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106章

大商闲臣-第106章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重商税轻农税。商税之中,重盐、绢、茶、矿四税。”

    “这四税当如何抽?”瑞清问道。

    “值百抽十五。”林沐白淡然答道。

    瑞清大惊,“师父,如此重赋百姓如何承受?皇、皇爷爷可没你这么手黑。”

    林沐白心道,大哥,你要是去我那个世界后逛一逛,就会感觉这税轻的离谱了好么?随便一个增值税就收你17%,还不管你盈利没盈利。

    不过,这个事儿跟他说他也不信。

    顿了顿,说道,“瑞清,你可知原先大商事实上对佃农的税赋有多少?我粗粗算了下,至少五成以上。”

    瑞清被说的哑口无言。

    之前虽然明面上农税不高,但加上边防军饷、剿饷,以及各种摊派,肯定是超过五成的,甚至个别地区可以高达七成,这个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

    林沐白又道,“所以,农税收得这商税就收不得?况且,咱们只收他一成半,还不够良心?”

    “那会不会导致盐茶铁绢的价格大涨?”瑞清担心地问道。

    “瑞清,之前我不是和你说了么?盐价高的原因不是因为税高,而是各地官员层层拔毛推高了盐价。

    到时候只要你只要和你皇爷爷说,一面涨税,一面下旨规定这些东西的最高价,谁超过这价就抓谁。

    嗯,这个叫政府,哦不,朝廷指导价。你放心,那些产盐的、卖盐的不会因此撂挑子不干的,少赚那么几文钱,他们根本不在乎。茶、绢、铁也是这个道理。”

    瑞清皱着眉思考了下,说道,“师父说的也对,佃农的税收得,商人的税也当收得。值百抽十五,可还有他们赚的。”

    林沐白又道,“不但要收,而且要收的得法,确保他们人人都得乖乖交税,偷奸耍滑不得。”

    瑞清眼前一亮,忙道,“师父连这都有办法?”

    偷税漏税这是自古以来的难题,加上古代的税收办法过于简单漏洞百出,所以一般而言十个商人里面有一两个正常交税就不错了。

    因此,瑞清一听林沐白竟然有办法让每个商人都收税,怎么可能不惊讶、不欣喜?

    林沐白扬起脖子干了杯中茶,轻描淡写地说道,“简单!咱们推行发票……哦不,推行税契制就好了。”

    “拿盐举例,税务司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盐铺,卖多少盐就要拿出多少税契,拿不出来就等着坐牢。这税契是哪来的呢?是盐铺从进货的上家那要来的。

    也就是说大盐商卖给盐铺多少盐就得给他多少税契。那么大盐商的税契是哪来的呢?是产盐的盐场给的。

    同样道理,盐场卖给大盐商多少盐,就得给大盐商多少税契。

    而盐场的税契哪来的?那就是朝廷给的了。他自己报卖了多少盐,咱们就给他多少税契。”

    瑞清听得一阵恍惚,喃喃自语道,“盐场自己报?”

    自己报他不就会少报、漏报?

    但好像又哪里不对?

    瑞清沉思了良久。

    皱着眉连喝了几口茶后,终于恍然大悟。

    重重地拍了拍大腿,说道,“妙啊!太妙了!如此一来,盐铺的老板为了不挨罚,不是得追着大盐商要税契了?而大盐商为了不挨罚,不是得追着盐场要税契了?而盐场为了获得等额的税契,不是要跟朝廷如实申报出盐的数量了?”

    林沐白呵呵一笑,“瑞清聪明。这么一来,朝廷只需要检查那些小盐铺、小盐贩就行了。这些人胆子小,关系少,为了避免挨重罚,肯定会主动跟盐商索要税契的。这样一层层倒逼,上面的大盐商和盐场就很难做手脚了。”

    林沐白说的很简单,然而人类社会想出这个办法,足足用了上千年时间。

    这种收税办法,在他那个世界,有一个响亮的称呼,叫增值税。

    增值税可以说是税务史上最跨时代的发明,因为它的出现,让税收效率至少提升5到10倍!

第213章好久不见() 
第213章好久不见

    就在两人喃喃不休时,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惊讶,“王小姐,你来啦?”

