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81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81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堆干草铺就。

    救了知非道人的那人不在,或许是进山了吧?唯一让知非道人感到迷惑的是,自己在昏迷之前分明记得是跌落江水里,便是被人救了,也应该是水上讨生活的人家才是,怎么会是被山里讨生活的人给救了,委实有些不合情理。不过想不通便不想,这也算是知非道人的一个优点——或许吧,至少会少了诸多烦恼。

    知非道人的疑惑很快的便解开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便自从虚掩的门扉钻了进来。这孩子蛮机灵的,目光在屋内略一打量,便道:“呀,你醒了?都昏睡了好几天了,应该是饿了吧?你稍等,我去给你拿点吃的。”说完,这小孩子便又将脑袋缩了回去。

    知非道人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便见那小孩子将头缩回去了,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那小孩子才又回来,手中多了一个篮子,里面装的是熬好了白粥。

    知非道人微笑着谢过小小少年,也不客气,便接过白粥,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小小少年憨厚的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却遮掩不住眉宇间那股子灵气。憨厚与机灵的并存,竟是意外的和谐。

    小少年显然是和话匣子,主动地凑了上来,知非道人便闻到了一股子鱼腥味。不用说,这小少年定然是渔家出身了。不过小少年对此却是无所察觉,坐在知非道人旁边,话匣子打开,可就收不住了。

    “您是位道长吧?我看过西山栖霞观的道长们,他们的衣服和你的很相似呢,不过道长您的拂尘呢”

    “你是怎么受的伤?我和爷爷发现你的时候,你都在江水里泡了好些天呢,你是遇到了剪径的强人了吗?听常跑码头的张叔说,那些强人可凶恶了,你是怎么逃出来的?我看你手中也紧紧握着一把宝剑,可锋利了,你也是练过武功的武林高手吗?就是那种高来高去的大侠,除暴安良,扶危济世的侠客”

    知非道人实在有些受不了他的聒噪,忍不住打断少年人的浪漫幻想,说道:“那个,谢谢你和你爷爷救了我。我可不是什么侠客,你见过这么狼狈的大侠么?”

    小小少年果然被知非道人忽悠住了,点点头,道:“也是哦,不过爷爷说你一定是江湖中人,那你一定会武功吧?”

    知非道人迎着小小少年期盼的目光,知非道人点点头道:“你爷爷说的没错,我的确会那么一点点拳脚功夫。对了,小哥,敢问你怎么称呼?还没谢过你和你爷爷的救命之恩呢。”

    小小少年摆摆手,道:“不用谢我啦,爷爷说了,见死不救,那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小小少年小大人也似的挺起胸膛:“我叫戚川,爷爷叫我小川子。道长,你可以叫我练武功吗?我想把自己练的壮壮的,练出大本事,这样我也好帮爷爷多打些鱼,这样爷爷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知非道人心有触动,看着戚川纯真的眼神,他实在无从拒绝。微笑着点点头,道:“好啊,只要你愿意,教你一些法门自是没问题。”相比于对待许仙的态度,戚川的待遇明显高出了不少。到不是说知非道人的区别对待。首先,救命之恩,不可不报,一些基础修炼法门算得了什么?何况知非道人本来也没什么敝帚自珍的念头。其次,戚川想要学本领,是为了爷爷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不论结果如何,至少比许仙只求自我长生,要来的好多了。

    戚山大喜,小小年纪还不知道磕头拜师什么的,反倒是将为什么将知非道人安顿在这么个进山的猎人歇脚的地方说了个明白。

    “爷爷见你身受重伤,又是手握宝剑,估计你也是江湖中人,如果将你带到家中,万一你有仇人什么的,人多嘴杂,万一有人说漏了嘴,说不定还会牵连到我们。反倒还不如将你放在这木屋之中,说不定你还能恢复得快些。”

    傍晚时分,知非道人总算是与戚川口中的爷爷照面了。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老头儿,诚然,他不缺乏老渔翁应有的诚惶诚恐,也带着几分审视的味道。加上老爷子对江湖之事了解也是不少,显然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一通闲聊,知非道人对老爷子的好奇更重了。不过,两人居然兴趣相投,竟成了一双好友。倒是知非道人始料未及得了。

