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390章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90章

小说: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散活动,不是让你关起门来在自己称王称霸的。李子元太年轻,全军区最年轻的团级军事主官。带兵打仗是有一套,但有些方面确切的说是在政治上,还是有些不让人放心。倒不是说这个家伙会叛变,不是一个可靠的人。

    说是在政治上不让人放心,是因为李子元这个家伙,在有些问题的考虑上还是比较欠妥,甚至是相当的冲动。到底还是年轻,做事虽说有冲劲,但有些过于不顾后果。在司令员看来,有老班长替他把关,还是比较合适的。

    肩负这个任务的老班长,今天既然已经说开了,那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他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叮嘱大李,不要让任何人听到自己与李子元之间的谈话。有大李在门外看着,老班长还是放心的。

    老班长并未在意李子元听到自己说的这些话后,脸上的表情是什么。点燃一颗烟后,老班长叹了一口气道:“那次要不是那次我找保卫局的一个老战友,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孩子。那些私下里面的嘀咕,只不过有些吃不了苦,要说动摇军心那是过了。”

    “跟一个孩子较劲,多少有些丢咱们的脸。一个刚参军的半大孩子,思想上有些波动正常。保卫局的那个人,才没有追究你的那番胡说八道。我拉下老脸替你求情,恐怕那次你小子就危险了。”

    “你当保卫局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啊,就算当时肃反已经基本上停止了,可你小子当时典型动摇军心的举动,处理了你还真不过。大家都爬了那么多的雪山,有些雪山甚至不止爬了一次,就你小子知道爬雪山危险那。”

    “不过你小子也算可以,在三过草地之后表现一直都很出色,再也没有想起过逃跑。就算是在甘肃境内负伤掉队,最后还是跟了上来。到了陕北之后,也一直表现的都很出色。从战士一点点走出来,一直到现在成了团级干部。”

    “我今儿和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感谢我。我只是告诉你,你小子以后注意点。你脑子活、能打仗,这在某些首长眼中是优点,即便惹点事,大家也都护着你。你小子将来如果不犯大错,会走上更高的岗位。别说当师长,就算当军区司令也是可能的。”

    “但你小子那些不拘小节的毛病,你必须得该。尤其是你那个油嘴滑舌的毛病,在一定时间之内无所谓,但是到了一定的职务后,就会让人感觉到你不稳重。最关键的是,你小子很多时候行事过于操切,为了达成某些目的有些不择手段的做法,必须要改掉。”

    “还有你的那张有些不太注意的嘴,也是最要改掉的毛病。这几样缺点,将来搞不好都会让你倒霉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倒霉。分区首长将我这把老骨头放在你这里,原因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就是看着你一点,别惹出什么天大的篓子来。”

    听到老班长居然与自己这么有渊源,还连续救了自己几次,李子元内心真的有些感慨。回想当初,自己在爬雪山的时候是真的有些畏难。自己还以为红军长征的时候,爬的雪山就是一座夹金山而已。

    真正艰苦的地方,不是在过雪山而在草地上。一座夹金山撑死了,只要不在山上宿营,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夹金山的实际海拔,在川西那片海拔高度在五千米以上的雪峰比比皆是崇山峻岭之中,只能算是普通的一座山。

    尤其是供大军通过的垭口,海拔并不是真正太高。高山缺氧,那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海拔不算太高,缺氧的程度也不会太强。至少比川西的那些五千米以上,甚至六、七千米高山要强得多。

    唯一不好的是缺乏足够应对高山气候的衣物,以及部队中长期行军作战,带来普遍的营养不良以及极度疲惫。但就这么一座雪山,也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的。只是等到爬雪山开始,他才发现红军长征的时候,那是只爬了夹金山一座雪山那么简单。

    自己只是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后半段,可这雪山是几乎没完没了。一座接着一座的爬,从百丈关战役结束之后西撤到全军出四川,红四方面军的整个行动,几乎都在川西北那片雪山、草原活动,甚至还一度到了青海。

