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190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190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谧约荷肀吣苡姓庋蠊匏降男母梗钽≡趺床恍郎筒桓咝四兀

  因此,李恪欣赏的看了三人一眼,朗声道,“既然你们三人都没有意见,那案子就这么了结了!戴胄,给父皇的奏章就由你来起草,等起草完之后让本王过目!”

  “微臣遵命!”戴胄说道。

  “至于玄成你们两个人还需要将卷宗整理一番,案子一波三折,卷宗也很凌乱,要尽快整理出来给父皇过目,不能在耽误时间了。”李恪继续对魏征和孙伏伽两人说道。

  “诺!”魏征和孙伏伽领命道。

  等魏征、孙伏伽和戴胄三人离开聚义殿,李恪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喜中清醒过来,还在回味魏征归顺自己时的喜悦之情,直到杨恩来到聚义殿叫醒李恪,这才打断了李恪继续回味过程。李恪看到表情严肃杨恩,立即问道,“杨老难道又出什么事情了吗?”

  “殿下,根据暗卫的消息,突厥好像又有动静,在云州一代很不安分!”杨恩简单给李恪说了一下内容,继续说道,“老奴认为边关的奏报可能这两天就到长安,到时候你也该是回太原府的时候了!”

  “哼!”李恪听到突厥又在蠢蠢欲动,不由的脸色一沉,“突厥人还真能折腾,那本王倒是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能耐。”随即李恪又自言自语的道,“正好鬼面骑和狼骑休息好长时间了,已经好久没有高强度的训练了,是时候也该让他们尝尝鲜血的味道了。”

  李恪的话说的很随便,但是他自己没有注意到,他自己说的话和说这话时的表情看在杨恩的眼里又是另一番举动,杨恩总觉得李恪在这个时候的样子酷似李世民当年对面敌人时的自信和强势。

  第五卷第二百七十一章最近的判决

  时间过的很快,案子查清了,李恪和魏征还有孙伏伽、戴胄四人将整理好的卷宗和判决结果放到李世民的玉案时,李世民反而没有看卷宗和奏章而是向李恪询问了一些关于突厥的问题,李世民说道,“最近云州一带突厥活动频繁猖狂,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恪自然已经知道了突厥最近的动向,听李世民询问自己的看法,心里顿时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便前说道,“父皇,突厥骑兵在云州活动频繁不假,但要让他们真的入侵云州的话可能性不大。”

  “噢?”李世民也惊讶于李恪的回答,问道,“怎么说?”

  “东突跟西突厥关系不睦,两国边境陈兵过多,这就影响到了东突厥颉利的兵力的调动。而且,据儿臣所知,突厥二汗突利和颉利的关系一向不和,现在有可能已经发展到了恶化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颉利是不敢轻易对大唐发动战争的。”李恪肯定说道,“因此,儿臣认为突厥在云州举动可能是在故布疑兵,目的是想迷惑我大唐的视线,而他们之所这么掩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是东西突厥可能要开展,第二,就是颉利可能要对突利动手。”

  “恩,照你这么一说,朕还真觉得突厥这招棋确实有欲盖弥彰之嫌!”李世民很同意李恪的分析,他继续问道,“那你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唐该怎么做?”

  李恪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只是不想让李世民知道他提前做了准备,因此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如果发生第一种情况,东西突厥要开战的话,那大唐不必要插手此事,只要静观其变就行,毕竟东西突厥是两个不同的部落联盟,他们的战争以大唐现在的势力还是难以参与其中得到什么好处。如果说发生第二种情况,颉利要出手对付突利,那大唐就有必要暗中联系突利,必要是时候可以给他提供粮草和兵器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取到这个可以瓦解突厥内侍团结的力量,这样有利于大唐今后对突厥作战。”

  “恩!”李世民对李恪的回答很满意,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朕也是这么考虑的,恩!看来朕将你放到并州镇藩的决定是做对了,你在军事方面确实有过人的天赋,确实没有让朕失望啊!”