    王芸向两个侍从行了一个万福礼,笑笑道:“两位大哥,我想进去见见林大人。”

    两个侍卫面面相觑,不敢做主,寿王和钱将军早已经下了严令,任何人没有口谕不得入内。

    而且,寿王和钱明在这里安排了大量的兵卒和侍卫保护林沐白,就怕林沐白重伤沉睡时,刺客再次来袭击。

    于是,一个侍卫拱手说道:“钱将军和王爷早有严令,我们两人实在不敢做主,还请王小姐稍等一下,我等去禀告一下。”

    “不用了,让王姑娘直接进来吧。”殿堂里面传来威严的声音。

    不用多问,正是钱明说的。

    王芸面色大喜,朝两个侍卫又行了一礼,然后走了进去。

    林沐白心里轻轻一动,轻声道:“你来了。”

    王芸看着面色苍白、身形显瘦的林沐白,心中大恸,重重地喘了几口气,像是心里有什么包袱终于放下了。

    “你、你……醒了?”王芸声音颤抖,哽咽不止,喉咙里像是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沉默了良久,才说出了这几个字。

    “嗯。”林沐白轻轻点头,缓缓上前,身旁的钱明和瑞清对视了一眼,很懂得起的走开了。

    “我还好,无妨。”林沐白很吃力的露出一个笑容。

    她撇头望着窗外,不让自己的脆弱在人前显现。

    唇角下意识的勾了勾,却没能笑出来。

    苦涩已经充满了味蕾,这是怎么了。

    王芸呆呆的伸手拂面,哦,原来自己哭了。

    她倔强的抹去眼泪,用冷静到让她自己都有些诧异的声音说道:”这样啊,哦……没事就好,你好就好了……

    林沐白抿了抿嘴:”你别这样,我……

    ”我没怎么样,我很好……“她有些崩溃的说道。

    “我这不是还活着呢。”林沐白轻声道。

    “你……”王芸再也忍不住情绪,崩溃大哭。

    直教听者动容,闻者落泪。

    “咳咳……咳……”林沐白突然失力,感觉眼前一黑。

    林沐白觉得自己会摔倒在地上,于是想要找一个东西撑着一下。

    但是,胸中气力不支,一下子重重的摔在旁边的桌子上。

    心脏像充了电的发动机般‘卟通卟通’地急剧跳动着,血液如出闸的猛虎一样到处肆虐乱撞着。

    他甚至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背部的每一根汗毛直立挺起不断的瑟瑟抖觉。

    林沐白吃力的自嘲一笑,心道。

    我,是要死了吗?

    王芸吓得一动不动,怔住了,突然又像想起来了什么。

    然后几步冲上去,抱住林沐白,嚎啕大哭。

    “沐白,你、你……怎么了?我还有话没跟你说啊。我喜欢你,从你在玉香楼出现,我就已经爱上你了。”

    “你现在不能睡,你是钦差大人,你不能倒下!”

    几个大内侍卫也不敢叫住她,慌张之下,赶紧跑出去找寿王和钱明。

    两人一惊,赶紧跑到殿堂里,瑞清像魔怔一般的,喃喃自语。

    “师父!师父!千万别出事……”

    王芸抱住林沐白的时候,林沐白没有力气接她的话,只是以十分微弱的眼神,微笑着示意。

    林沐白何尝不知道,不知道王芸心里已经有了自己?

    从玉香楼,自己做小厮开始,王芸对自己的照顾;再到林沐白被寿王召见,又被天子授封钦差大臣。

    王芸何时和自己保持过远的距离?

    从自己在扬州赈灾,初显手段,然后在杭州查出了阴兵借粮案的真相,又大破三生教,那时候,王芸就已经芳心暗许了……

    只是,已经容不得林沐白多想了,一下子倒在王芸怀里,昏昏睡去。

    瑞清急忙叫过来大夫,大夫一把脉,沉思了许久,才道:“林大人这是重伤初醒,又情绪激动,体力透支,这才昏了过去了。”

    瑞清出了一口浊气,拍了拍胸口,如释重负,喃喃道:“那就好,没事就好。”

    大夫收拾起东西,道:“接下来一定要让林大人静养,不可随便打扰他。”

    几人点点头。

    这时,侍卫只好依寿王的意见,把林沐白背到一处厢房安睡了下来。

    晚上。

    寿王回到屋中,见王芸坐在床沿上,一边看着沉睡中的林沐白,一边兀自缝着一件兜子。

    瑞清厚着脸皮,淮呵呵一笑,偷笑道:“王姑娘,这么晚还没睡呢?”

