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82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82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随之这种怒气便自消隐下去。既然这小妖怪没有给自己厌恶的感觉,想来未必便是恶妖。不过,知非道人虽然有了这个判断,但却不意味着会放过这只小妖,只是觉得自己可能还有没发现的地方,还是明白前因后果,再做决定的好。

    知非道人始终记得,昔年纯阳真人曾说过的一桩轶闻。却说上古剑仙,每每要诛杀恶人,都会要先花费三月时间,确定此人该死,然后才会出手。

    知非道人虽然学不来上古剑仙那般严谨,但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还是有的。所以,知非道人剑下,向来不轻伤人命。

    也是因为心情的变化,知非道人才有功夫留意四周。这里是东街尽头不远处的一座小庙。说不上佛门庄重宝地,入目所见,反倒是有些落魄的感觉。琉璃黛瓦青苔覆盖,上面居然还生着几株野草,想来是调皮的飞鸟衔来的草籽吧?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僧,穿着褪色了的袈裟,正在清扫着门前的落叶。先前疯狂模样的人们也都安安静静,一个个排着队慢慢走入寺内,向着烟雾缭绕下的一名胡须眉毛皆花白,慈眉善目,正盘坐在蒲团上的老僧坐在蒲团上的老僧合十作礼。老僧便微笑着,替人解签施药。

    见到知非道人,这里的僧人也没有因为佛道两家的明争暗斗而区别对待。那个“神僧”也只是看了知非道人一眼,见对方没有问卦求药的意思,也不多问,取了一个蒲团递给知非道人便又接着为信众服务去了。

    知非道人微笑着接过蒲团,便自安静坐着,静静的看着。有那布施功德香火的,这位神僧也注意着,往往让香客心诚即可,量力而行。对那些出手大方的香客,往往还要制止:“施主,佛祖只在意心诚,这多的布施,倒不如修桥补路,造福乡榟,如此广积功德,岂不更好?”

    知非道人瞧得有趣心道:“佛门也不是没有真正的清净人物啊。”

    总之,场面说不出的祥和。再配上整个寺庙的清幽,虽处闹市,却不喧哗。知非道人好感顿生,心里赞道:“这才是正真的佛门气度,才是出家人该有的风骨。”

    便在这时,知非道人又有了新的发现。说卦解签,知非道人自是一窍不通,但论到医道药理,那可真是行家里手,真正的高人。

    也是因为这个,知非道人才自发现了那神僧所施之药的不凡之处。那些药材居然都是隐约带着灵气,配方虽然不是很好,但凭着上面的灵气,便足以根治百病了。尤其是,这灵气分明是来自这位神僧,偏偏不沾一丝妖气。只凭着这一点,知非道人便知道自己的确是错怪了好人。毕竟,作为一只妖怪,哪怕是修行佛法的妖怪,其法力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一丝妖气。要要剥除这丝妖气,非得下足了苦功费足了精神方可。这小妖既然能这般行为,显然是个真正善心的,如此。知非道人自然不会再对他怎么样了。

    哪知就在知非道人放弃原来的决定,准备悄然离去的时候,这位神僧没有遭到来自道门知非道人的夺命长剑,反倒是的来了自家佛门的打击。

    此时天光正好,万里无云。然而知非道人心有所感,抬头望去便见得这天边忽然飞来一朵黄云,一个意气风发,面脸红光的中年和尚立在云头。知非道人分明感应得到,这和尚有着相当于道门炼神反虚的修为。

    云头正落在寺庙前面,一个黄钟大吕也似的声音,出自中年和尚之口:“好大胆的妖孽!竟敢借我金山寺之名,行惑乱众生之事,其罪当诛!”

第164章 节操何在() 
知非道人皱了皱眉头,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要降妖除魔的僧人颇为不喜。纵然他对妖族先天上不存在好感,但是一个一心向善的小妖,却是怎么也让人讨厌不起来。这和尚上来却是半分不问缘由地要打要杀,难免给知非道人一种“我不做的事情,你也不许做——哪怕是善行善事”的感觉。

    当然了,这或许并非是这僧人的本意,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知非道人虽然不准备插手直接与这僧人杠上,毕竟他现在功力尚未复原,并没有十足的底气与金山寺对上,招来法海那个老秃子。但在合适的时候,暗中出手帮这化作神僧的小妖逃过一劫,却是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心向人族,一心为善的妖怪,可不多啊。

    这么想着,知非道人也就悄立在旁边,默默关注着事情的发展。他也很好奇,这位“神僧”会做怎样的选择应对?

