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608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608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海盗劫掠的消息亦是络绎不绝传来,只因为你,老夫的治下,如今几乎成了一团『乱』麻!”

    “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李大人,也被倭寇犯境消息所惊动,如今正率浙兵精锐,向此地赶来!”

    “赵大人,你说说,你给老夫,给福建惹来多大的麻烦!”说到最后,萧奕辅已然是声『色』俱厉。

    赵无忌皱眉取了几封文书,拿在手中随意地翻看着,看着这些弹劾自己的文书,赵无忌的心中却在不断紧张思忖着这其中的缘由,以及解决之道。

    片刻之后,赵无忌终于将手中文书放在一旁,抬头望向对面的萧奕辅,道:“大人此番仗义援手之恩,本官不敢或忘,没能一并杀了曾德,确实是本官的失误,只是事已至此,本官该如何应对此事,还请大人示下。”

    其实赵无忌手握重兵,又是大明最能打的将领,这些奏折就是递到了崇祯那里去,也伤不了他一丝一毫,崇祯肯定会袒护他,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如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闹得正猖獗,到处攻城拔寨,朝廷用人之际,哪怕对赵无忌再猜忌,崇祯也不会做出自毁长城这种类似『自杀』的举动。

    起码在天下太平之前,赵无忌依旧是安全的。

    萧奕辅看着面前气定神闲的年轻官员,先是冷哼了一声,随即凝思片刻后,他才开口。

    “也罢,既如此,老夫便再帮你一回。”

    “你杀了施琅,手尾却没处理干净,叫他曾德跑了,如今他带着数万士卒以及庞大舰队,去做了海盗,祸害地方。”

    “据老夫所知,施琅一死,他留下的势力,六分被郑芝豹所得,四分在曾德手中,如今整个福建官场,几乎都被你一人给搅『乱』了。”

    “还请大人长话短说。”赵无忌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萧奕辅又冷哼了一声,“赵无忌,想必你也知道,郑家势力背后牵扯到的巨大利益,以及郑家和本地官员,权贵缙绅那些千丝万缕的牵扯吧?”

    “本官略有所闻。”

    “你打蛇不死,放跑曾德,你叫原本站在郑家身后的那些人怎么办?”

    “他们在原郑家都有各种利益牵扯,如今好好的一个郑家,被你硬生生分成两份,这叫他们如何是好?”

    “施琅虽然谋逆,却基本完整保留了原郑家的势力,新旧交替倒也平安无事;

    你可倒好,现在郑家势力是郑芝豹和曾德两人六四分!你叫郑家背后的那些人怎么办?”

    “再者,施琅被你杀了,曾德如今重新做了海盗,以他手下的强大水军,到处袭扰我福建各地,在海上劫掠我大明海商,你赵无忌杀了人,领了军功,拍拍屁股走了,却留下偌大一个烂摊子留在这里!留给老夫!”

    “你自己说,你被人弹劾,冤可是不冤?”

    “这事你要是不给老夫处理明白,老夫便是拼了这个官不做,也要上奏天子,弹劾你一个擅自袭杀海疆重将的大罪!”萧奕辅怒气冲冲地对赵无忌说道。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组建团练(第四更)()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赵无忌当时一时疏忽,再加上曾德也极为狡猾,结果在那日的刺杀中,首恶施琅身死当场,却跑了施琅的副手曾德。

    漳州府的实权官员和当地土豪,乃至福建的大部分官员,基本都在郑家有股份,与郑家有密切往来,赵无忌这次行动未能尽全功,结果硬生生将郑家势力分成两半,这招致了这些官员缙绅的强烈不满。

    因为他们在郑家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从前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坐在家里,每到月底,郑家的丰厚分红便会乖乖奉上,如今郑家分成两份,曾德成了海贼,那一边的钱,肯定是要不到了,这样一算,无形中他们的利益就损失了四成。

    然后现在郑家是郑芝豹掌权,而当初施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这些官员和缙绅在利益上,多有让步和让利,而郑芝豹是否会否承认这些既定事实,他们心中也没有底。

    还有,曾德如今转职成了海盗,在海上到处抢劫商船,这肯定会影响月港乃至整个福建的海上贸易活动,会给这些福建的海商以及他们背后的官员,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巨大损失。

