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639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639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一听有理,于是便放下了换帅的心思。

    “但如今朝中财政如此疲敝,财政告急,臣以为,孙大人还是要尽快出战闯军,速战速决,方为上策。”周钟再度给崇祯献计。

    对此,崇祯深以为然。

    “张兵部,催战之事便交给你了,你兵部且再修书一封,命孙卿速速出战,不得有误。”崇祯说道。

    “臣遵旨。”兵部尚书张国维急忙恭谨听令。

    傍晚时分,崇祯皇帝的御书房中。

    李待问和蒋德景两位阁老,此刻的脸『色』都有些无奈。

    今日募捐的银钱数目已经统计了出来,实在难看的紧。

    君臣三人苦心谋划了一番,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今日一共只募集到了白银两万多两,这点钱拿去发饷,远远不够。

    崇祯更是大失所望,这和他与其中的一二百万两差距实在太大,让他一时很难接受这个结果。

    孙传庭前些日子上报朝廷,申请的饷银数目是至少十万两白银。

    因为孙传庭手中兵马共计三万多人,这十万两银子,分到三万人手中,平均每人也就三两银子,只能说是勉强可以让这些兵卒满意。

    迟疑了片刻后,李待问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皇上,要不老臣先挪用户部的这五万救灾银……”

    李待问话声未落,便被蒋德景急忙出言劝止,“李尚书,此事万万不可!受灾百姓若得不到安置和抚恤,必然生『乱』!到时若是再有民众起事,朝廷岂不是又要调兵费饷去剿?那不是得不偿失?此事万勿休提!”

    李待问哎了一声,脸上『露』出愁苦之『色』,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崇祯皇帝则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紧紧抿着薄薄的嘴唇,让人无从猜测他心中的真正想法。

    “两位阁老,且先退下罢。”半晌之后,崇祯方才说道。

    李待问和蒋德景对视一眼后,两人只得无奈告退而出。

    待到两人刚走,崇祯顿时便用力一拍桌子,愤怒地站起身来!

    “把昨晚在书房里侍候朕的当值太监们,皆都找出来,统统杖毙!”崇祯的声音,冷得仿佛是万年不化的玄冰一般,阴寒冰冷。

    怔了一怔之后,跟在崇祯身后的大太监曹化淳急忙领命,匆匆而去!

    侍立一旁的小太监李应星,不禁暗中倒吸一口冷气,心中后怕不已。

    因为昨日本应是他当值,而他恰好有些风寒咳嗽,于是便和另一名太监临时换了班,却没想到,阴差阳错地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崇祯的愤怒是有原因的。

    今日的朝会上,很多大臣明显是得到了风声,居然都不约而同地穿上了带着破洞的朝服上朝,装穷,哭穷,不肯为朝廷募捐银两。

    而昨夜商量募捐之事的时候,当时御书房中除了崇祯和两位阁老之外,便是那几名伺候一旁的小太监。

    是以崇祯断定泄密的定然是这几个小太监中的某个人,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崇祯索『性』命曹化淳将这些太监统统杀了。

    只是崇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须知,知道募捐之事的,还有周皇后,和国丈周奎,以及他们身边的人。

    想起今日朝廷上群臣那丑恶的嘴脸,想起那可怜巴巴的两万两银子,再想起如今空空如也,耗子都快被饿死的空虚国库,崇祯心中,悲愤交加!

    “饭桶!都是一群饭桶!都是一群废物!”崇祯悲愤地仰天吼道。

    一旁的李应星更加战战兢兢了起来。

    很快,曹化淳便匆匆赶回。

    “启禀皇上,那十个小太监,已经统统杖毙了。”曹化淳禀道。

    崇祯点了点头,颓然坐下,低下了头。

    曹化淳看到此情此景,一时也颇有些感慨。

    很少见到崇祯发这么大的脾气,这让曹化淳今日不禁有些感慨。

    “皇上,可是为了银钱烦恼?”曹化淳低声问道。

    崇祯沉着脸,没有出声。

    不过这就算是默认了。

    迟疑了一下之后,曹化淳终于大着胆子继续说道:“镇南侯一向善于生财,要不,皇上下旨,向镇南侯问计?”

