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雄图 >

第196章

三国雄图-第196章

小说: 三国雄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太子丹利用墨侠荆柯刺杀秦王,虽因剑法不济未能行刺成功,悲壮就义,但也非绝非等闲之辈。”

    “相比荆柯而言,聂政可以称得上是侠中的高手,只用一剑就刺死了侠累,卫士会攻也奈何不了他。”

    “在春秋战国时诸如此类武艺高强之墨侠不胜枚举,这也再次印证了侠与武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好的诠释了韩非‘侠以武犯禁’之论断。”徐庶侃侃而谈。

    刘禅诗兴大发,情不自禁的吟诵起后世李白之大作《结客少年场行》: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壮哉!伟哉!”徐庶大赞,拔剑且唱且歌,十分兴奋。

    刘禅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作为汉室皇族子弟,假如有朝一日扫灭孙权,覆亡曹操,天下一统,将如何对待安置师门墨家呢?这是一个必须勇于面对和严肃考虑的课题。

    果不其然,徐庶凝视刘禅,目光满是企盼和鼓励,问道:“如日后四海归一,海清河宴,斗儿将如何对待我墨家?”

    刘禅沉默了一会,郑重其事道:“太史公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云,故驰鹜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如我治国,对待诸子百家,我就十六个字方针,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徐庶神情凝重,背着手低头来回踱步,一字一顿地慢慢咀嚼,抬头注目远方。

    良久,徐庶转身看着刘禅,精光灼灼,满是欣喜之色,郎声长笑道:“斗儿此言实属真知灼见,乃安邦定国,长治久安之千古方略,万世良策。”

    赵云微笑点头,显然十分认可。

    “想那秦始皇祖龙奋六世之余烈,扫平**,一匡天下。然狂妄自大,骄横无比,奢侈极欲,目空一切。禁固天下,焚书坑儒,暴力推毁六国多彩文明,无情推残天下多元化之思想,残杀法家之外诸子百家,意欲以秦国之一域而御天下。结果,倒行逆施十数年后,反被六国后人所灭。兴之也勃焉,灭之也忽焉。教训何其深刻!斗儿,此法可为万世师表!大汉必定长治久安,统御八方!”徐庶激动万分,一气呵成,慷慨激昂道。

    “叔父,实在是谬赞了!”刘禅揖手道。

    “我如当政,当总揽天下各门各派、各州郡精英人士,组成制宪会议。以墨、法、道、儒之精华思想为主,再集其他诸子百家之长,制定帝国至高无上之宪法,作为奠定大汉帝国万世之基。”刘禅严肃道。

    “对墨、法、道、儒、兵、名、纵横、书法等家,在剔除糟粕基础上,当兴办相关太学,在全国招收学子以教化,将本门精华思想发扬光大。”刘禅意气风发道。

    “那如何待我墨家!”徐庶目光耿耿有神,追问道,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刘禅神色凝重道:“我墨家代巨子及门徒皆出身底层,以力助底层人民与上层贵族同享权利为己任。应其众生而平等之精髓纳入宪法之中。巨子可为国家监察部部长,诸师兄弟可一分为三。”

    徐庶扬眉道:“愿闻其详!”

    刘禅道:“一、墨辨可为外交官;二、墨侠之精英者可为国家监察、警察部门人员;三,其余墨侠可为户部登记认可之登合法团体,负责协助监察、警察部门维护正义、治安、除暴安良之工作。”

    (。。)

358章 刘备之虑() 
徐庶面带惊奇,沉思了一下,笑道:“何谓宪法?何谓监察、警察?这些事物称谓可其新也。 ”

    刘禅答道:“宪者,法令也。如宪章,宪令,宪兵。又如布宪于国。《管子立政》;宪,法也。《尔雅》;慎乃宪。《书益稷》;万邦为宪。《诗小雅六月》;此君之宪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发虑宪。《礼记学记》。秦汉没有法,只有律、令、答问、式、例。律例或律令。宪法,就是法上之法,即法之本源总纲。强调宪法的基础性,是一切法律的法律,是一切法律的基础。”