    不算中央红军和二方面军,仅仅自己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爬过的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雪山就十几座。至于夹金山只不过是历史意义重大,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雪山而已。而且夹金山的海拔,在这些雪山里面只能算是中等,确切说垭口的海拔还是偏下的那种。

    连续爬高海拔雪山,这就让李子元原本还适应的高山反应,逐步开始体现出来。全军普遍营养不良,他也一样没有逃过去。全军普遍缺乏御寒衣物,他也是一样没有多出一件棉衣来。在这种情况之后,就算在适应的人也有些受不了。

    只是前面海拔四千多米,垭口一般在四千左右雪山他还能熬得住。但到了党岭山下,李子元面对着这座整个红军长征期间,翻越的数十座大小雪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的时候,他是真的有些打怵了。

    而这种打怵是之前跟随部队爬其他雪山的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尽管主峰海拔只有五千多米的党岭山,在高度上比不上蜀山之王的贡嘎山,也比不上什么四姑娘山、雀儿山和格聂山。但李子元却知道,这座雪山是整个部队,更是自己最大的考验。

    因为在后世喜欢户外运动的李子元知道,大部队过雪山不是去搞登山运动。过雪山的时候不会走山顶,一般都是通过相对海拔较低的垭口。而每座山无论再高也会有垭口,也就是山脊中比较低马鞍形的缺口可以通过。

    就像他爬的第一座雪山,部队都是从垭口通过的,其他的雪山也都是从垭口通过。当然这些垭口海拔也都不低,四千米是普遍的现象。但一般海拔高度也就是四千多一点,对于他本人来说挑战性并不大。有不少的垭口,他后世的时候还去玩过。

    其中有的垭口,海拔还不到四千米。最高的梦笔山垭口,也不过四千二百多米。虽说高海拔地区对身体虚弱的红军,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毕竟没有太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他这种喜欢户外运动的人。

    可面对着垭口就将近五千米的党岭雪山,李子元多少感觉到自己有些发蒙。作为户外爱好者,他知道登山尤其是攀登像这种海拔超过超过五千米高山,对登山者体力严格要求相当严格。

第五百一十九章 锐变的经历() 
可这些红军战士只是普通人,不是受过训练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更不是那些后世有着充足保障,并学习过的登山爱好者。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登山训练,更没有专业的攀登工具,就连最基本的食品都保障不了。

    在已经在高海拔地区连续行军,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之下。在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物资准备,身体普遍营养不良的情况之下,去通过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的高山垭口危险性太大。

    就算是专业的,有着各种登山器械和充足给养的登山爱好者。除非是做某种极限挑战的人,也不会在没有充分休息,同时严重缺乏补给的情况之下,连续一口气爬了这么多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那样不是登山或是户外了,而绝对是在作死了。

    这座党岭雪山是这些雪山之中海拔最高的,已经超过了普通人在无装备的情况之下登山的极限。海拔五千四五百米,垭口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党岭雪山,海拔高度每上升一百米,温度和含氧量都是天差地别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承受不了。

    即便是只同行垭口,但仅仅垭口的海拔高度,就比已经通过的几座雪山登顶的高度都要高。当时从前面几座雪山下来,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外加饥寒交迫的李子元。看着这座整个红军长征途中海拔最高的雪山,是真的有些打怵。

    在后世党岭山与边上的海子山,是四川登山初学者的天堂之一。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度,也并不算太险峻的山势,正好适合登山初学者练手。是无基础者在进入六千米山峰,也就是摸到真正登山门槛之前,一个不错的入门山峰。

    可那是身边有专业人士指点,身上穿着保暖性很强的专业登山服,脚下不仅穿着舒适的登山靴,还携带有冰抓和冰镐等专业设备。最关键的是,携带的登山食品给养,以及治疗高山反应的药品也充足。

    即便是这样登山前,不仅要调整好作息养好身体,也要尽可能的补充热量。到了山区之后,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而且在这种海拔高度上,即使是只通过垭口,对人的身体挑战也很大。

