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230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230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战场上的制空权,

    已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过过,是日本人用飞机轰炸我们,可是现在,是我们用飞机去轰炸日本人。”

    “噢?中美联合空军真的这么厉害?”冯玉祥问道。

    “冯将军,你没看到,一年多之前,日本人还成天轰炸重庆,可是现在,几个月都不见一架日军的飞机,这说明什么?制空权已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了。

    ”李学坤哈哈一笑说道。

    “可是华中地区,到处是日本人的机场,日本人可以从外地机场转调空军过来,与陈纳德一较高下。”冯玉祥说道。

    “日本人的飞机,现在大多已调到太平洋战场上去了,哪里还有余力来中国?就算是他们调来了一部分飞机,可是,美国人最近刚刚援助了中国一部分战斗机,

    清一水的p51野马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对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具有绝对的优势。

    而且,我与陈纳德已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在开战之前,先扫荡一遍日军在华中地区的机场,让日军无法就近起飞,到了那时,制空权就会牢牢控制在我们

    的手中。”

    “嗯,要是这样,我心里就有些底了。”

    “再谈谈大炮吧。”李学坤一笑,口中说道:“总体上来说,日军的大炮,还是比我们的多的,美军援助我们的大炮,数量还是少了些,不过,由于有控空权在

    手,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日军的炮兵阵地一暴露,我们就可以用电线电招呼美国飞机进行轰炸,到了那时,日军的大炮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嗯,我们有了制空权,日军的炮兵威力确实会大大折扣。”冯玉祥点了点头。

    “再谈单兵装备与素质,日军所依赖的,无非是枪法好,拼刺技术好,可是参加这次行动的,多是装备了美械的部队,拥有很多的冲锋枪,冲锋枪的射速快,再

    加上数量众多的轻重机枪,完全可以对对于日军进行火力压制,而且我军参战的部队多,以多打少,所以,完全可以击溃甚至是消灭日军。

    衡阳一战,我们一个第十军不到两万人,就可以抗衡日军的十万大军,现在,我们出动四十万全部美械装备的大军,难道还打不垮日军吗?”李学坤一气说完后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冯玉祥沉默了下来,心中在不断算着,半晌,他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小伙子,你真的说服我了,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么,我军在这次会战中,确实大有可

    为。”

    “不止是大有可为,我们完全可以将日军赶出华中三省,甚至消灭他们,日军十四个师团,二十万人,而我们并不需要全军出动,我的计划,只需要出动美械装

    备的三十九个师而已,这样,我军也留有了余力。”

    “三十九个美械师对十四个日本师团,我们的战斗力占上风?”冯玉祥问道。

    “是的,如果是三七年,日军一个师团可以打我们六个军,如果是四二年,日军一个联队可以打我们一个军,可是现在,却今非昔比了,我军战斗力不断提升,

    而日军不断下降,以我估计,我军一个美械师的实力,与日军一个三建制的师团相差不多,而日军在华中的十四个师团当中,只有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

    是甲种四建制师团,其余的,都是乙种或是丙种三建制师团,所以,我军在兵力与装备火力上,拥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我说有七成把握可以打赢这一仗。”

    冯玉祥站了起来,不断的在室内走来走去,最后,他用力一挥拳,口中说道:“真要是这样的话,就干他娘的!”

    冯玉祥转过头来看向了李学坤,口中说延:“小伙子,这一战,关系到国运,只能胜,不能败!”

