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242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242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柔钟会坐镇中军,石苞州泰等人率领大军进攻吴军,吴军坚守大营,两军奋力拼杀不分胜负,朱异见到魏军人数极多,果然让黎斐调守军来助战。

    打了两个月,双方士气殆尽,婉柔命人摆出马钧改良过的投石车进攻,吴军死伤惨重,多有士卒擅自逃跑,婉柔见到大批逃兵,立刻随同胡烈率领骑兵五千追击。

    朱异和丁奉于是放弃守备出来交战,两军短兵相接,喊声震天动地,死伤不计其数。

第490章 转机() 
婉柔和胡烈一直追到都陆,终于发现吴军屯粮的地点。

    胡烈打算进攻,婉柔制止,说道,“现在进攻,敌人知道我们虚实,可以从容应战,而且也容易把孙綝引来,不如到半夜进攻。”

    胡烈遵命,魏军按兵不动。

    到了半夜,婉柔忽然下令进攻,胡烈带领五千骑兵闯入吴军粮草阵地,到处点火,吴军遭到夜袭不知敌军人数,慌乱一团,黎斐下令灭火,胡烈的骑兵见到没骑马的就杀,黎斐好不容易将胡烈打退,但吴军的粮草几乎焚毁殆尽。

    前线,朱异得知粮草尽毁大惊失色,吴军已经无心应战,朱异和丁奉下令撤退,石苞州泰驱兵掩杀,吴军惨败,死伤四万余人,尸体不胜枚举,婉柔缴获吴军武器铠甲不计其数,向魏帝和太后报捷。

    朱异下令军队撤回都陆,吴军没有粮食,只能靠吃树叶维持,士卒逃亡投降大半,朱异和丁奉陆抗等人逃脱。

    孙綝得知朱异失败,召见朱异,朱异不顾陆抗阻拦于是前去。

    孙綝见到朱异,立刻命人将朱异拿下,朱异大喊道,“我是吴国忠臣,有什么罪!”

    孙綝怒不可遏,呵斥道,“将如此之多的将士交付给你,你竟然不胜!”

    朱异说道,“魏贼军士太多,首尾不能顾。”

    孙綝说道,“如今你再点军马夺回寿春!”

    朱异说道,“粮草已尽,不能再战。”

    孙綝大怒道,“粮草已尽就是你的责任!”

    朱异回应道,“我们兵力不足,仍旧与魏贼拼杀两月,其中怎么没见到大将军前来助战?”

    孙綝恼羞成怒喝斩朱异,左右求情但孙綝不同意,将朱异杀害,放弃了寿春城中全怿等吴国将士,撤回建业,孙綝损失士兵无数却不能拿下寿春,还杀害朱异,大失人心。

    婉柔回到主军大营,司马昭看到婉柔就笑容满面说道,“太长太主不愧多年行军,能有如此大功。”

    婉柔微笑摇头,“这都是钟会的谋略。”

    诉说战事,州泰等人也都夸赞钟会谋略,司马昭十分高兴,对钟会说道,“士季觉得如今应当怎么做?”

    钟会说道,“回来路上已和太长太主相谋,此时应当稳住城内人。”

    司马昭连连叫好,“二位的意见正合本将军想法,朱异不能到达寿春,并不是他的罪过,孙綝杀害朱异,就是想安抚寿春的人,让他们仍旧盼望救兵而奋力守城,他就坐观成败见机得利。如今不但要加强包围防止叛贼逃遁,还要让他们不能料定局势。”

    对众人说道,“可有计策?”

    婉柔说道,“反间计可以。”

    司马昭又问道,“计将如何?”

    婉柔说道,“既然吴国让诸葛诞以为还有援军,就散布谣言说吴国援军将到,而我军粮草不足,正在朝淮北撤退。”

    司马昭大赞,立刻同意,下令部分士兵假装北撤。

    诸葛诞等人听闻流言,又打探到魏军的确有后撤动静,于是放心,继续坚守城池。

    过了月余,城中粮食渐渐不够,但是吴国援军依旧未到,诸葛诞心中稍有焦躁,部下蒋班和焦彝进言道,“朱异士兵众多却不能入城,可见司马昭战力强大,孙綝杀朱异回江东,虽说回国调援军来救,实际恐怕要坐看我们与司马昭成败。”

    “如今粮食还算足够,我军兵力也多而且顺服将军,应当集中力量攻打其中一面围城军队,即便不能全胜,却仍然能保存自身,到时转移战场或是投奔吴国都不难,如果是坐守这里,等到粮尽,就再无出路。”

    诸葛诞还未回答,文钦说道,“骠骑将军率领十余万人归附吴国,而下官与全端等人都与将军同守死地,吴军将士父兄子弟都在江南,即使孙綝不想再来,陛下又怎会听从他而不顾将士?”

