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216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16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许敬宗将李绩为副总管的也给写上了。奏报李恪推荐李绩为行军副总管,说自己甘愿做先锋大将这点明确的写在了上面,这就让李世民看到李绩和李恪之间的区别,李绩贪权,李恪心里想着大唐,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结合李世民心中以往对李绩的不满会有今天的结果。

  不过想想许敬宗政绩,再想想长孙无忌结果,长孙无忌输的还真不冤枉。许敬宗是谁?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宠臣,是为武则天搬倒长孙无忌的头号功臣。能够在武则天这个狠辣的女人手里做到权倾一时的大官的人还真不多,但许敬宗是其中一个人,可见他的政治能。

  而能够搬倒当时已经权势滔天、堪比皇帝的长孙无忌,足以说明许敬宗的手段和权谋。如今,许敬宗虽不是武则天的臣,但是是李恪的心腹,可以说的长孙无忌命中的克星,长孙无忌这次输的还真不冤!。

  第五卷第三百一十九章兵到定襄城

  长安城外枪戟林立,十万大唐军早已整装待发,军编练营的统帅侯君集一身戎装的出现了点将台上。他先是给李靖拱手施礼,然后站在李靖的身后,除此还有另一位将领,他站在李靖的右手稍后的位置,他就是李世民任命协助李靖的程名振,现在的他意气奋发,颇有一股想上阵杀敌的劲头,他知道这次出征打败突厥是势在必行,他领兵出征就是在捡功劳,他已经好久没有得到升迁了,现在有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巳时一到,李世民和朝中大臣在千牛卫的护卫下出了城来到了军前,数千名铁甲在身千牛卫将士将四周紧紧的包围住,李世民一身戎装骑马走过千牛卫围成的通道,径直来到了军前,下马走上了点将台。

  “皇上万岁——”十万行军齐声喊道,这阵势和声势足以震动长安城。

  “参见皇上”李靖、侯君集和程名振上前拱手施礼道。

  “爱卿免礼——”李世民对李靖三人道,又对十万军喊道,“将士们,朕很惭愧啊!”

  李世民这句话让他面前十万军有点不知所措,但是李世民继续说道,“朕惭愧是,突厥欺我大唐百姓,犯我大唐边境,朕直到今天能给予他们致命的一击。朕让将士们受了多年的耻辱,朕让大唐的百姓受了多年突厥的欺压,朕让大唐蒙受了多年突厥人的侵略。所以,今天朕也很欣慰,因为你们能够出征漠北,大唐可以光明正大的北征突厥,可以将多少年来突厥犯在大唐百姓和将士们身上的罪名都取回来。”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十万军吼道。

  “李靖——”李世民用手示意大家不要说话,对身后的李靖道,“朕命你为北征突厥的行军道大总管,率领十万虎贲即可出发!”

  “诺——”李靖上前拱手道,随即他大手一挥,喊道,“出发——”

  军便开始按照前后左右中五路大军的编制慢慢的向漠北的方向开拔,李靖下达完命令,语气凝重的对李世民道,“皇上保重,老将去了!”

  “要是保重!”李世民也动容道。

  李靖道别李世民翻身上了自己的一匹跟他征战了十几年的战马,跟在李靖身后的则是程名振,他本希望能够见到李世民,能跟李世民说几句话,没想到李世民根本就不搭理,这让他有点郁闷,但想到自己的军职,他觉得李世民这样对他很正常,这就加萌生了他想要升官的**。

  “君集啊!”李世民看着远去的大军,对身后是侯君集叫唤道。

  “皇上——”侯君集愣以下,立即应声道,他刚心里在想,为什么李靖就能领兵出征而自己连一路的先锋的机会都没有呢?何况军还是自己编练的呢?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李世民的心思他会是多少有所了解,他知道这是李世民在表示对他在有些事情处理上的不满。“难道是跟长孙无忌有关?自己跟长孙无忌走的太近让皇上不悦?还是…因为李恪的问题?”他心里正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会对李世民的呼唤有点愣神。

  “你说药师他们什么时候能够班师回朝呢?”李世民问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显得很疲惫,侯君集知道这是他承受的压力过大的原因,举国之力北征突厥,说的很简单,但现在大唐的经济刚复苏,承受不起战争带来的内耗。所以,李世民会很慎重,只是在外人面前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老臣面前会这样。

