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498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98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文秀,我们出发!”

    大明崇祯十四年五月十六日,钦州伯赵无忌,于钦州誓师出征,率领李定国,刘芳亮,秦翼明等大将及一万精兵,急援辽东。

    辽东之战的帷幕,徐徐掀开!

第八百五十四章奋勇争先吴三桂() 
洪承畴率领十五万大军离开宁远,沿途吴三桂,曹变蛟两将广撒侦骑,四处查探,唯恐重蹈杨国柱的覆辙,所幸一路十分顺利,并未遇到任何埋伏。

    明军疾行两日后,终于来到了荆州城外,于乳峰山一带,与清兵的大队人马狭路相逢。

    明军帅帐之中,八大总兵披挂整齐,分列两侧,看上去十分雄壮,洪承畴高坐大帐正中,目光炯炯,眉宇间自有一番杀伐决断的气度,看上去不怒自威,马绍愉和张若麟两名文官分别坐在洪承畴的两侧。

    “禀报大人,清兵正在营寨外邀战!”一名传信士卒匆匆而入,跪下对洪承畴禀道。

    洪承畴冷哼一声,随即望向一旁的曹变蛟,“曹将军,敌军虚实可曾打探明白?”

    曹变蛟双手抱拳,道:“禀报大帅,末将手下侦骑已经查探清楚,而今前来锦州之敌兵,人数约四万之多,我军对面敌方主将乃是满清豫亲王多铎,此外英亲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也在其中,人数约三万人,满清睿亲王多尔衮则正率领一万大军,围困我锦州城。”

    “不是说鞑酋皇太极也来了么?”洪承畴有些讶异地问道,“这锦州的清兵,看似并不是很强大。”

    “大帅有所不知,”吴三桂抱拳说道:“末将手下侦骑曾抓获几名满清士卒,从他们口中得知,皇太极因突发重病,早在半月前便已率军离开锦州,返回盛京养病去了,如今我军当前之敌,只有多尔衮率领的这四万清兵。”

    如今被围在锦州城中的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祖大寿自小便十分疼爱这个外甥,同样地,吴三桂对祖大寿也是感情深厚,此番出征辽东,为锦州解围,要说八大总兵谁心里最着急,当属宁远总兵吴三桂。

    “哈哈哈哈,”洪承畴不禁仰天长笑了两声,道:“果然天助我大明,大战之前,鞑酋却偏偏重病不起,此岂非我大明之福?我军精兵十五万,清兵不过四万余人,居然也敢邀战本官!”

    “不知各位将军,那位愿为我军之先锋,率先破敌?”洪承畴环顾大帐,目光在众将的脸上一一扫去。

    “末将愿往!”还未等众将反应过来,吴三桂早已率先出声。

    “好!”眼看是诸将中自己最为欣赏的吴三桂主动请缨,洪承畴禁不住赞了一声,他略一沉吟,便开始发号施令:“此战以吴三桂为先锋,曹变蛟所部为右翼,王廷臣所部为左翼,唐通率军断后,本官自与其余兵马为中军,前去破敌!”

    “此战干系重大,皇上及诸位阁老也是极为重视,本官在此宣布,此战首功者,赏银万两!”

    洪承畴这次也是发了狠,此战若败,自然便是万事皆休,到时留着银子也没什么用,也守不住,倒不如现在把银子拿出来,鼓舞一下己方的士气,或可收到奇效。

    一个时辰后,明清两军纷纷出营,在乳峰山下摆开阵势,双方士卒俱是精神抖擞,战意昂扬,隔着数里地,两军遥遥相望。

    望着远处黑压压一片的明军,多铎也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崇祯老儿,看来是要跟咱们拼命了,居然一次派出了这么多人,看样子只怕是把明国压箱底的那点兵力都端出来了。”站在多铎旁边的固山额真石廷柱说道。

    石廷柱原为明军降将,汉军镶红旗人,不过他原本便是满人,再加上他平日作战十分勇猛,是以颇得多铎信赖。

    “可惜孔有德的炮营不在此地,明军阵营如此密集,正适合红夷大炮发挥威力,大炮猛轰之下,敌军定然崩溃。”一旁的阿济格摸着下巴,语气之中颇有些遗憾。

    多铎沉着脸望着不远处的明军,想了一想,便扭头对一旁的阿巴泰吩咐道:“此战本王自领中军,请饶余贝勒率领手下兵马,为我军左翼,听本王将令行事。”