    崇祯依旧没有出声。

    向赵无忌求助,他抹不下这个脸来。

    不知不觉中,崇祯在心中已经隐隐将赵无忌视为与自己同等量级的对手。

    想起自己忍辱打算将爱女下嫁给赵无忌,结果此人居然蹬鼻子上脸,拒绝休掉正妻叶婉儿,崇祯皇帝便觉得自己大失颜面。

    原本赵无忌已有妻妾,肯将长平下嫁,崇祯自觉已经做了很大让步了,却没想到赵无忌的脾气如此执拗。

    想起这些年自己对赵无忌的打压,崇祯觉得,还是不要向此人求助比较好。

    否则万一被他拒绝,那面子岂不是丢的更大?

    “皇上,”曹化淳小心翼翼地看着崇祯的脸『色』,在一旁又说道:“赵无忌从民间募集了大量的银钱,他的手头应是比较宽裕,几十万两银子对他来说应是问题不大。”

    崇祯叹了一口气,依旧没有说话。

    嗯,几十万两银子对赵无忌确实问题不大,但朕打压了他这么久,他又如何肯在这个时候,来帮助朕?

    “皇上,老臣听说,孙传庭孙大人与镇南侯私交不错……”曹化淳提示说道。

    崇祯心中一动,当即扭过头去,瞥向曹化淳,“你的意思是?”

    “皇上可下旨意,命孙传庭以个人的名义,向赵无忌借钱,老臣以为,赵无忌一定会答应的。”曹化淳说道。

    崇祯听了,当即眼前一亮。

    嗯,此计可行,此计大善。

    第一点这个不伤朝廷的体面,你孙传庭借钱,跟朝廷没什么关系。

    第二呢,以赵无忌的一贯秉『性』来看,此人对于国事还是十分重视和热衷的,当初此人便多次自带干粮,自带兵马,为国出战。

    如今在剿匪之战正火热的时候,孙传庭若是向他求援,赵无忌应该会答应的。

    “嗯。”崇祯想了想,便点了点头。

    “老臣稍后便修书一封,星夜派人送往孙大人处。”曹化淳急忙十分体贴地说道。

    崇祯望向曹化淳的目光中,顿时便带上了几分欣赏之『色』。

    关键时刻,能出谋划策,替主分忧,朕身边要是能多几个像曹化淳这样的体贴人,就好了。

    “皇上,若是魏公尚在,局势定然不会如此。”眼看事情已经办妥,曹化淳想起当年的往事,禁不住想起了当初曾权倾天下的大太监魏忠贤。

    崇祯的身子顿时便是一震。

    他记起了当初在东林党人的怂恿下,被自己亲自下令处死的魏忠贤。

    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虽然权势滔天,独揽大权,却是为大明朝廷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他死的时候,国库里尚且留下了数百万两银子的盈余。

    待到魏忠贤被杀,东林党人纷纷拨『乱』指正,众正盈朝之际,慢慢地,崇祯才发现情况不对,因为朝廷没有钱了。

    这么多正人君子在朝,怎么朝廷反而没钱花了?这不应该啊?

    事到如今,崇祯如何不明白,自己当初是上了东林党人的大当。

    绊倒了魏忠贤,再无人制约的东林党人,一支独大,对皇权形成了牢牢的压制,每当崇祯想收税的时候,皇上不可与民争利的说法,便会被这些大臣们反复提起,并慢慢形成了一条不可触碰的铁律。

    此刻听到曹化淳的感慨,崇祯心中,顿时便涌起了无穷的懊悔。

    曹化淳说了这番话后,心中顿时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实在太过冒失了,自家皇帝这小心眼以及死不认错的『性』子,他可是再了解不过。

    屋子里面,一时便寂静了下来。

    片刻之后,崇祯才像是刚刚想起来似的,低声说道:“魏忠贤……,”

    随即他便叹了一口气,“此人当初也算是侍奉先帝有功,虽然有些过错,但朕今日想来,却也并非大恶之徒。”

    魏忠贤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对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确实算是忠心耿耿,并且他虽然大肆敛财,但自己却没有捞取太多财富。

    事后东林党人弹劾魏忠贤的罪名,虽然罗列了很多,也并没有贪污这一项,显然对于魏忠贤的这一点,他的对头也是了解的。

    听到崇祯和曹化淳谈起自己的舅舅,一旁的李应星顿时情绪也有些激动。

    含辛茹苦,隐名埋姓了这么多年,终于听到皇帝肯定舅舅的话语了。

    只可惜自己虽然能听到,但九泉之下的舅舅,却是再也听不到了。

    李应星急忙低下头去,以免被人看到自己眼中的,泪花闪烁。

    崇祯低沉的声音再度响起,“曹化淳,明日你派几个人手,去找到魏公公的尸骨,将其厚葬了吧。”

