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203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203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水猛兽。

    百姓们自然不知道,昨天京城外官驿便将这使团安置下了。当天傍晚,宫中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此刻鸿胪寺早早便安排好了。苦心准备好些天,在这一刻国家机器的运转速度自然异常迅速。

    此次,统叶护的目的,端木易也已经清楚,就是和亲,这些人都是由鸿胪寺卿亲自接待的。现在欣国的国力还不到看低别的国家的时候,所以端木易对此还是挺重视的。鸿胪寺此刻上上下下即便准备了很久,此时也有些忙乱。

    统叶护的使者来的不多,一行不过是十来人。鸿胪寺卿将这些人安排在最宽敞的一个院子里。同时那些要进献的财货也让这些突厥人搬进他们院中专门的仓库。一切做好以后,这才将饭菜拿上来,让这些劳累了半天的人垫垫肚子。为表重视,端木易还专门安排了大臣为这些突厥人摆接风宴。

    好在此次双方是各有所求,这些统叶护的使者到了鸿胪寺,也没有像颉利的手下人一样嚣张跋扈。这倒是让鸿胪寺上下一阵庆幸。两下对比,鸿胪寺这些人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是来干嘛的,但是也对西部突厥好感大增。

    皇宫内院,端木易已经召来三省六部的官员。明天统叶护的人就要请求和亲了,之前的准备,还是有必要再次核查一遍的。

    “司马爱卿,和亲定的是哪家的女子?如今可以定下来了。”

    “陛下,交州郡王闾浩瀚家的长女闾问香,生性温婉,颇有才德。”司马锦早就将之前过的那几个女子一一筛选过,最后将这位选定。

    “嗯,礼部已经做好相应的准备了吧。待明日事定,立刻着手册封公主和仪程。还有,交州郡王此次献女有功,该如何封赏,中书省也好好考量。至于其他琐碎的事情,你等自行定夺便是。”端木易虽然是上位之后第一次和亲,但是自己必须要开口问的问过,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会交给这些大臣去处理。

    重臣唱喏过后,也不久留,立刻出去安排各自的事情。

    次日朝议,参与朝政的大臣对于这西部突厥使团进京,都颇为期待。在内侍尖锐的嗓音通禀中,突厥使团代表的一人带着国书上殿,有些别扭地用欣国的礼仪拜过端木易以后,操着半生的欣国话讲道:“欣国皇帝陛下,我是统叶护可汗帐下大臣阿布斯失力,奉我家可汗之命,特向欣国皇帝陛下请求和亲。生恐我言语不同,一切事务皆以国书为准,还请欣国皇帝陛下海涵。”

    和胡人打交道这么多年,头一次看到这么有礼貌的突厥人。端木易自然很是开心,爽朗地笑着道:“前些时候朕以得到奏报。想我欣国与西部突厥和亲,必然是相辅相成,正是我与统叶护可汗乐于见到的。然事关重大,我等也需要一些时间商讨和准备。”冠冕唐皇的话,端木易说的倒是很溜。

    他自然是想和西部突厥和亲的,可是总不能听人家一和亲自己就满口答应吧。故作姿态是必须要有的,而且不仅要有,还得有的高调。这不,听端木易这般话,阿布斯失力虽然没有过分纠缠,但还是言辞恳切地:“欣国皇帝陛下,我代我家可汗万分感谢陛下的理解。和亲一事,我国带着十分的诚意前来,万望陛下不要拒绝。”

    随后又是一阵问答,这和亲的请求便暂时搁置,端木易看着拿捏的差不多的时候,这才对阿布斯失力道:“尔等且先会鸿胪寺耐心等候,不日便会有答复。”

    送走了突厥使团,端木易这会儿恢复了威严,想下边群臣询问道:“统叶护可汗提出和亲,你等有什么看法?”