    阿巴泰点了点头,也不迟疑,当即就带着十几个亲兵匆匆而去。

    望着阿巴泰远去的身影,看看周围并无外人,多铎这才松了口气,他看了一眼阿济格,语气十分阴冷:“大兄,你说这大汗倒是好计策,用咱们兄弟三人当诱饵,想钓出洪承畴的大军,他自己却亲率主力在后,想要坐收渔人之利,这份心思,当真歹毒。”

    听着多铎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一旁的石廷柱却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似的,脸上的表情一点都没有变化,他是多铎的心腹,对于自己这位主子和大汗之间的恩恩怨怨,也是十分熟悉,此刻听到多铎对皇太极的怨恨之词,他早已听得惯了,也听得麻木了。

    阿济格皱眉望着多铎,语气有些不悦:“多铎,我倒是觉得你误会了大汗,大汗是真病了,所以才不得不返回盛京,他应该没想这么多。”

    多铎哼了一声,道:“大兄,那我且问你,大汗为什么把孔有德调回盛京?”

    “红夷大炮乃是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大汗不是说要把炮营当做秘密武器,在关键时刻使用么?”

    多铎摇了摇头,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阿济格,“大兄未免太过耿直了,孔有德之所以被调回盛京,正是因为炮营威力太大,大汗唯恐被我兄弟三人抢了头功,如今多尔衮率军一万在城下围堵祖大寿,我们兄弟两人加上阿巴泰,也才三万人马,又没有炮营相助,这又如何敌得过对面的明军?”

    阿济格知道自己这个最小兄弟的脾气一向暴躁,心胸气量也不大,倒也是不以为忤,他望着前面不远处的明军,沉思了一会,方才淡淡说道:“无妨,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当初父王以十三副甲胄尚能起家,赤手空拳为我等打下一片天下,更何况今日你我坐拥数万精锐之师,又何惧之有?”

    多铎听了,亦是微微点头,他注意到对面的明军似是已有准备进军的架势,于是便急忙说道:“也罢,今日我兄弟二人,便在此与明军力战一场,莫让大汗给小瞧了,大兄,你这便率军去吧,你部为右翼军,到时听我号令行事。”

    阿济格点了点头,带领手下亲兵转身离去。

    在明军这一边,望着对面人数远远少于己方的清兵,洪承畴暗自高兴之余,心中也禁不住产生了一丝疑惑,他回顾左右,看着马绍愉和张若麟两人,问道:“清兵人数果然不多?皇太极,多尔衮俱是奸猾之辈,莫非对方有诈?”

    张若麟面无表情地看着对面的清军,没有说话,他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心腹,并不怎么买洪承畴的账,更何况两人的意见时常相左,经常是一个主攻,另一个想守,两人渐渐就变得有些不睦。

    一旁的马绍愉摸着胡子沉思片刻,便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多心了,据曹变蛟,吴三桂两位将军所言,附近百里方圆之地,俱已被我军侦骑再三查探过,并未发现任何敌军埋伏,请大人放心便是。”

    洪承畴凝视着着远处的敌军,不知在想些什么,片刻之后,他的眼中露出了决然之色,猛地一挥手,“传本官将令,全力突击敌军,力求一举击破当前之敌,为锦州解围!”

    传令官挥舞着旗帜,用旗语将洪承畴的命令一个接一个地传了下去,听到主帅下令,吴三桂当即紧握手中大砍刀,用力一夹马腹,率先带领着手下的一万关宁铁骑冲了出去。

    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每年大明王朝从全国各地征收将近两千万两银子的辽饷,而后又会把这两千万两银子辽饷运至辽东,以为军资,这么大的一笔钱,即使是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来看,也是非常罕有且令人震惊的。

    花了这么多银子养起来的关宁铁骑,确实也是大明朝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骑兵们身披甲胄,挥舞着手中的连枷或是三眼铳,催马向前。

    万马奔腾,声势极为骇人,在沉重的马蹄下,似是地面都在颤抖不止,吴三桂拍马舞刀冲在最前,看上去威风凛凛,宛若天兵天将一般。

    为了早日救出在锦州城内苦熬的舅舅祖大寿,也为了给这位备受崇祯信任,在朝堂上也是极具威望的洪大人留下良好印象,吴三桂今日的表现可谓是十分卖力。

    吴三桂很勇猛,也很聪明,他知道此战己方足足十五万大军,而对面的清兵只有三万多人,在足足五倍的人数优势下,此战失败的几率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时候不表现,什么时候表现?

