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

第47章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第47章

小说: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着药方子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黛玉的精神明显比原来好上许多,而桐城县那边也回了信息过来说,林如海已收到了她转托隔壁头带过去的东西(平安书信和藏在衣服夹层里,黛玉暗中变卖一些烫手的产业得来的两万两银票。),并回复说河堤的加固加高方案不日即将动工,以前在扬州的盐商同好们听闻他要为民造福,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与他。遂钱粮之事目前暂时不愁。倒是大姐儿身子怯弱,需静心休养,万不可积郁在心,弄垮了自个儿的身体。黛玉看罢信后,心情立时开朗,转而关注郊外庄子的田租上去了。
  原来管理田庄的朱骏被她撵出去后,换了一个新的叫方明的管事,那个管事一上任,便将庄子里收留的难民们细细盘查一遍,凡是品行不佳,欢喜喝酒赌博的,一律给了几百大钱做盘缠,撵出庄子。剩下的,也都仔细做花名册,每月付五百大钱为工钱,正式雇佣。他倒是吸取了上任朱骏的事为教训,不敢手脚不干净,颇为安分守己的管理着庄子。
  只是,朱骏管理多年,庄子里的奴才比较服气他。方明是个新人,做事虽雷厉风行,手段颇狠,但底下的奴才做起事来,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从不拿他当盘菜,搞得他事事受挫,春播都无法顺利进行。林修善之前派在庄子里潜伏的下人瞧见了,秘密上报给黛玉,望她想法子彻底整治下庄子里良莠不齐的奴才们,免得留下后患。
  思虑良久,黛玉决定亲去庄子里看看实际情况,而非坐在家中听底下的人胡编乱造。细细一想,她起身唤外间伺候的丫鬟相思去准备出行的衣物饭食等,又吩咐丫鬟戴胜去对紫鹃说声,让她去找刘伟准备车马。后转念一想,弟弟林融听到了,定会吵着一同去,再说,很多时候,弟弟这个小主子出面比她强。遂命丫鬟云雀到林融所住的院子里去交待甘草半夏收拾行李,明儿一块去。
  隔天一早,七八个小厮骑马在前开道,刘管事骑着马领着几个忠心耿耿的手下,护在林家姐弟所坐马车的左右旁边,随身伺候的丫鬟婆子们分坐在紧跟其后的五辆马车上,末了还有十个玉竹嬷嬷非要安排的穿着林家奴才服饰的王府侍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城门,沿着官道,向林家位于郊外的庄子进发。
  走了大约半天的功夫,到了庄子前,闻讯赶来的方明管事率领手底下的一群小管事们,神色紧张地立在大门口迎接。
  黛玉眸色淡淡地隔着窗纱打量外面的情形,见庄子里探头探脑的皆是妇道人家和小孩子,心里马上明白过来,庄子里的莽汉等想必是被方明得信后,遣人轰撵干净了。对于此番扰民的动作,黛玉眸色一闪,也不好多说什么,她晓得方明是按规矩做事,错不在他。谁让她是官宦人家养在深闺里的千金小姐,不能叫人瞧了去。体谅到这一层,她端坐在车内,命弟弟林融下去应酬接见,自个儿坐在马车里听俩人寒暄。
  过了一会子,专门负责打扫的嬷嬷过来回话说,屋子清理干净了,请姑娘进去歇息,喝口茶。紫鹃应声,吩咐马车夫驾车进庄子里面,停到收拾好的屋子前面,马车一停下,候在外头的婆子忙涌上去掀开帘子,安排好下车的脚踏子,先伸手扶紫鹃相思两个丫鬟,后扶从上到下裹在素色软缎披风里,头上戴着纱帽,脸上蒙了面纱的黛玉款款而下。
  下了车后,她们也不耽搁,簇拥着黛玉进入屋子里,坐到竹帘后的木榻上,喝了几口茶,吃了点随身带的茶果点心。方明得了通报,弯着腰,垂着头进入屋子,一脸恭敬送上近期的账册,不等紫鹃开口说话,他颇为识趣地躬身退到门外和其他人一起垂手伺立。
  黛玉大约翻看了下账册,见上面的支出罗列的很是清楚,并无大的漏洞,眸色一柔,嘴角露出满意的表情。略微一思索,她抬起头,招手唤紫鹃到身边,指着花名册的几个人,耳语了几句,令她去找玩耍的林融,让他出面逮那几个不听话的出头奴才,敲山震虎一番,助方明一臂之力。
  在庄子里歇息了大概一个时辰,林融大发威风整治了几个不听话的奴才,吃了一顿农家新鲜的蔬菜野味,黛玉命紫鹃拿出红包封赏了庄子里的人,不等他们来叩谢。一行人收拾好食盒等,重新登上马车,浩浩荡荡地返回家中。
  车队缓缓地行经一处农庄,引来一群看热闹的人,突然,一波小孩的哭喊声传出,马儿嘶叫几声,车身猛地一阵晃动,惊得黛玉慌忙搂住弟弟的身体,待马车平稳,她眉尖轻蹙,淡声吩咐道:“紫鹃姐姐,烦你去瞧瞧出什么事了?”
