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4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4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千户说的不错,”王喜点了点头,道:“清军准备确实很充分,基本上稍大一些的府县,城头上均放置大量火炮,部署弓手,我军要么是骑兵,要么是不善攻城的倭兵,想要直接攻城破城,难度很大。”

    “既然如此,那我等便率军袭击满清的村镇,如何?”刘文秀看了王喜一眼,“上次宁宇不也是如此做的么?”

    王喜摇了摇头,“便是村镇,如今也皆有了防备,据在下所知,如今辽东之地,几乎每个村镇都在清廷的要求下,自行制作了大量简易的鹿角,拒马等物,放置在各个村镇的出入口,一旦发现敌袭,他们便会立即将鹿角拒马释放出来,阻止我军骑兵突进。”

    “同时大部分的村庄也都建立了由青壮组成的护村队,一旦发现我军袭击,他们也有短暂的抵抗之力,并且同时会放烽火示警,呼唤援军来助。”

    “你是说,清兵还有援军?”王启年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清军主力如今不是在锦州一带么?”

    “鞑酋皇太极老奸巨猾,盛京城内,至少还有两万以上的清兵盘踞其中,没有动用,而在盛京城外,也有一支由安平贝勒杜度指挥的,人数约万人的骑兵部队,此外在旅顺口处,亦有清将勒克德浑率领万人,围困锦州。”王喜答道。

    刘文秀皱了皱眉,“清军哪来如此之多的兵力?情报不会有误吧?”

    “情报确凿无误,刘将军,”王喜扳起手指,开始给刘文秀计算分析,“盛京城的两万清兵是皇太极的亲兵主力,其中包括五千名由满清第一勇士马福塔率领的白甲兵。”

    “围困旅顺口的万人兵马,以勒克德浑为主将,其手下只有三千是清兵,其余七千,均是使用鸟铳,长枪的朝鲜兵。”

    呯的一声,刘文秀狠狠地一拍桌子,“朝鲜王如此冥顽不灵,公然支援清兵,这笔账本将早晚会和他们算上一算!”

    skbshge

第九百二十五章拥兵自重() 
杜红儿叹了一口气,劝道:“刘将军且息怒,朝鲜如今为满清的藩属,听从满清的调遣也是常理,其也有不得已之处,对于朝鲜出兵援助满清之事,想必事后大人自会与其交涉,我等属下,不必去参与其中。”

    刘文秀听了,缓缓点头表示同意,但他的脸上却依旧是怒气难遏。

    “杜度率领的骑兵部队,也只有五千清兵,另外五千人,则是叛将耿精忠率领的汉军骑兵。”

    “在各地游走,负责追杀拦截我军的,便是这支队伍。”

    “一万骑兵……,”刘文秀皱眉说道,“我军有五千人,似是有一战之力。”

    “刘将军莫要轻敌,耿精忠那五千骑兵,俱是汉军中的精锐,并且他们还是鸟铳骑兵。”王喜说道。

    “鸟铳骑兵?”听闻此事后的刘文秀,王启年二人,都是一脸讶异之色,“清兵也练成了枪骑兵?”

    王喜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鸟铳骑兵乃是清军仿效我军枪骑兵,建立的一支骑兵队,所有骑兵都装备有一支鸟铳,远处可以用鸟铳伤敌,近处便用大刀,长枪之类的武器近身攻击。”

    刘文秀率领的便是枪骑兵,自然知道火器的厉害,此刻听了王喜之言,脸上神色更是凝重,“清兵此番准备确实充分,不过,那鸟铳一次只能发射一发吧?装填弹药,应是十分繁琐。”

    “刘将军所言极是,确实如此,满清东施效颦,虽然其处处模仿我军枪骑兵,却造不出我军独有的三眼燧发枪,其使用的鸟铳,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相比我军火枪,差距甚大。”

    听了王喜如此说,刘文秀这才松了口气,“有这么一支万人骑兵队追击我军,我军想要破坏满清腹地各处,委实有些麻烦。”

    “刘将军无需太过担心,”杜红儿看了阿南喇嘛一眼,“想要破敌,却也并非难事,大人早已成竹在胸,已有命令在此,我等只需如此,如此……”

    “虎将军不必担心,杏山城作为我军最前线的堡垒,城高壕深,易守难攻,火器,檑木等守城工具亦是一应俱全,守住此地,并不困难。”

    虎大威几乎每日都要叨咕一次希望赵无忌突围前去宁远的话,赵无忌开始还较为认真地拒绝了他几次,后来他见赵无忌一次,就说一遍,说得赵无忌也烦了,但又拿他没办法,也就随他去了。

    “再说宁远城尚有一万关宁铁骑,大人若是去了宁远,这一万人马,也是一股极强的助力。”虎大威继续劝说道。

    前面少年大人的身影突然就是一凝,脚下步伐也已停止。

    赵无忌突然转过身来,望向虎大威,目光炯炯,“虎将军,你刚才说什么?本官记得关宁铁骑不是在松锦之战里,早已经全军尽墨了么?”

