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231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231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中国六十万精锐之部队,与日军华中的八个师团十六万人做战,中**队,在装备火力与兵力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力争一举攻克两湖与江西。

    待消灭华中日军之后,中**队将对华东与华南的日军构成战略包围态势,到了那时候,华东与华南的日军,要么从海上撤退,要么,只能等待被歼灭的命运了,

    如此一来,中国半壁江山将得到光复,驱除日寇指日可待。

    如果是以往,李学坤是不敢提出这个计划的,但是,美国人的美援让李学坤,也让蒋委员长有了这个底气,力争一战解决华中问题。

    当下,华中会战的计划在军委会通过,李学坤走出了会议室,迎头遇到了白健生长官,李学坤向白健生行了一个军礼。

    白健生摇了摇头,目光看着李学坤,口中说道:“李学坤,虽然说,你在安徽把我们桂系赶出来,让我感到很不愉快,但是,看在你一切都是为国为民的份上,

    我就不与你计较了,你放心,这次我桂系的第七军,将全力配合你的行动,听从你的指挥,李学坤,老子可算是把家底都交给我了,你可要给我打出个样儿来!”

    “多谢白长官信任,学坤必然竭尽所能。”李学坤感动的说道。

    “好好打这一仗,这一仗,可关系着中国的国运,别的话不多说了,记住,逮住小鬼子,给我狠狠的揍!”白长官铿锵有力的说道。

    “是!”李学坤向白长官郑重的敬了一礼,此时的李学坤,对于白健生的人品,心中真是佩服至极,这白健生,虽然是地方军阀,但是其心胸之宽广,人品之高

    尚,却足以为楷模了。

    与白长官话别之后,李学坤又遇到了薛岳,这是李学坤第一次见到这位抗日中的传奇名将,三次长沙会战大胜,让薛岳的闻名全国,能有幸见到这位与自己并称

    为双雄的**上将,李学坤也很有感触。

    “学坤啊,果然是年少有为,好好干,这一次,我们打一个赌如何?”薛岳说道。

    “噢?什么赌?”李学坤微微一笑问道。

    “就以岳阳为界,如果我先攻入岳阳,那么,你就输我一块大洋,如果你先入岳阳,那么,我输你一块大洋。”薛岳笑道。

    “学坤愿与长官打这个赌。”李学坤神色一动,已明白了薛岳的用意,他这是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斗志啊。

    “好,我们一言为定。”薛岳哈哈大笑,转身离去。

    李学坤匆匆离开了军事委员会,回首望着这座高大的建筑物,李学坤感慨万千,华中会战的计划终于通过了,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国运的大战,这一战,自己一定

    要胜!

    “陈将军,委员长让你留一下。”门口处,陈布雨先生走了过来,在李学坤的耳根前说道。

    “好的。”李学坤连忙停住了脚步,转身又返回了军事委员会的大楼,在陈布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了一楼的一间小会议室。

    蒋委员长已坐在沙发上等着自己,李学坤向蒋委员长敬了一礼。

    “学坤,坐吧。”蒋委员长态度和蔼可亲,微微一笑说道。

    “谢校长。”李学坤正襟危坐,坐在了蒋委员长的对面。

    “学坤啊,这一次,我将中国最精锐的二十万军队都交给我指挥了,你也知道,郑洞国,不过是一个牌位而已,真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是你。”

    “学坤多谢委员长信任。”李学坤正色说道。

    “嗯,你的身上,寄托了我最大的希望啊,虽说,薛岳手中有六十万大军,但是,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个道理我就不用和你多说了,你手头的部队,新一军与新

    六军是中国驻印军的老部队,与你新五军的战斗相差不多,是真正的美械装备,而第七军又是有名的钢军,战力强悍,至于新四军能否出兵,就要看你与他们的交涉

    了,我相信,在有关于国家命运的这一战,新四军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而新四军长年活动于敌后,对于游击战最为擅长不过,他们应该会给你一些有效的帮助。”

