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136章

明末皇太子-第136章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老谋深算,知道当官的怕什么,所以故意编造说阎应元乃苗宣推荐,这些人不可能去质问天子,更不可能去向苗宣求证,如此借宦官恶名来震慑同僚固然另人不齿,可却是当下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至于金恩泽以武将之身坐文官衙门,确实是让人不舒服,可只要想想看公安部的职权就能发现和锦衣卫、东厂侦骑何其相像,锦衣卫被废了,难道要逼天子将公安部换个明目成立个北厂南厂?

    天子已恶文官,如果这个时候官员还唧唧歪歪聒噪个不停,只会让天子更恶,万一忍耐到了极限,扶植苗宣或是韩赞周成了第二个魏忠贤,他们还活不活了。

    所以史可法等人虽然心知肚明却不去点破,因为除了这个办法,他们也想不出有什么方法可以平息朝野争论,天子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半年,他们要办好交代下来的四件事唯有争分夺秒才行。

    史可法缓声道:“今上行事多有机变,革故鼎新亦是为了振兴大明,我等臣子理应配合君王一展胸中抱负,做那中兴名臣,何必为些旁枝末节的小事去和天子斤斤计较揪住不放呢?解大人以为然否?”

    “罢了,罢了。”解学龙叹道:“既然首辅大人都这么说了,老夫还有什么可说的若是能追随今上开创大明万世基业,也不枉老夫为大明操持一生了,刑部改就改吧,拆就拆吧,待新衙建成,各位大人自去上任便是。”

第两百五十六章改制(16)() 
“醉月楼?”朱慈炯笑眯眯得应了一句,道,:“看来要想骡子拉磨还得用鞭子抽才行啊,骂了内阁一顿,没想到史可法他们办事效率高了许多,前脚送了折子进宫,后脚就去酒楼摆酒,只是不知道解学龙那个老顽固吃了这一顿鸿门宴心里会作如何感想。”

    韩赞周忙道:“万岁爷圣明,外朝办事一向拖沓,这次许是被万岁爷给骂醒了呢。”

    “醒了也好装睡也罢,朕的朝堂不养闲人,尸餐庸碌之辈还是趁早走人的好,不过内阁办事效率上去了,朕交给你的报馆可也得着紧去办才是。”

    “万岁爷只管放心。”韩赞周只差没拍胸脯了:“老奴定将报馆办的妥妥当当,绝不能让内阁轻视了内廷。”

    朱慈炯有时候很是无奈的发现,他对于太监的依仗似乎远在文官之上,只要能对宦官的权力稍加控制,内廷办事的态度能甩外朝八百条街,比如韩赞周一手督办的情报机构,几乎是不声不响的便建立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稳步朝各省府州扩散,朱慈炯可不想做一个被外朝耍的团团转的聋子和瞎子,情报机构的存在就是他的眼睛和耳朵,让他随时随地都能及时掌握官员的动向和各项政策推行时的效果,为此朱慈炯还特意将此情报组织命名为‘天眼’,隶属于近卫军,实际上完全属于韩赞周,差不多相当于隐藏版的东厂。

    作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古代人,朱慈炯知道重用宦官有利有弊,但只要不让宦官实际控制军队,那么唐朝的宦官之祸就绝无出现在大明的可能,别看明代宦官也监军,可只要是天子的一道圣旨,随便一个小卒子都能将在军中耀武扬威的宦官拿下,所以朱慈炯对于任用宦官办事并没有什么抵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强行去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酒饱饭足的朱慈炯趁着夜色悠闲的散着步,这是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也是一种无奈,身为天子君临天下,可真要说起来他真正拥有的也只是这座巍巍壮丽的皇宫罢了。

    旅游!走遍天下大江南北是朱慈炯的爱好之一,穿回大明之后却只能像个笼中雀一般被关在皇宫里面,简直说不出的憋闷。

    当然这也不能说朱慈炯受制于百官,实在是他不想为了出宫不出宫的事和百官据理力争,何况出一次宫都要兴师动众劳民又伤财,也实非朱慈炯之所愿。

    抬头看来了眼夜色,又看了看高达数丈的宫墙,朱慈炯叹了一声终于还是压制住溜出宫来个微服私访的念头。

    “万岁爷可是想出宫走走?”韩赞周何等聪明,朱慈炯尽管什么都没说,可仅凭一个动作一声叹息就能准确判断朱慈炯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也就难怪古来帝王为何那么多宠幸宦官了。