  “皇上,这次北征突厥对大唐有利,微臣认为年前就会班师回朝。”侯君集想了一想便回答道,“大总管李靖用兵如神,现在手里又有军十万,再加上汉王殿下手里还有数万精骑,肯定能够取得胜利凯旋而归。”

  “恩——是啊,朕对药师还是很有信心,对恪儿的期望也很大,希望他不会让朕失望啊!”李世民朗声说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刚的悲观之态,明显是对李靖和李恪很有信心。

  可是这句话听在侯君集耳中不由的让他身躯一震,李世民对李恪有如此大的期望,那不就是说…侯君集想到这里,全身打了一个寒颤,他终于知道了自己为什么在北征突厥的时候没有能够领兵的原因。

  “君集啊,药师不在兵部,兵部是政务就要让你多费心了。”李世民淡淡的道,“你只要认真做事就行,不要想其他的问题。”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他就是告诉侯君集认真做事,不要为了升官想着走捷径。侯君集听到这里的告诫,他又想到了李绩,昨天的朝会李绩被拒绝担任行军大总管的事情他也听说了,而且在两仪殿里李世民对李绩的不满他也有所耳闻,这使得侯君集好似明白了李世民这句中的含义。

  “皇上,该起驾回宫啦!”就在侯君集陷入沉思的时候,李世民已经骑上了玉马,在千牛卫的护卫起驾回宫了,而一帮老臣们则坐车跟在他的身后,只是心细如侯君集者在这种大臣之间没有发现长孙无忌的车架,这让他不由的对李世民刚的话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意思。

  李靖十万军中有四万骑兵,他率军出了长安,步入了通向并州太原的管道上就跟程名振等将领商议,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率领骑兵先行赶往定襄城出漠北跟李恪大军会和,让程名振等将领率领剩下的六万军及辎重随后尽赶到定襄。

  李靖是行军大总管,他既然这么说,程名振等将领也不敢违抗命令,只能遵行。就这样李靖率领四万精骑马不停蹄的用了四天时间就到了云州城,在云州城他让骑兵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继续往被行,用了将近一天的时候,在下午酉时赶到了定襄城。

  已经攻下了定襄城的刘仁轨负责防守定襄城,而协助他的一万突厥精骑已经在扎德勒的率领下前去跟李恪汇合,现在的定襄城就只剩下他和三千的守军,在听到斥候汇报说城外三十里出现了大唐骑兵,他就知道这可能是唐军的援兵,再听说唐军的帅旗上写的是“李”字,刘仁轨就明白了这个将领是肯定是大唐的军神李靖。因为,现在的李恪已经绕过了定襄城深入漠北数百里,他不可能从云州的方向而来,再者他也收到了李恪的信函,信函上李恪告诉他唐军的主帅可能就是李靖,让他一定要恭敬对待,不可鲁莽。

  刘仁轨明白李恪的意思,他微一思量,心里有了主意,就听见他喊道,“来人啊,备好战马跟本将军出城前去迎接李大帅!”

  “诺——”他身边的亲兵喊道。

  “吱呀——”的一声,就见城门打开,刘仁轨率领一百骑出了定襄城,奔向李靖大军的方向。

  第五卷第三百二十章汉王和李靖

  刘仁轨的百骑出了定襄城,向南方向走了大概三里就看见前方很土飞扬,铿锵的马蹄声震的大地在颤抖,只见黑压压的骑兵奔向了自己。

  四万唐骑中央位置的李靖也看到了前方百骑和中间竖立的“刘”字大旗,他知道前面骑兵肯定是定襄城守将刘仁轨,他是前来迎接自己,这让李靖心里觉得很满意。至少,李靖认为刘仁轨做为李恪的心腹,没有仗着自己的李恪心腹而高傲自大,没有因为取得了定襄城而骄横自满,反而表现出了谦虚恭敬的态度,作为一个武将,能够做到胜而不骄,就这点这足以让李靖再次对刘仁轨高看了一眼。

  “前方可是行军大总管李靖李大帅?”刘仁轨开口问道。

  “正是本帅!”李靖勒住战马回答道。

  刘仁轨看到一位年过五十的花甲老人端坐在战马上,戎装在身承托胡他的威严之态,急忙催马到李靖面前,跳下马背上前恭敬的施礼道,“末将定襄城守将刘仁轨,参见大帅!”