    其实群臣哪里能有什么看法,方才端木易的第一句话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什么叫他和统叶护都是乐于见到的,不久是明自己已经同意和亲了么。此刻除了不停拍马屁促成此事,难道还要和端木易对着干不成。再说了,和西部突厥和亲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在外部关系上,有了这样一个势力不容觑的盟友,对东部突厥那可是有着强有力的震慑。这种好事,谁拒绝谁是傻子。

    一时间诸多人纷纷出班罗列了和亲的一大堆好处,同时不停请求端木易答应和亲。就这样,在统叶护的使者刚刚离开不过一刻时间,这里已经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

第320章:作死上奏() 
和亲的事情传播的很快。

    李子勋之前也知道突厥即将来欣国之事,但没想到是来和亲的,听着学生们的议论纷纷。李子勋虽然不知道哪家的郡主县主的要遭殃,但是作为一个大老爷们,他感觉和亲其实没啥用。

    虽然突厥的习惯可汗的妻子也是可以参政的,但是想想欣国一个柔弱的公主嫁到人家。统叶护老鬼在西部突厥都经营多少年年了,能轻易被个弱女子把控到权利?何况此时颉利那里内乱还没有平定呢。

    真要到了这和亲的公主有权利的时候,欣国的国力早就发展到无需这些的时候了。仔细想想,其实欣国这个时候和亲,除了能得到心理安慰,还能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因此不论是处于愤青心理,还是出于实际的好处,李子勋本身是不同意这次和亲的。

    就算是拒绝了,李子勋也不相信统叶护会恼羞成怒和欣国作对。他们也是四面皆敌,何况还和欣国接壤不多。想打,先把自己的老窝守好再说。

    想到这里李子勋哪里能够忍得住,此时他早就将什么不轻易出头的想法给抛之脑后啦。这次要是不将自己心里的那些话出来,李子勋感觉自己会死。没错,不作会死。这就是李子勋此刻心里想的话。虽然作了肯定会让端木易生气,甚至自己的前途都有些堪危,可是不做这些,李子勋觉得自己不算男人。

    李子勋拿起桌上的纸笔,写道:“臣尝闻,弱国无外交。昔战国时,征伐不断,各国互派质子,或以婚姻,以求盟约。然三家之分晋,其盟国无援手;燕赵之覆灭,其姻亲有余嫌。何也?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如是者,国亦如是。

    前朝大业年间,西部突厥未纳贡,前朝皇帝使人问之,以天下动荡基业不稳故,突厥可汗无状于使前。然以东部突厥相要挟,奴之。不见其利时,傲慢之;但见其害时,恭敬之。而今陛下以宗室侄女和亲,不过重复当年之故事,于事何益?”

    之后将对于两方突厥的争端和对欣国的影响一一分析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和亲对于欣国除了脸面上好看一些,一的实际利益都没有。更何况,还有一个颉利挡在中间,即便现在他有些狼狈,可是给端木易找些麻烦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不是就更加尴尬了。

    李子勋有些话都还没写出来,一旦这和亲搞到最后不了了之,你这个皇帝还有什么脸面。不过这话自己想想也就罢了,要是在这奏疏中写出来,李子勋不用想这辈子的前途也就这样啦。

    等李子勋写完以后,看见下面的学生早就停下了读诗,只是眼巴巴看着他。有些歉疚地对他们道:“方才有些事情忽略了你们,抱歉。今天暂时读到这里。”李子勋说完默默就准备下课,而那些学生也是三五成群的离开了课堂。

    李子勋拿着刚写的奏疏回到家的时候,刚好见着慕容浩然也走了进来。

    “子勋今天怎么下课这么早?”看着李子勋今天回来这么早,慕容浩然惊奇不已。平时李子勋上课都是很晚的。

    “刚刚听到些消息,也没有心思再继续上课,便让学生们早点下课。”李子勋摇头道。

    “哦,什么事情?”慕容浩然好奇的问。

    “你可知道此次突厥来访,是为了和亲一事?”

    慕容浩然点了点头道:“知道啊,此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的。”

    李子勋苦笑道:“我就是为了此事,我之前写了一份奏疏,想呈给陛下。但是没有陛下的召见,我也见不到陛下,是以想着,你能不能将其呈给陛下。”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明日一早我便会将奏疏呈上去。不过,你写的这奏疏没有写什么让陛下生气的事吧?”慕容浩然还是有些不放心。子勋没事突然上书,绝对有问题。

    “还不是和亲这事,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如今朝堂上下都被和亲表面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偶有看清楚的,也因为职位不好,说的话也没人听。反正我一直都是这个性子,上书反而不会有什么坏处。”