    “想又何用?”朱慈炯惆怅道:“宫里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嫌腻味,朕有时候还真羡慕你们,至少可以随时走动,不用听那百官聒噪,朕现在还羡慕如今身在六合的那位呢。”

    韩赞周不动声色的朝后摆了摆手,原本跟着的太监宫女顿时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等到四下无人,韩赞周才轻声道:“万岁爷若是想要随时出宫散心,又不想让大臣知道,老奴倒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朱慈炯好奇道。

    韩赞周走近了些低语了几句,朱慈炯听的连连点头,等到韩赞周说完,朱慈炯才笑道:“此事交给你去办,切记不可泄露半点风声。”

    “万岁爷只管放宽心,老奴办事绝不会有半点差错。”

    “哪便好。”朱慈炯点头道:“朕最近这段时间也不方便出宫,兰嫔有孕在身,朕在宫里也能常去探视,另外朕还要等尚武、英武两军的消息,对了湖北、河南最近的消息可传来了。”

    韩赞周微笑道:“回万岁爷的话,宫门落锁前一刻递进了宫,老奴还没来得及禀告万岁爷呢。”

    “什么消息?”

    “湖北那边杨大帅已经得了消息,知道各县官员即将上任,所以等官员到任便会撤回各县两队官兵,留下一队充作衙役,一为维持治安,一为监督官员,若是官员不法,便会搜集证据快马递往检察部,至于各府州还在望月军治下施行军管,杨大帅已经安排幕僚为有功将士划分军田,只不过军田好分,只是将士身在军中,眼下只能找人租种,湖北战后人口不多,大片荒地有待开垦,租种田地麻烦不小。”

    朱慈炯眉头稍稍一皱,也知道韩赞周说的确实是实情,明末天灾加上内乱,北方无数百姓被迫流亡,如今在江北、江心洲乃至梅山的百姓加起来差不多有七八十万,这些百姓一开始是没有办法才选择流亡,但如今湖北平定,湖北流亡出来的百姓却不打算回去,实在是因为圣武朝给予他们的生活条件远非在湖北时候可比,既如此为什么要回去,能千里流亡的以精壮居多,否则也难以承受千里流亡的代价,这些人因为年轻可没有多少叶落归根的想法,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流民很快就会成为南方人,几代人一过,谁还记得他们的祖籍是湖北。

    “河南情况如何了?”

    见万岁爷问起河南,韩赞周心里不由哭笑了一下,也为主打河南战场的尚武军李大帅和英武军许大帅叫了一声屈,要知道当初万岁爷决定发动平乱之战的时候,可是非常激进的,要求望月、英武、尚武三军齐头并进,一举击溃李自成在河南、湖北境内势力,然后合兵一处进军陕西覆灭李自成。

    然而事实上是万岁爷很快改变了主意,圣旨恐怕还没过将便被追了回来,新拟的旨意是让望月军出兵湖北,清除李自成湖北主力后,立即驻扎四卫兵马于湖北陕西交界,以防李自成全力反扑,其余兵马分散各府各州各县驻防,维持治安清查田亩,甚至还要整顿户籍和建设新衙,最后一句‘无诏望月军不得踏入陕西一步’。

    于是杨衡只能驻军湖北边境,望着近在咫尺的李自成主力叹气

第两百五十七章战略(上)() 
不过话又说话来了,相对于英武、尚武两军,杨衡的望月军日子过的算是不错的了。

    许景和李丰二人接到圣旨以后可是差点没郁闷的吐血

    天子旨意英武军由扬州出发,日夜兼程抵达河南境内之后,从商丘往开封、郑州一线缓缓推进,每日行军不得超过百里,占领一处便安排驻军巩固一处府县城防,尚武军由信阳朝南阳一线推进,同样占领一处便巩固一处,对付李自成在河南境内的贼兵以驱为主剿为辅,将李自成部全部赶进陕西以后,陈兵河南、湖北边境,对陕西作出随时准备全线攻击的架势,务必给顺贼造成最大压力。

    杨衡、许景、李丰无不郁闷,看看人家神武军的黄得功和逐日军的林森,哪怕就是备武军的赵吉祥,哪一个不是在战场上杀的血雨横飞,军功捞到手软,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的花都谢了,终于轮到他们上战场了,好吧,这战场上的跟没上基本没多大区别。