    吴三桂挥舞着大刀,冲在最前面,在他的身后,一万关宁铁骑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奔突咆哮着涌向对面的清军而去。

    满清诸将中,吴三桂只忌惮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人,至于多铎,那算是个什么东西?连舅舅祖大寿都曾击败过多铎,虽然多铎号称满清诸王中军功最盛者,但吴三桂还真不怵他。

    skbshge

第八百五十五章主动请缨虎大威() 
洪承畴传令下去后,眼看左右两翼军马尚未来得及动作,中路的先锋军,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便率先杀了出去,气势如虹,顿时就赞了一声好!

    “不愧是我大明的赵子龙!竟然勇猛如此!”洪承畴原本凝重的脸上,顿时便露出了一丝微笑,一旁的马绍愉和张若麟两人见状,也皆是频频颔首,心中对吴三桂的勇猛敢战,十分的欣赏。

    马绍愉摸着胡子,含笑说道:“本官听闻吴将军向来号称九边第一猛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如此忠诚果敢,率先冲锋,勘为我朝武将之楷模。”

    吴三桂提刀策马,不断加速,眼看距离前面的清军越来越近,吴三桂顿时便是一声大吼:“我军精兵十五万,击败敌军如探囊取物!此战必胜!诸君,随本将杀敌!”

    听了吴三桂的话语,跟随在他身后的骑士们精神更是振奋,纷纷挥舞着手中的连枷,大刀,嗷嗷叫着向前冲去,士气一时又旺盛了几分。

    听着身后士卒们兴奋的喊叫声,吴三桂心中不由得暗自窃喜,哈哈哈哈,一万两银子,就要到手了。

    多铎远远地看着吴三桂如不要命般地疯狂杀了过来,顿时也是吓了一跳,他跟吴三桂在关外打了好几年的交道,早知道吴三桂是个猛将,但此人平时极为惜身,也非常爱惜羽毛,却不知今日为了什么缘由,吴三桂竟然会如此玩命。

    在心中又大骂了一番皇太极卑鄙无耻,把孔有德的炮营调回盛京的卑劣行径之后,多铎亦是一声大喝,手中马刀斜斜向前指去,随着他的手势,众多清军骑兵于是也都操起兵器,同样做出一副拼命的气势,迎向了前方的关宁铁骑。

    石廷柱举着一把开山大斧,紧咬牙关,脸色狰狞可怖,他一催胯下战马,双手持着大斧,带着一千名清军骑兵冲在了最前面,直奔吴三桂而去。

    吴三桂见状,心中暗道一声来得好,当即也是毫不迟疑,策马如飞,挥舞大刀直取石廷柱。

    明清双方的兵马不断地迅速逼近,眼看双方的距离即将接近一百步左右的时候,清军骑兵纷纷挂起手中兵器,从背后摘下强弓,拉弓搭箭,抬手便射!

    只听嗖嗖嗖一阵弓矢之声接连响起,铺天盖地的箭雨无情地倾泻在了明军阵中。

    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在高饷银的激励下,吸纳了很多敢战之士,关宁铁骑乃是大明少有的强军,不但待遇好,装备也是非常精良,这一万骑兵的身上,都披挂了棉甲和铁甲两层甲胄,防御力很强。

    而这些骑兵们,也皆都是吴家父子这些年在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并且这其中还有很多蒙古人和女真人,这些蒙古人,女真人对吴家父子十分忠诚,骑术和射术都是十分了得,是非常勇猛的战士。

    清军的这一阵箭雨虽然看似声势骇人,但却没有多少斩获,清兵射出去的大部分箭矢,纷纷被灵活的明军骑兵们轻松躲过,即便有一些骑士被箭矢射中,由于身穿重甲,也并未造成太大的损伤,在清军的这一轮射击中,最终只有几十名明军骑兵中箭落马,并未对明军造成太大的损伤。

    说时迟,那时快,箭雨过后,随着双方距离的迅速接近,不等吴三桂开口子,明军骑兵便已自动地开始对清兵进行反击,骑兵们纷纷举起他们手中那粗大的三眼铳,瞄准不远处的清军,三眼铳尾部的火绳快速燃烧,明军阵中顿时便弥漫其了一阵阵白色烟雾。

    呯呯呯呯一阵枪响过后,清军骑兵纷纷惨叫着中枪落马,铅子的威力和穿透力可比箭矢大多了,这一个回合下来,却是明军占据了上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