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49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9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远在草原上的淑济公主,赵无忌禁不住叹了一口气,他接过信件,问道:“太后身体还好吧?”

    “太后身体康健,请摄政王放心。”阿南恭谨答道。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阿南这才步入正题,“不知大人此番打算如何出征作战?小僧或可帮大人参详一番。”

    盯着阿南喇嘛的脸,赵无忌淡淡说道:“本官此次,依旧是一正一奇,兵分两路,本官亲率大军赶赴辽东,增援宁远一带的洪大人,另一路则以少量兵马,从皮岛,旅顺口两地出击,袭扰满清腹地,使其首尾不能兼顾,这便是本官此番作战的方略。”

    “摄政王这里可有地图?”阿南温和地问道。

    赵无忌伸手指了指阿南身后的墙壁,那里悬挂这一幅巨大的大明地图。

    阿南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面,端详了半晌,方才指着皮岛,向赵无忌问道:“敢问摄政王,打算投入多少偏师在这一路?”

    skbshge

第八百五十二章出奇兵() 
“尊者说的是袭扰满清腹地的这一路么?本官在这一路布置了麾下骁将刘文秀,他会率两千骑兵于旅顺口处出击,倭国义士小岛茂等人组织的两千倭军也会相随出征,并且本官也已联系好皮岛总兵沈世魁,他也会出一部分人马,在侧面呼应。”

    “倭军?”阿南喇嘛看样子也是听说过纵横辽东半岛,令无数满清贵族闻风丧胆的割头党大名,他禁不住嘴角上勾,微微笑道:“可是大人在倭国招募的那些流浪武士?”

    赵无忌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阿南喇嘛聪慧多智,当初在赵无忌收服察哈尔部的过程中,帮赵无忌出了不少力气,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和心腹,赵无忌心知从不无的放矢,既如此问话,想必还有下文。

    “辽东主战场,既是摄政王亲自出手,想无甚太大问题,小僧的关注点,却在这旅顺,皮岛两地,大人上次曾派兵袭扰清军后方,取得奇效,鞑子必然早有防备,如今大人欲要故伎重演,却是困难重重。”阿南喇嘛皱着眉头,脸色有些凝重。

    “清军主力如今皆在锦州一带,恐怕腾不出多少兵力用于防备侧翼吧?”赵无忌说道。

    “皇太极一代雄主,深谋远虑,上次他吃了大亏,这回必然会派遣重兵,在旅顺口附近严防死守,以阻止大人对其腹地的袭扰,此番大人的偏师作战,恐怕不会轻松。”阿南脸色凝重地说道。

    “更何况,如今朝鲜已经成为满清的藩属国,此次锦州之战,皇太极定然会要求朝鲜出兵助战,朝鲜兵擅用火炮,若是皇太极以其守城,大人的骑兵又该如何?”

    听了阿南喇嘛的话,赵无忌不禁也是默然半晌,他知道阿南说的不错。

    历史上皇太极入侵山东之时,朝鲜兵就曾随军作战,清军阵营中更是有着大量的朝鲜民夫,而今在锦州明清大决战的时候,迫于满清的淫威,朝鲜无疑还会继续派兵参战。

    “尊者可有良策?”沉吟片刻后,赵无忌将目光投向了阿南喇嘛。

    “小僧以为,大人皮岛这一路,不妨也是一正一奇,以刘文秀将军主力为一正,吸引敌人注意,而那些倭兵为一奇,突出奇兵,使敌防不胜防。”

    “清军若是集结重兵,围堵我方骑兵,则大人的倭军正好可以发挥作用,倭军长于偷袭,而短于正面决战,若是使用的好,便可收获奇效。”

    “若摄政王不弃,小僧愿率领手下三百僧兵,协助小岛茂将军的倭兵,出奇兵,侧面呼应大人在正面战场的行动。”阿南双手合十说道。

    赵无忌听了,心中十分高兴,他原本就担忧小岛茂和天草四郎两人皆是有勇无谋,让他们自成一军,总感觉放心不下,如今有足智多谋的阿南喇嘛主动请缨,要求统率这些倭军,那简直是再好不过。

    “嗯,既如此,便有劳尊者了,”赵无忌便也不跟他客气,转而问道:“尊者手下的三百僧兵,武器防具可曾齐备?若是没有,本官这边吩咐唐先生给你们准备一批装备。”