    “再说魏国没有一年太平,军民都疲惫,如今这么多的将士在这里快要一年了,内部即将生变,我们应当坐等时机,怎能舍弃易守难攻的寿春而选择冒死侥幸一战?”

    诸葛诞连连点头,蒋班和焦彝仍旧苦劝,诸葛诞大怒说道,“寿春难攻,我们固守这里等待援军,还有机会获胜,如果出城迎战,我军兵少,并不能战胜司马昭,如果反而让司马昭趁机攻下寿春,我们都往哪里去?你二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难道已经暗自降了司马昭,目下故意图谋本将军?”

    说完就下令要杀二人,好在文钦阻拦,诸葛诞于是呵退二人。

    二人退下,蒋班对焦彝说道,“诸葛诞不听良言,反而疑我二人通敌,这样下去早晚要被杀害。”

    焦彝说道,“吴军肯定不会再来,等到城中粮食耗尽,诸葛诞必败,我们既然已经不受信任命在旦夕,不如前去投降朝廷,还可免一死。”

    蒋班同意,于是两人连夜偷偷出城。

    二人见到司马昭,诉说一切,司马昭笑着说道,“既然诸葛诞不敢出城,那就坐等城中自乱。”

    蒋班又进言道,“听说全怿侄子全辉全仪在建业与人有争端,孙綝不满他二人,所以不顾全怿而撤走。”

    钟会听闻,马上说道,“应当前去迎接他二人,如果有他二人,就可策反全怿等人。”

    司马昭同意,于是让二人前去迎接全辉等人。

    全辉全仪带着母亲和亲信辗转反侧过了江,蒋班焦彝立刻派人迎接,对待全辉一家毕恭毕敬,全辉被带到司马昭之处,司马昭盛情款待,上疏魏帝将二人封为列侯。

    钟会向司马昭献策道,“全辉等人归顺,全怿并不知晓原因,可以伪造书信,说吴国朝廷要降罪全怿不能击退围城军队,要杀众人家属,所以才来魏国归顺。”

    司马昭同意,于是立刻写信,让全辉等人的亲信和家仆前去送信。

    全怿得到书信,和全端商议道,“朝廷认为我们不能退敌,要灭家门,诸位贤侄护送家人已到魏国,如今送来书信。”

    把书信交给全端,全端看完,十分惊讶,家仆说道,“主人有言,希望叔父带兵投降,必然可以得官封侯,他们在魏国也有依靠。”

    全端说道,“士兵都被文钦控制,我们区部不过数千人,虽然魏军不会重视我们的军力,但司马昭为了让他人也有投降之心,必然会厚待我们。”

    全怿同意,于是集合本部数千人,从北门出逃。

第491章 平定诸葛诞() 
诸葛诞文钦得知消息,立刻派兵拦截,全怿的部队一直冲到门口,守卫不知情况,惊慌不能应对,全怿大喊道,“将要突袭魏国,攻其不备,速速开门!”

    守卫不明就里也没有怀疑,打开城门,全怿于是带兵出城,诸葛诞的部队也赶到,和全怿的后部开始交战。

    全怿出了城,见到已有大军迎接,中间婉柔坐在战车里,对全怿大喊道,“予是魏婉柔大长公主,特来迎接全将军,贾充已有计策,全将军勿疑,快随予同走!”

    说完就下令绕路往魏军阵地行军,全怿的后部已经被击溃,士卒四散往城外跑,全怿全端见到事情紧急,于是不管后部,跟着婉柔就走。

    诸葛诞和文钦的部队追着叛军出了城,没跑多远忽然平底陷坑,魏军则堆起高垒,居高射箭,壕沟里的士卒被消灭殆尽,诸葛诞文钦大惊,立刻下令撤退闭门自守,司马昭也不追赶进攻,继续围城对峙。

    魏帝下诏全怿为平东将军、临湘候,全端等人各有封赏,寿春城中得知,众人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正月,寿春城中粮食见底,文钦见到吴国增援依旧没到,心中也开始惧怕。

    找到诸葛诞说道,“蒋班、焦彝必然会对司马昭说我们不会出城。全端等人投降,司马昭必然我们已到灭亡的时候,所以此时魏军肯定没有防备,如今可以出城一战。”

