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渣了那个陈世美 >

第38章

渣了那个陈世美-第38章

小说: 渣了那个陈世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好吗?是否也在想她?

    她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呆了好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掩好帐幔,把自己又关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艾怜起身,听香云说外面下雪了,于是吃过早饭,到院子里散步赏雪,不可思议地发现小七竟然正在院子里扫雪。

    怎么能让救命恩人做这等粗活!

    她急忙过去,抢下她手里的扫把,交给旁边一个粗使的婆子,吩咐道:“以后不许小七做这些粗活,她是我身边贴身的丫头,你们对她客气些!”

    婆子们急忙答应。

    小七着急地说:“夫人,我不会做屋子里的细致活,也不会伺候人,您还是让我干这些粗活吧。”

    艾怜拉着她的手,走到角落里,为她昨日的救命一事向她道谢。

    小七听完慌忙跪下说:“夫人,小七是大爷派来保护您的,小七的命就是您的,请您不要吓唬奴婢,奴婢天生贱命,受不起您的谢字,如果被大爷知道,小七一定会受到惩罚的,请您可怜小七,再不要这么对奴婢说话了。”说完,对艾怜连连叩头。

    艾怜愣了愣,才想到这里是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奴为主死,天经地义。

    本来还想同她做个生死之交的朋友,询问一下他们昨晚脱险的经过,被她这一跪,才意识到她们之间横着看不见的隔阂。

    她心里苦笑着,扶起了小七,不再与她说话,没了赏雪的兴致,转身进了屋子。

    两日过后,一大早香云领来一个美貌的丫头,那丫头道:“潘娘子,我是老夫人身边的丫头彩云,我们家老夫人知道家里来了贵客,一直想设宴为您接风,可是知道您前几日身上有伤,就没敢惊动您,后来听说您要为大爷做事,也没敢打扰,昨晚征得大爷同意,想请您今日过去赴晚宴,失礼之处,请您见谅。”

    艾怜忙回到:“我一乡野妇人,怎么敢当如此,本应我先去拜见老夫人的,只是我不懂礼仪,恐惊了老夫人,望老夫人见谅。”

    然后命香云拿出一串钱来给她打赏,小丫头谢过后告辞而去。

    王夫人为人还是很大方的,艾怜到这的第二天下午,就命人来给她量尺寸做衣裳,还给她送了二两月例银子,所以她才有钱打赏下人。

    去赴晚宴,要穿什么样的衣裳呢?拜见老人家穿得不能太素雅,得穿得讨喜些,另外不知道王延龄是否会出席。

    她打开衣柜,看了看自己的衣服。

    一套玫瑰红的薄缎袄裙,是她在上元节那晚穿的,是她用秦永送给她的料子做的,非常合身,颜色鲜丽,很配她的肤色。虽然她喜欢,但在王延龄这样的富贵人家,这件衣裳还是显得上不得台面。她恋恋不舍地摩挲了一会儿,又去看其它的衣裳。

    王夫人一共给她做了四套衣裙,天青色的衣裙就是前两日赴宴时穿的那身,小七已经洗得干干净净地还回来了,这身衣服王延龄见她穿过,所以她把这套衣服给否了。一套紫色吉祥如意纹绸袄,下配淡青色的裙子,虽然紫色高雅,但在夜晚昏暗的烛光下,紫色显得有些黯淡。一套绿色碎花的衣裙也很漂亮,不过在冬季的夜晚,似乎有些显得单薄清冷,最后就剩一套橘色的绸袄了,配的是藏青色襦裙。

    她拿出这套橘色的衣裳穿上照了照铜镜,绸袄做得很合身,显得她窈窕的身材更加动人,衬得她的皮肤更加白皙细嫩,让她看上去神采奕奕,精神得很。

    香云为她挽了个好看的发髻,她自己对镜细心地描眉,勾画眼线,然后涂上口脂,插上了秦永送她的鎏金莲花簪,她没好意思戴王夫人送来的首饰,为了让头上不至于太素净,她戴了朵香云做得小巧精致的绸花。

    她很满意自己此刻的造型,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到王延龄目光?忽然她想起那晚王延龄对着烛光下身穿内衣、半遮半掩的她,似乎并没有太大兴趣的时候,顿时泄气起来。