    不过这是天子亲定下的战略,尽管不知道天子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也唯有严格遵守的份,英武尚武两军行军如龟爬,每日行军最多六七十里。

    李自成那边果然不出天子预料,明军反常的行军速度让李自成残余在河南境内的部卒摸不着头脑,可明军强悍的战斗力此刻早已传遍天下,湖北境内的望月军以风雷之势一举击溃手握雄兵的高一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了湖北,这样的消息传过来,河南守军早已没了半点斗志,何况以各府城的防御力量根本不足以抵御来势汹汹的明军,往往隔着百里便逃之夭夭,当然逃之前也没忘记洗劫一番好不容易残存下来的豪门大户

    李自成原本在开封还驻有两万大军,镇守大将乃是顺军骁将威武将军蔺养成,这家伙本还打算据城死守,指望李自成能派大军驰援开封,对明军内外合击,可听到襄阳城不过半日被破,高一功被当场击杀的消息之后,立即脚底抹油逃之夭夭,开玩笑进攻湖北的不过望月军一路,现在河南境内的明军可是两路,开封虽然城高壕深,可这几年来迭遭大战,城墙早已破败不堪,蔺养成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跑的话,他就是有十条命都不够死的,至于丢了开封乃至整个河南该怎么和李自成交代,这可就不是现在能管得了的了。

    参加平乱之战的各军将领满肚子苦水,始终猜不透天子安排的战略用意何在,朱慈炯自然也不可能和将军们去解释自己的战略目的,说到底还是朱慈炯在伐清之战当中尝到了甜头,所以打算把伐清那一套搬到农民军身上试试。

    清军是异族,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时时刻刻的想着入主中原奴役汉民,所以朱慈炯对待满清的态度很干脆,就是打残了他,让其在没有足够实力来对抗大明之前,连犯边的勇气也没有。

    但是又不一棍子打死,因为朱慈炯觉得清军还有用,半死不活的清军不敢和明军正面放对,可对于其它小国乃至蒙古各部依旧是虎狼,尽管是被打落半边牙的老虎,剩下的半边依旧能够噬人。

    所以朱慈炯决定玩一出驱虎吞狼的好戏,朝鲜这个反骨仔作为大明属国却投靠满清,让即将走投无路的满清去狠狠咬他一口,灭其皇室贵族,大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出兵,化国为州,当然满清侵略大明属国,那是不给大明面子,说不得这开拨费得要记在满清头上。

    这是伐清提供给朱慈炯的思路,但又有所不同,首先李自成的部属原本都是大明的子民,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裹挟的百姓慢慢发展成了悍匪,这些人自然是罪无可恕,可若是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全部剿杀未免有点可惜,废物也不是不能利用嘛。

    崇祯皇帝裁撤驿站,导致李自成失去赖以生存的饭碗,又受尽剥削阶级的残酷压榨,所以骨子里面对大明宗室和利益集团有着刻骨的仇恨,所以李自成在起兵以后,但凡落在他手里的皇明宗室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占领之地的大资本家大地主权贵士绅更是被屠戮的十不存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宗敏在北京酷厉的开展追赃助饷,而李自成一开始并不干涉的原因,可以想象若非刘宗敏头脑发昏,把刀子动到了吴襄头上导致吴三桂降而复叛的话,追赃助饷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绵延多少地方。

    李自成起兵十几年来,转战南北肆掠无度,河南、陕西、湖广、山西等地被其荼毒,利益阶级损失惨重,尤其以陕西、河南为最,对此朱慈炯是乐见其成的,勉强也能算得上是借刀杀人,所以朱慈炯现在就是打算效仿伐清之役,先将被李自成肆掠过的几省重新纳入统治,然后给李自成造成明军绝不可正面抗衡的心里压力,迫使其放弃陕西,不管是其转而向南方肆掠,还是出境,朱慈炯都会大开方便之门,按照朱慈炯的意思,李自成最好率他的大军流窜两广云贵,然后将这四省的利益阶级一扫而空,如此一来天下的绝大多数利益阶级大资本家被诛灭,等于初步实现了朱慈炯天下大乱方能天下大治的政治构想。

    另外一个方面让朱慈炯暂时不打算将李自成赶尽杀绝的原因还是为了银子,李自成转战这么多年,抄了无数富户的家,拿下北京之后,光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