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46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46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喷喷的白米饭,那是贵族老爷们吃的东西,老百姓只能吃那种最廉价的食物。

    比如以白米做成的饭团,在倭国百姓的心目中,那不是主食,而是一道非常难得、珍贵的菜肴。

    相比大明百姓购买水果按斤买,倭国的老百姓买水果却是按个买,甚至按块买。

    大明百姓:“掌柜的,这苹果几文钱一斤?这西瓜又是几文一斤?”

    倭国百姓:“掌柜,这苹果几文钱一个?这西瓜,几文钱一块?”

    没办法,倭国的物资太缺乏,太贫瘠了。

    更何况倭国还有另外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地震、海啸太频繁,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巨大。

    由于倭国地震多,所以倭国的建筑,高楼很少,砖石建筑也不多,倭国大部分的房屋都是一层,墙体以木头或是竹子制成,这样可以减震,并且在地震来临时,竹子屋子倒塌对人体的伤害也较轻。

    倭岛不但土地贫瘠,灾害频频,并且在历史上,也一直都仰视大明,将其视为天朝上国。

    是以所有的这些倭国武士,都把能落籍明国,成为天朝上国百姓的一员,视为极为珍贵的梦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杜红儿的激励下,今日的这两千倭国武士,作战时可谓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大有一副为了银子和明国国籍,就准备和对面这些清军士卒拼老命的架势。

    在天草四郎的带领下,倭国武士们纷纷发一声喊,便挥舞着倭刀,竹枪等兵器,争先恐后地向着清兵冲了上去,其动作,便像是见到猎物的狼群一般。

    狼多肉少,这清兵只有五百人,远远不够两千人分的,跑的慢了,可就连汤都喝不到了。

    望着眼中冒出红光,嗷嗷叫喊着杀过来的倭国武士们,清兵士卒们顿时魂都被吓没了大半。

    先是主将惨被敌方三人围攻至死,随即又有大批倭国武士疯了一样地凶残杀来,往往两三个倭国武士围着一个清兵士卒猛砍猛戳,砍死对方后便欣喜若狂的急忙上前抱起对方的头颅,露出爱不释手的眼神,模样极其变态猥琐。

    看着如此残忍而嗜血的倭兵,主将已死,人数处于劣势的清兵士卒顿时便乱做了一团,除了少量悍勇之士嗷嗷叫着上前和倭兵死斗外,大部分清兵不是跪地投降,便是转身逃跑。

    还好杜红儿曾经有过规定,投降的清兵,也按照斩首一样论军功,所以这些降卒才侥幸留得性命。

    至于逃跑,四处都是大树和灌木丛,手持倭刀的武士浪人遍地皆是,想要逃跑,谈何容易?

    只花了小半个时辰,五百清兵死的死,降的降,几乎全军覆灭。

    随后杜红儿命倭兵将俘虏带走,并将战死清兵的头颅也砍了下来,以便向朝廷报功,这才施施然乘上一顶轿子,带着小岛茂等人急忙向着盖州港而去。

    王喜和垂头丧气的许平一起,紧紧地跟在杜红儿轿子的旁边,在轿子的周围,小岛茂,天草四郎,以及在刚才战斗中立下大功的十兵卫三人,呈三角形护卫在侧。

    “许平,你也不用太难过,王喜这是在救你。”杜红儿的声音从轿子中传来。

    对这位声音娇媚,身材婀娜,手段却是极狠的红娘子,许平丝毫不敢怠慢,他急忙很恭敬地说道:“多谢红娘子开导,其实小人在满清,待的也是厌倦了,小人毕竟也是汉人,早就起了回归大明的心思。”

    轿中女子嗯了一声,道:“你之事,赵大人早已知晓,大人已经吩咐过,务必将你妥善安置,你尽管放心就是。”

    “回去钦州后,你们也可以继续做你们的老本行,开酒楼,钦州那里如今十分繁华,相比盛京也不逊色,你二人到了那里,便知道本官所言不虚。”

    许平急忙道谢。

    众人一路前行,半个时辰之后,终于赶到了盖州港。

    盖州港码头上,横七竖八地倒着不少清军士卒的尸体,原本驻扎在此地的三百清兵,如今都被屠戮殆尽,身披灰黑色钢铁铠甲的黑旗军士卒早已接管了此地,三十多艘战舰和运兵船如今正停泊在码头上。