  李靖详细的端详了刘仁轨一眼,见对放三十多岁的样,英姿魁梧,眉宇间露出正义凌然之气,心里暗自的赞道,“不愧是能够夺下定襄城的大将,确实有几分本事。”嘴上却说道,“刘将军不必多礼,你能率军夺下定襄城,是给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末将不敢居功,全赖殿下的布局还有全体将士的奋勇杀敌。”刘仁轨谦虚的说道。

  “恩,刘将军太谦虚了!”李靖对刘仁轨的第一次影响很不错,“我们回定襄城吧!老夫也是很多年都没有去过了。”李靖的话语了多了几分感叹。

  “诺”刘仁轨道。

  刘仁轨迎上李靖的大军,回到定襄城,因为定襄城以前是突厥的屯兵之地,城内有能容纳六万骑兵军营,李靖就直接将大军带进了定襄城。进了定襄城,李靖吩咐刘仁轨妥善安排四万大军,刘仁轨吩咐身边的亲兵,亲兵领命离开。刘仁轨将李靖带到了以前突厥颉利的行辕。

  “刘将军,汉王殿下现在不在定襄城吗?他可曾来过定襄城?”李靖在喝了一口侍女奉上的茶水便出口问道。

  “回大帅,殿下自始至终都没有来过定襄城,他现在已经率军直接绕过定襄城,驻扎在漠北图论河,就是为了防止颉利大军攻打定襄城。”刘仁轨回答道,见李靖脸色没有任何表情,他又解释道,“殿下手中现在有十多万大军,他生怕军队人数太多,入驻定襄会不利于守城,会驻扎在图论河想以逸待劳。”

  “恩——”李靖听完刘仁轨的解释,赞叹道,“孙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汉王殿下深懂运兵之道啊,攻其所不守,确实是眼前佳的对敌之策啊!”

  随即,他看了身边的刘仁轨一眼,道,“过几天朝廷六万行军会到达定襄城,领军两路是程名振,他让他给你调拨一万人马助你防守定襄城,其余人马立刻到图论河跟老夫汇合!”

  “诺——”刘仁轨道,李靖是全军的行军大总管,他自己也归李靖统帅,李靖不说原因,作为下属他自然不会多问。

  “你下去准备一下四万精骑的粮草,老夫将休息片刻,今晚动身前往图论河!”李靖继续说道。

  “诺!”刘仁轨答道,他见李靖再没有什么命令,就拱手退出了大厅。

  李靖见刘仁轨对话有理,进退有矩,觉得他是一个不过的将领,心里又想起刘仁轨所说的夺取定襄城是李恪的布局,心里不由的多李恪多了一份期待,他现在真的想早点见见李恪,看看这个比当今皇上依为大唐百年之后基石的王到底还有多少王他惊喜的地方。

  只是李靖不知道的是,驻扎在图论河的李恪早已知道了李靖到达了定襄城的消息。自从李靖被任命为行军大总管,到他跟程名振分军亲自率骑兵赶到定襄城,这一路上的情况李恪都早已知晓,这就是李恪经营了几年的情报网所能起到的作用,起初倒是没什么明显的效果,现在过了这几天,情报网的功用体现了出来,倒是让李恪心里很高兴。

  图论河的唐军军营李恪的帅张,现在可谓是将星云集,苏定方、张公谨、杜君绰、李孟尝和扎德勒及侯虎昨天刚好到达图论河,再加上起先跟随李恪孙贰朗、陈其、许敬宗、郭侍封和、孟山等人。看着眼前这些大唐的名将和自己的忠心部下,李恪对击败突厥颉利信心倍增。

  “殿下,听说朝廷已经发兵攻打突厥,领军的便是李将军?”张公谨问道,他昨天刚到,今天听说这件事情。见张公谨这么问,杜君绰、李孟尝等人也望向李恪,就是想求证张公谨这个结论。

  “不错,父皇已经命李将军为行军大总管,统领整个大唐的北征大军,李将军的骑兵现在已经可能到了定襄城。”李恪回答道,他没有肯定是说李靖已经到了定襄城,就是在张公谨等人前面隐藏了自己情报网,毕竟张公谨等人已经归属了自己,但相比陈其和苏定方等人,他们几个还不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