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241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241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柔回到永安宫,司马昭等人早已在此等候,见到婉柔,司马昭赶紧拱手,“多谢大长公主相救。”

    婉柔说道,“即便予不来,大将军也能自救,不必言谢。”

    司马昭说道,“虽然如此,如果动干戈,罪过太大,不过陛下已有杀微臣的举动,应当举大事。”

    婉柔缄默不知如何应答,贾充说道,“朝中大臣都支持大将军,但是四征手有兵权,尤其是抵御吴国的征东将军,手中大军更是能与一国相敌,如果他们不支持,大将军不能如愿。”

    司马昭说道,“如此,你就以慰劳四征的名义前去试探。”

第488章 诸葛诞起兵() 
贾充到了淮南,诸葛诞迎接,贾充命从人拿着东西去劳军,自己和诸葛诞对饮,贾充问道,“征东将军这里士兵多而且雄壮,令人心安。”

    诸葛诞大笑回答道,“吴魏长期作战,如果士兵羸弱稀少,怎么能守御数十年。”

    贾充哈哈大笑,饮酒回道,“此言得之,想来从武皇帝与孙权交战,到如今已过五十载,变化的事极多。”

    诸葛诞也叹气说道,“应当早日平定吴国以报朝廷厚恩。”

    贾充说道,“如今朝廷已非武文明三帝时的朝廷,洛都中诸位贤达的人都拥戴大将军,希望陛下能禅位给大将军,百官都赞同,将军以为如何?”

    诸葛诞大为惊讶,转而大怒,驳斥贾充道,“足下难道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贾豫州忠于朝廷表率至今,足下一家世代受魏国的大恩,怎会想到把社稷送给他人?如果陛下与社稷在洛阳有难,本将军愿为国家而死!”

    贾充默然无语,诸葛诞愤怒要离席,贾充赶紧起身稳住诸葛诞,“酒后戏言而已,大将军忠于陛下,怎会篡逆,将军不要多虑。”饮酒如故,贾充再没说起司马昭任何事情。

    贾充又去见了扬州刺史乐綝,得知诸葛诞向朝廷要兵要粮只是为了囤备,又蓄养死士,立刻回到洛阳,向司马昭和婉柔汇报道,“诸葛诞在扬州很是得人心,操练民众作为兵备,又蓄养死士自保,恐怕早已经心怀二心。”

    司马昭转头对婉柔说道,“当初太长太主送信给陈泰时,是否也送信给诸葛诞?”

    婉柔微笑说道,“以大将军的耳目众多都没发现,那就是没有。”

    司马昭又问贾充道,“那就不知道诸葛诞是否真要造反,然而如何应对?”

    贾充说道,“应当召诸葛诞回朝廷。”

    婉柔立刻说道,“如今诸葛诞只是拥兵自重,如果召回,诸葛诞必反。”

    贾充应对道,“虽然诸葛诞不来而且必反,但现在反叛还能应对,要是等到以后诸葛诞实力更加壮大再反,祸害巨大。”

    司马昭很同意,于是让魏帝下旨令诸葛诞入朝为司空。

    诸葛诞收到诏书,想起之前婉柔的命令,觉得已经被发现,更加恐惧,怀疑是乐綝告密,于是派兵杀掉乐綝,聚集淮南守军十余万,又招募壮丁四五万,囤备粮食自守。

    把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为人质,向吴帝孙亮称臣求救,吴帝派文钦全端等人领兵三万前去救援诸葛诞,封诸葛诞为骠骑将军,寿春侯,领青州牧假节。

    消息传到朝廷,司马昭汇集众人,说道,“诸葛诞果然反叛,谁可平定?”

    婉柔说道,“诸葛诞联合东吴,比文钦父子兵多粮足,又得淮南人心,故大将军尚且带病亲自征讨文钦,大将军如今却想置身于事外?”

    钟会也说道,“太长太主此言得之,西边姜维如果得知这事,定然又来入寇,大将军这战是关乎性命之战,如果胜利则再没有可与大将军相抗衡的势力,举大事并无阻碍,如果失败则无翻身的可能,只能坐等灭族。”

    司马昭站起说道,“士季说的很对,本将军即刻点兵前去征讨!”

    贾充也说道,“诸葛诞势大,又得人心,恐怕难以应付,应当让陛下和太后随行,让诸葛诞失人心,也免得陛下在宫中发难而让大将军前后不能顾。”

    婉柔立刻站起,“怎能让陛下太后劳苦?”