    与冯玉祥离开小会议室之后,李学坤长出了一口气,冯玉祥是反对他华中会战计划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虽然无职无权,但是威望很高,资历又老,如果有了他的

    支持,自己一定要台事半功倍。想到这儿,李学坤微微一笑,一弯淡雅的圆弧浮现在唇角之上。

    军事委员会会议室,中国的军界大员齐聚一堂,军事委员会中,最远的阎锡山都从山西赶了过来,为的,就是要参加这场关于中国国运大战的讨论。

    上午九时,军事委员会两侧的坐椅已坐无虚席,各位军界大佬都坐在那里,每个人的身前放着一个茶杯,里面沏满了碧色的龙井,一些人吸着烟,整个会议室里

    云雾缭绕。

    “蒋委员长到。”一声大吼传来,所有人集体起立,目视前方。

三百三十二章 唇枪舌剑() 
蒋委员长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身着笔挺的美式军服,口中说道:“坐,坐。”

    随后坐了下去,看到蒋委员长坐了下去,众人才敢落坐。

    “诸位,这次是军委员扩大会议,主要是讨论华中会战的可行性,请大家畅所欲言。”蒋委员长开门见山的说道。

    蒋委员长这话说完,众人久久没有回应,半晌,刘峙站起来说道:“我觉的,这个计划还是过于大胆了,以我国目前的国力,实施起来恐怕是很难。”

    刘峙说完,看了冯玉祥一眼,意思是你接着说,不过冯玉祥却视而未见,只是低着头用笔在纸上记着什么。

    随后,阎锡山也发了言,阎锡山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说道:“小鬼子太厉害喽,咱们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仗,打不得呀。”

    反对派先开了口,赞成派把目光投入了李学坤,很明显,他们的意思是,这方案既然是你提出的,那你,就给大家一个说法吧。

    于是,李学坤站了起来,开始了他的演说。

    “我之所以制订出这个计划,是完全考虑了中日两国的国情与中**队的战力,小鬼子在华中一带,虽然有十四个师团,但是却因为江西被光复,所以,被分割成

    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一是浙江与江苏,福建沿海一带,一个是江西,两湖一带,互相并没有联系,所以,这一役,我们其实只是要攻击两湖与江西一带的日军,这

    一带的日军大约七个师团,就算日军从华北与华南抽调兵力增援,其可以投入的兵力,也不过超过十二个师团,至于沿海一带的日军,现在是自顾不暇,只不过能起

    一些策应作用而已。”李学坤说道。

    李学坤说完这话,所有人心头一震,如果日军真的只有不到十个师团作战,而中**队倾全国之力,还真有用利的希望。

    随后,李学坤又根据双方的武器,装备,后勤,战力,等一一做了系统的阐述,李学坤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将中日双方现阶段部队的战斗力进行了对比,给人很

    直观的感觉,那就是,日军的战斗力已今非昔比了,而中**队在装备了美械装备之后,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可以与日寇一战,所以,发动华中战役,是可行

    的,而且刻不容缓。

    李学坤一席话一石激起千重浪,白健生,刘斐等人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华中会战的实施。

    反对派与赞成派争论的很是激烈,就在这时,冯玉祥清了清嗓子,想要开口。

    刘峙看到后很是高兴,口中说道:“冯将军德高望重,由他来说两句。”

    众人静了下来,冯玉祥站起身来,口中说道:“各位的意见我已听了,我觉的,华中战役”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听着冯玉祥的讲话。

    “可行!”

    刘峙与阎锡山瞠目结舌,他们这些元老派,一直是守旧的,不相信中国能战胜日本,所以反对大胆的华中会战计划,而冯玉祥一直是他们的中坚力量,谁也想不

    到,冯玉祥竟然会反戈一击。

    “倒戈将军,还真是名符其实啊。”阎锡山心中暗暗想着,中原大战,自己就是上了冯玉祥的当,想不到这一次,冯玉祥又反戈一击。

    “我之所以改变主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开会之前,我遇到了李学坤,与他一席长谈,让我觉的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既然这一战有七成的把握,那么我

    们为什么不打呢?难道,这七年的战争,已耗尽了我们中国人的勇气吗?难道,我们中国人连反攻的胆量都没有吗?

    不错,我冯玉祥无权无职,但是,我却有一颗爱国的心,我希望能更早的看到抗日战争胜利能够到来!所以,我选择支持李学坤的计划!”