    “临行之前,慕容将军已经为小僧等人准备了铁甲和熟铁棍,大人无需担心。”阿南说道。

    阿南手下这批僧兵,原本使用的是金刚杵,但金刚杵属于短兵器,野战之时,对上敌方的狼牙棒,大砍刀等长兵器时非常吃亏,而出家人讲究的又是个慈悲为怀,战阵上常用的大刀,长枪并不适合僧人使用。

    没有锋刃的熟铁棍,既坚硬又沉重,用于作为僧兵的武器,再好不过。

    “好,尊者可稍事休息,明日便随同本官一起,誓师出征吧。”

    次日上午,宁远城中。

    十五万明军的主帅洪承畴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静静地坐在红木太师椅上,身子后仰,一动不动,似是在闭目养神。

    以拖待变,最终达到拖垮满清的目的,这个招数他已经用得很纯熟了,前番忍耐不住的满清英亲王阿济格率军来攻,结果一无所获,在守城明军的火炮攻击下,最终丢下了几百具清兵的尸体,狼狈退走。

    但他没有想到,拖了一个多月,没拖垮敌人,他背后的兵部和皇上却先是熬不下去了,如今想来,也真是讽刺,地大物博的大明朝,军资供应居然还比不过偏居一隅,位于苦寒之地的满清。

    洪承畴左手边的案几上,摆着几封文书,其中一封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的理由,命他尽快速战速决,还有一封是崇祯皇帝的亲笔诏令,命他‘不要耽搁,刻期进兵’。

    此外,在崇祯皇帝的诏令中,还任命马绍愉为兵部职方主事,并命监军张若麟督促洪承畴,尽快与清兵决战。

    一想起马绍愉和张若麟这两个年轻书生,洪承畴的心中便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轻蔑之意,自己率军征战十余年,熟稔军务,经验丰富,战功卓著,哪里需要这两个书生来指手画脚。

    不过皇命不可违,既然崇祯有令,洪承畴也只得暂且忍耐几分。

    书房的外面,时不时便传来丫鬟和仆人来往走动和搬运物件的声音,以往井然有序,静谧一片的府邸,如今却显得十分杂乱,到处都是一片仓皇的气氛。

    因为今日中午,洪承畴就将要率领大军,誓师出征,离开宁远城,前往锦州去与皇太极率领的清兵决一死战,这些丫鬟和仆人,正在帮洪承畴收拾进军的行李。

    作为一个大明的典型士人儒生,洪承畴深知每逢大事必静气的道理,是以每次大战前夕,他都要把自己独自一人关在屋中,静处几个时辰,这已成他的一种习惯。

    明军擅守,清军擅攻,然而今日,在皇上和兵部的双重压力下,洪承畴就像一个擅做南方菜的厨子,硬着头皮,端起大勺,准备给身后不断催促上菜的客人们,奉上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

    不过这顿宴席能否做好,洪承畴心中一点把握都没有。

    skbshge

第八百五十三章大幕掀开() 
虽然已经独自静坐了小半个时辰,但洪承畴的心境却依旧难以平静下来,面对凶悍的清军,面对皇太极,他实在是难言必胜,毕竟,他此番的对手,相比以往俱是不同。

    当初号称大明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对农民军作战时也是势不可挡,斩将夺旗予取予夺,堪称所向无敌,以至于被农民军称之为曹阎王,便是这样一名凶猛善战的将领,当初也曾惨败在了清军面前,是以洪承畴虽然有对农民军全胜的不败战绩,但是这战绩在清兵面前,可谓是一点含金量都没有。

    洪承畴思忖良久,只觉得前途茫茫,天意难测,眼看时辰将近,最终他也只得叹了一口气,睁开双眼,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道人声在外面响起:“大人,将士们均已准备完毕,就等您前去了,今日可是我军誓师出征的日子。”

    洪承畴默不作声地站起身来,先是习惯性地拂了拂自己身上的官服,这才上前几步推开房门,站在门外的,正是大明的又一员猛将,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

    浑身披甲,一身戎装的曹变蛟表情严肃,他拱手抱拳,施礼说道:“大人,时辰已到,末将特来相请。”

