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的无限旅程 >

第503章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503章

小说: 北宋的无限旅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南被请到大殿之中,双方落座之后,僧人送上藏人爱喝的酥油茶。

    双方闲聊了一会后,在那位萨迦法王的示意下,作为翻译的僧侣开始说起昆氏家族的高贵历史,以及和萨迦派结合后,在吐蕃一族内的影响力。

    说实话李南对昆氏家族的起源没有什么兴趣,在他眼中,就算是昆氏家族护卫的藏王赤松德赞,对帝国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李南比较感兴趣的是昆氏家族和藏地佛教结合后,产生的这个萨迦派,他们对于西藏吐蕃诸部,以及其他流派势力的态度,还有对未来的打算。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958章 身份暴露和要求() 
萨迦法王在僧人的帮助下,向李南大概的解释了一下他们这个贵族和藏地佛教融合之后的特点和制度等等。

    一般僧侣都不会娶妻,因此李南也很好奇,对方答道:“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

    将家族跟佛法体系融合到了一起,这样的脑洞,就连李南也不得不佩服。

    不过在藏地这也并不算稀奇,毕竟这里跟华夏不同,完全是由寺院和吐蕃贵族掌控百姓,萨迦派此举就只不过是将之合二为一而已。

    萨迦法王对待李南简直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绝对不是面对异族商队的态度,因此李南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看出自己的身份不俗,李南索性开口试探道:“萨迦法王,你对华夏帝国有什么看法?”

    萨迦法王说一句,他身边的僧人就翻译一句:“我们萨迦派以及昆氏家族,有感于藏地纷乱,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殷切希望吐蕃诸部能够早日和平安定。

    在目前的情况下,西夏人和各个吐蕃部族,都想着互相攻伐,为己方牟取利益。眼看形势越来越糟糕,所以想要拯救吐蕃大众,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请强大的帝国前来帮忙,而萨迦派将会全力相助。”

    听完对方的这番话,李南不禁笑了起来。

    “萨迦法王,你的想法不错,中华帝国想必也对此很有兴趣。说起来我也认识不少的帝国重臣,不知道萨迦派如此费心,所图为何啊?”

    萨迦法王的回复道:“萨迦派只希望藏地稳定之后,可以将本派的佛法传遍四方,协助帝国帮助吐蕃的百姓安居乐业。”

    李南注意到萨迦法王回答中协助帝国帮助吐蕃百姓这个重点,当下也明白了萨迦派此举的意图。

    萨迦派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愿意倾力帮助帝国拿下整个藏地,但他们想得到萨迦派的领袖地位,还有对藏地的管理权。

    如果这是别的朝代,或许那些嫌弃西藏偏远的皇帝会答应此事,将藏地名义上收归本国,但李南可不打算这么做。

    单纯说宗教的地位和传播,李南并不介意萨迦派在藏地一家独大,因为在他眼中,这些流派甚多的藏传佛教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藏地百姓喜欢信奉哪尊佛,喜欢信奉哪家的佛法,并不重要。

    李南不能接受的是萨迦派打算要藏地的管理权,如果帝国失去这个权利,那即便是名义上拿下西藏,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于西藏这个地方,李南有着其他的想法。

    在别人眼中偏僻无比,食之无味的西藏,在李南的心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所在。

    西藏紧邻南亚次大陆,中间虽然有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但并不是不能通行。

    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

    根据李南的推算,张骞当时可能就是经过了连接南亚与西亚、中亚的最重要通道,也是就是位于兴都库什山脉最大和最重要的开伯尔山口。

    以西藏为中心,建立一个向西而进的战略基地,在这里训练可以适应高原反应的吐蕃和其他民族青壮为兵士,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等地,这就是李南为帝国所做的长远规划。

    萨迦派想要的东西,帝国绝对不能给与他们,所以李南直截了当的说道:“萨迦派如果愿意帮助帝国,那帝国将会给与萨迦派发展的空间,估计皇帝还会赐予萨迦法王最贵的封号,但帝国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教派来管理世俗事物!”