    虎大威脸上也露出了讶异之色,“怎么?大人竟然不知道此事么?吴三桂作为宁远总兵,手下关宁铁骑足足有两万多人,此番松锦之战,他只带了一万人来,宁远城中,至少还有一万铁骑在那里。”

    “本官当日援救吴三桂之时,他对本官说,他手头兵力几乎损失殆尽。”赵无忌皱眉说道。

    “末将当初便是从宁远和洪大人一起出兵松山,岂不知城中详细虚实?此事千真万确。”虎大威言之凿凿地说道,“要不大人派遣一敢死之军,杀出重围,前往宁远求援?”

    赵无忌看了虎大威一眼,没有说话,他转过身去,背手望向远方。

    留下一万铁骑在宁远城,倒也符合吴三桂一向喜欢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风格,关宁铁骑战力强悍,便是面对白甲兵也有一战之力,是一支难得的劲旅。

    若是能得关宁铁骑相助,此战胜算便可大大增加。

    只是吴三桂既然当日在自己面前隐瞒了实情,只怕他定然不肯轻易地将自己这支珍贵的嫡系部队派出来。

    “吩咐热气球上的瞭望哨,若是发现刘芳亮的踪迹,便打信号给他,让他想办法联系宁远总兵吴三桂,命他速速率军来援。”思忖了半晌之后,赵无忌终于传下命令。

    无论吴三桂来不来,自己总要试上一试。

    宁远城中。

    巡抚方一藻的书房内,方一藻,马绍愉,吴三桂三人俱是一副忧虑之色,商议着事情。

    “吴总兵,本官之所以前来此地,乃是受驻守塔山的秦翼明将军所托,向总兵求援的,据秦将军所言,赵大人如今正在杏山城,被清兵重重包围,还请吴总兵能速速出兵,为赵大人解围。”马绍愉很谦和地说道。

    大明的传统一向是以文驭武,但时至今日,武人的权势越来越高,渐渐的各地武将均是变得十分跋扈嚣张,拥兵自重,文官反而成了弱势的一方。

    就以此次松山之败来说,兵败之后,率先逃跑的王朴和吴三桂等人,除了王朴被赵无忌所杀之外,吴三桂只是落了一个不疼不痒的戴罪立功的惩戒,几乎是毫发无损。

    而另一名文官张若麟,则因催促洪承畴速战,而直接成了此战战败的罪魁祸首,前几日已经被锦衣卫缉拿押解回京,据说崇祯打算将其斩首,以谢天下。

    听了马绍愉的话,吴三桂的脸上亦是露出一丝苦笑,道:“马大人,且先不论本将和秦将军乃是平级,他调动不了本将;

    本将虽然在宁远有一万铁骑在手,但本将为宁远守将,守土有责,这一万兵马便是本将最大的仪仗,若是贸然出城,折损在满清手里,那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到时不但救不了赵大人,便连宁远城怕也是守不住。”

    “马大人,末将实在是有苦衷在心啊。”吴三桂这番话,说得有条有理,无懈可击。

    马绍愉在心中不由得有些鄙夷,明军守城,一向用的是步卒,唯独这位吴将军倒好,居然要用骑兵守城。

    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马绍愉倒也不敢得罪吴三桂,“那吴总兵便在这里坐视鞑子围攻杏山城么?”