  “多谢父皇的夸奖,儿臣不敢当,这都是父皇教导有方,儿臣不敢居功!”李恪谦虚的回答道。

  李世民今天似乎很高兴,对于李恪的马屁也没有揭穿,只是点点头笑道,“你现在倒是学的挺会说话的!”随即,他开始翻阅李恪和魏征、孙伏伽和戴胄四人呈到他的玉案卷宗和奏章。只是李世民翻看完放在下面的奏章而没有阅览放在面的卷宗,等他将奏章放到玉案,就听到他问道,“将李佑贬为河南王,让他镇藩齐州,这样的判决朕倒是很赞同,至于阴妃,将她由贵妃贬为嫔,处罚的是不是太轻了呢?”

  “父皇,儿臣倒是不这么认为!”李恪回答道,“阴妃娘娘确实参与了此案,而且她的动机不纯,有谋取皇后之位的嫌疑。但是,她不是本案的主谋,又在审问的过程中坦白从宽,主动认真自己的罪名,可见她确实有悔改之心。因此,儿臣认为对她的处罚不算轻。”

  “恩!”李世民点头道,“你倒是一副心肠,那朕就准了你们的判决。”李世民对李恪的回答很满意,很爽快的批复了奏章李恪等人对齐王李佑和阴妃的判决的内容。

  但是,李世民又突然问道,“既然扶桑和高丽两国也参与了此案,并且扶桑副使盛田理惠子是本案的主谋,那你们怎么没有罗列他们的罪名呢?”

  “回禀父皇,对于扶桑和高丽两国儿臣另有想法,只是想先跟父皇禀报,想听听父皇的意见再做判决,因此便没有罗列出他们的罪名。”李恪坦白道。

  “玄成,你们也是跟李恪一样的心思吗?”李世民这次倒是询问了魏征一句,对于国家外交大事,他显然更加的重视。

  “回皇,臣等都认同殿下的提议。”魏征等三人回答道。

  “好啊!既然连玄成这么说,李恪,那你就将自己的想法跟朕说说,朕倒想听听你到底有什么好的提议。”李世民道。

  “父皇,能否让儿臣在这之前先问你一个问题呢?”李恪突然开问道,他的这一问让李世民一惊,但李世民对李恪耐人寻味的话很感兴趣,便答应道,“你问!只要你问的问题跟你说的决策有关,朕一定知无不言。”李世民回答道。

  “父皇认为以大唐想在的势力是否能够出兵攻打高丽?是否能够出海降服扶桑呢?”李恪语气严肃的问道,“如果真要用武力解决这两个国家,那么大唐还需等待多久?”

  “恩!”李世民没有想到李恪问的问题这么尖锐,他思考了片刻,这才回道,“朕认为十年之内大唐没有这个能力解决你所说的这两个国家。”

  “既然父皇都认为大唐能够威震四方,让四方诸国诚服于大唐还需要十年的时间,那么在对待扶桑使者盛田理惠子和高丽使者的判决的问题我们何不软硬兼施呢?”李恪说道,“扶桑副使盛田理惠子按唐律必须要斩首,而对于扶桑国我们大唐不予追究,只需要他们提供大唐在此案中损失的银钱即可,高丽的处罚也是一样,正使高寿延斩首示众,让副使李思齐回国传达大唐的裁决,大唐可以不追究他们的罪名,但他们也必须要补偿我们此次损失。”

  “恩!”李世民沉吟道,他没有想到李恪会赎罪银的方式解决两国邦交问题,但这个提议确实让李世民很心动,特别是大唐缺乏银钱和暂时没有能力对高丽和扶桑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这样的解决办法不失为一条绝妙的策略。

  “你们三人是意思呢?”李世民向魏征、孙伏伽和戴胄询问道。

  “臣等三人没有异议,臣等很赞同殿下的这个策略!”魏征等三人回道。

  “你的这个提议朕倒是不反对,朕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大唐跟扶桑和高丽问题的办法。”李世民也肯定了李恪回答,“既然如此,那这件案子就这么判!”

  “儿臣明白!”李恪见李世民答应了自己的提议,欣喜道。

  “臣等遵旨!”魏征、孙伏伽和戴胄三人也答道。

  “好了,那这件事情你们现在就去处理!”李世民说道,“关于齐王李佑和阴妃的判决,朕会通知宗正寺协助你们。高丽和扶桑两国处理,朕同样也会让礼部和鸿胪寺协助。”

  李世民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李恪很喜欢,四人退出了两仪殿,李恪吩咐魏征处理阴妃的问题,孙伏伽处理李佑的问题,而让戴胄处理扶桑和高丽两国使者的问题,他自己倒是一身轻离开了三人消失在两仪殿前。

  但是,魏征、孙伏伽和戴胄三人没有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李恪现在究竟要去什么地方,他想去的地方就是杨妃的千秋殿。

  第五卷第二百七十二章我们一起回太原

  今天更新很晚,但还是保证了三更的速度,老三特地在这里跟们求红票,同时告诉大家,李恪在长安的生活将告一段落,回到太原后将会又有新的征程在等待他!