    自己后世在党岭雪山玩的时候,就是在通过这座雪山垭口的时候,差一点就因为突然出现高山反应玩完。这还是在自己当时药品携带充足,背着的背包里面都是高热量食物。身上穿着专业高山登山服,脚上穿的也是热乎乎的登山靴。

    可当时在进党岭山的时候是什么情况,自己脚上就一双烂草鞋。身上除了一件破羊皮袄子之外,就一套更是已经破烂不堪的土布军装。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也一样没有。不仅是他,从军长到下面的战士,基本上物资待遇都差不多。

    肚子里面别说油水了,就连最基本的食物都没有多少,身上还背着一条川造汉阳造马枪。尽管只有五发子弹,可那条膛线都快磨光的破枪,对于当时的自己也不算轻。这种情况去爬即便是垭口,海拔也四千九百多米的党岭山,清楚登山常识的李子元不打怵那就怪了。

    在进入党龄山区之前,的确也爬过几座雪山。可那几座雪山的通过垭口,海拔要比党岭山垭口低的多。最高的也不过四千一二百米,但党岭山垭口的海拔,远远超过前几座。登山的人都知道,海拔上升一百米,气温与含氧量都在变化之中。

    当时多少有些畏惧的自己是嘀咕了一些,也的确打起了当逃兵的主意。当时刚参加红军不久,还没有经受太多无产阶级考验的李子元,可不想死在这座雪山上。至于人定胜天的理论,在当时李子元看来那是扯淡。人要是赢了那是胜天,要是输了那就是上天了。

    这爬雪山不仅是对人的身体考验,更是对人的意志力考验。小五千米的高度,那可绝对不是玩的。他现在没有登山服,没有高热量食品,就连一些登山必备的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都没有。搞不好这座党岭山,自己上去了却下不来了。

    李子元的畏惧情绪不是没有来由,过雪山和草地是整个红军长征途中,非战斗减员最多的阶段。事实也的确如此,上山和下山的途中,大量经过长期转战以及因为粮食紧缺体力透支的战士,牺牲在了雪山之中。

    超过海拔四千米的高度,一场小小的伤风感冒,都会置人于死地。更何况这些战士,身上的衣衫单薄。前边连续爬的雪山,已经让体力和精力都透支,并出现了大量的病号。相比其他途经的雪山,在翻越党岭山的时候因为海拔更高,山上留下的人更多。

    更何况这里是一个雪山群,海拔五千四百多米的党岭雪山只是这一片群山中的主峰,周边还有几十座海拔在四千六百米以上的雪山。这座雪山不是没完没了爬雪山中的第一座,但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座,这一点李子元很是肯定。

    李子元之所以下决心参加红军,除了某些不正确的观念引导之外,也是囚徒困境之下的一种向外的渴望。他不想死,更不想这么憋憋屈屈的,死在这座几千米的高山上。当时到了党岭山脚下,开小差的念头一直都在他脑海里面不断的盘旋。

    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去五千米海拔高度危险性。自身也因为参军时间短,还没有来得及深刻的接受某些教育。满脑子还都是几十年后想法的李子元,在刚参军之初带来的激情慢慢消退后,面对着艰苦的环境以及严厉的纪律,要说不想跑那纯粹是瞎话。

    只是他下定决心要跑的时候,王诚却是不断的盯着他。保卫局的人也时不时的来部队检查,那冰冷的眼光让李子元不敢对视。王诚的提防对于李子元倒是好说,就算被王诚抓回来,李子元也知道他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但面对着保卫局来人那个冰冷的目光,却是让李子元心存极大的畏惧,甚至直接打消了逃跑的念头。毕竟硬着头皮爬雪山,不见得就肯定死在山上。可要是进了保卫局,能不能活着出来就不一定了。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讲,也没有人给你那么多的权利。他后世有个高中同学,在高中毕业之后被家人送去当兵。因为受不了那个苦,没几天就跑了回来。当时受的处罚,也不过是开除军籍。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