    看看天色,日头渐渐地坠下去了,艾怜叹了口气。

    在香云的引领下,艾怜来到了王老夫人住的上房。

    进了门后,堂上正中间摆着一张榻,上面坐着个五十多岁很是高贵优雅的老夫人,还有两个小小的男孩儿在榻上玩。下首两侧分别坐着王延龄和他的夫人,王夫人旁边还有一美丽的女子相陪。

    艾怜施礼说:“老夫人万福金安,潘氏有礼了。”

    王老夫人招手,请她坐在近旁,笑着对她说:“真是个标致的小娘子,你就安心住在这里,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跟我的儿媳妇说,不要客气。”

    艾怜恭敬地说:“夫人对我照顾得很是周到,伺候的丫头嬷嬷也都细心能干,我没想到的夫人都替我想到了,真是想不起来还缺什么。”

    老夫人微笑着说:“不是我夸嘴,我这儿媳妇能干得很,把这家里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龄儿能够一心为国效力,全靠这个儿媳妇在背后支持。”

    艾怜认同地说:“是啊,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

    王夫人听了,看了一眼艾怜,心有同感。暗想,陈世美能高中状元,看来是离不开这位夫人的辛苦付出的。

    王延龄听了这话,非常上道地起身对着王夫人深鞠一躬道:“听了潘娘子的话,才知道夫人为我付出良多。夫人辛苦了,请夫人受我一拜。”

    王夫人忙起身避开,说:“我为夫君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夫君休要如此,羞煞死人。”

    老夫人慈爱地看着他们两个说:“行了,你们小夫妻俩少在人前秀恩爱了,快介绍家里人给客人认识。”

    王夫人羞得脸色通红,急忙招呼两个儿子下地来,借以掩饰尴尬。

    旁边的丫头赶紧给两个小少爷穿上鞋子,抱下塌来。

    王夫人介绍着身边美丽的女子说:“这是婆婆表妹的孙女,叫薛玉蓉,蓉表妹聪明伶俐,可是婆婆的心头肉。”

    艾怜与薛玉蓉见了礼。

    王夫人指着两个孩子说:“这是我的两个孩儿,大的叫王珩,小的叫王瑜。”两个孩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长得很像王延龄,都是粉雕玉琢、精致漂亮的孩子。

    两个孩子恭恭敬敬地给艾怜行礼,艾怜急忙伸手扶起,拿出两个新做的巴掌大的布偶给孩子们做见面礼。

    贵族家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她又没钱,所以送的礼物只能标新立异,在花费的功夫上用心。这两个布偶是艾怜早就做好的,刚来宰相府不久,就听丫头们说王夫人有两个儿子,很感激她对她的照顾,便做了这两个玩偶,一直没机会送出去,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场。

第51章 梅姨娘() 
老夫人拿在手里细细看过;新奇的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总以为自己见识到了比旁人多得多的物事;没想到潘娘子今天给了我一个惊喜;活计竟然还能做成这个样子;真是有趣儿得紧。”

    王延龄打眼一瞧,对那两件新鲜的小玩意儿也感兴趣的很,只是众目睽睽之下,不好意思跟儿子们争抢。

    艾怜说:“不过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儿,我有两个孩儿,当他们哭闹的时候;用这些东西哄一哄;我好抽出身子去做事。小户人家,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哪里有闲暇时间去看顾孩子;又无闲钱去买玩具,总觉得亏欠孩子,所以经常琢磨着做些这种小东西,一针一线用心缝制;权当弥补孩子了。”

    老夫人叹了口气;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是个好母亲。”

    她初见艾怜时;见她眉目含情;体态妖媚;心里有些不喜。后来听她说话落落大方;神态不卑不亢,如今见她女红出色,话语间透露出一片慈母之心。真是人不可貌相,于是对她收了轻视之心,开始把她当做小辈,亲热地与她攀谈起来。问道:“你是均州人,均州人杰地灵,可有什么传说、典故说来听听?”