    冯玉祥的倒戈一击,对反对派心理打击是很大的,让他们由优势立即转为了劣势。

    这时,龙云站了起来,云南王清了清嗓子,口中说道:“本来,我是不该插言的,但是,听了李学坤的分析,我觉的,这一仗,是可以打的,我们不能被日本人

    吓破了胆,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为此,我滇军第六十军,可以加入这场会战,我云南全力支持这场会战!”

    龙云说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站了起来,口中说道:“上一次的大战,我薛岳不才,丢了长沙,有负国人的重托,军人的耻辱,要在战场上洗刷,我也支

    持李学坤的计划,我第九战区数十万将士愿反攻长沙,夺回两湖,立下不朽之战功!”

    龙云,薛岳,可是实权人物,手握一方重兵,其说话的份量,非冯玉祥这样的闲散人员可比,他们这一表态,立即让支持华中会战的声音大增。

    随后,张治中,陈成等人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华中会战的方案,如此一来,大局已定。

    当下,蒋委员长面带微笑,口中说道:“现在,我们举手表决,同意华中会战计划的请举手。”

    几乎所有人都将手举了起来,刘峙无奈,见大事已定,也只好把手举了起来,而阎锡山却并没有举手,口中说道:“俺弃权。”

    于是,会议顺利通过了李学坤的华中会战方案。

    华中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以薛岳的第九战区为主力,前出衡阳,参战部队饭知第30集团军指挥官王陵基(下辖七十二、七十八军),第27集团军指挥官杨森,战

    区直辖部队第4、99军,第24集团军指挥官王耀武(下辖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九、一00军)。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包括第2军,71军,第6军),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第53军、54军、8军)

    此外,从后方调来滇军第60军,第十八军,补充完毕的第十军统归薛岳所领导,向长沙日军发动攻击,参战总兵力,六十余万。

    攻击长沙的部队为南线。

    而李学坤所部为东线,由空军向合肥空运中国驻印军旧部,包括新一军,新六军,再加上新五军,共是三个军,其中新五军大约五万人,新一军大约四万人,新

    六军约四万人。除此外还有桂系的第七军大约四万人,四十八军大约四万人,新四军协同作战,总兵力约二十万人(不计算新四军的兵力)。

    这一路由李学坤为郑洞国为总指挥,郑洞国是中国驻印军的老军长,指挥起自己原有的部队,自然可以得到众人的认可。本来,蒋委员长是想让李学坤做这一路

    的指挥官的,但李学坤以自己资历浅拒绝了,不过,蒋委员长还是任命李学坤为前敌指挥官。

    李学坤知道,这是蒋委员长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再要回绝恐怕不妥,再说,这支部队是中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如果让别人来指挥,蒋委员长还真不放心,所以,

    李学坤只好应了下来。

    两路中**队,集中了中**队的精华,共计约有八十万人,如果再加上一些支援的地方部队,中**队总兵力加起来,要超过一百万。

    日军在湖南的参战部队:第3师团指挥官山木三男,第13师团指挥官赤鹿理,第68师团指挥官佐久间为人,第116师团指挥官岩永汪(小筱因安庆战役失利已被撤

    职),第34师团指挥官伴健雄,第58师团指挥官毛利末广,第27师团指挥官竹下义晴,第37师团指挥官长野佑一郎。

    日军共计八师师团,十六万人左右。除此之外,日军第2,39,47,60,61,64,65,70也分布于四周,这些日军军队,大约有十五万人,不过却分布于沿海的广

    大地区,四周到处是中**队,比如新四军,比如桂军,这些军队,对于中**队,只可能起牵制作用,而不可以全部投入到战斗中。

    中**队,只需以一部有力部队给以牵制,就可以达成战役目地。

    集中国六十万精锐之部队,与日军华中的八个师团十六万人做战,中**队,在装备火力与兵力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力争一举攻克两湖与江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