    王芸秀眉微微一抬,却是不跟他说话。

    “呵呵,那个……泥人儿还喜欢么?我跟你说,这可是扬州城闻名的泥人张的手艺,师父当时可是跑了好几里路特地去买的。”

    王芸终于说话了。

    不无揶揄地说道,“是么?我看之前别人手上也有一个呢,跟这个一模一样,说是在哪里买的呢。”

    “额,这个,兴是那人也听说了那泥人张的手艺,特意遣人去买的吧。”

    “你们两个倒是挺合啊,一个是王爷,一个是钦差大人,没事都喜欢捏泥人玩?”

    瑞清讪笑,“要不我和师父怎么能聊到一块去呢?”

    “行了,我都不想跟你说话,骗人都不用心。还泥人张,哪编出来的这么个人物?”

    “呵呵,大抵……还是瞒不过师娘,要不怎么说你聪明呢。”

    ……

    师娘……

    王芸心道,八字儿还没一撇呢,谁让你这么叫的。

    见王芸不理自己,瑞清悻悻一笑,然后又嘱托了一下林沐白的事,就自己回去休息了。

    大商的亲王朱正纲,正式开启了愉快的假期——现在终于没有什么急事要他亲自出马了。

    师父也正在养伤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那些个盐商,仅仅凭借自己和扬州府的人,恐怕力有不逮。

    还是等等师父好了再说吧。

    自己?

    嘿嘿,就把林师今天说的那些税政改革措施好生整理一下!

    呈给皇爷爷。

    到时候,我朝千年立国之本,就算稳了!

    想到这,瑞清满足一笑,先一觉睡去了。

    连续几日,他天天睡到日上三竿,醒来就吃,吃完最多在院子里转一圈,然后回房里意淫税政改革等等一大批事情。

第214章新政在即() 
第214章新政在即

    就只是想想,瑞清都觉得心里很爽!

    院子里里什么事儿都不需要他操心,完全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知道院子里的丫鬟和佣人,算上扬州知府带来的以及的自己叫的一些,加起来多达一百多人!

    吴广亮等人倒也没来打搅他,大抵也是感念他和林沐白几人这大半年来,东奔西走、劳心劳力一刻都没有停歇,如今大事终于初定,有意让他好好休养一阵。

    不但也不去骚扰瑞清了,还隔三差五地派手下的人给他送东西,什么人参、鹿茸、燕窝之类的补品送了一波又一波,还经常提醒,好生照顾林大人,切不可怠慢了林大人的身子。

    这样的日子足足过了一个月。

    这期间一众大内侍卫、瑞清带的一些随从等人也趁林沐白病休,扬州暂时也办不了什么事,暂无战事,纷纷轮休回来。

    瑞清又派人去叫来这些人,虽然是下人随从,但是也算劳苦功高。

    众人齐聚一堂,纵酒言欢,回忆回忆这一年多来的苦日子,再吹吹牛皮,倒也好生快活。

    到了年底,瑞清上奏朝廷,不过,寿王并没有直接发奏折到中书省。

    而是以皇室亲王的身份,发了一封私函,请示天子。

    说如今水患初定,三生教撤出杭州,目前不知所踪,并且林沐白被刺客重伤,请示该怎么办。

    不久,天子下旨,让兵部派出几名要员,各带一万兵马进驻扬州,原姑苏卫的兵马则回姑苏驻扎。

    圣旨里还特别提到,若三生有所反复徒生事端,则各部兵马应予以痛击,决不可有绥靖懈怠之心。

    说来说去,大概就是一些中庸之策,皇帝老啦!

    真的老了,已经不是年轻时候那个意气风发的样子了。

    只是在有些方面,很硬气。

    比如,北边战事。

    现在的皇帝,虽然老了,但是,对于边疆战事,比是比这些事情强硬多了!据说乌蛮人有好几个部落偷偷地想议和,以此重换边境贸易的重开。

    不过老皇帝就统一回了一个意见:大商与乌蛮诸部没有议和,只有君臣。除非乌蛮俯首称臣,年年纳贡,并且允许让商朝大军在北原上置卫所,否则双方断无和解之可能。

    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啊!要搁一个没胆子的,没骨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