  李恪来到千秋殿,杨妃早已在门口等候他,见到杨妃有些憔悴的面容,李恪鼻子一酸,不由的跪道,“恪给母妃请安,恪让母妃受惊了,还请母妃治罪。”

  “恪儿,赶快起来,你能有什么罪让母妃惩治你的呢?”杨妃埋怨道,同时一把将李恪扶起,爱恋的看着他。但杨妃嘴这么说,还是掩饰不了她眼角的泪痕,这让李恪看到很是心疼不已,内心暗骂自己的不是。

  但是,这也不能怪李恪,自从长孙皇后中毒,李世民当即便让长孙无忌负责此案,而长孙无忌在侦知李恪涉及此案时第一时间便调集千牛卫包围了千秋殿,等到后来到魏征、孙伏伽、李孝恭和王珪还有刘政会五人被李世民任命共同查办的皇后中毒案时,千秋殿的守卫依然没有撤走,直到李恪被李世民任命全权负责查办皇宫下毒案时,李世民这才下令撤走了千秋殿的守卫。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杨妃是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她不是为自己担心,而是为李恪担忧,为李恪焦急。身在帝王之家,久居深宫之中她深深的知道案子背后牵扯到的实质问题。但是,她只是一个贵妃,自己有没有多大的权利,唯一一个跟自己沾亲带故的萧禹因为这件事情而被李世民撤职。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她的精神状态很差,即便是后来知道李恪洗脱了罪名时,她依然愁容满面。今天自己的儿子终于站在了自己面前,杨妃岂能不高兴,高兴的同时又岂能不为此而潸然泪下呢?

  “三哥!”李愔的声音传到了李恪耳中。同一时间李恪又听到李蓉和李敬的声音,“三哥,蓉儿好想你啊!”“三哥,敬儿也好想你啊!”

  话音刚落之际,李愔、李敬和李蓉便已走到了李恪面前,特别是高阳公主李敬早已抱住了李恪的大腿哭道,“三哥,你知道吗,这段时间敬儿有多担心你吗?敬儿,真的好担心你啊!”

  李恪慈爱的摸了摸李敬和李蓉的头,柔声道,“敬儿,蓉儿,最近这段时间你们有没有好好听母妃的话啊?”

  “我们当然听母妃的话呢!”李敬道,她虽然已经出落的像个大姑娘,但天生就对李恪很依恋是高阳公主在李恪面前表现的还是像一个小女孩。

  “李愔,过几天三哥可能就要回太原了,我想将你带到太原好好的教导与你,你可愿意?”李恪突然对旁边来不及开口的李愔说道。

  “三哥,真的吗?”李愔对李恪的话感到格外高兴,在李恪的心里他是三哥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现在听到李恪要将自己带到太原亲自教导,李愔怎么能不高兴呢?但是,李恪想的和李愔想到的完全背道而驰,他想带李愔到太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希望李愔离开自己和杨妃之后会变得像历史说的那样禽兽不如。

  很多事情都没有假如,只有赤裸裸的现实,而历史更是如此。李恪本以为自己的到来会改变历史,但突厥入侵宿州依然没有被阻挡住,即便是李佑犯了这么大的罪名,但他还是像历史记载的那样被放到了齐州之地,阴妃即便是没有受到李佑叛乱的牵连,依然还是因为这次下毒案而被贬为嫔。

  因此,李恪不敢托大,不敢认为李愔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才会下定决心将李愔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教导他,而他这次带走的人不光是李愔一个,还有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三个他的结拜兄弟。如果说对于李愔他只是想改变历史的话,那么对柴哲威和李宗还有尉迟俊这三个自己的结拜兄弟他倒是期望很大。

  杨妃听到李恪说要将李愔带回太原的话,显得很惊讶,颇为不解的询问李恪原因,李恪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他只是告诉杨妃,李愔久居宫中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这难免不利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