    所以这些官员才会齐刷刷地上奏朝廷,要弹劾赵无忌。

    因为赵无忌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断了他们的部分财路。

    不过,他们与赵无忌并非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并且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这些人的举动,其实是在给赵无忌施加压力,希望赵无忌尽快出面,解决此事,挽回自己的损失。

    赵无忌听了萧奕辅的话语,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心想果然如此。

    “呵呵,萧大人,您想弹劾本官,便请自便,不过冯锡范乃是本官的家将,更是郑家少主郑成功的心腹,是否释放此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相信大人心中早已明镜一般清楚,”赵无忌脸『色』淡然地看了萧奕辅一眼。

    萧奕辅脸『色』一沉,哼了一声。

    “此事的起因,乃是施琅谋逆作『乱』,他才是造成如今『乱』局的罪魁祸首,本官不过替天行道,铲除叛逆,又何错之有?”

    “不过本官做事,一向喜欢有头有尾,这『乱』局虽是因施琅叛『乱』而起,但本官既然『插』手此事,便索『性』送佛上西天,将此事做个全套。”

    “十日之后,本官将会在福州城中,宴请这福建一地的缙绅名流,商谈施琅,曾德之事的善后收尾,请萧大人放心,郑家之事,本官定会处理妥当。”赵无忌淡淡说道。

    “此外,本官也会继续率军留在此地,主持追剿施琅余孽之事,本官亦会协助本地官军,铲除曾德以及那些袭扰海疆的倭寇海盗。”

    萧奕辅听了赵无忌的话,脸『色』这才变得缓和起来,“如此最好,只要赵大人能将此事处理明白,老夫自然会释放那冯锡范,也不会再向朝廷弹劾你,相反,老夫还会上奏皇上,禀报施琅的谋逆之举,并为你的平叛行为,替你向皇上请功。”

    “嗯,不过铲除曾德,在本官看来,乃是轻而易举之事,不过萧大人难道就只盯着这么一件小事么?福建之忧,难道仅仅在于施琅和曾德么?”赵无忌端起手中茶盏,吹了吹茶水上的热气。

    翠绿的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旋转,淡雅茶香,沁人心脾。

    果然是好茶。

    “老夫很忙,镇南侯若是有事,便直截了当地说罢。”萧奕辅对赵无忌依旧是不假辞『色』。

    “好,萧大人既如此爽快,那本官便直说了,其一,如今北方频频天灾,流民遍地,李自成,张献忠聚众造反,肆虐四方,在此『乱』局之中,萧大人当真以为此地可以独善其身,免于兵锋战火么?”

    “此地巡抚乃是老夫,却不是你赵大人,此事不需赵大人『操』心。”萧奕辅虽然有些动容,但语气依旧是冷冰冰的。

    他敏锐地从赵无忌的话语中,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今年二月,张献忠聚集数十万贼兵,悍然攻克襄阳,襄王朱翊铭亦被贼人所害,杨嗣昌大人亦是因此身死,福建一地,距湖广并不遥远,且又向来富庶,钱粮足备,只怕张献忠早已觊觎在心,窥伺不已。”赵无忌说道。

    这回萧奕辅却是没有出言反驳赵无忌,因为赵无忌说得都是实情,事实上,襄阳城被张献忠攻破,襄王被杀,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可谓朝野震动。

    湖广一带,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鱼米之乡,此地一向风调雨顺,非常的适合种植粮食,是以也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湖广作为大明最重要的大粮仓,朝廷在此一向都有重兵驻扎把守。

    结果却被张献忠给轻易攻占。

    而张献忠攻破襄阳后,沿途又是一路破坏劫掠,使得湖广一带的缙绅,百姓遭到了非常大损失,今年湖广一带的粮食产量,相比往年,据说下跌了高达五成之多。

    而张献忠,李自成等流贼,因其局限『性』,本身不事生产,不事建设,只会打仗和抢劫,今年这个地方抢完了,明年就换下一个地方。

    流贼一路劫掠,最喜欢去的就是那些富庶的地方,今年张献忠在湖广肆虐了一番,明年若是卷土重来,兵锋穿过破败的湖广,直扑福建,也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襄阳会被张献忠攻陷,但张献忠竟然成功了,如今看来,若是在不久的将来张献忠杀到福建,可能『性』也很高。

