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中华女子银行 >

第62章

中华女子银行-第62章

小说: 中华女子银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阜堂微笑着指了指何舜清:“电话已经接通了,就等你了。”

    何舜清的笑容显然更为热情一些,举着听筒,无声地说了一声“请”。

    “我这是要跟谁谈呀?”宋玉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怯怯的样子,有些不敢上前。

    孙阜堂脸上的笑容凝了一下,转眸看看何舜清。

    这种表情看在宋玉芳眼里难免更为紧张起来,她实在不知道这甥舅二人打的是什么哑谜。

    何舜清能猜到,同时业已感觉到身后的目光。按照孙阜堂的交代,昨天就该向宋玉芳解释清楚找她上来的原因。可是,何舜清以为,准备时间越多,有时候效果越不如意。宋玉芳对于农村现状的深入了解都写在纸上,那是不用质疑的。就该让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是想着,何舜清的笑容变得愈加温柔起来,指着听筒轻声道:“上海分行的张庆元经理想跟你交流交流。”

    宋玉芳吸了一口气,转过去抓了几下头发。北京不是一个经济为主的大都会,最出色的银行家往往是在上海滩成长起来的。更何况,这位置生死与度外,稳定停兑令有功的翩翩君子,早已是国人皆知的大人物了。

    这叫她怎么不意外、不紧张呢?

    何舜清先搬着电话机往桌沿上靠了靠,再往前略迈出一步。接着,一手拿听筒,另一手直接拽住宋玉芳的手腕,将她的手掌摊开,直接把听筒塞了过去。

    孙阜堂盯着两个年轻人的手看得出神,然后取下金丝边眼镜,拿眼镜布擦着,双眼即刻失去了焦点。他想到,所谓社交公开,自己在国内也算见过不少,似乎还没遇过这样的情况呢。男的是驾轻就熟,女的也毫无意外。

    难道这种拉手,对他们而言是平常的事?

    这要不是眼前摆着公事要办,孙阜堂身为娘舅,还真有点想打听的意思。

    只见此时的宋玉芳,已经连脖子都染红了,硬着头皮接起电话来,颤颤地向那头喊了一句:“张张经理。”

    “宋小姐,很紧张吗?”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笑声,“孙老是我的上级,你连孙老都辅助过,难道还会怕我不成?”

    “我怕生。不不不,我”宋玉芳实在不知该回答什么,只管一直搔着头。

    那头的笑声便更爽朗了:“好啦,不为难你了,况且这长途费也不便宜。”然后,口吻有了些许的严肃,“上回的调研报告,只陈述现状,没有涉及太多对未来发展的设想。我打这通电话,是希望你能大胆地畅想一下,我们银行应该怎样在农村发展。”

    “这”

    何舜清见宋玉芳眼神有变,以他对她的了解,这大有要打退堂鼓的意思。便更进一步地迫使她作答:“电话费真的很贵,有什么话你还是直接说出来,千万不要假谦虚还空耗光阴呀。”

    可是一旁的孙阜堂闹不明白他的命意所在,板起面孔训诫道:“舜清!这话实在说得不入耳。”又和蔼地望着宋玉芳,打起了商量,“孩子,你先想一想,别急于给出答案。你也可以选择回家慢慢构思,写一份书面的报告出来。”

    宋玉芳口里刚提起一个“好”字,旋即一想,临时的对话,说错了还有余地可商量,要是回家慢慢研究,可不得拿出些深远的立意来嘛。因就改口称:“我这点见识哪里做得了大文章呢,还是就这样说吧。”又干笑了一下,对着电话征求张庆元的同意,“我想说一个简短的故事,是我所遇见的真人真事。”

    张庆元自然不会阻拦,宋玉芳便将陈四菊所说的一个村子丢了小几十个孩子的事,略作一番叙述。

    末了,宋玉芳问道:“张经理,依您看,为什么神职人员拐卖了我们的孩子,村民却没有坚持向教会讨说法,最后反而继续替教会耕地呢?”