    “嗯,这个,我与新四军回去就进行交涉。”李学坤说道。

    “学坤啊,有些事,你也不必瞒我,我知道,你与新四军有过来往,之前还送过新四军几千枝枪,我想,这事情你不会否认吧。”

    李学坤心头一颤,暗叫一声不好,这事也让蒋委员长知道了,一定是戴立的军统得到了消息后向蒋委员长告密。

    看来,否认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索性大方承认,想到这儿,李学坤点了点头,口中说道:“不瞒校长,我看新四军抗日,所以,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帮助,不过

    ,作为交换条件,新四军必须离开安徽,否则,我将攻击新四军,为了这事,我已将新四军得罪了。”

    “原来是这样。”蒋委员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口中说道:“皖南事变,我们与新四军撕破了脸,结果惹了一身的不是,这事你做的很对,与新四军即没有撕

    破脸,又将他们赶出了安徽,让安徽处于我国民政府的管理之下,不过这样一来,新四军恐怕是不会轻易听从你的指挥的。”

    “校长,我想,新四军缺粮少弹,如果我们诱之以利,他们是会帮助我们打赢这一仗的。”

    “嗯,这事你一定要办好,千万不要搞出第二个皖南事变,引起国际友人的不快。”蒋委员长说道。

    “学坤,对于这次会战,我一直没有问你有多少把握,但我相信你的判断,你的能力,我对你有充分的信心,你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多谢校长的信任,请校长放心,这次战役,我有很大的把握,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无功而返,而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李学坤听出蒋委员长在话里还是有

    些不放心,所以,向蒋委员长拍了胸脯保证。

    “如此,我就放心了。”蒋委员长松了一口气,身为一国之首,特别是,一个饱经战乱国家的首脑,他真的很累,国内矛盾重重,国外局势又风云变幻,在这种

    局势下,非有大智慧,不足以掌控全局。

    蒋委员长长于政治斗争,但是对于军事,真的非他所长,但有李学坤这样的军事人才为他所用,他觉的,自己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学坤啊,一切都交给你了,好好去干吧,国家与民族,需要你这种有开创精神的人,我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蒋委员长说道。

    蒋委员长一直担心李学坤与新四军有来往,自己最得意的将军如果投到了新四军一方,那对自己的打击可实在太大了,如今说开了,反而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蒋

    委员长只觉心神俱疲,缓缓的松了一口气。

    “是,校长,您好好休息,千万别累坏了身体,国家没有你不行啊。”李学坤说这话时,感到脸有些发烧,没办法,这年代,为了赢得蒋委员长的信任,为了拥

    有更大的权力去打鬼子,自己也只能厚着脸皮说一些不好开口的话了。

    “呵呵,我知道你关心我,我没事儿。”蒋委员长看起来真的有些累,竟然向在了沙发上,李学坤见状,也就不再打扰他,转身离开了小会议室。

    离开了军委会大楼,李学坤不由仰望苍天,他惊讶的发现,原本雾气重重的天空,竟然出现了一抹阳光,那阳光的附近,现出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人的心情格外

    舒畅。

三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离开了军委会大楼,李学坤不由仰望苍天,他惊讶的发现,原本雾气重重的天空,竟然出现了一抹阳光,那阳光的附近,现出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人的心情格外

    舒畅。

    李学坤知道,这是关系到中国命运与前途的一仗,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了,要尽快回到安徽才是真的。

    正想着,陈布雨先生再一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学坤,委员长让我向你传话儿,国际形势有变啊,我们的进行要加快进行了。”

    “噢?怎么了?”李学坤问道。

    “据最新的情报,墨索里尼与齐亚诺被判处了绞刑,已经死了。”

    “噢?这么说,意大利已加入盟军了?”李学坤心中一震。

    “这倒没有,德国已出兵意大利,占领了意大利的北部,与盟军在意大利形成了对峙,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盟军占了先机。”

    “还有一个消息,苏军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列宁格勒终于解围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委员长的意思,希望我们尽快发起

    华中会战,给盟国看看中国的实力,以争取更多的利益。”陈布雨说道。

    李学坤这才想起来,历史上,到了一九四四年,意大利确实倒了,不过德国却在意大利与盟军形成了对峙,苏联已发起了全面反攻,再加上后来的诺曼底登陆,

    胜利的天秤已完全倒向了盟国一方。

    看来,是必须加快华中战役的进程了,否则,一旦二战结束,那么,中国怎么去捞取失去的利益?

