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26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26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不服!俺要活下去,俺要造反!”

    “所以俺带人冲了进来,俺要把周扒皮的粮食分给大伙!”

    大汉的话很有煽动力,随着他愤怒的话语,其余下跪的汉子们也纷纷愤怒地喊了起来。

    “我们不想死,我们要造反!”

    “不想死只能造反!”

    “周扒皮害得俺家破人亡!”

    这些骚动起来的汉子们,很快便被士卒们上前拳打脚踢一顿,这才慢慢地又冷静了下来,赵无忌盯着那大汉,看了半晌,又转身看着周老爷,眼神捉摸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赵无忌终于望着周老爷缓缓开口:“你居然收你的佃户七成租子?周扒皮之名,果然名副其实,你的心,确实够黑。”

    佃户就是没有地的农民,只得租别人的地去种,最后收获的粮食分成两份,自己留一份,给地主一份。

    按照一般的惯例,地租通常是五五开,也就是收获的粮食一人一半,大汉说粮食要分给周老爷七成,那显然他自己只能留下三成粮食,这算是非常低的比例了。

    “本官很忙,没工夫和你这种人废话,这些人之所以造反,都是因你的地租要的太高而起,理论上来讲,你便是此次民变的罪魁祸首。”听到这里,周老爷的脸都吓白了,他的嘴早被核桃堵住,说不出话,只是着急地呜呜哼着,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赵无忌蹲下身去,看着周老爷,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本官给你两条路,第一条路,本官把这些反贼都交给布政使张秉文大人,由他判决,同时也把这些人造反的原因原原本本地报上去,这样一来,你作为激起民变的罪魁祸首,估计最少是一个抄家,皇上最恨逼良为寇之人,诛你九族也不是没可能。”

    “第二条路,你拿出一半家产,交给本官,由本官来赈济这些饥民和佃户,然后这事便到此为止,这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没有任何人谋反,只是二十多个匪徒袭击庄园,不过他们都被恰巧路过的刘将军打死了,本官和连元知县,也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你明白了吗?”

    “你若是选第一条路,你就点点头,你若是选第二条路,你便摇摇头。”赵无忌最后说道。

    周老爷呆滞地想了一想,先是点了点头,随即便醒悟了过来,疯了一般地拼命摇头不止。

    “很好,看来你想明白了,来人,把他身上的绳子去了,嘴里的核桃也拿出来,周老爷看样子有些话想和本官说。”

第四百四十八章土地兼并现象() 
周家庄的这场暴乱就这么结束了,除了那先期被刘文秀带人杀死的二十四人,赵无忌还通过民众百姓们的举报,又找出了二十多个趁乱奸淫妇女,抢夺百姓财物的贼人,拉出来统统一刀砍死,这些人不是因为饿而抢粮,而是他们体内本身就有恶的基因,或者原本就是贼人,所以才会残害百姓。

    周老爷虽然奸诈阴险,却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要么向赵无忌认怂,放过这伙叛贼,投降输一半;要么赌一把,梗着脖子把袁时中等人送进大牢,赌皇帝不会对自己下手,若是输了,那便连人带钱完全都输出去。

    他乖乖地献上了自己的一半家产给赵无忌,以求宁事息人,一共是两千亩地,一万多两银子和两万石粮食,以求破财消灾,他不是光脚的袁时中可以破釜沉舟干一把,他穿着鞋,他不敢赌这一把。

    于是在赵无忌的授意之下,连元对上司禀报的文书中是这么写的:一伙四五十人的匪徒袭击了周家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青州知府赵无忌的家将刘文秀,恰好带着二百家丁路过此地,遇见此事后,路见不平,果断出手,全部歼灭了这伙匪徒,保卫了周家庄,保卫了皇帝的子民。

    此事过后,想必刘文秀的官职会再升一级,应会升到千总,和李定国平级,俗话说国乱思良将,如今天下不平,当今皇上最喜欢能打仗的悍将,对于这种人,他是从来不会吝惜官职的。