    知非道人这里好整以暇,那些受了香客信众却炸开了锅。

    诚然,炎黄人族虽然向来有些明哲保身的习惯,但他们也从来都是极重恩义。别的不说,庙里那位才是给大家施药治病的,而且其行止间都是真正的高僧大德的模样。反倒是云头上这位,一脸严肃,还有点居高临下的意思,哪里像是佛门高人了?是以人心向背,立场在哪边自不用说。

    因此,纵然明知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些信众们却也都也站了出来。他们体量太小,但发出自己的声音,声援庙里的那位神僧,总还是做得到的。

    当然了,这些可爱的信众敢于出头,也不乏是因为承平日久,从来没有哪个仙佛高人敢对凡人出手的——至少,在闹市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法不责众,要不,在荒郊野外,他们也不见得还有这份勇气。

    “禅师怎么可能是妖孽?这大和尚该不会是被人蒙骗了吧?”这是不怎么喜欢恶意揣测的信众说的话。

    “就是啊,该不会是这个和尚想出名想疯了吧?以为练出了点儿本领,就想来挑战法师,然后不打不相识,最后借着禅师,给自己扬名吧?反正最后一句误会了,禅师那么好的人,肯定不会与他计较”这是受了说书先生荼毒,满脑子中二幻想或者持阴谋论的香客说的。

    “我看哪,这个会飞的光头八成自己就是个妖孽,你看,他脚下的云都是黄色,不是白色的。”这是比较激进的香客的说法。只是此言一出,大伙儿便集体噤声。毕竟,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若是和尚道士,说两句问题不大,可要是妖怪,万一他恼羞成怒,将大家伙儿都给吞了咋办?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有着天庭天条的约束,僧人道士的形象在普通人面前还是蛮正面。只是众人的议论纷纷,前后变化,竟是一点儿也没影响到他,依旧老神在在地立在云头,十足的装逼。

    那么,作为此次事件的焦点,那位庙里的“神僧”,究竟是怎么应对的?知非道人看的分明,在听到外面那位中年僧人的斥责的时候,那个正在为一众信徒解签的白眉老僧长眉一抖,脸上露出明显的慌乱。总算他还有几分定力,明明怕的不行,却依旧坚持着给哪位信众解完了签,这才起身,慢慢向殿外走去。

    也就在这时候,外面那个立在云头的中年和尚又开口了:“你这妖孽,还不出来受死,躲在寺内,便以为能逃过天理昭昭么?还不给我滚出来!”

    最后这一句“还不给我滚出来”,中年僧人明显使用了佛门狮子吼的法门,滚滚音浪往庙里而去。知非道人眼中有着一丝赞赏,这和尚显然是个有能耐的,对法术的掌控力不弱。这一声狮子吼,在普通人耳中,不过是声音大了一点罢了,到知非道人知道,那个“神僧”是一定承受不住的。

    于是,知非道人衣袖轻轻一拂,一缕罡气无形无相,像是一缕清风,不着痕迹地将和尚的攻击化解。妙就妙在神不知鬼不觉,连当事人的那个中年和尚也没有一点儿察觉。

    只是,随后走出来的这位“神僧”却是让铆足了精神要看戏的知非道人大失所望——这胡子都白了大半,怎么看都像是大德高僧的“神僧”居然二话不说,“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然后不住地叩头哀求道:“大师饶命,大师饶命啊。”

    不止知非道人,便连那些站在他这边的信众香客也都傻了眼,愣在了那里。知非道人也忍不住心里吐槽:“我说,就是打不过,你也好歹抗争一下啊,这出场就跪下是要闹哪样?你做为妖族的尊严呢?你作为神僧的气度呢”

    知非道人当然知道这位化作“神僧”小妖不是那中年和尚的对手,若是大打出手,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结果仍是免不了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灰飞烟灭。但是,你好歹有点自尊好不,看你跪的这么干净利落,贫道都没有心思救你了。

