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50章

大宋权臣-第50章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一怔,有些疑惑地道:“这话又怎么讲?”

    “王大人未入仕前,经营店铺,又和吕家大哥、石驸马家的二哥开书铺、铁场,都是赚钱的营生,眼珠子毒辣,手段刁钻。”

    周怀政说到这,偷看赵恒似乎闪过一抹笑意,他话锋一转,道:“奴婢认为王大人几年前不显山不显水,忽然一夜成名,其成就便是当世名家亦不遑多让。奴婢揣测,此正是王大人心计,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何时隐藏、何时出头。”

    “想来他对契丹观察不是一天两天了,听说他与开封富商冯家二哥友善,在沿边有很多打着冯家招牌的铺子、商队。很明显,他在利用商旅之便刺探军情。”

    赵恒一怔,细细一想,周怀政说的还真有道理,要说王璇凭空预测,他第一个不信,隐隐的怀疑北周怀政说出来,他已先生为主。

    心下却是一惊,这个年轻人狂妄,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官家,王家五哥似对西北很上心啊!”周怀政小心翼翼地再说一句,戛然而止。

    赵恒沉吟片刻,忽然笑道:“好了,去瑞仙宫吧!”

    却说王璇出了东华门,心中不上不下、忐忐忑忑,上了马后也不回去,一路就向冯立的宅院而去。

    也巧的很,一直不太在家的冯立,今个正好在,连王璇也觉得来的太巧了,也不知今犯了哪门子邪,想看看冯立这个事业狂,到底在不在家,却没有想到运气出奇的好。

    冯立对王璇来到来很惊讶,玩笑道:“子正可是稀客,嗯,第二次来小弟的寒舍。”

    王璇一脸尴尬,他来冯立家的确太少,作为好友,的确不太地道,好在冯立之父正在店中,他们直接来到客厅。

    “回来几天了,一直在家等候陛见,也没机会和兄弟们畅饮几杯,今天出了东华门,一阵邪风吹过,把我卷到你这。”王璇抛开那点不痛快,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的笑一笑。

    冯立哈哈笑道:“风邪,人更邪,也不早了,今个就在我这,吃上一杯。”

    王璇是有事找冯立商量,不在这里吃饭还真谈不完,当下笑道:“那感情好,我就在你这讹上了。就那点俸禄,还不够家人的用度,能省几个是几个。”

    “好你个王子正,官越大越抠门了。”冯立笑呵呵地指了指王璇,说道:“既然来我这,东道自然是我的。”

    王璇笑了笑后,又正色道:“子衡,我料河朔还会有几场血雨腥风,咱们在北方的商队,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眼都给我盯着点,该用钱的时候,不要吝啬。”

    “那是自然,我选的那些掌柜,一个比一个猴精,现在他们在山南、山后都有了照应,与很多番汉守臣都有关系,一旦有风吹草动,必能及时发出警报。”冯立对套取商家情报非常有自信,耶律隆绪大军南下之日,他的一个掌柜就发出了警讯,尽管契丹前军失败,主力报复是众所周知。

    但情报及时传出,依然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还赶在朝廷使臣之前,足以让他自豪了。

    “也应该在西北设几处商铺,那里的钱很好赚,被人中间盘剥一层,总归太吃亏。”王璇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冯立,不怀好意地笑了。

第98章 公私兼顾() 
冯立自从和王璇合谋之后,对王璇的心思估摸的很准,一听又要在西北开设商铺,立即明白要干什么勾当。

    眼珠子一转,奸笑道:“是啊!永兴军那些奸商,垄断和羌蕃各部贸易,到咱们手中的货物,都要被盘剥五层之上的利钱,我看是应该在长安县城设个总铺,沿边各州再设商铺。不过,钱有些周转不开。”

    王璇知道冯立所言不虚,如今他们的事业铺的太大了,虽然冶铁场、水泥,有巨额盈利,却因河北延边各县每县都有铺子,还有几支商队,费用也不是一般的小。

    再说,前几个月以收买契丹官员,打通关系为主,盈利几乎可忽略不计,倒是本钱垫进去不少,又从冶铁场调了大量银钱,造成周转颇为艰难。

    冯立的担忧实实在的,确实没有太多的钱,来建立西北商业情报网络。

    但是,有些事再困难也要去做,帷幕筹谋总比亡羊补牢实在,他暗暗想了几个法子,说道:“我知道该怎样做。”