  紫鹃定定心神,欠身跪移到帘门前,微微掀开,窥看一眼人声沸乱的地方,转脸对黛玉说道:“姑娘,好像是农户人家的小孩子淘气,溜到我们的车队里来,惊到马儿了。” 
  林融一听这话,来劲了,叫着要出去瞅瞅,看看那娃娃。黛玉冷颜一瞥,不睬他,嘱咐紫鹃让刘伟过去问问孩子伤到没?尔后带小孩的家人过来问话。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一名衣裳还算周正的老婆子领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孩子磨蹭着过来问安。紫鹃回头瞅了黛玉一眼,掀开一半帘子,挡住外人的视线,柔声问道:“姥姥,你家孩子没事吧?”
  跟在旁边的老婆子忙催促刘姥姥上去见礼,刘姥姥在原地忸怩了半天,方红着脸,手脚无措地掸了掸衣裳,嘴里称着姑奶奶连拜了几下,紫鹃见状,忙退身避开,叫旁边的老婆子扶起她,说道:“姥姥,这可使不得。您老是长辈。我们这些年轻的,可禁受不起您这大礼。”
  林融从旁瞅见,噗哧一声笑出来,觉着这老婆子人特好玩,竟然称呼紫鹃姐姐为姑奶奶。他眼睛一瞄,瞥见了藏在刘姥姥身后头的小男孩,心眼一转,探手抓起一把果子,从窗户里丢到那孩子脚跟前,看着小孩开心地捡起往嘴里塞的模样儿,他呵呵笑起来。
  黛玉刚巧回头抓到这一幕,眸色不悦,厉声责道:“融儿,你在做什么?姐姐啥时教你这般糟践人的?相思,你把我们剩下的果子点心用油纸包裹好,送下去给那孩子吃。融儿,回去后,你给姐姐好好面壁反省方才的作为。” 
  相思应声,一边收拾点心,一边偷瞟林融,见他小脸涨得通红,牙齿紧紧咬住下唇不放,泪珠子滚来滚去,就是硬挺着不肯落下来,不由得暗生同情心。心道:姑娘平素虽最宠小哥儿,然做错事处罚起来,也是最严厉的。
  紫鹃问完话,转过身来回话,见林融眼泪汪汪的缩在马车角落里,黛玉冷着一张脸,盘腿端坐,按照往日的事来判断,她心里大概了解些内幕,於是,她就当作没看见眼前发生的事,微微笑道:“姑娘,我问过了。那姥姥说,她姓刘。目前随着女儿女婿过日子。说到她女婿。姑娘,也正是巧了,真可以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她家女婿与二太太娘家是连宗的。说起来,我们两家还是亲戚呢。”
  紫鹃是故意这么说的,说实在的,王夫人娘家连宗的亲戚,与她们林家有何相干,简直八辈子都打不着的关系。她是见林家姐弟俩闹了生分,遂故意打趣下,让俩人都有台阶可下。
  她无心一说,黛玉一听,心思却活动了。她忽地想起好友说的红楼里的一个大好人来。那人好像也叫刘姥姥,是王夫人家挨不着边的亲戚。某非这位姥姥便是。
  她稍稍想了想,面色缓和的说道:“紫鹃姐姐,既是我们家的亲戚,那更得好好赔不是才好。你去匣子里取二十两银子封好,送给那位刘姥姥。说是我们家给孩子看病买药的钱。另外,你再拿两吊散钱,说是给孩子买好吃的,补身子的。然后,你对那姥姥说说,要她得空了,到城里玩玩。我们家虽不是什么大富人家,但招待亲戚还是招待得起的。”
  说完这些,黛玉无意间瞥见手腕上戴的绞丝银镯子,眸光一动,伸手退下来,递给紫鹃道:“你把这个送给那位姥姥。说是我的一点小心意。”
  紫鹃接过,略一犹豫,劝道:“这镯子虽不值钱,然却是姑娘的心爱之物。我看还是留着,先把我手上戴的银镯子送给刘姥姥吧。”
  说着,她退起手腕上的鲤鱼闹莲镯子来,黛玉一见,忙阻拦道:“紫鹃姐姐,你且别忙。我是看刘姥姥人不错,才愿意将镯子赠给她留个纪念。倘使换做别人,开口问我要,我还得掂量下,到底给不给呢?”