    想归想,最近知非道人到了更进一步的门槛,道心比往常过去活泼了许多。许许多多奇怪的想法总是不自觉的冒了出来,并不受自己控制。

    然而,那中年僧人却并不因为这“神僧”的态度有丝毫触动。事实上,无论僧道,真正的修行人都是心性坚毅,断然不会轻易改变自我的立场与想法。某种程度上来说,称一句“铁石心肠”其实并不为过。那些心性不坚定的人,往往也不可能走到最后,修出什么大功果。

    当然了,这种“铁石心肠”,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冷酷无情,自由自我的一套是非观,价值观。不会轻易动摇。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在如果道不相同,往往不会有什么苦口婆心的说法,听的进,就听;听不进去,那也由你。若是真的谈不拢,往往几句话之后,便唯有做过一场,如是而已。

第165章 是非凭谁说() 
这个道理,是知非道人新近才有的体悟,但这个冒充神僧的善良小妖显然没有这个认知,还在不停的求着饶。

    他的这一连串求饶的动作显然做了无用之功。中年僧人面色不渝:“巧言令色,着实当诛!”

    说着冷酷的话,这中年和尚没有半分犹豫,探出手掌,做出一个下压的动作,一道金色的沛然佛光便便自他手掌发出,带着金刚降魔的意味,一只丈许大小的手印向着还在磕头不止的小妖压了下来。

    劲风呼啸,沛然莫御。知非道人暗暗点头,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来说,法修的确是占了便宜。至少,在宗师与大宗师的境界的时候,知非道人自己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的——虽然他施展的话,杀伤力或许会强上不少。

    只是赞许的是这中年僧人的手段高明,却并不意味着知非道人对他的行为的认可。尤其是看到离得比较近的香客被劲风吹的东倒西歪,摔倒在地,更是皱起了眉头。这般情形,知非道人是看不下去的。他不反对人前显圣,但至少不能让普通人受到伤害,这是作为一个具有超凡力量的人最起码的素质。既然不爽了,那么,知非道人自然是要插手的了。

    迈步向前,轻轻地叹了口气:“和尚,过了。”

    衣袖一摆,真气鼓荡,便将和尚的佛掌消弭。到底是境界高出了太多,之非凡人纵然有伤在身,功力未复,但这一下子轻描淡写,尽显仙家气度,称得上是仙风道骨。

    然而这中年僧人显然不是一个只看在外在的人。凭着知非道人显露的这一手功夫,虽然看出了这个道士的不同寻常,甚至多半道行精深,并不在自己之下。但他依然无所畏惧:“这位道士,你要阻止我降妖除魔?”

    知非道人眉头皱着,说道:“降的哪门子妖,除的哪门子魔?和尚眼中,莫非瞧不见善恶?”

    知非道人这句话,倒是引起了围观香客的共鸣,只是情势未明,倒没有出口附和。那中年僧人也是皱着眉头,在他看来,知非道人显然是在胡搅蛮缠,甚至联想到了佛道两家的明争暗斗。有了先入为主的见解,中年和尚看知非道人的目光便有些不对劲了。

    “道士为这妖孽说话,莫不是也与之同流合污了吧?哼,你们道门藏污纳垢,自甘堕落,却来阻我佛门降妖除魔,维护人间,简直可恶!”

    知非道人摇摇头,这又是一个被洗脑了的孩子,这种人不是道心坚固,只是单纯的偏执,道理是讲不通的,动手的话,难免不会误伤无辜。事实上,知非道人所遇见的佛门中人,人情练达有之,老奸巨猾有之,厚颜无耻有之,但向这中年僧人这样的,还真是第一回遇见。

    “是非不由你我决断,公道自在人心。贫道也不与你这偏执的和尚徒费唇舌。总是要做过一场的,这里动手,难免伤及无辜,你我换个地方说话吧。”说着,探手一抓,便将那先前磕头不止,知非道人出手后一脸茫然的小妖抓在手里,提溜着他三两步便出了人群。知非道人如一阵清风般,往城外飘去。

    “怕你不成!倒要看看你这与妖孽同流合污、沆瀣一气的妖道有什么手段!”中年和尚说完,也是架着黄云,向着知非道人追了上去。只是相比于知非道人步履飘摇,仙气十足,一朵黄云的中年和尚反倒是卖相上差的远了。

    说时迟,那时快。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