、55、66、71、85、90、124、159页。」)。一切军政机关、学校、团体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留若干近期使用者外,一律存入国家银行。所有这些,是统一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些统一在今天已经必不可少。如果国家收入不作统一使用,如果国家支出不按统一制度并遵守节省原则,如果现有资金不加集中使用,则后果必然是浪费财力,加剧通货膨胀。这样,不但有害于对战争和军政人员的供应,而且有害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毫无疑问,上述内容的统一管理,比之去年的基本上分散经营有根本的区别。如果问:在统一管理之后,哪些是仍然存在的分散经营?回答是:还很不少。例如,农业生产,在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规定了总的方针之后,必须由地方政府担任具体的组织和领导;国家工厂的一部分完全划归地方和军事机关管理,另一部分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所有(注「这里所说的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所有的企业,指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投资经营的企业,简称中央投资经营的企业。——第66、71页。」)的,也暂时委托地方政府或军事机关管理;财政收入上,地方附加(注「地方附加——是地方随正税征收的、不列入国家预算的部分。正税指列入国家预算的税收。国家对地方附加的比例有严格的限制。例如,农业税地方附加,一般不得超过正税的百分之十五,某些获利大的经济作物区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第49、65,71、117、158页。」)粮和纯属地方税(注「地方税——是地方留用税收的统称。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五○年四月一日发布的《关于统一管理一九五○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中,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收和地方留用税收。各地征收的国家公粮、关税、盐税、货物税和工商业税,均归中央人民政府所有,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指拨。其他税收,如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等,统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根据各大行政区、各中央直辖省(市)人民政府之全年财政预算,划归地方留用;各大行政区所属省(市)人民政府应留用部分,则由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财政部根据各省(市)人民政府之全年财政预算予以划分。决定还提出,中央人民政府给各大行政区、省(市)规定的国家公粮及税收任务,必须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所规定的政策和税种、税则、税率努力征收;超过部分,公粮按八成留归地方,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