    “走吧!”洪承畴的语气简短有力,他带着威严的神情,迈步前行。

    青州府,乐安港,一个慈眉善目,眉宇间却带着几分果决气质的中年女子,带着四五个仆人,挑着几个箱包,踩着踏板,登上了一艘停泊在这里的葡萄牙商船。

    这艘商船的目的地,正是如今尚在满清控制下的盖州港。

    虽然如今大明和满清正在交战中,但是民间的生意往来依旧没有断绝,这艘商船的主人是个葡萄牙人,船上满载着各种大明特有的陶瓷,茶叶等商品,准备前往辽东行商。

    中年女子带着仆人进了船舱,很快便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房间。

    “何娘子,这边的两个房间便是你预定的。”船上的大副笑容可掬地向着那中年女子弯了弯腰,女子脸上露出慈和的笑容,对着旁边的一个仆人使了个眼色,那仆人立即从怀中掏出一个银锭子,约莫二两上下,放到了葡萄牙大副的手中。

    “戈麦斯先生,这一路的旅途,还请多多关照。”中年女子含笑说道。

    “尊贵的夫人,请您放心。”拿到银子的大副举止更为恭谨,他对着女子抚胸一礼,便告辞而去。

    何娘子吩咐仆人们把箱包都放入了其中的一个房间,眼看一切都安排妥当,这才有些疲惫地推开另一件房间的房门,进去之后,她随手关上房门,又转身挂上了房门的门栓。

    这一切都做好之后,她方才如释重负地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木床上,静静地透过窗楹,凝望着外面的海面。

    海风轻轻地拂过她的衣衫,将她的一只袖子卷了起来,露出了雪白如玉的胳膊来。

    这样一位年近五十,相貌平平的中年女子,如何会有这么一只白嫩的胳膊?

    女子伸出手去,拢了拢鬓角被海风吹乱的头发,她盯着自己露出的手臂,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时间太过仓促,竟然忘记在身上化妆了,还好这里是大明,便是露了馅,也不打紧,若是到了辽东,可万万不能再露出一点破绽。”杜红儿在心中暗自想道。

    与此同时,在钦州港,赵无忌也正准备率军出征。

    二十艘崭新的运兵船停泊在钦州军港的码头上,李定国,刘芳亮与陈国宝,韩勇等人依依不舍地拱手告别,随即便依次率领手下的骑兵们登上了船只。

    出征的队伍中也出现了白杆兵的身影,从安南凯旋归来的秦翼明,马万年两将刚刚休整没多久,便又再度踏上了出征的旅程。

    看着这些身披重甲,士气高昂的士卒们井然有序地一一上船,赵无忌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反复权衡思虑之下,此次出征,赵无忌最终带上了三千白杆兵以及七千重骑兵,共计一万人。

    他把炮营,陌刀队,火枪队皆都留在了钦州,以防有变。

    乔至今尚未有音讯传来,她率领的舰队也不知何时能够回归钦州,此番赵无忌大举北上,水师更是倾巢而出,后方空虚,是以赵无忌不得不留下炮营,以防备可能来自海上的袭击。

    赵无忌麾下的炮营,装备的皆是重炮,运输不易,再加上运兵船数量有限,若是运去的火炮太少,无法形成规模,那也没什么意义,于是赵无忌便索性完全舍弃了炮营,而以秦翼明的白杆兵取而代之。

    “本官不在的日子里,钦州这里便交给夏先生和宁人了,”赵无忌望着夏允彝和顾炎武说道,“兵事则由陈国宝做主,这一仗不会很久,快则三月,慢则半年,本官便会再度归来。”

    夏允彝等人齐齐拱手,说道:“请大人放心。”

    叶婉儿,陈圆圆,徐怡,苏泰等女子排成一排,静静地站在距离赵无忌不远处的后面,她们脸上的神情,显得既有些激动,又有些恋恋不舍,更多的则是发自内心的担忧。

    赵无忌向她们所在的方向瞥了一眼,笑着对着挥了挥手,便转过了身去,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中,开始登船。

    叶婉儿突然捂住了嘴,肩膀一抖一抖的,无声地抽泣了起来,陈圆圆和徐怡等人也都是眼圈红红的,走上前去,轻声安慰她。

    赵无忌并没有注意到身后发生的这一切,他的步伐依旧坚定而有力,很快他便登上了镇海号。

    站在镇海号的前甲板上,迎着扑面而来的清新海风,赵无忌举目四顾,刘文秀一声令下,水手们开始慢慢地升起风帆,望着下面人头攒动的码头,赵无忌挥了挥手,扭头对一旁的刘文秀说道:“文秀,我们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