    何舜清身子向前微微一倾,很想听一听电话那头是怎么说的。

    “洋教会借着传教条约,所到之处皆起教堂,以此为中心或购买或直接侵占田亩,这是自ya片战争以来,长久存在的问题。而我们国家的佃农如果要生存,那么不管这一片的地主是黄皮肤还是白皮肤,他们都只有委曲求全这一条路。”

    宋玉芳轻笑一声:“以我的分析来说,这话对是对,却也不尽然。”

    何舜清从笔架上随意拿下一管笔,拿起桌上的白纸,准备记下她的话。

    余光瞥到这个动作,宋玉芳有些忐忑地拿手绕着电话线:“我认为,除了农民需要耕地来谋生而外,也不得不承认,教会对于村民是有一定的庇护的,有些时候也会关照到他们的生活。不管这种关照平不平等,有没有更深层的利益压榨和势力培植,总之这种交换是农民迫切需要的。因为在农村,还有一种非常糟糕的现象,就是丰年谷贱。年年不增收,年年吃不饱,贫农只能饿死、冻死,往上的中农富农就只得拿田亩来抵债,然后也变成贫农,重复着底层人的悲哀。那么,大地主怎么办呢?从内地逃来的农民就向我说过,交通较为便利的农村,地主还有别的办法可想。但在广阔的中原腹地之中,地主的应对方式往往就是弃地逃跑,留下大片的空地,这就留下孔子,让教会捡了便宜去。如果,我们有办法抢在洋人之前到达这些虽被荒废却可耕种的农村,同样也给村民庇护,以我们银行的官办优势,不以贱价收购粮食,甚至以一定标准充做储备粮、军用粮,那么对于解决农民生计、市价混乱,以及抵抗土地资源外流,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听完这篇长论,何舜清在纸上写下“火车”二字。然后抬起头,和孙阜堂相视一笑。

    话机那头的张庆元则沉默了许久,才继续问道:“那么你有想过,我们要怎样去到内地吗?”

    这一问,宋玉芳才恍然想到,设想虽好,却隔着许多耗时耗财的硬性条件,毫无底气地低声答道:“修路、通车”说罢,涨着脸,竟有些无地自容。

    “说得很不错,辛苦你了,也感谢你。”张庆元笑着,请她把电话交还给何舜清。

    “那我去忙了。”宋玉芳交出听筒之后,对着孙阜堂欠了一下身,这才沮丧地走了。

    她以为自己弄砸了,完全没有想到张庆元其实很赞赏她的眼界,就长远来看,是有参考价值的。至于那些没考虑到的问题,就是银行总裁也未必能担保,一定能在哪个期限内敦促当局规范全国铁路网。

    何舜清目送着她而去,这才转过眼来征询孙阜堂,是否出去听电话会更好。孙阜堂拿眼神回答他不必,他才将听筒放到了耳边。

    张庆元问道:“你怎么看待宋小姐的想法?”

    何舜清微笑着拿笔在“火车”二字下头,加了两道横线:“你已经问到关键点了,修路通车是一切经济蓝图的基础。”

    “好,再来谈谈别的。”电话里传来一声笑,接着道,“关于内部刊物的问题,已经正式提上日程。我看呐,这第一期很有必要把各地分行女职员的面貌做一个专题,由各分行选取一名优秀者作为典范,到时亦会对她们做一个简短的采访。作为刊物的主编,我以为北京分行推宋小姐最为合适。从业务成绩上来讲,宋小姐、傅小姐一直是合作模式,分不出高低来,另外有位沈小姐,同样在伯仲之间。至于后期需要她们谈及在不同岗位上的体会,佟小姐也能列在候选之内。这样综合来看,宋小姐绝对是最拔尖的。”

    “北京分行的实际状况,却由你这位上海分行的经理来分析。”何舜清往桌上一坐,挑眉笑道,“怎么,是怕我们挑选典范的时候会不公正?”

    张庆元哈哈一笑:“我是头一次做刊物,难免忧心过甚。不止是对北京分行格外关注,各大城市的女行员,都在我的观察之中。话里如有得罪,请你多担待。”

    又谈了几句工作之后,何舜清挂上电话。这时才察觉到,孙阜堂一直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光注视着他,脸上还挂着一抹笑意。

    “有什么事吗?”何舜清不明就里地问道。

    “去忙吧。”孙阜堂了然地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第86章 屡遭投诉() 
宋玉芳下了楼,只见佟慧怡,像专等着她似的,冲她招手道:“密斯宋,你过来一下。”

    以佟慧怡向来的作风,大概不会是好事。可这种情况下,直接拒绝也不礼貌。宋玉芳决定先跟过去瞧瞧。

    佟慧怡没有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而是走去了佟寅生的办公桌旁,一面找着纸笔,一面问道:“你知道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吗?”