    当初襄阳被攻破后,襄王被张献忠杀死,负责剿匪的大明总督杨嗣昌因担心崇祯怪罪,病情加重,惊惧交加而死,想起杨嗣昌的下场,萧奕辅突然觉得后背有些阵阵发凉。

    一时间,萧奕辅也说不出话来了。

    赵无忌给他描绘了一副很可怕的情景,并且这情景成真的可能『性』,还不小。

    整个福建的军事力量,号称十余万人,但其中很多都是战斗力低的卫所兵,再刨去吃空饷的,真正能上阵厮杀的士卒,不会超过两万人。

    好在福建还有一名猛将黄得功,颇为能征惯战,此番倭寇海贼屡屡犯边,便是此人率领大军五万,前去剿灭。

    只不过收效甚微,因为黄得功手下都是步卒,而倭寇和海盗仗着海船的便利,神出鬼没,跟黄得功的大军打起了游击战,这让黄得功十分头疼。

    急得萧奕辅一边上奏朝廷求援之外,一边也向南京兵部发去了求援文书,很快他便接到了南京方面的回文,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已经亲率五千精兵以及手下大将何腾蛟,前来增援福建,主持剿匪事宜。

    但无论是李邦华,还是黄得功,这两个人以及他们手下士卒的真实战力,都不及赵无忌的十之一二。

    毕竟赵无忌可是曾干翻了皇太极的男人,黑旗军更是号称野战无敌。

    念及此处,萧奕辅的脸『色』变得更加和缓。

    “那,镇南侯的意思是?”不知不觉中,萧奕辅对赵无忌的语气已经客气了许多。

    毕竟有求于人。

    赵无忌淡然一笑,徐徐说出了自己的对策。

    “张献忠,李自成虽然骁勇善战,手下又是兵多将广,但在本官眼中,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尔,再说了,当今皇上,对各地自筹银两,组建团练以应对流贼的做法,不是也颇为赞许么?”

    “本官以为,萧大人应号召福建各地缙绅贤达,自发募集银钱,招募乡勇团练,而本官,则愿派出手下得力大将,帮忙训练这些招募来的士卒。”

    “将来一旦倭寇或是流贼来袭,本官也会命令这些将领,速速率军出征,杀败贼人,保境安民。”

    萧奕辅眉『毛』一挑,马上便明白了赵无忌的意思,只听啪的一声,他右手用力在身旁案几上一拍,随即就阴沉着脸,站起身来。

    萧奕辅阴恻恻的声音在客厅中响起。

    “镇南侯果然是神机妙算,莫非你是打算用此地百姓的钱粮,养你赵无忌自己的兵?”

    “各取所需,此事乃双赢之事。”赵无忌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茶盏,“这只是本官的一个想法,绝不强求,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若是有本地缙绅因担忧治安,请本官出面训练乡勇,组建团练,到时还请萧大人行个方便。”

    “哼,此事你却是休想!组建团练一事,老夫自会上奏朝廷,禀报皇上,至于那些乡勇和团练,只能掌握在老夫手中!”

    “赵无忌,你如此嚣张大胆,悍然『插』手福建事务,莫非,你是想要造反么?”萧奕辅再度阴恻恻地问道。

    “哈哈哈哈,萧大人说笑了。”赵无忌大笑了几声后,也站起身来,“本官一片好心,没想到却被萧大人误解!”

    “不过广西,福建近在咫尺,唇寒齿亡,福建若『乱』,势必会涉及广西,是以此事,本官绝不会善罢甘休,此事本官也会上奏皇上,向皇上申请此事。”赵无忌毫不示弱地看着萧奕辅说道。

    萧奕辅顿时就被气得不轻。

    这年轻人不讲道理啊,广西和福建之间,明明隔着一个广东!居然被他厚颜无耻地硬生生凑在一起,大谈什么唇齿相依!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各有心思(第五更)() 
萧奕辅脸『色』阴沉,语气森冷,“镇南侯,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夫对你,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说罢,萧奕辅端起茶盏,准备送客。

    “且慢!”没想到老头脾气如此暴躁,一言不合就要送客,赵无忌只得匆忙开口道:“本官的话还没说完,此事干系到万千本地百姓的福祉,萧大人听后却依旧无动于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