    大约两千多名饥民,和那四百多造反的佃户农民,被赵无忌带回了临淄的工地内,这些饥民都是现成的劳动力,虽然现在看着瘦弱,只要好好地吃上几顿饭,将养几日,便能慢慢地恢复力气,成为正常的劳力。

    工坊里不仅仅需要工匠,也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赵无忌打算把这些饥民都安置在工坊内,他们可以做工坊的雇工,也可以在这里的服务区和商业区做点事,比如在茶馆酒楼里帮工什么的。

    至于那四百多造反的佃户,以及为首的袁时中,赵无忌觉得他们本质不算坏,是属于可以挽救的那种人,所以也打算把他们留下来。

    这些人正当壮年,身强力壮,赵无忌又雇一些人,和他们合在一起,作为建设从临淄到青州府水泥路的施工队。

    于是,临淄工坊的气氛更加火热了起来,源源不断的水泥自工坊内被运送出来,随即便被运往前方的施工地点,此外还有大量的沙子,粘土也被运到现场,临淄到青州府一共八十里地,施工队分成十个小队,将道路也平均分成十段,同时开工铺装道路。

    新建的道路与原有的官道并不一致,相比之下,新建的道路距离更短一些。

    赵无忌给的工钱比市价要高,又包了饭食,所以这些人干活都非常有干劲,此外,铁器工房内,关于机床和轴承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第一批六套轴承装了三辆大车,第二天便有一辆大车的轴承坏了,宣告了这两套轴承的失败,其余四套,有两套坚持了三天,最后的两套坚持了将近一周。

    艾诚带着人,反复研究失败的轴承,找出失败的原因,在他们的钻研下,很快地,七天之后,第二代手工轴承出现了,这一批轴承基本都坚持了半个月左右。

    只要轴承的寿命能达到半年以上,那么就意味着轴承已经可以正式投入到商业化的使用中去了,赵无忌相信这一天很快便会来到。

    虽然一切都在高歌猛进,局面一派大好的样子,不过此刻的赵无忌却有些心思重重的样子,此地乃是工坊群里的会议室,夏允彝,顾炎武,黄宗羲,李定国,商敬石等人皆都在此。

    赵无忌心中有些发愁,因为他手头的钱用得差不多了,水泥在后世便宜,不代表在这时的大明也便宜,八十里的水泥路,预计会花掉他两万多两银子,此外还有南阳学院的建设,临淄工坊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钱。

    他自王廷锡和高煜手中得来的钱,已经快花没了,但是眼前依旧是有很多任务要做,有很多用钱的地方。

    不过赵无忌当前最担心的并不是钱,他最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这几日他特意嘱咐了夏允彝把青州府所有的田地都统计了一下,结果很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掌握在地主和权贵官员手中,真正属于农民自有土地的,不过百分之十五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青州府每一百个农民,便有八十五个是佃户,其余十五个才是自家有地的自耕农。

    土地快速地向少数人的手里集中,这种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成为佃户,去给地主打工,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导致地主开始对佃户挑三拣四,地租也越收越高。

    周家庄的暴乱事件,就是这些失地农民对于掌握着大量土地的地主们的一次反击,随着土地日益向少数人集中,这一类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在华夏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末年均是如此,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随后爆发战争,原有的阶层被推翻,土地重新分配,财富重新大洗牌。

    掌握着大量土地的地主们总会有办法逃避农税,于是大明的农税便全部压在了那百分之十五的自耕农身上,于是,不堪重负的农民忍无可忍之下,起义此起彼伏,大批农民成为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并最终逼死了崇祯。

    大明覆灭以后,地主们在朝堂上的代言人,那些官吏们也一并随着大明王朝陪葬了,后金得了天下之后,地主们还妄图继续用‘天子不可与民争利’来忽悠新皇帝,拒绝纳税,结果换来的是后金朝廷带血的屠刀,狠狠地屠戮了一大群地主之后,剩下被吓破了胆的地主终于积极主动地开始纳税了。

