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164章

大商闲臣-第164章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检点头,心下对卢神医又高看一眼。刚刚能够拉得住他,也需要不俗的内功修为。

    卢神医来到病床旁,观察了一会,道:“朱帅可能还需要睡一会,这……”

    “我在这等他。”朱检道。

    卢神医想要反对,不过兵部几位将军都拉了拉他,他也就不再做声,随众人退了出去。

    房间中,就只剩下林沐白与朱检。

    朱检在朱沈床边坐下,握住他的手,就那样安静的看着他。

    堂兄堂弟,阔别几年,又见面了,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方式。

    这一刻的朱沈,有若一个水晶娃娃,纤细得近乎透明,仿佛稍稍一碰就会碎了。他此刻的生机也如水晶,看似剔透璀璨,实则随时都有可能破碎。

    在朱检的掌里,朱沈的手忽冷忽热,而他身内空空荡荡的,好像只剩下一个躯壳。他的全部内力真气不受控制,疯狂的在体内经脉里游走,与某种不知名力量激烈缠斗着。

    朱检也是练武之人,虽不是什么绝世高手,但对于武术内功还是懂一些的,更加深刻地知道那是只属于内力真气的领域,即使现在的他也无从插手。但对于真正的武林高手来说,意念所至,力量所至,已经没有禁区死角一说。

    卢神医说,朱沈吸了不该吸的人的内力,正是如此迹象。缠绕且试图彻底湮灭朱沈生机的力量,就来自那不该吸的人。

    那人是谁,朱检自是不知道。

    朱检的手微微颤抖,他看得出,此刻的朱沈生死悬于一线之间,随时有可能灰飞烟灭。而对面可能还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之类的,一帮流寇匪军,应该不会吧。

    如果真的有,能够将朱沈逼到这种程度,一定是蓄意而为,且全力出手,不留丝毫余地。

    那么,高陈二贼的匪军实力又有多恐怖?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就像一个绝望的人挥刀自残,最疼的是持刀的手,还是被刺穿的心?

    朱检呼吸微微急促,要好大的力气,才能让自己稍稍平静。可是那种痛苦,如无数条蛇,还在一点一点地啃噬着他的心。

    太阳渐渐落下,房间里亮起柔和的烛光,期间太医和照顾的太监来了一波又一波,个个都是屏息静气,纪录了数据就走,不敢打扰二人。

    悄然间,月上中天。

    朱沈忽然长出了一口气,道了声“好累”,慢慢睁开双眼。

    “你醒了。”朱检道。

    朱沈微微一怔,随即释然,道:“你来了。”

    “你都这样了,我怎么能不来。”

    朱沈比预想的要平静,说:“你既然来了,想必已经有了决心。”

第335章为国效力() 
第335章为国效力

    朱检极缓慢地点了点头。

    朱沈一声叹息,道:“我知道你很为难。不过你千万要小心,我怀疑,高陈二贼手下有一大批高手。在战场上相遇,他们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如果你不能定心,那就不要去……”

    朱沈的声音越来越低,刚刚回归的意识又一次离开躯体,赶往生死悠关的经脉战场。激烈厮杀了一整天,朱沈不过得了不到一会儿的清醒时间。

    看着他渐渐空旷的躯体,朱检慢慢站了起来,走出去,轻轻把门关好。

    “去兵部。”林沐白对门外候着的一众将军道。

    片刻后,不大的天勋之殿内坐满了将军和兵部的侍郎、主簿,尚在兵部的所有级别够高的将军几乎都赶了过来,见证这或许会载入史书的一刻。

    朱璋和林沐白、寿王坐在第一排,朱璋神色肃穆,又有感慨,口唇微动,没有声音。不过若是能看他口型,自然能够分辨,他说的是:“若是朱彦也在就好了。”

    时间渐渐临近,所有的议论都停了下来,人们的目光都落在了侧门处。香炉上的一柱香已经燃烧殆尽,侧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帝国军人。

    他有着难以想象的俊美,却又充斥着威严与肃杀,刚刚现身的刹那,扑面而来的气势几乎每个人的呼吸都为之一窒。然而将军们没有不满,都是双眼一亮。

    只有这种无敌气势,方能衬得上那一身元帅服。

    一名老将军走上前台,朗声道:“接诏令!”