    刘禅又道:“监察,就是察看并督促及做监督工作的人。警察乃警戒监察、警惕省察之意,亦指构成这种力量的人员。以后,为促使各级官吏履行好职责,必须设立监察部。同时,为更好维持社会秩序,设置武装性质的治安力量,也就是警察准军事力量,设立警政部统领之,各设分设警局、警署。夫警察为统治之要具,昔无今有。”

    徐庶喜形于色,扬眉展颜,拍手笑道:“斗儿,智睿忠义,开明虚怀,深明大义,深谋远虑,统筹周全,实乃亿万百姓及诸子百家之福。”

    天幕碧空如洗,月光皎洁,点辍着点点繁星。

    大汉皇叔、荆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刘备独立城头,仰望星空,心事重重,思绪万千。

    他的心无比惆怅,思念着远在荆州的百姓、兄弟、将士、阿斗、

    心情无比愤懑之际,刘备仿佛看到曹操、孙权在天空中嘲笑自己,不由自主的拔出龙泉宝剑,刺向天空,大喊:“杀,杀,杀。。。。。。,杀尽你们这些国之大贼,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干坤!”

    刀光剑影在月色下犹如一团白光在跳跃,透出层层杀气,煞是惊人。经血雨腥风、战火洗礼的父亲,绝对是一个武林高手和出色的战将,后世却误以为他是个废物。

    试想史上的刘备,起事时一无所有,如果没有两下子,何能三分天下,号称“万人敌”的关羽张飞赵云,会死心塌地至死追随,曹操孙权会千方百计地要除掉他。

    “好剑法!主公威武不减当年!”副军师中郎将庞统抚掌大笑,从城楼下走了上来。

    同来的行中护军、白军统领陈到也朗声赞叹:“主公好俊的剑法!只怕叔至也非主公之敌手。”

    “凤雏先生谬赞。叔至过谦。”已经大汗淋漓的刘备,收剑躬身。

    “主公折杀士元了。”庞统赶紧鞠躬还礼,“以后请主公直接称唿士元即可。”

    “好吧,士元,就依你。叔至,一起进堂叙话。”刘备高兴地拉着庞统走进了府衙大堂。

    “士元,幸得先生和张松、法正相助,我们顺利入川。往后如何筹谋,备愿闻高见。”淡淡的灯光下,刘备一边喝茶,一边微笑地看着相貌普通、敦厚老实的庞统,陈到在旁侍立。

    “有何妙计,速速道来。”刘备急忙道。

    带庞统,是出于他的名气和才智得到刘备信任,每个君主都喜欢搞平衡。赤壁胜利,夺取荆州,诸葛亮立了首功。入川如带上诸葛亮,再立功新,会功高盖主,尾大不掉。何况荆州重地新得,更须提防。另一方面,凤雏没有机会立功,会有不满。

    其他入川的人员安排,是刘备与庞统商议的方案。首先,荆州为唯一的根据地,断不可失,必须留谋臣勐将重兵主力把守。其次,带资老的武将,庞统不好指挥。第三,刘备向有仁义之名,入川名为帮助刘璋,但是如果主力尽出,强兵压境,会授人以柄,引起怀疑。

    史上,由于庞统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以为有张松、法正作内应,便会轻松夺川。没想到张松不慎泄密身死,庞统只好选择奇袭,结果在落凤坡丢了性命。阿斗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出手,救下凤雏的性命。

    “主公,前日刘璋派孟达率五千军马前来迎接,送来钱粮,并言刘璋亲来设宴为主公接风洗尘。主公可借机在宴席上除之,则西川唾手可得也。”庞统心里自喜,窃以为得计,胸有成竹道。

    刘备心里暗暗感叹,不愧是凤雏,果然妙计。但他却面如沉水,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此计断断不可!”