    杜红儿下了轿子,带人前行,迎向前方的刘文秀和王启年二人。

    “末将见过红娘子。”刘文秀和王启年二人,对这个神秘莫测的红娘子早已久仰大名,虽然她的官职不过一个千户,但是她给黑旗军带来无数珍贵的情报,以及她的超然地位,值得刘文秀等人心悦诚服地向其施礼。

    “阿南喇嘛呢?”杜红儿环顾周围,没看到阿南,有些奇怪地问道。

    王启年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阿南尊者慈悲为怀,尊者如今正在码头另一侧,率手下弟子做法事,超度战死之人。”

    杜红儿哦了一声,道:“如此菩萨心肠,令人钦佩,那妾身便在此稍待片刻罢,王喜,你先带着这些你拯救的百姓上船吧。”

    王喜买下的田庄距离盖州港并不遥远,大约十余里地的距离,前些日子他已经由海路送出去五百个大明百姓,田庄内如今还有二百余人。

    此刻他既然已抱定了离开之心,并且身份也已暴露,继续隐藏下去已无必要,是以就把庄园中的所有百姓都带到了盖州港,准备用海船运往大明,助他们返回家乡。

    于是刘文秀便招呼来一名士卒,吩咐他安排运兵船,将王喜带来的二百多名百姓登船送走。

    skbshge

第九百二十四章商讨对策() 
片刻之后,在众多明军士卒的护送下,几百名归心似箭,心情激动的百姓们急急忙忙地登上了一艘艘巨大的运兵船,所有的人都是一副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的样子,这是长期的辛勤劳累且又营养不良带给他们的后患。

    不过他们身上的衣裳尚算整齐干净,衣裳是他们来到田庄后,王喜为他们添置的,他们原本的衣服早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

    这些百姓多半都是青壮男女,很多年岁稍大,身体羸弱之人早已被沉重的活计给累死了,没能等到重返大明的这一天。

    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脱离苦海,返回家乡,很多百姓和民众们,激动的一边走,一边眼泪直流,哽咽哭泣的声音随处可闻。

    码头上,王喜亦是眼圈发红地望着这些离去的民众百姓们。

    经常便会有百姓们转身回头,向着王喜等人频频挥手告别,甚至有人会转过身子,在船上遥遥地给王喜跪拜磕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王喜看着这些激动幸福的百姓们,心中也是觉得十分的欣慰,更感觉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这一刻,他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冒险,全部都是值得的。

    许平站在王喜身边,望着那些高兴地流下热泪的百姓们,心中也是一阵的唏嘘和感慨。

    “王喜,从前我总觉得比你强,今天看到这些百姓,我才知道,我远远比不上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王喜,你这番可是做了好大功德。”

    王喜笑着转过身来,他伸出手去,紧紧地抱住了自己这位好友的肩膀,“许平,如果说这是功德,那这些功德你也有份的,没有你的帮助,我也救助不了这么多的百姓,这个田庄,不还是用你的名义购买下来的么?”

    许平被面前的好友紧紧抱着,心中十分的感动,“我许平从前以为,花天酒地,酒醉金迷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但是今天在这里,我才知道,给予往往比得到,更让人觉得幸福。”

    王喜被许平突然冒出的话语给逗笑了,他哈哈笑着,一把推开许平,“没想到你还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好了,时间不多了,你快上船吧,赵大人在钦州为我们也开了一家酒店,到时你当掌柜的,我给你当小二。”

    许平两眼通红地望着眼前的好友,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了,我打算留在这里,和你一起战斗。”

    “许平你……”

    “我舅舅这半年来,一直带人在各个府县修筑工事,炮台,设置陷阱,我一直都跟着他,这些地方我都非常熟悉,王喜,让我跟你一起去吧,我也想为咱们汉家的军队,出一份力,弥补我当初的过错。”

    王喜望着眼前的好友,重重地点了点头。

    阿南喇嘛超度死者的法事很快便结束了,毕竟如今是在清军的地盘,清军骑兵随时有可能前来此地,在这里耽搁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阿南喇嘛也不敢多加耽搁。