    “对了,义学那边怎么样了,等忙完一阵子,我去看看。”王璇似乎想起来了,追问一句。

    “一共百十个孩童,有七位老学究教他们认字,不过你那些杂学,倒不受这些夫子们认可。”冯立笑咪咪地道:“只能要你自己教授了。”

    显而易见的事情,王璇表示理解,笑道:“我会抽出时间为他们释疑的,不过这些也可以给铁场的工匠们看看,让他们做做实验。”

    “实验?子正兄,不谈这些琐事。今日,小弟为兄转官著作佐郎庆贺,”冯立不想费脑子,把话题转了过去。

    王璇却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不过是转官而已,有何庆贺,换在太祖皇帝时,恐怕我进枢府也有可能。”

    冯立愕然,王璇的话实在狂妄,还有一抹不满的味道。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威虏军一战歼敌五万,斩杀契丹都统军在内的大将十五人,宋军马军伤亡,几乎可以不计,从前到后都是王璇的战略战术。

    仅仅转了一官、升了两阶,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太祖皇帝虽然重文,却不是轻视武功,当开疆拓土之际,王璇肯定会受到大用。

    “今日入宫,竟然让我担任权三司盐铁判官,掌管茶案、铁案。”王璇叹了口气,说道:“虽然是不错,但还少了些啊!”

    “难道子正兄有意尚书左司。。或是、或是枢府?”冯立一惊,暗道王璇的野心还真不小。

    王璇感到话有些多了,淡然一笑道:“不说了,说这些有何用,还是好好想着多挣些钱,西北的毛皮、茶叶、盐铁利润很大,既然我主管茶、铁两案,还是要给自己点方便的。”

    冯立听的暴汗,既然掌握茶、铁两案,肯定会对经营的生意有好处,但也没有必要说出来,这厮有时可真直白,让人鄙夷,他当真无言以对。

    王璇见冯立怪异的神态,倒是乐了,笑道:“子恒怎么了,要是在西北站住脚,每年光马匹的利润,就能达到万贯之上,不要说茶叶、皮货了,万户侯也要羡慕不已。”

    “说干就干,宁可关了开封城几间铺子,也要把西北的商铺搞起来,咱们主要用丝绸、瓷器、首饰、茶叶、盐这些,交换马匹、皮毛、金银,要搞就搞大的。”

    冯立岂能不知其中巨大的差价,吐蕃、党项、回鹘不缺金银、马匹,紧缺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几倍、十几倍的利润都有可能。

    “那咱们兄弟就先干他一票再说,最好能把耀祖也给拉上。”王璇嘴角上挂着‘奸笑’,眼角闪烁一抹隐晦。

    冯立眼角猛抽,瞥了一眼王璇,暗暗心道:看来王子正在修复与石贻孙的关系了!

    十一月余下的日子,王璇很忙碌也很清闲,不是拜会京城中的好友,就是与冯立、王保商量事情。

    好在王保购买宅院进行的顺利,面对刚刚从前线回来的王璇,张十六还是有几分崇敬的。

    王保也没有利用权势欺压,无外乎是两两三三的三核桃两枣,扣扣摸摸的最终定下二百三十贯成交,双方都没有吃亏。

    这段日子,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刚被朝廷授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没两天,就对清远军等地发动袭击,在一连串动作后,几乎把灵州给孤立了。

    但李继迁并没有傻到去进攻防卫森严的灵州,他派兵不断拔除灵州外围的据点,迫使河外砦主李琼等以城降党项。

    在张齐贤的力主下,大宋朝廷开始重视灵州防务,再加上这老伙计不断给西北造成麻烦,形成对灵州极大威胁,惹的赵恒再也忍不了了,想到王璇的话,还真有点切中要害。

    反正把契丹打的伤筋动骨,一时半会恢复不过来,他腾出了手脚,对可恶的李继迁,凶狠地挥舞一次大棒,教训一下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王超被任命为西面行营都部署,未能参加羊山之战的张凝成为副都部署。