    大清与明朝不同,直到灭亡,一直也没有缺过钱,哪怕通过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向外国赔了天文数字的赔款,终其灭亡,其财政始终是盈余的。

第四百四十九章又要收费() 
帮这些失地农民和饥民们找到饭碗,让他们不至于饿死或是去造反,是赵无忌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赵无忌是大明的官员,不是像李自成那样的造反派,也不是后金那样的外来异族,没法打土豪分田地,只能另辟蹊径。

    这次会议属于一月一次的例会,夏允彝当众汇报了这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去掉建设学院和修路的费用,赵无忌手头如今还有一万多两银子,勉强也还支持的住。

    顾炎武汇报了工坊的建设和生产进度,归庄则汇报了轴承和机床方面的进展。

    不知是否因为擅长绘画的原因,归庄对那些几何形状的机械零件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去了铁器工坊几次后,他对这些机械零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再也舍不得离开这里,他头脑灵活,总能拿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所以赵无忌便把研究轴承和机床的任务交给了他。

    众人各自汇报了自己负责方面的进展和动态之后,便是自由发言时间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所在专业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供大伙参谋讨论,最终会由赵无忌来拍板做最后的决定。

    宋应星年纪大了,赵无忌又是日理万机,所以目前主持南阳学院日常事务的,是黄宗羲,他学识渊博,又有一定的声望,做这种事情再合适不过。

    黄宗羲提出,学院的这些学生们精力非常充沛,好奇心也很旺盛,他认为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前往学院后面的畜牧场,从事饲养和观察记录动物的工作,这样既节省了畜牧场的成本,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使学生获得畜牧方面的知识。

    赵无忌听得连连点头,不愧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目光敏锐,这不就是后世所说的实践出真知吗?这就相当于后世学生的劳动实践课,黄宗羲的建议很快就被采纳了。

    夏允彝则有些担心赵无忌的官声,“大人自从来到青州,连续铲除王廷锡、高煜两人,尽抄其家产,前几日周家庄周庄主捐献出一半家产的事情,如今也在青州府传得沸沸扬扬,加之大人上任之后,连续两道命令都是收费,如今整个青州的缙绅土豪们,都已将大人视为汉朝张汤,王温舒,唐朝来俊臣那样的酷吏,畏大人如虎,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土豪缙绅占据了青州府绝大多数的财富和土地,是一股强大无比的力量,“想必如今青州府的市井之间,怕也有很多对大人不利的传言罢?”夏允彝最后这句话,却是看着杜红儿说的。

    杜红儿依旧蒙着面纱,将她那美艳无匹的容貌隐藏在面纱之后,听了夏允彝的话,杜红儿乌云般秀发上的珠钗轻轻晃动,她款款开口道:“夏先生所言极是,如今青州的士绅和土豪,都对大人又恨又怕,王廷锡的殷鉴在前,他们很担心大人会找借口抄了他们的家,听说有些实力雄厚的大家族已经针对大人,开始了行动,具体是什么行动,妾身暂时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消息。”

    脾气火爆的商敬石猛地一拍桌子:“大人乃是朝廷命官,代皇上管理青州府,大人还没怎么样,这些吸取民脂民膏的家伙居然就敢对大人下手,依我看,大人只要采取雷霆手段,速速再干掉几个领头的家伙,他们应该就会老实下来。”

    坐在一旁的李定国皱了皱眉,似是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商敬石是他武学上的老师,他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夏允彝摇了摇头,“不可如此,这些大家族无一不和朝廷中的某位或是某几位重臣、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态度,便是皇上也不得不顾忌三分,干掉他们,可比干掉王廷锡还要困难许多。”

    赵无忌点了点头,“夏先生言之有理,这些人,本官或许凭借知府的身份,能让他们稍稍让步,然而想要干掉他们,却谈何容易,本官暂时还只能采取与他们合作的态度。”

    赵无忌暗自苦笑,自古以来,真正想要干事的,哪能不得罪人,被当做酷吏,也比被当做庸官强,只要是为了百姓的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