    艾怜知道老夫人一辈子荣华富贵,见多识广,她和老夫人年龄相差悬殊,地位天壤之别,实在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为了不至于冷场,又不能让老夫人觉得她乏味,所以她脑子里仔细回想有什么故事可以去讲。

    她又不是真的潘金莲,根本就没去过均州,正当她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的时候,脑海里沉寂多时的系统竟然复活了,给她上传来了一个有关均州的传说,才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艾怜一目十行,了解了故事的梗概,于是对众人讲述道:“我的家乡均州,境内的武当山是天下名山。唐贞观年间,天下大旱,飞蝗遍地,皇帝命均州刺史姚简在武当山举行庄严肃穆的道家法事活动祈雨。武当山的五龙岭上有个五龙池,相传住着五条龙,可以呼风唤雨,但它们性情暴躁,不易接近。

    姚简奉诏祈雨,想用诚心去感动上苍。

    他不让夫人知晓,不带仆役书童,自备干粮,带着草帽,独自一人进山。翻过第一座山坡时,遇见一位白须老翁对他说‘前方道路艰险,泉水干涸,小心你渴死在山上。’姚简不为所动,继续爬山。这位惯常骑马、经常坐轿的老爷脚磨破了,沉重的双腿挪动艰难,但他仍咬牙坚持。又遇一老翁说:‘前方有青脸红发獠牙的妖魔,不想被吃掉,就赶快回去吧。’姚简也没有动摇,就这样又翻了两座山坡,又先后遇到两位老翁劝他回去,姚简都摇头,一直向前,最后精疲力竭昏死过去。等他醒来时,一位老者同情地对他说:‘当官的有俸禄可拿,何必这样劳顿呢,那五条龙脾气坏,凡是来求雨的,必定被龙吃了才肯降雨,你读书人考取功名不易,还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你,就别去送死了,不值得。’姚简说:“不能体恤民情,不敢为百姓去死,当官有什么用?”他别了老翁,一步一拐继续爬山。

    来到五龙岭一下愣住了,路途中遇见的五个老者,都坐在那里,他们笑眯眯地说:‘姚大人,你的心肠太好了,均州有你这样的官员,是百姓之福,回去吧,明天一定下雨。’说完,五位老翁不见了。姚简下了山,回到衙署。第二日,果然云气汹涌,电闪雷鸣,很快下起了瓢泼大雨。几日后,草木禾稼俱备荣茂,天下解除了旱情。

    因此,唐太宗下令在姚简遇到五龙君的地方建‘五龙祠’,后来还建有很多宫观庙宇。得到皇帝批准,姚简弃官入道,领全家人隐居武当山潜心修行,最后他在武当山悟道成仙,被我们当地人尊为‘守土镇山之神’。”

    艾怜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就连两个小孩子都被吸引住了。

    当她讲完,王延龄感叹地说:“‘不能体恤民情,不敢为百姓去死,当官有什么用?’潘娘子,今日我受教了。”说完,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给艾怜行了个礼。

    王延龄的两个儿子见父亲行礼,便也急忙起身,学他的样子朝艾怜施礼。

    怎么敢受宰相大人的礼?

    艾怜急忙起身回礼道:“不敢对相爷说教,实在是这传说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王延龄笑着说:“潘娘子不必多心,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则故事的确让我颇有体会,姚简大人的言行是我等为官之人的楷模,我要把姚大人的事迹推广出去,让百官都能够向姚大人学习,这样,吏治清明,何愁我大宋不强盛?”

    艾怜冒了汗,只不过是一个故事嘛,她可不想对大宋的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尽管是游戏世界,她也不想改变周遭的大环境。

    这个讨厌的系统,早知道这样,她就胡编一个家长里短的故事了,系统真能给她添乱。

    没多久,丫头过来禀告:“老夫人,席面已经备好,可以入席了。”

    于是众人来到隔壁花厅,上首设了左右两张塌,榻上铺着锦褥,榻前各放着一张黑漆雕花长几,下面是六个同样的长几,几后放着椅子。王老夫人请艾怜上座,艾怜急忙推辞。

    王老夫人说:“潘娘子,你是我王家贵客,今日权且上座,以后再叙长幼尊卑不迟。”

    艾怜推脱不得,只得东边榻上坐了。老夫人下边是王延龄,接下来是他的两个儿子。自己下边是王夫人,蓉表妹,还空了一张几。

    老夫人命令丫头说:“把梅姨娘叫过来,她有了身子,也算是我王家半个主子,今日也出来见见贵客,省的以后不认识,冲撞了贵客不好。”于是有小丫头出去叫人。

    很快,两个丫头护着一个腹部隆起的美人进来,艾怜才看了一眼,眼睛便移不开了。虽是有孕在身,可这美人不施粉黛仍是倾国倾城之色,怪不得王延龄那晚对她不屑一顾,原来家里藏着这么一位绝色美人!就连艾怜一个女人,都深深地被她的容貌吸引了。

    梅姨娘一进来,刚要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