    一旁的小太监,身子突然微微一震。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及时雨() 
崇祯正待再嘱咐几句曹化淳,此时却突然听到御书房门前小太监尖利的嗓音响起:“启禀皇上,皇后驾到。”

    崇祯怔了一怔,随即脸『色』便是一沉。

    今日的募捐失败,国丈周奎的责任很大,他完全起到了一个反面恶劣的作用。

    周皇后匆匆走进御书房,低头来到崇祯面前,深深福了一礼道:“臣妾见过皇上。”

    崇祯冷哼一声,沉着一张脸,并不说话。

    周皇后的脸上『露』出为难又懊悔的神『色』,今日她的父亲周奎,在朝堂上的表现,早已被人传到了后宫,得知自己父亲如此不堪,周皇后心中又羞又恼,无奈之下,她便只得前来这里,打算向崇祯皇帝请罪。

    “皇上,臣妾明日便召父亲前来……”周皇后还没说完,崇祯便又哼了一声,道:“皇后不必再说了,此事也已过去,休要再提。”

    募捐已经结束,此时再责怪周奎,也是于事无补。

    周皇后神情羞恼,看到皇后吃瘪,一旁的曹化淳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

    崇祯见状,便吩咐道:“曹化淳,你且先退下,朕刚才吩咐你去办的事,可速速去办。”

    曹化淳当即如蒙大赦一般,急忙应声,随即便退出了御书房。

    此刻的御书房中,便只剩下崇祯和周皇后,以及墙角处静静伫立,如同雕塑一般的小太监李应星。

    看着周皇后惶急的神『色』,崇祯的心慢慢也软了下来。

    他的这个皇后,知书达理,温柔善良,一向非常的贤惠,堪称母仪天下的典型,对于周皇后,崇祯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当然,除了她那个猪一样蠢笨的爹爹周奎。

    这些年跟着崇祯,周皇后也是吃了不少苦。

    为了省钱,周皇后亲自在后宫纺纱,又亲自用针线给崇祯皇帝的龙袍上打补丁,竭尽全力地在各个方面配合着崇祯皇帝,两人夫唱『妇』随,一向恩爱,对此崇祯心中如何不知?

    崇祯和周皇后其实也知道他们便是如此做,也省不了多少银钱。

    但崇祯想要作出表率,他希望大明王朝的文武百官,都能和自己一样,勤俭节约,奋发图强,为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可惜,目前看来,崇祯的举动像是并没有收到多少效果。

    “皇上,妾身这里还有一万两银子,稍后臣妾便派人送来,以作孙督师的军资。”周皇后上前轻轻握住崇祯的手,柔声说道。

    感受着周皇后手上的老茧,崇祯心中的怒气,此刻也早已消失无踪,他看着眼前的爱人,想起如今日益窘迫的朝中局势,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悲凉和孤立无援的感觉。

    崇祯用力握紧了周皇后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不用了,孙卿的军资,朕已经想到办法了。”

    周皇后狐疑地看了崇祯一眼,想了想,又说道:“媺娖那丫头,你关了她那么久,是不是也该把她放出来了?”

    迟疑了一下之后,崇祯点了点头。

    长平公主虽然『性』子倔强,但毕竟是他的爱女,将长平在冷宫关了快一年,崇祯心中的怒气也早就消了。

    想起一意非赵无忌不嫁的女儿,周皇后的脸『色』有些黯然。

    周皇后也觉得赵无忌非常不错,只可惜堂堂皇帝的女儿,是不能嫁给别人做平妻的。

    “皇上可能有所不知,臣妾可是听闻,京师之中,无数权贵大臣,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赵无忌为妾呢。”周皇后幽幽说道。

    崇祯有些惊讶地看了周皇后一眼,反应过来之后,便是勃然大怒!

    “这些饭桶,废物,吃朕的,喝朕的,如今居然还想吃里扒外!”崇祯皇帝怒气冲冲地说道。

    崇祯正待大发雷霆,突然御书房外再度传来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