第162章 街角见闻,热闹缘由() 
恢复了行动能力,知非道人悄悄地留下了一册武学心法,在天光未明的时候,便自悄悄地出了门,

    离开了这间疗伤的小屋。昨夜闲聊,已知那老爷子不简单,那么,他的孙子,那个叫戚川的孩童的未来,便不能擅作主张。还是将秘籍留下,让他们爷孙自己去决定吧。左右老人也不是不识字,知非道人也不担心对方拿着秘籍却无法修炼的乌龙出现。

    身体暂时还未复原,但知非道人自忖自保无虞,是以也就无所畏惧。只是目前不太适合动手,那么,还是避开荒郊野外,先去城市里逛逛吧。

    入了城,知非道人背负着长剑的打扮并未引得众人围观。毕竟,在这个时代,桃木剑与拂尘,便如禅杖与木鱼一般,是僧道的标配——虽然木鱼原来是道家的产物——自是不足为奇。

    相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此刻都纷纷向着东街涌入。知非道人也是突生好奇心,想要去看看究竟是什么热闹,能吸引到这么多人。索性便随着人流,也向着热闹发生的地方去了。

    途中听得别人聊天,知非道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心中不由又升起了杀念:“这帮秃驴,怎的就这般惹人生厌?真恨不能有朝一日,屠尽天下僧人!”当然了,只是心中发狠,真要让知非道人去屠戮僧众,他又哪里下的去手?

    当然了,知非道人突然萌生杀意,倒不是源自于对佛门的偏见,以至于见到和尚便要仇视,他还不至于那般肤浅。实在是他听到的消息太让人生气了。

    人群中有人在呐喊“快些快些,咱们赶紧过去,去的晚了,佛祖怪罪,可就没有神药啦。”

    知非道人便是听到这句话,直觉有些不对。哪有这样的信徒,偏偏周遭的人们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居然又加快了脚步,你推我搡的,知非道人便亲眼见到有夹在人群里的小孩子被挤倒在地。若不是知非道人及时搭把手,只怕这小女孩儿便要成为一场踩踏事件中的牺牲了。也正因此,激起了知非道人的怒火。这火却是不能向着这些俗人发作,也只好算在了那个引发这件事的源头身上。从那大娘的话里,知非道人能推测出与佛门有关,怒火自是又添了不少。

    只是知非道人还记着纯阳真人的教诲,并不会因为自己掌握的一点点所谓真相,便要动手——那是莽夫的做法,而且很容易混淆是非,误伤了好人。有鉴于此,知非道人在将那小女孩儿带出人潮后,再找一位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很热衷,只是去瞧热闹的汉子打听,这才知道究竟。

    只听那汉子说道:“道长是外地来的吧?难怪不知道这里近来才发生的奇事,可能真的是佛祖显灵呢。”说到这里,这汉子眼中带点说不出的味道,像是同情,又像是怜悯。只听这汉子小声嘀咕了一句:“难怪人家和尚庙那么兴旺,看看人家佛祖,时不时地就要显灵,普度众生。你们道门的祖师未免太懒了,也难怪你们这些道士一个个的都饿的面黄肌瘦”

    知非道人脸色发黑。这汉子声音虽小,却怎么逃得过知非道人的耳朵?只是他毕竟不能跟这厮一般见识,瞪了他一眼,便自打断道“佛祖显灵?这是怎么个说法?”

    那汉子似是对自己没能继续吐槽道家老大感觉非常遗憾,意犹未尽地张张嘴,终究是想到在道士面前说三清的不是,多少过分了点。这才略带歉意地对知非道人解释道:“这事儿就要从三天前说起了。那金山寺来了个法力高深的大师,他神通广大”

    知非道人再次打断他“金山寺,那不是在钱塘吗?隔着这儿怕不有四五十里地,怎的跟那扯上关系了?”

    这汉子想来也是个话痨,有人陪着说话,他就开心的不行,停下脚步,也不凑上去赶着热闹了。他对知非道人说道:“你这道士有所不知,你说的那金山寺乃是钱塘县的那出。那里的方丈法海禅师佛法精深,乃是罗汉降世”瞧着知非道人似乎隐约有些不悦,这汉子便又安慰道:“道士你也莫要不服气,人家可是有大法力的存在,你一个普通道士,就不要去招惹人家了,真的把你怎么样了你也没处说理儿不是?”