    对于中华帝国而言,萨迦派愿意主动归顺协助帝国拿下藏地那是锦上添花,可若是他们选择了中立或者反对,那也无妨,李南相信在大军的攻伐下,拦路者都将会被碾成齑粉!

    听到李南给出的答复,萨迦法王的脸色微变,但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殿中的昆氏家族成员,自己的大儿子贡噶跋,带客人去家族的领地休息。

    除了寺庙,众人骑马走了十多里,眼前终于出现了耕地和村庄,看来这就应该是昆氏家族的领地了。

    吐蕃人不止会放牧,很大一部分人也会耕作,据说这都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功劳,而青稞就是藏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木屋、砖房和帐篷林立,而这些房屋的中间则是一处占地极广的庄园,那里应该就是昆氏家族中贵族们的所居之所了。

    骑在马上,李南望着村落中那些底层的吐蕃百姓,不禁叹了口气。

    这些吐蕃人一个个似乎都饿的半死不活,双目中没有丝毫神采,简直就是一群行尸走肉,看样子他们的日子过的还不如以前交趾的奴隶呢。

    为了招待李南一行人,贡噶跋特意给他们准备了一栋独立的土楼,寝室里家具也都是新的,甚至床铺上还铺着来自华夏的丝绸。

    看到这一幕,李南更为疑惑,不禁冲着贡噶跋询问道:“你们认识我?”

    精通汉化的贡噶跋,恭敬的笑着回答道:“小人曾经在数年前去过帝国的都城长沙,代表昆氏家族参加帝国的建国大典。”

    “哦!”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南也就明白了。

    几年前帝国的建国大典,确实来了不少周边国家的使臣,这些人应该都看到过自己的容貌,看来自己的身份早就被萨迦派的人认出来了,所以那位萨迦法王才会跟自己说这么多。

    其实身份暴露与否,对于李南来说问题不大,他相信萨迦派的人绝对不敢冒惊天之险,对自己这个帝国的皇帝下手,再说他身边的五百御林护卫,也绝对不是装饰品。

    除了给李南准备了舒适的卧室之外,贡噶跋还送来数十个美貌的吐蕃少女,这些端着各色藏地美食,身着彩色袍子的女孩,估计都不超过十四岁。

    “这些女孩都是干净的。”贡噶跋小声的介绍道。

    李南虽然好色如命,不过对这些小孩子可没有什么兴趣,当即对贡噶跋说道:“食物留下,侍女就撤下去吧。”

    吃罢了带有异族风味,却不怎么好吃的晚饭,李南带着雌狐玛丽来到了土楼的屋顶上。

    :。:

第959章 金国二代皇帝卒() 
李南毫不顾忌自己身份的躺在了楼顶,仰望着漫天的星光闪耀,呼吸着似乎格外清澈的空气,感觉自己的身心都被洗涤了一番。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南喃喃说道:“该不该把战争带到这里来呢?”

    玛丽不确定李南是不是再问自己,不过土楼顶上至于他们两人,所以她回应道:“在我的家乡,虽然大家都过的很辛苦,但却都比这里的人过的快乐,没有人去欺压别人。如果你能用几场战争为这些人带来好日子,我想是这是正确的事。”

    “或许吧。”李南起身看向四周的村落,有些担忧的说道:“帝国大军如果来到藏地,那么吐蕃人肯定是无法抵挡的,但我就怕引起这些吐蕃百姓的恐慌。这样一来的话,他们要是跟着这些贵族僧侣逃向西方,帝国得到的也只是一片荒地,反而会给这些人带来更大的灾难。”

    “那您还打算争取类似萨迦派和昆氏家族这样,在藏地很有影响力的僧侣和贵族,让他们来协助帝国么?”

    李南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道:“原则问题不能改变,我可以容忍他们留下私产和庙产,但绝对不会将管理权交给他们。”

    玛丽提议道:“要不然咱们派遣一些精锐,将这些吐蕃贵族和僧侣都杀了?”