  见她如此,紫鹃也不好多言,拿了块帕子小心包好绞丝镯子,和赏银一同放在小漆盘上,端起钻出马车,亲自送去给拉着送点心果子的相思,一个劲道谢的刘姥姥。那姥姥也是个挺会瞧眼色的人,看到紫鹃送上的东西,心里喜得浑身发痒,语无伦次地左一个谢谢姑奶奶,右一个谢谢姑奶奶,后听紫鹃说二十两是她家姑娘给板儿看病买药的,两吊散钱是给板儿买好吃的,帕子里包的银镯子是她家姑娘给她的见面礼。她当场喜得魂都飞了。结结巴巴的连话都说不利落。紫鹃笑着交待了几句,后说天色不早,她们还要赶回城里去,说完,她递眼色示意让一旁的老婆子搀扶刘姥姥和板儿离开。看着刘姥姥的身影离远了,她方回到马车中,与黛玉回话。
  黛玉听后,垂眸不语,心里面突地冒出一个念头来。她见刘姥姥所在的农庄山清水秀,倒也不错,动起买田地修房的主意来了。
  

  ☆、有惊无险

  与刘姥姥偶遇后,黛玉便藏了个心眼,她寻思着狡兔尚且有三窟,更何况人呢。再者,任谁也不会预想到她会在城外的小庄子里修宅子买田地过日子的。於是心底里暗暗琢磨如何避人耳目,在刘姥姥所在的庄子上安家落户。思前想后考虑许久,她修书一封命刘伟亲送到安徽桐城县去。
  隔了好长的一段时光,刘伟风尘仆仆地赶回来,连水都没喝一口,直接面见黛玉,递上林如海的回信。黛玉看后,心下立时明白该怎么做了。以林伯劳苦功高为理由,一面正大光明地为他置办田产颐养天年。一面私底下修建自家的。顺势也可将他们一家的奴籍脱去。这样的话,即便林家不幸落难了,也不会牵连到林伯林修善雪雁他们一家。而林家亦可多一条退路。
  想到此,她亲自走去管家林伯一家所住的院落中,与老管家秘密商议了一下午,把里外的因素考虑周全了,方心满意足的回房。
  隔了几天,林伯带着几个从扬州别院里来的旧仆,打扮一新的赶着几辆一模一样的马车,在城里兜了无数个圈子,东逛逛西买买,甩脱了暗中保护跟梢的几伙人,秘密赶往刘姥姥所住的庄子,化名为木家老爷,进行林家父女未雨绸缪的置办产业计划。
  时间过得飞快,京城中黛玉每天忙于分散产业,化整为零。安徽桐城县那边的河堤上,林如海也忙得热火朝天,堂堂的前科探花郎,一点也不顾斯文的捋起袖子裤脚,光着一双脚,同民工们一起吃住在河堤旁临时搭建出来的草棚子里。啃一口硬邦邦的馒头,就两口咸菜,喝几口热水,就当一餐温饱了。
  短短两个月下来,林如海从风度翩翩的儒雅书生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庄稼汉。雪雁看自家老爷黑瘦得不成样子了,心里边是急得不得了。心道:姑娘千叮咛,万嘱托让我们好好照顾老爷。倘或是瞧见老爷成了现今这般模样,姑娘心里定会不好过的。
  她心里急,却碍于人微言轻,林如海根本不拿她的劝告当回事,反而振振有词的驳斥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黄河的汛期转眼就至,他没那么多闲工夫打理衣冠休养身体了。假使大姐儿在此,想必也会同意他的做法。
  听他如此一说,雪雁顿时焉气无语。瞅瞅一旁同样发挥不了作用的夫君林修善,俩人对视苦笑,如若姑娘在此,他们俩也不必为自家老爷的衣食起居操心了。如今是,主子不急,奴才急。老爷不过是一届文弱书生,即使是铁打的身体也禁不住他折腾的。更别提同那些吃惯苦头的民工一块儿吃住了。现在看着没什么,若是伤到了底子,那可就麻烦了。
  雪雁很是无奈地看看换了衣裳,跟着一样黑瘦的潘季驯匆匆赶去河堤上施工的林如海,转过脸,与夫君林修善唧咕了几句,俩人心领神会的点点头,立即修书遣个伶俐点的小厮送去京中,请林家的女主子过来压阵。
  黛玉接到雪雁的求救信已是六月下旬了,看罢信函,她眸色一动,脸色冷下不少,忙唤了紫鹃进屋子,吩咐她领着其他几个丫鬟准备出远门的东西,顺便通知刘伟备好车马以及船只。后转念想到弟弟林融缺乏常识锻炼,应该让他去河堤上学着爹爹林如海的模样,和民工们一同吃喝两天,体验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