    知非道人哭笑不得,却道:“老哥你说的是,佛门的确霸道得很,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那汉子对知非道人的这一声老哥的称呼很是满意,末了却示意知非道人禁声,这才道:“可不要乱说话,得罪了佛祖。你莫看我敢编排三清祖师那是因为他们不会跟我们计较,只要没有恶意,随便说两句也不会遭什么报应。但有些就不同了,你该知道的吧?”

    知非道人宇眨了眨,心照不宣的点点头。倒没想到,这汉子也是个妙人。这年头,谁个敢将佛道两派祖师放在一起编排来着?虽然高高在上的他们根本不会介意这些凡人,但自来对神佛的崇敬畏惧,那是深入人心。便是不信,也不会说什么不好的话。知非道人便听到那汉子接着道:“老哥我说的这座金山寺却只是城东边的一座小庙,素来也就两三个和尚,跟法海禅师的金山寺可是没得比。”

    “听人说,这一座金山寺也来了个了不得的佛门高僧,这位高僧挂单在此,便要普济世人,不但为人治病,而且还赠送神药,那可不是那些跑江湖的卖的大力丸什么的忽悠人的把戏,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神药。道士你是不知道,那神药包治百病,很多人吃了都有效。便是你老哥我,前天也觉得身子不爽利,于是让家里的婆娘去了领了神药,嘿,别说,这一服下去,便是药到病除。瞧瞧我现在,可精神着呢”

    “你还别不信,南街的钱员外,老来得子,前些日子生了场怪病,遍请名医,都医治不好,向这位神僧要了一副神药,当天便下了床,如今也是活蹦乱跳。”

第163章 峰回路转,神僧还是妖孽?() 
听到此处,知非道人便自然明了,果然是这位新来的“高僧”有问题。普通百姓不知,知非道人又怎么看不出来,这种先给人暗算了,让人身体抱恙,最好是无药可救的那种,然后再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救人于水火,那么,还有谁不相信呢?这种手段,算不得高明,却往往很有效果。

    当然了,这位“神僧”似乎玩的比较高端,在不同的人群里都使了手段,这样才会更加真实,不会遭人质疑。等到名头打响了,不管有没有效果,他的药便都是神药——假如治不好那也是你前世作孽太多,合该今生赎罪云云佛门的把戏,知非道人见得多了。也正是因此,才更加坚定了知非道人的杀心。

    “果然没有冤枉这秃驴,那么,等会儿人群散去便一剑结果了他吧。佛门什么的,怎么就这么惹人厌恶?”

    其实在知非道人眼中,无论佛门道家都有着庞大的信徒。若是单纯的传教,引导世人向善,知非道人也不会去找麻烦。便是收取香火钱,只要不贪婪无度,失去了出家人的本心,那也不是什么。毕竟,不是每一个出家人都是求道者,天下攘攘,皆为利来,用规则内的手段谋取适当的利益并不为过——当然了,以威胁恐吓、欺瞒拐骗的方式攫取信众财物并不在内。

    但是任何事做过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盲目让人愚昧,在知非道人看来,这位所谓的神僧便是再行坑蒙拐骗之事,不管他是为了传教,扩大信众也好,还是为了个人,幻想着被传为神僧,谋求盛名也罢,亦或者只是为了将来攫取钱财而提前布置,总之,既然过线,那便是取死有道,自当诛之。

    决心已下,知非道人便越过人流,悄悄地到了那位神僧的身边。凭着他敏锐的灵觉,辨别出了对方身上除了浓郁的佛门气息,还掩藏着一股妖气。只是,这股妖气却并没有给知非道人厌憎的感觉。

    知非道人对自己的灵觉颇为自信。事实上,像他们这种几乎不能再算作普通人族的存在,对自己的直觉的信赖程度,有时候还要高过目见耳闻。虽然不讲道理,但事实就是如此。因此,在感觉到这位所谓神僧的气息的时候,知非道人先是怒气冲霄:什么时候,连一个堪堪炼气化神的小妖也能在人族的城市里肆意妄为了?

    但随之这种怒气便自消隐下去。既然这小妖怪没有给自己厌恶的感觉,想来未必便是恶妖。不过,知非道人虽然有了这个判断,但却不意味着会放过这只小妖,只是觉得自己可能还有没发现的地方,还是明白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