    “士元,备志在匡扶汉室,拯救百姓。君子爱地,取之有道。”

    “统深知主公之志!主公一腔热血,心怀天下,顾念苍生。微末起事,纵横环宇,横扫凶顽,奋斗半生,始占荆州,赤胆忠心,天地可鉴。吾志便是匡扶明主,拯救天下。鉴于此,吾才弃曹孙如敝履,投奔主公。共谋大业,兴复汉室!”庞统激动道。

    “吾素知士元与我同志,拜谢先生。勿须多礼。”刘备拍着庞统的双肩微笑道。

    “然,自桓灵以来,皇帝昏庸,竖阉横行,奸佞当道,民不聊生,汉室大乱,天下汹涌,海内震荡。士族追名,将臣逐利,人心不古,民心思变。天下人俱怀私心,志虑忠纯之士茫然。号称汉之死忠者荀,也为曹操所惑。又如所谓荆襄名士,高雅之人诸如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之流,为谋取功名,见曹贼势大,见利忘义,弃天下大义不顾,尽成曹贼党羽。江东趋炎附势碌碌之辈,更如恒河之沙,不足道哉!曹操孙权拥兵数十万,窥探天下,皆主公大敌,不可不防。”庞统侃侃而谈。

    “士元之语,正合我意。然,孔明在隆中对日:孙权可为外援,不可图也。”

    “孔明心性善良,易为外人蒙蔽。孙权狼子野心,实乃心腹大患,吾早晚必为主公除之。”

    “然也,曹贼新败,必来报仇。如此荆州危矣!如之奈何。”

    “主公勿忧,以孔明之智,关张赵之勇,荆州定能固若金汤。如今当务之急,乃速取西川,迟则有变。曹操占北方日久,一改杀掠屠城做法,招募流民屯田,民心思定。孙权据江东以三世,国富民强,世家大族已不知天下有汉。如主公不速取西川,孙权定逼还荆州,或来取川,行假道灭虢之计,先占荆州,再取两川。刘璋守户之豕,早晚失地。彼意在利用主公抵抗张鲁,事成后必变。”

    庞统顿了顿道:“天下土地,有德者据之。主公乃大汉皇叔,取西川名正言顺,代帝守土,有何不可?曹操孙权之流,据州霸郡已久,天下人均已为然,望主公三思。”

    “士元之言,吾深以为然。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刘备叹道。

    “主公,我军远道而来,人生地疏,刘璋暗弱,久之必生祸端。吾等不取,外人必取。”庞统急道。

    “刘璋乃吾之宗亲,取之天下必弃我,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刘备再三推辞。其实,他何尝不想速取西川,但是如果因取一地而失天下之心,他不会因小失大的。

    因为,他是刘备,心里装的是整个天下老百姓。

    “主公,吾附凤雏先生之议,时不我待啊。”陈到急切道。

    “昔日,西楚霸王亡秦后,以霸道分封天下,被高祖王道灭之。鸿门宴之计断不可行。今吾誓效祖宗之法,以王道慢慢图之!”(。。)

359章 霸府风云() 
霸府制度的形成除将军幕府制度的发展外,还导源于两汉以来州制的演化变迁。 汉武帝设刺史,本意在监察,因其以小制大。秩卑任重。对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是有一定作用的。汉末王莽擅权篡政,州制于此发生重大变化。州不仅成为郡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且具有了相当的军事职能。州牧不仅成为一级行政首脑而且也大多加将军号,有领兵打仗的指挥权,为军政长官。州之职能逐渐趋于军政合一。地皇元年,“莽见四方盗贼多,复欲压之……于是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此后州牧加将军号领兵的例证很多。地皇二年,“莽以王况谶言荆楚当兴,李氏为辅,欲压之,乃拜侍中章牧大夫李棼为大将军、扬州牧;赐名圣,使将兵奋击”。如此诸例皆是明证,学界研究证明:在西汉时期,加将军号即意味着拥有幕府。鉴于此,我们可以说地方政权军事化的典型形态幕府与州府联营实际上在西汉末的王莽统治时期就已出现了。

    自从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后,曹操统治的北方无论财力、物力、军力、士气都元气大伤。

    一代雄主曹操自起兵镇压黄巾以来,逢战必胜,所向披縻,荡平群雄,但是却在赤壁折戈沉沙,曹操眼看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无望,壮志难酬,顿感心力交瘁,雄心急速衰退。

    加上年近六旬,体力急剧下降,精力大不如前,曾经好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开始转变作派,除了亲自处理重大要务外,把繁杂的军政琐碎事务悉数交由曹丕处理练,自己每天沉浸锦衣玉食之中,流连于娇妻美妾之间,立志宠完天下春色,尝尽人间美味,偶尔偷腥猎艳。

    心情大好诗兴大发之际,与一班建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