    吴三桂立即一脸正色地说道:“马大人误会了,末将岂是不通情理之人,只不过赵大人用兵如神,他既然选择在杏山坚守,想必他定然是早有安排。”

    “赵大人为兵部侍郎,总督辽东兵马,在没有赵大人的命令到来之前,本将只能秉持本分,坚守宁远,还请马大人多多见谅。”

    skbshge

第九百二十六章兵围杏山城() 
眼看吴三桂拒绝出兵的意愿十分坚决,马绍愉一时感觉十分为难。

    如今武将跋扈,吴三桂拒绝出兵,马绍愉也拿他没办法,但他知道秦翼明也非普通总兵,乃是赵无忌的心腹,他的意思,多半也就是赵无忌的意思。

    夹在两人中间的马绍愉,一时也觉得头疼不已。

    随即他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方一藻,方一藻注意到了马绍愉的眼神,却没有做声。

    他这个巡抚虽然位高权重,但如今是兵荒马乱的季节,他还要依靠吴三桂,利用吴三桂的武力帮自己守住宁远,所以很多时候,虽然方一藻是巡抚,却也要看吴三桂的眼色行事。

    “两位大人,赵大人被清兵包围在杏山之事,末将以为,还是尽早向皇上禀报为好,以便皇上尽快向此地派遣援兵。”吴三桂提醒说道。

    坐在太师椅上的方一藻,缓缓点头,想了想便道:“钦州伯既已被满清大军包围在杏山,清兵气焰正是嚣张之时,塔山兵微将寡,殊不安全,不若马大人便暂时留在宁远城罢。”

    马绍愉看看方一藻,又看看吴三桂,沉吟良久之后,只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连续急行一日一夜后,皇太极终于率领两万大军,杀来到了杏山城外,得知赵无忌尚未突围而出的消息后,皇太极终于放下心来。

    他此行的目标,便是赵无忌!

    他要铲除掉这个胆敢和大清国屡次作对的明军将领,任何敢于反抗清兵的明国将领,其下场只有一条路,那便是死!

    除此之外,他也要为自己的爱子豪格报仇,大清太子殿下的血,绝不能白流!

    甫一到达,也顾不上稍事休息,皇太极当即急召众将前来汗帐议事,商讨攻打杏山城的对策。

    片刻之后,众人齐至,几乎所有大清国的文武精英,此刻皆都汇聚一堂,神色肃穆。

    汗帐之中,皇太极居中而坐,气宇威严,只是他那似是要择人而噬的凶狠眼神,破坏了他原本那镇定自若的帝王风度。

    胳膊上缠着纱布,面容憔悴的萨哈廉,与范文程,孔有德,满清第一勇士马福塔、老将图尔格等人坐在皇太极的左侧下首,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人则坐在他的右侧下首。

    就连一直紧追刘芳亮不舍的阿山,也应召前来汗帐,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没有落座,而是一脸惶恐之色地跪在了皇太极面前。

    眼看人已到齐,皇太极轻咳一声,他并没有先提及攻打杏山之事,反而将目光投向了跪在地上的阿山。

    “阿山,你可知罪?”威严而又带着些许愤怒的声音在汗帐内响起。

    “末将……,不知。”阿山心想自己这是触了哪里的霉头?自己无非就是追击刘芳亮的骑兵不利,这貌似不算罪责吧?

    迎接他的,是死一般的沉寂,皇太极没有说话,只是用阴沉的眼神看向阿山,看出大汗已经动了真火的诸位文臣武将,一个个皆是装聋作哑,谁也不敢出言为阿山辩解几句。

    片刻之后,出于对皇太极的深深畏惧,使得阿山最终还是违心地低下了头,“末将知罪,末将征讨敌军不利,延误军机。”

    啪的一声,皇太极猛地一拍身边的案几,怒道:“朕命你统率三千白甲兵,命你护卫太子,你为何擅离职守,出去追击敌军,以至太子为赵无忌所偷袭,不幸为其所害?”

    “这……”阿山顿时便被吓了一跳,太子豪格遇害可是大事,自己若是跟此事扯上了关系,便是有十个头,只怕也不够大汗砍的。

    呯呯呯一边拼命地磕头,阿山一边不住地给自己辩解着,“大汗,是太子命令末将前去追击敌将的,末将是奉命行事啊。”

    “住口!”皇太极脸上怒气更盛,“你也是军中老将,应晓得分寸厉害,既然追击不利,便应速速返回,保护太子,你却长期率军滞留在外,以至太子身边护卫空虚,被赵无忌所害,这等莽夫,朕留你何用!”

    阿山听了,顿时便是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解释。

    旁边众人,脸上俱是露出了同情之色,众人都知道阿山此番所做,虽有小错,但并无大过,毕竟他是奉了豪格的命令去追击敌军的,在豪格没有命他返回之前,他继续追击敌军,其实并不算什么大错。

    但豪格随后就被赵无忌率军偷袭致死,皇太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