    宋玉芳抿了一个笑容出来:“知道的,学姐。”

    佟慧怡没料到,自己只是这样一问,宋玉芳即刻便改口了,就转过来笑了一下:“你倒乖觉,也难怪你的客户总是很捧你的场。佟主任很满意你这阵子的表现,想嘉奖你吧,怕引出流言,就决定让给你一个大客户,你去谈谈吧。”她这边刚说完,手上的便条也正好写下了几行字,撕下来递了过去。

    宋玉芳没有接。

    因为佟寅生主管柜台,他的办公桌就在正中间那个柜台的后方。宋玉芳向四周的同事投去求助的目光,向她射回来的眼神,似乎都无内容,这就使她很为困惑了。、

    佟慧怡见状,冷笑道:“你和家兄之间过去不大愉快,所以我兄长才有些不敢启齿,要转托我来办这件事。你也太多心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我难道还能冤你不成?”

    宋玉芳觉得不接过来,这事就不容易过去,只得先答应再说。她没有说感谢的话,只是盯着上头的地址反反复复地琢磨。

    佟慧怡也不期待她的致谢,兀自走开了。

    宋玉芳就一路去找傅咏兮商量:“咏兮,你过来一下。你看”说时,将纸条递了过去,略述一番经过,接着问道,“这可信吗?”

    傅咏兮细想了一想,拿着那便条甩得刷刷作响,做好了冒险的准备:“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我们两个人一起去,还怕什么呀!我以为呀,佟慧怡那个人虽与咱们不睦,但也不至于为泄私愤触很大的底线。最多呀,这是个不好伺候的主儿,佟主任未必愿意拉下脸来谈这单生意。为了博个好名声,也为了不得罪客户,更为了同你勾销过去的恩怨,就以关怀的名义让给了你。”

    宋玉芳便也点头道:“也对,咱们多长个心眼儿,比什么都强。”

    恰是此时,一个穿灰布短衣的人提了花篮子进来,径直走到冷秋月柜台上:“冷小姐,给您。”说话时,就从篮子里取出一小束玫瑰,“这是今天的,明儿我还是这时候来。”

    眼尖的傅咏兮立马就看见了,一直地晃着宋玉芳的胳膊:“呦,你瞧,这崔万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过后,又很显出不赞同的神情来,“其实这样子天天送一捧花,我以为也不实惠。”

    宋玉芳笑问道:“你是想劝他存老婆本儿?这也是旧说法了,如今的新人物时兴捧着两颗真心,以发表演说的形势结婚。”

    “凡事有个度嘛。”傅咏兮回头一瞧,撞见宋玉芳笑容之中很有些深意,忙嗔怪起来,“哎呀,我说你也别老拿我年轻时的错来酸我嘛。崔万华眼下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成了家也得有点家底才能过上像样日子,否则对妻儿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总算很要好的朋友了,我可不忍心密斯冷为了眼前的一点浪漫情怀,做寅吃卯粮的事儿。”

    宋玉芳微笑着点头,拉了她往柜台那边走。

    冷秋月一见她们过来,先就抱怨起来了:“收了一个月,我真有点收出气来了。”

    傅咏兮点着头表示大大的赞同,接言道:“你有气就好事儿,就怕你太沉迷这种蜜糖似的感情,吃着经济饭,却忘了要做经济的人。”

    宋玉芳刚要搭话,耳边钻进一记响亮的拍桌声,她便向二人说道:“听呀,好像又是沈兰姐的办公室在吵架。”

    不单是她们三个,其他手上没事的人,都在向里瞧。有几个闲得慌的,早都跑到办公室门口了。

    冷秋月“哎呀”地叹了一声:“她这一向呀,简直是在引我朝宗教迷信上发展,也太多麻烦事儿了,别是犯了太岁了吧。”

    傅咏兮说着“赶紧瞧瞧去”,人就已经小跑了起来。

    隔着门,送到众人耳中的是佟寅生的声音:“先生请您冷静冷静,我们这儿是有档案可查的。这样吧,明天,明天我一准儿登门解释。”

    里头发脾气的客户,操着河南腔断然拒绝道:“不中,恁要是做了伪证,俺东家这钱就找不回来咧。”

    沈兰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飞速地翻着手里的记账本。终于找到了当日的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