    两人都憋了一肚子火,王超没有赶上威虏军大战,虽然是挂名的副帅,但仍然很窝囊。

    张凝就更不用说了,开战的开一天,他才和田敏交了印绶,威虏军那里打的热火朝天,自己反倒向南走,心里那个郁闷啊!恨不得吐上几两血。

    行营监军仍然刚从河北调来的秦翰,他们集结了马步军六万人。其中,便有参加威虏军之战的一万余名骑兵,

    可以说是杀气腾腾,凶悍无比,单单秦翰所属数千名精锐骑兵,绝不是李继迁所能抵御。

    宋军各部队迅速集结,态势积极,立即给契丹各部造成了极大压力,很多部族的大族长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大族长讹猪率部众归降。

    西凉地界的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接受了大宋朝廷盐州防御使、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的官位,对宋朝很是恭敬。当然,他也有利用宋朝势力,牵制李继迁的意图。

    李继迁占据定难军五州之地,不仅要拔除背后灵州这颗钉子,而且窥视西凉吐蕃势力。

    作为吐蕃诸部中势力最大的六谷部首领,潘罗支要保住自己的地盘,自然而然地选择归附大宋,结盟甘州回鹘,对抗李继迁不断壮大的势力。

    宋军大军压境,潘罗支自然兴奋异常,立即组织两万骑兵,与宋军遥相呼应,一时间,党项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还没有过两天,又一个诏旨下来,枢密院增设北面房、河西房,增设两房并为引起朝内多大反响,赵恒也没有特别说明,两房的副承旨不过是正七品职事,又是天子内臣,并不受士人重视。

    这一切与王璇的关系都不大,在十二月时,他被授予权三司盐铁判官,算是有了真正的工作。

    没想到的是,他低调上任,准备平静地干上一段时间,有多一点时间,给家中和义学里的孩子们上上课时,御史一封弹劾,却把他再一次推到了风浪尖上。

第99章 有意枢府() 
不知是哪个御史得知,王璇用二百三十贯钱,买了隔壁张十六的宅院,眼珠子顿时发光,一封弹劾奏章成型了。

    御史百日内无弹劾,或罢黜做外官,或罚“辱台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风闻奏事”。

    要罢黜做外官,一般来说不会发生,除非犯了连续几次被罚,或犯有大措,实在不堪任用才会被驱逐。

    想想这些从八品监察御史,有多少钱够罚的,现在朝廷四处有事,还没有钱普涨工资,公务员很清贫,不好混啊!

    结果养成御史睁着发绿的眼睛,紧巴巴地盯着百官,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大肆弹劾一番,不闹出个天翻地覆,人仰马翻,誓不甘休。

    反正又不会被追究责任,为保护御史,弹劾人不会公布,即便弹劾奏章拿给当事人看,御史姓名也会被抹黑。

    甚至有的御史执意署名,增加自己的名气,由于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弹劾的人纵然狼狈不堪,却也无甚大碍。

    渐渐地,大家也理解御史们的难处,一般被弹劾人也不会过分计较,但还是被好事者称之为乌台‘疯狗’。

    可能这位爷运气背,快到百日没抓到别人的把柄了,即将面临两贯“辱台钱”的惩罚,对于从八品的监察御史而言,两贯钱绝不是小数目,已达到月俸的三分之一。

    有积蓄的人还好,换成没积蓄的监察御史,铁定的借钱或去质库抵押物品换钱过活。

    ‘公然使家奴强买邻舍,诺大宅院竟值二百又十贯,强横昭然,民愤极大。’一句话,当官不易,当御史更难啊!有时候,你不能不胡扯八道。

    王璇就这样中枪了,还不知道是哪位主下的狠手,这事可大可小,万一里面有猫腻,被查了出来,他绝对要丢了差遣,严重的话会被罢黜本官。

    当然,严重仅指谋逆,或做下天人共愤的事。不然,本官还是能保住的,只是快到元旦了,又当新任三司差遣的时候,出了这档子事,真让他窝心啊!

    这种事既然弹劾了,就得处理,他还得服服帖帖。

    不过都是例行公事,同类的案子太多了,连询问的官吏也不用心,接下来是几次调查、案问,连张十六也被传了过去。

    张十六是老开封,又是官宦后嗣,在京城质货行当算是人精级别的,又岂能不知御史台的猫腻。

    他对于王保和善态度,并不是十分杀价满意,又知道宅子是作为王璇供养战死禁军遗孤用的。人多少都有良心,在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