    朱检上前一步,躬身为礼,然后单膝跪地,静候下文。

    帝国中人接受诏令,需跪接。门阀世家家主或大长老一级,乃至诸位国公元帅,可单膝跪接。而朱检此刻礼数,是皇族宗室方有。皇室宗族,危难时刻,乃是擎天巨柱,无须跪拜任何人。

    朱检行此礼,并非是被视为国公、元帅,而是对他皇室宗族身份的一种认可。此刻他被视为帝国宗亲,奉命于危难之间,就无须跪接。

    老将军看着朱检那年轻得过分的面容,心下暗叹一声,旋即收起异样心思,提一口气,拉长了声音,以铿锵音调道:“帝国诏令,自即日起,封朱检为帝国持杖大元帅、定西将军,加封威远公,节制帝国三军,并全权负责中州、西北、三边一应战事。各部人等,应与配合,钦此。”

    在封建皇权社会,威远属于特殊封号,有扬威域外之意,代表着莫大的殊荣。帝国将这个封号给与朱检,一方面是寄予厚望,期待他以后还可以更上层楼,拿下镇远,甚至是定远封号,或也能由公封王。

    持杖元帅亦是比寻常元帅高出半级,在联合战场上可以节制其它元帅。授予持杖元帅倒是必要,能令朱检在中州神都总指挥名符其实,没有这一层权柄,要指挥一大堆将领总兵总是麻烦。

    两者一是荣耀,一是实权,彼此配合,显示了朝廷极大的诚意。在中州神都,朱检就是要总揽一切权柄。

    然而,若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朝廷实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也无人可派,才会把一线希望全放在朱检身上,甚至连他藩王子孙的身份都刻意遗忘。

    因为,按律,藩王及其宗亲不得掌军;只是到了近些年,朝廷的日子不好过,光武帝也就摒弃了这些了。

    授勋仪式短暂且隆重,虽然除了朱璋之外,没有一位国公元帅到场,但这也是刻意避免尴尬,毕竟此前有过先例,帝室王爷与皇权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不愉快可以形容的,差点发展成死仇。

    比如,长生王?

    仪式结束,一应手握权限的将军留下,与朱检作最后的交接。

    “中州神都一线还有多少部队,指挥官都有谁,我们的据点在哪里,多长时间可以补给一次,补给量多少,敌方现有多少部队,分布态势呢?”

    朱检一口气问了一连串问题。

    将军们挂起作战地图,一一解答。等到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朱检长出一口气。

    情况比他预料的还要恶劣,现下帝国在中州神都一线只有不到十万军力,除了神都和昆州,有几个规模有限的秘密据点支撑。而相比之下,高陈匪军经过一月余的高歌猛进,本部兵力加上抓的壮丁和俘虏,有近五十万大军。

    关中和西北丢失后,岭北府赵君弘重伤不起后,朝廷官军在战场上连番惨败,伤亡陡增,远远超过了高陈二部。

    直到这时,朝廷上下才真正认识到徐嗣远和赵君弘时代曾经打出的一比四伤亡有多么了不起。

    防守战惨败,各大官道被控制,补给也受影响,朝廷运输补给的粮道连续遭受重创,运输能力大幅下降。

    虽然在骑兵战斗中高陈军并没有占到便宜,但是一比一的交换,是朝廷万万承受不起的。

    这样局面,朝廷已是无人敢接,也无人愿接。能接之人,朝廷也绝不会让他们上阵。这就是朱璋出现在兵部原因。

    光武帝肃清兵部尚书和其他三法司的几个官员,也正是要为之后的战争扫平障碍。

    西北地区的军情尽凭塘报,肯定不能尽数清楚,可能只算是未知,即使大家都明白,中州神都若是被高陈二贼得去,必然对朝廷未来不利,可那个时间究竟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而帝国本土的镇边武力一旦动摇,立刻就是千万子民遭到屠戮,重新沦落到过去为蛮人鱼肉的境地。

    一名校尉捧过日历,道:“大人,您要不要挑选个合适的日子,好去上任?”