    唐咨也同意力劝,诸葛诞于是下令建造井栏进攻。

    诸葛诞登上城楼,让南门大开,文钦等人率军杀出,魏军已经挖了深沟,又在对面堆上土垒不让诸葛诞的军队越过,文俶的骑兵虽然英勇,但是完全没有勇武之地。

    诸葛诞下令射箭迎敌,魏军则登高抛出石头,火箭飞射如雨,一连打了五个夜晚,魏军占有地利,诸葛诞的部队死伤惨重,尸体遍地,血水铺红沟壑,诸葛诞见到劣势太大,只能放弃进攻退回城中。

    城中粮食几乎已尽,多有士兵吃不上饭,士兵不能忍耐,开北门出城投降,逃脱者有几万人,诸葛诞好不容易才重新稳住乱局。

    召集众人说道,“如今城中将要无粮,军士叛逃众多,怎么应对?”

    文钦立刻说道,“魏国士卒家乡都在北方,城中无粮自然北逃,不如就将北方士兵放出城节省粮食,让吴国士卒留守。”

    诸葛诞猛然看着文钦,“如此,这城是不是就属于吴国了?万不可如此!”

    文钦说道,“魏国士卒都盼望回家,如果留在城中只会引发暴乱。”

    诸葛诞呵斥道,“士卒跟随本将军多年,怎会不如吴军可靠?你这么希望吴国军力控制寿春,莫非是想挟持本将军?”

    文钦大怒道,“我率兵来救,身陷险地,怎还如此怀疑?”

    诸葛诞冷笑道,“本将军如果没有士卒,还怎么能不受你制约?”呵斥文钦退下。

    没过几天,吴国军士和淮南军互相争抢粮食,大打出手死伤众多,诸葛诞愤恨不已。

    文钦见到城中将乱,前去见诸葛诞,诸葛诞见到文钦就将文钦拿下,“本将军早知道你心怀二心,如今纵容手下军士杀我将士,就要献城投降!”

    文钦立刻否定,但诸葛诞不依不饶,将文钦处斩。

    文俶文虎得知父亲被杀,于是发动手下骑兵攻击诸葛诞,但是没有一个人响应,文俶文虎于是独身逃出城中,投降司马昭。

    婉柔对司马昭说道,“文俶当初突袭大营,让故大将军伤病恶化,而后致死,如今应当处死已慰故大将军在天之灵。”

    众人都同意,司马昭却说道,“文钦虽然罪不容于死,但文俶文虎现在是困窘无路投降,杀他们会大失人心,而且寿春还没攻破,如果杀了投降的人,城内敌军必然会有死守之心。”

    于是赐爵二人关内侯,让二人带领数百骑兵在城外奔驰,高呼道,“文钦之子都能免死封官,其余的人还有什么可害怕?”

    城内之人听闻,都放心高兴,想要出城投降但不能摆脱诸葛诞。

    二月,又有偷跑出来的士卒投降,告知司马昭城中大部分军士已经不愿抵抗,司马昭和婉柔等人来到阵前观看,又让士兵接近城墙,城上的弓箭手竟然都不主动射箭。

    司马昭对婉柔说道,“战力尽失,可以攻城了。”

    婉柔并未回答,嗯了一声而已,司马昭见到婉柔神态,说道,“太长太主身体不适?”

    婉柔说道,“年事已高旧病难愈,这两个月渐渐身体不顺,恐怕如今已经不起这样长时间的大战了。”

    司马昭命人赶紧护送婉柔前去休息,然后下令攻城,魏军四面进攻,云梯和攻城器械齐上,城墙上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又有投降的想法,抵抗并不积极,司马昭的部队很快就登上城墙进入城中。

    诸葛诞见到情况紧急,亲自上马,率领属下数百人向南突围想要跑到吴国,但是南城的胡奋的士卒太多,诸葛诞不能突围,死于乱军之中,余众都被俘虏,不降受死。

    吴国将士都奋力突围想要回国,王基早早派兵围住,吴国士卒不能逃脱,投降一万余人,吴将唐咨等人都投降,唯独于诠仍旧力战。

    王基在阵前对于诠大喊道,“吴军都已投降,你为什么还要独战?”

    于诠说道,“大丈夫受君主命令,领兵前来救人,既不能胜又要被俘,我决不会如此!”

    于是直取王基,王基后退让士卒迎上,于诠力战而死。

    司马昭诛灭诸葛诞三族,封王基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贾充劝司马昭道,“东吴投降将士家属都在江南,如果留在国内,恐怕将成隐患,假如以后再与吴国交战,可能会从内响应,那时为祸难当。古时秦国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