    听了李子勋的解释,慕容浩然当即就想反悔。不过仔细听李子勋的话,他也有些同感。作为欣国的世子爷,周边的形势哪里会看不清楚,何况以慕容浩然的聪明才智,各种厉害早就看的很清楚了。可是有时候国家就是要做一些没有实际利益,但是能长脸的事情。

    如果国交都用利益来衡量,那就不好了。

    看着慕容浩然有要阻拦自己的意思,李子勋苦笑着道:“你尽管放心吧,虽然会惹得陛下一时生气,但是我想如果陛下真的能够看完我所有的话,必然不会给我加什么罪过的。而且这份奏疏陛下看过,也不会传扬出去。”

    劝慰着慕容浩然放心,而李子勋自己却有些惴惴不安。李子勋就怕自己猜错了端木易的性格,那样的话,自己恐怕这辈子是不用想着再进一步了。

    次日慕容浩然在端木易早朝之后,单独请求见端木易。对于这皇侄的请求,端木易怎会拒绝,很快慕容浩然便到了端木易面前。

    “浩然,可是有什么事情?”端木易有些纳闷。慕容浩然这小子平时可极少会来拜见自己,现在竟然会单独求见,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皇叔,臣这里有一份奏疏,乃是子勋托臣转呈给陛下的。还望皇叔读过之后,莫要生气伤了龙体。”

    听慕容浩然这话,端木易也相当好奇。“子勋那小子的奏疏?这可是稀奇事。不过,我还挺好奇他写了什么。好了,浩然你先去忙吧。等我处理完手上这些事情,我会好好看看。”扬扬手中的奏疏,端木易在好奇中继续批阅。而慕容浩然则是一脸怪异地走了出去。

    半个时辰以后,司马锦在一大群宫女内侍的护持下来到了大殿门口。

    他此时正是来跟端木易商量和亲一事的。

    走到大殿门前,便听到端木易嘴里骂骂咧咧,还有什么东西被摔倒地上的声音。

    拦住了宫人的通禀声,司马锦缓缓走进去。

    一进门便看到端木易背对着自己站着,但是嘴里还在骂:“读书汉,太放肆”反正司马锦听过端木易骂人,但是能这样几十个词不重样骂一遍的还这真是少见。

    走过去将地上的奏疏捡起来,慢慢走到端木易跟前,温声问道:“究竟何事,让陛下如此着恼?”

    听得是司马锦前来,端木易的火也消了不少,转身回到自己的龙座上,这才气愤地道:“还不是李子勋这个读书汉。我看他是读书读傻了。满朝文武都赞成朕与那西部突厥和亲,唯独他什么而今和亲半利益没有,我同意也不过是因为觉得有面子。”

    想到这里更加生气,端木易继续骂道:“他也不想想,我是那种为了面子去做事的人么。”

    司马锦听了以后,劝道:“陛下又不是不知道,李爵爷他一向就是那个性子。何况,在我看来,这才是陛下的福气。满朝文武都如此赞成,偏偏有人反对,还能反对的如此犀利,这正是要告诫陛下,不可自足自满啊。”

    被司马锦这么一,端木易也好受多了。接过司马锦递来的奏疏,端木易很是不爽地道:“我倒是要看看,他后边写了些什么,要是继续这么骂我,半道理也不讲,休怪我收拾他。”随后便继续看起李子勋那不短的奏疏来。接下来讲了历代和亲的故事,这些端木易熟读经史哪能不知道。不过字里行间有些话就像是在讽刺他一样,因此脸色一直不见好。

    不过有司马锦在身边,倒是也没有继续发刚才那么大火。

    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最后。当端木易读到最后几句的时候,他的满腔怒火顿时化作了一声悲叹:“原来,只有李子勋懂我。”

    “臣之所愿,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想上林苑中之军马,想陛下亦如是?悲哉,男儿无能,方使我姐妹赴苦寒之地耶。”

第321章:意外的赏赐() 
刚好此时,皇后阮向萱端着一份为端木易准备的参汤走了进来。

    端木易将李子勋的奏疏递给阮向萱,端木易有些激动又有些哀伤地:“最后那,你也看看。”待阮向萱接过去仔细阅览的时候,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自言自语着:“这次虽然你骂了我,但是骂的对。虽然此次和亲还是要继续,但是想来再过几年,我必然会像你的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