    朱检将日历推开,道:“不用挑了,立刻安排相关事宜,点齐各镇兵马,军需粮草器械,明天本将率先头部队先行出发。”

    林沐白虽然从未与朱检打过交道,甚至之前也根本不认识他,但是此时此刻,林沐白是很佩服,很敬重朱检的。

第336章活着回来() 
第336章活着回来

    大朝会的时候,林沐白不是没有想过,若是没人率军支援中州的话,那自己就向光武帝请缨上阵。

    但是林沐白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从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以来,林沐白真正打过的仗也只有在江北剿灭三生教分舵的那一次。

    像中州这种关乎朝廷气运,国运定鼎之战,动辄几十万大军交战,各路颇负韬略、身经百战的将领各自斗智斗勇。

    绝不是一个连兵书都没有读过的文官能主持的,这一点,林沐白不是自己贬低自己,而是,一个很现实、很客观的事实。

    林沐白深呼了一口气,道:“朱将军,此次你身负重任,无数黎民百姓的性命,几十万帝国将士的生死存亡均系于你手;大商国运运行,宗庙社稷交由你手,高陈狡猾险恶,汝定要小心行事。”

    令林沐白没想到的是,朱检欣然接受,没有一点儿当了将军的架子,朱检道:“本将奉天子诏令,执掌帝国三军,国之安危系于我手,本将定不负众位所托,还请林差放心。”

    呵呵呵……林沐白淡淡一笑,道:“如此也就好了,大将军受职完毕,本差也好向天子交差了。”

    当天晚上,朱检召集所有此次西征将领,也请来了林沐白和寿王等人于酒楼,一顿大酒,在城里最好的酒楼,从傍晚一直喝到子夜。

    桌上的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桌边的酒坛子,空了换新,新的很快又空。

    忙得酒楼的小厮团团转。

    朱检故意不加阻拦,就让所有人放开了喝,连新婚寿王都可以随意。

    接下去要支援中州神都,光武有旨,寿王和林沐白主持新政、京察,加上寿王新婚,暂且不去,但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去。

    如果顺利,巩固中州后,朱检还要率军收复关中,岭北等地,黄沙大漠,异国他乡,此去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

    所以,这是送别酒。

    林沐白用微醺的眼睛看着酒桌上的这些人,心想皇帝不在,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像之前一样听话?

    朱检虽说是大才,但说到底还是一个皇室公子,资历又浅,到底能不能管住各镇卫军指挥使种道、孟虎这些个骄兵悍将?

    希望朱璋能帮朱检好好弹压他们吧。

    还有寿王府的侍卫统领,今年也二十二了吧?让你去中州可是瞒着你姐的,你得争口气,要不然王府里的侍卫兄弟们怎么看你。当初要不是没心腹,你也当不上个统领,现在你得自己为自己要个名正言顺。

    此去,很难说的上输赢,高陈军、西域胡兵也不缺高手啊!能吞噬这些人的,不光是高陈军高手,还有流沙、沙暴,甚至迷路和缺水。

    特么一个个的都得给我活着回来啊!

    ……

    兵部点齐兵马后,在东河镇又修整、准备了一天。

    期间,朱检又写了封奏折给光武帝,告诉他若战事僵持,能否调用北疆军部分将士与西征军联手西征一事。奏折的结尾虽是以询问的语气问光武帝准与不准,但事实上这只是走个程序而已。

    光武帝一定会准。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在没有得到光武帝回信的情况下,朱检带着先头部队大军正式启程。

    他要把大军带到壶口关后,等待后续部队、辎重粮草器械到达后再进军神都。

    他走的路线是东河卫出发先往并州,然后再走武威、连州、鼎口山、壶口关。

    主要是这么走可以通知这些地方的官军,无令不得行动,同时,朱检还要在这些地方抽调一部分卫军。

    据塘报来看,半个月前,高陈军已经包围了中州门户关口昆州,种道怎么也能坚守月余,种道不仅有手下的三万余部队,还接收了关中徐嗣远、叶济荣等部兵马,坚守一段时间,应该是没问题的。

    八月二十六日,朱检部先头部队抵达壶口关。

    八月二十三日,燕王接到圣旨后,命梅印之率北疆军两万铁骑,五千步卒,星夜兼程,于二十七日也抵达了壶口关。

    朱检下令,先头部队、北疆军合计六万大军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