    司马昭拱手道,“如果不能攻下寿春,则万事全败,不得不除去所有隐患,陛下和太后就委让太长太主侍奉了。”

    婉柔知道司马昭主意已决,于是不多说了。

    司马昭抽调各处军力共计二十六万向寿春进发,魏帝和太后以及婉柔大长公主随行,吴帝又派朱桓之子朱异等人领兵数万前去接应诸葛诞。

    汉卫将军姜维听说司马昭抽走关中兵力前去攻打淮南,于是又出几万人攻打秦川,邓艾司马望坚守不出。

    司马昭到达丘头,立刻让镇南将军王基和安东将军陈骞等人进攻寿春。

    婉柔陪同魏帝太后,魏帝曹髦说道,“司马师与文钦交战还不敢让朕与太后随行,如今司马昭竟敢如此逼迫!”

    婉柔叹气说道,“司马昭担心皇帝在宫中起事,他就无暇顾及。皇帝如今不能作为,只有坐看而已。”

    曹髦握着婉柔的手说道,“太长太主与太后总劝朕要隐忍等待,朕如果等下去,真有转机?朕觉得只有被废而已。”

    婉柔叹气说道,“皇帝忧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然而除非诸葛诞打败司马昭救出陛下,否则无能为也。”

    魏帝听了,对婉柔说道,“朕觉得司马昭还是信任大长公主,大长公主请到司马昭身边妨害。”

    婉柔听了犹豫了一会,答应离去。

    婉柔回到司马昭大营中,司马昭问道,“陛下反应如何?”

    婉柔说道,“皇帝发怒而已。”

    司马昭说道,“微臣宁愿陛下怒,不愿陛下谋划。”

    婉柔询问战况,司马昭说道,“王基正在围城,吴国援军已到。”

    正说间,快马急报到达,跪地说道,“禀告太长太主、大将军,吴军趁着高山险要率军突入城中与诸葛诞回合,镇南将军战斗不利,未能阻止。”

    婉柔立刻说道,“如此,则叛军士气高涨,寿春向来抵御东吴,城墙高而坚固,不能硬攻。”

    司马昭觉得有道理,下令王基集合军队坚守勿战,等待守军懈怠。

    吴国朱桓之子大都督朱异率兵三万进驻安丰,与城内守军相呼应。

    婉柔又对司马昭说道,“之前吴国就是利用北山险要打败我军才入城,如今朱异如果再占领那里,与城内兵将共同攻击,恐怕要有危险,应当令王基先去占领,围城不用着急。”

    贾充等人也都赞同,司马昭于是同意,让魏帝太后下诏。

    王基接到诏书,对陈骞说道,“包围已成,兵马聚集,现在就应该等待敌军奔逃而剿灭,诏令却让我们守备险要而让城内的人放肆,如果这样,后事怎么处理?”

第489章 妨碍不成() 
陈骞说道,“难道是陛下故意妨碍大将军?”

    王基摇头,“陛下只有听大将军的话而已,如果不是大将军身边有愚昧的人进言,那就是大将军误判了,我们应当继续围城,不可奉诏而误战机。”

    原话打发使者回去,陈骞同意,又劝王基上疏以免被误会。

    使者回报司马昭一切,司马昭犹豫不决,婉柔趁机谮言道,“王基向来自专,之前讨伐毌丘俭就是如此,久而必然为祸患,即便大将军除去诸葛诞,将来王基为害更大,应当立刻免职。”

    钟会说道,“并不是这样,现在围城,正好可让城内的人忧心,也容易击退外援,东吴想要趁这机会拿下寿春,自然还会再派大军,如果先行打败东吴援军,则城内叛军只有坐等死而已。”

    正说间,王基的上疏到了,司马昭观看之后说道,“王基说军心已经安定,如果再转而守备险要,军心肯定不安,诸位认为怎样?”

    众人都同意王基的看法,婉柔势单力孤,于是没有再反对,司马昭对婉柔和钟会说道,“军心稳定十分重要,士季就侍奉太长太主前去坐镇督军,本将军也会速派后援。”

    婉柔说道,“如果要稳定军心威慑叛军,应当陛下与太后同去。”

    司马昭摇头道,“如果陛下阵前号令让将士倒戈,微臣哪能抵抗?太长太主威严足够。”

    婉柔见到司马昭这么谨慎,只能答应。

    钟会和婉柔到达王基军中,婉柔亲自宣读同意王基行动的诏书,王基领诏谢恩,婉柔说道,“镇南将军,虽然朝廷同意将军做法,然而将军千万不可再轻率自专,凡事应当按照朝廷诏令行事,以免出错担责,前线交战虽然容易建功,但也容易获罪。”

    王基拱手说道,“谨遵太长太主教诲,但如今叛军与贼军势大,不得不全心迎战,战场变化瞬息之间,如果等诏令才动则必然耽误战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王基宁愿获罪,不愿有损国家的利益。”

    婉柔叹气说道,“镇南将军一片忠心令人敬佩,如此就好自为之。”王基拱手应诺。

    婉柔和钟会回到营帐歇息,钟会说道,“太长太主方才为什么那样说话?”