    “哈哈哈!”听到玛丽的话,李南忍不住笑道:“那可不行,如果一个国家依靠刺杀来处理问题,那这个国家也就离完蛋不远了。”

    就在李南去藏地远游之际,北方唯一可以跟帝国抗衡的金国又出事了,而且还是一件大事。

    金太宗完颜晟于上京城病逝!

    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记载,完颜晟应该可以活到几年后,所以他突然提前死亡,这让得到消息的李南有些措手不及。

    不管是中华帝国的李南和朝中的文臣武将,还是金国内的部族首领和贵族群臣,其实都对完颜晟的死亡原因有些疑惑之意。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金太宗的死亡有些蹊跷,但李南却不这样认为。

    在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都以为皇帝是一个享乐无尽堪比神仙的好职业,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苦楚。

    根据统计,华夏古代历史上数得出名字的皇帝有千余位,可以说大多数皇帝的生活条件都非常的优越,可谓是吃喝不愁,享尽人间富贵,但他们的寿命却都不长。

    这些皇帝中,活过80岁的只要四个,活过七十的8个,而短命的就多如牛毛了。

    坐上了皇位之后,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烦心事”。

    比如国内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各种政策的制定和施行等等政事,还有其他突发的天灾人祸,朝中臣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

    要知道皇帝作为权力中心人物,自然要掌控全国,还要有能力平衡各个方面,同时要防止有人权柄过重犯上作乱。

    所以说,皇帝绝对是个技术活,而且是个压力很大的活,从历代皇帝的表现上来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精神出现问题的就不在少数。

    当个明君很难,创建了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作诗道:

    百僚未起朕已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秦始皇每天看奏折竹简一百二十斤,处理不完不睡觉。据专家推测,秦始皇每天看完的这些奏折,大概有30万字,真是惊人的阅读量。

    朱元璋每天审批二十万字的奏折,还要给出处理意见,雍正据说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四小时。

    当然皇帝还有另一种做法,那就是作何昏君,不过下场多半更惨。

    李南属于不贪恋权利的那种人,所以他才组织了内阁,将大部分的权利交给了臣子处理,这才能生活的轻松一些。

    相比于帝国皇帝李南,金国的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晟日子就过的艰难了一些。

    完颜晟接管的是哥哥完颜阿古打的江山,由于金太祖早亡,这就留下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朝中开国的文臣猛将无数,大多还都有兵权在手,这就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意识到女真人需要变革的完颜晟想要改变金国原有的制度,将各部族和将军手中的权利收回来,还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这些想法,在派系林立的金国根本无法实施。

    想做的都没做到,反而在几个派系的逼迫下,将完颜阿古打的长孙立为皇位继承人,可想而知完颜晟的心理会如何憋屈了。

    一边竭尽全力的维持金国内部的斗争,一边处理千头万绪的国内政事,所以李南估计金太宗完颜晟多半是操劳过度而死。

    金太宗病逝之后,谥号是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接下来自然是新皇登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景宣皇帝完颜宗峻之子,年仅十岁的完颜亶登基为帝,也就是金国的第三位皇帝金熙宗。

    由于皇帝年纪幼小,无法独自处理政事,所以需要由其他重臣辅佐,而拥立他的完颜宗翰、完颜宗干和完颜希尹自然就是首选。

    看完这份由帝都快马送来的奏报之后,李南遥望北方,面带微笑的说道:“看来北方金国乱势已起,该我们中华帝国为他们添把火了。”

    李南御驾准备起行东归,原本还希望他能改变心意的萨迦法王顿时急了。

    要知道帝国的外交部门极其高傲,他们这些吐蕃贵族就算去了帝都,一般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跟皇帝面谈了,可见这次跟李南的意外会面有多珍贵。

    从萨迦法王会派遣自己的儿子去帝国就可以知道,昆氏家族对帝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