    码头边上的一处小木屋,原本被满清士卒用来当做哨所,如今杜红儿等人便拿它当做一个简陋的会议室,聚在里面,开了一场简短的会议。

    “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昨日收到的信息,大人身先士卒,亲率手下精骑,袭破清军营寨,斩杀满清太子豪格并清兵数千人,重挫鞑子威风,取得辉煌大胜。”带着面纱的杜红儿环顾众人,徐徐说道。

    刘文秀,阿南,王启年等人顿时皆是面露喜色。

    “还有,”杜红儿微微扭头,望向一旁的王喜,说道:“昨日洪承畴洪大人,意图刺杀鞑酋皇太极失败,见事不成,当即自尽身亡,以身殉国,可谓壮烈刚强,洪大人当时刺杀鞑酋的兵刃,王喜,是你送进去的罢?”

    “王喜,虽然洪大人没能成功,但这功绩还是要算在你的头上。”

    众人讶然地看向旁边一脸谦和,年轻商人模样的王喜,心想果然人不可貌相,这少年外表看上去平常无奇,没想到却腹有锦绣,做得好大事。

    王喜想起洪承畴,脸上露出了几分伤感之色。

    那日他偷摸携带了一把淬了毒的短匕进去,原本就是打算相机行事,或是刺杀洪承畴,或是将其留给洪承畴自尽之用,却没想到洪承畴居然拿它来刺杀皇太极。

    只可惜皇太极便是在己方都城,众多侍卫环顾之时,依旧警惕无比,龙袍内穿了两层甲胄,以至于洪承畴功败垂成。

    那把鱼肠剑原本就是难得的利器,加之又淬了毒,本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武器,只可惜时运不济,洪承畴岁数又大了,没有刺杀成功,十分的可惜。

    想起壮烈殉国的洪承畴,众人亦是唏嘘了一阵。

    “此事还是当今皇上过于沉不住气,频频催战,导致洪大人仓促出战,以至兵败被俘,若是皇上能哪怕耐心等待半个月,待到我黑旗军登陆辽东,届时局势将完全不同。”王启年叹道。

    刘文秀亦是点了点头,“当今皇上,并非一个贤明之君,从他对待大人的态度上,便可见一斑,袁崇焕、曹文诏、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曹变蛟等等,空有这么多的帅臣良将,皇上却不能用,而今局势糜烂至此,当今皇上责任最大。”

    众人脸上皆露出了赞同之色。

    “朝中应有奸邪作祟,此战若能取胜满清,大人回京后必会升官进爵,我等也会皆有封赏,希望大人能借着平定辽东的威望,涤荡朝中奸臣,还天下万民一个朗朗乾坤。”王启年说道。

    刘文秀脸色凝重,瞥了王启年一眼,没有做声,心想如今敌众我寡,敌军总兵力是我军十倍以上,想要取胜,谈何容易?

    他是此次这一路偏师的主将,想得更多也更远,自然知道这场大战取胜的难度非常之大。

    阿南喇嘛叹了一口气,道:“以摄政王的才华,虽然如今满鞑看似局面大占优势,但小僧以为,摄政王定会找到破解之法,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军,这一点小僧从不怀疑。”

    “只不过当今朝廷之种种弊端早已沉疴已久,皇上又是个刚愎自用的性子,摄政王想要涤荡朝中奸邪,只怕难度犹在击败满清之上。”

    “尊者说的不错,但在下以为,大人才高似海,向来都是谋而后动,想必对将来的一切都早有策划,我等只需遵命行事即可,凡事不必多想。”王喜笑笑说道。

    “只可惜了洪大人。”想起自尽而死的洪承畴,王喜觉得十分的惋惜。

    清兵对洪承畴的看守十分严密,想要救出洪承畴,便是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洪大人的血不会白流的,”带着沉重的心情,杜红儿环顾众人,“大人虽然在锦州一带接连取胜,但我军局势依旧是十分的严峻,总兵力依旧远远处于劣势。”

    “所以我等在这边闹出的动静越大,便越能给锦州战场上的大人减轻越多的压力,不过此次满清的准备亦是十分充分,他们对我等可能的袭扰行动,也早有预案。”

    说到这里,杜红儿将目光投向王喜,“王喜,你给大家说说罢。”

    “杜千户说的不错,”王喜点了点头,道:“清军准备确实很充分,基本上稍大一些的府县,城头上均放置大量火炮,部署弓手,我军要么是骑兵,要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