    婉柔说道,“王基不听诏令,就是让高居庙堂的人颜面无光,而高居庙堂的人宁愿国家受损,不愿脸面无光,不然今后怎么制约指挥其他人?”

    “如今王基有大将军保护,如果哪天大将军一时不满,旁边的人肯定趁机谗言加害,王基就算有大功,岂能幸免?”

    钟会拱手说道,“太长太主考虑深远,是在下曲解了。”

    婉柔说道,“士季莫非认为这高居庙堂的人就是予本人?”

    钟会微笑道,“微臣岂敢。”

    婉柔说道,“予虽然位高,也怕天下人咒骂,骂的人多了,也很可怕。”

    钟会回应道,“人言虽然可畏,但如果封其口杀其家,旁人就不敢再言。庶民本来就很愚昧,多让人为高居庙堂的人美言改变舆论,则庶民的言论也会渐渐跟随。”

    婉柔说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所以如果士季再胡说,予就要封士季的口了。”钟会听了,大笑赔罪。

    外面通报青州刺史石苞、兖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质求见,婉柔立刻有请,三人见到婉柔都行军礼。

    石苞说道,“听闻吴国孙綝又出六万增员,大将军已汇集士卒二十余万与贼交战,幽州冀州部队也准备进发。大将军与诸葛诞对峙不能脱身,派微臣等人率领部队供太长太主调遣,抵御城外吴军。”

    婉柔叹气说道,“自从武帝起兵,未曾有过这样,这战看来当真是大将军存亡之战,竟然已调动各处军力,想来蜀国进犯多次让明帝十分焦虑,如今即便将每次出兵人数全部累积,与现在相比也不过是儿戏。”

    州泰说道,“因为吴寇攻打寿春数十年不能下,如今见到良机,自然全部出击,如果吴寇得到寿春,则中国地带都将遭难。”

    婉柔说道,“朱异屯兵在外是心腹之患,应当先击破。”又问钟会道,“士季可知道如何破敌?”

    钟会说道,“敌军众多,那就攻他粮草。”

    婉柔随同石苞胡质带领步兵两万人前去攻打朱异大营,朱异出兵迎战,两军厮杀在一起混乱不堪,尸体铺满地面血水横流。

    杀了一个时辰,魏军兵少渐渐显露劣势,婉柔下令撤退,吴军立刻追击。

    一直追到阳渊,忽然州泰两万士兵从四面围上,朱异大惊,立刻率军后退,魏军回头反扑,一直又打到朱异大营,吴军士气大跌,魏军猛攻不停。

    司马昭在后军随同魏帝和太后,让胡遵二子胡奋胡烈带兵助战,朱异不能抵挡,率领吴军弃守撤退与孙綝回合。

    七月,魏军主力到达寿春,孙綝领兵九万驻扎在镬里,得知魏军主力将寿春围住,派朱异率领丁奉黎斐等人带领七万士兵前去解围。

    朱异将粮草留在都陆让黎斐看守,自己带领大军进发黎浆,婉柔等人也带领大军十万迎战。

    婉柔对诸将说道,“我军多过朱异军队数万,可以与他一战,然而之前钟会说攻他粮草感觉更好,如今谁知怎么行事?”

    钟会说道,“现在就应当倾全力攻击朱异,朱异必然忙于迎战还会调来援军,援军必然是从守卫粮草的地方来,这样吴军粮草辎重防备必然薄弱。”

    “士卒如果是逃亡也肯定会返回那里,如果派出一队骑兵跟随,不但能找到朱异囤积粮草的地方,还能就地焚毁劫掠,吴军必然大败。”众人都觉得好,婉柔也十分同意。

    婉柔钟会坐镇中军,石苞州泰等人率领大军进攻吴军,吴军坚守大营,两军奋力拼杀不分胜负,朱异见到魏军人数极多,果然让黎斐调守军来助战。

    打了两个月,双方士气殆尽,婉柔命人摆出马钧改良过的投石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