    想到这儿,李学坤点了点头。

    “飞往合肥的飞机已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起飞,委员长希望尽快听到你胜利的消息。”

    “好,我这就回去。”李学坤转身向着远处走去。

    “不愧是抗日英雄,雷厉风行啊。”陈布雨心中暗暗想着。

    李学坤一路心急如焚,时不我待啊,中国想要在这场席卷全世界的战争中得到最大的权益,必须要在正面战场上,有所表现才行,这次,只要华中会战获胜,那

    么,史迪威提出的九十个师援助中国的方案,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到时,再向美国要几条军火生产线,军火的使用可以自给自足,那么,中国的整体实力将提升一

    大截,再也不用看列强的眼色过日子了。

    华中会战,必须尽早开始,越快越好,要是等到美国向日本扔了原子弹,日本投降,那么,中国在美国的眼中,也就没有了价值,就很难难得到更多的利益了。

    李学坤想要找辆车去机场,就见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停在了他的面前,车窗摇下,原来是马继援。

    “大哥,你去哪儿啊。”马继援问道。

    “马上去机场。”李学坤也没有客气,打开车门上了车。

    “好!”马继援一踩油门儿,向着机场所在的方向驶去。

    “大哥,怎么这么急啊。”

    “华中会战就要打响了,我必须尽快赶回合肥,筹划这次战斗。”

    “大哥,这次,我没能帮上忙。”马继援有些惭愧的说道。

    “老弟,别这么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你们马家军离两湖太远,也是鞭长莫及,等以后我们光复华北的时候,你们想不出兵都不行呢。”李学坤笑着说道

    。

    “那是,真要是光复华北,我马家军一定责无旁贷。”马继援连忙说道。

    “好,老弟,车开快点儿,我要尽快赶回去。”

    “好!”马继援一脚将油门儿闷到底,车子冒出一股黑烟儿,向着远处疾驰而去。

    李学坤上了飞机,回到了合肥,一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各军准备粮食与物资,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再加上烧的汽油,是个很大的负担,还

    好,安徽的工业基础不错,特别是原滁洲根据地,有巢湖农场,又有马鞍山与淮南的矿山,有各种工厂,所以,生产出来的物资倒是可以供二十万大军使用。

    之后的两周内,李学坤忙的团团转,一边准备着物资,给新来的军队安排住处与粮食,一边还要筹划着华中战役的进攻事宜,忙的脚打后脑勺儿。

    还好,刘向辉是个行政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他在,为李学坤分担了许多的工作,一切工作在紧张而又有序的进行中。

    合肥的飞机场每天都忙个不停,新一军的孙立仁所部,新六军的廖耀湘所部,在数百架运输机的全力运输下,不断的来到安徽,每天,都有数千名全幅武装的士

    兵进入李学坤的地盘。

    除此之外,原本离开安徽的桂系第七军与四十八军,也再一次回到了安徽。

    新四军徐光明部不知怎么也听到了消息,立即派人与李学坤联系,问李学坤,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行动。

    本来李学坤就是要打新四军来谈的,现在新四军送上门来了,李学坤自然不能放过,于是,李学坤向徐光明去电,希望新四军配合即将来到了华中会战,骚扰日

    军在江浙一带的驻军,使其不能有效支援华中的日军。

    这么大的事,徐光明不敢自己做主,连忙向江北的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