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彼得原理 >

第36章

彼得原理-第36章

小说: 彼得原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目前之窘境,拼命找药到病除之万灵丹。
    人类无法但然面对现实。
    ——艾略特(T。S。Eliot)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美国发射水手十号(Mariner l0)探测水星,并且自数十亿英
里传回探测之照片。水手十号计划耗费了多年的人力财力,然而解决能源粮食短缺之社会规
划却迟迟无法实现,即使直到问题恶化严重,部分人士却仍认为这只是政府的小疏忽而已,
其罪可赦,其责可免。
    我们大部分人都很会原谅自己,苛责他人,甚至归罪他人,也正由于有许多诚实的人急
于名利,而使我们社会各阶层逐渐腐败,他们欺骗作假,使消费者蒙受损害;右派、左派的
极端激进份子,其行事和表现似乎强调唯有暴力及仇恨方能使未来更美好;也有许多具有权
力及影响力的人,本可以使我们更具有建设性的转变,然而却只保护其本身之利益,置人类
前途于不顾。有许多市井小民志得意满,尽情奢侈浪费,无视于即将迫近之危机,或是对危
机毫不关心,无动于衷,诸如此类,甚至比嫌恶目前情境的人们更加糟糕,因为他们是如此
冷漠,对一切浑然不觉。更有些人不愿因公益来牺牲自我的享乐与便利,而更使人类涉临危
险。
    人生像水道一般,你投入什么就获得什么。
    ——莱雷尔(Tom Lehrer)
    虽然我们随处可见人类自私自利及自满骄傲的现象,然而我们也可看到一些希望、感觉
到正进入一种尊敬并领悟大自然的时代。这领悟可从多处得知,愈来愈多的人领悟到个人命
运无法和大自然与生存在此星球的其他生灵分开。
    生命及任何事物的充实即是宇宙之美,应去珍爱而不是疏离。
    ——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
    本书即是尝试呈现简易之常识,使我们人类能更适于生存并且追求自我成就,乍看之下
似乎陈义过高,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须努力探求,否则我们便会一无所有。
社会借着工业进步昌明的结果,究竟会迈向何种境地?当工业停止进步,又能为我们人
类留下什么?
    ——米尔(John Stuart Mill)
    我是半世纪前出生于益精市(Excelsior City),祖先们都是开路先锋的农夫,而我是在
益精市郊生长的第一代,亲眼目睹这城市的兴起,它从一个海港蜕变为农产品供给地、伐木
公司及矿业控测群集之地,现在益精市已成为一座工业化、商业化的大城市,支配着本县及
其居民的生活方式。
    他最大的抱负就是远离文明,一有钱他就跑到南加州去了。
    ——约翰逊(Alva Johnson)

城市生活品质恶化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人们所求不多,居民只要市长或是市议员们不要做出使本城蒙羞或
窘困的事情,也就心满意足了,然而这种情况却随着城市扩增而有所改变,“益精市”的前
途掌握在如比奇斯利克(Jeremiah Beachslic )、巴龙(Rob。R。Baron)及杰图尔
(J.P.Getall)这些工商界领袖的手中,随着都市的扩张,他们均被视为本市的英雄。他
们所强调永无止境的市场扩展、资源利用,以及对生活水准不断提升的承诺,在在都是找成
就“美国梦”(American Dream)的基础。
    益精市从未被规划成“城邦”(city…state)的形态,它只可算是顺势发展罢了。仿佛
就在昨天,我的祖父母在平静的益精山谷中耕作,享受自然的悠闲纯朴,偶而开车到城中购
买些补给品、在商店闲逛、坐电车游逛或看人理发串串门子。然而现在,我们却挤居城市中
或在高速公路上塞车,只期盼能够准时打卡上班。从以往的古朴到今日的情况,没有一定的
顺序阶段,我们就是这样,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各区域自然而然地自城郊变成都会。
    城市生活就是:上百万的人们寂寞地聚集在一起。
    ——梭罗(Hery David Thoreau)
    益精市的扩张也增加了工作机会,于是形成了一个劳工密集区,益精床垫公司、水星纸
厂、布莱特营造公司以及其他类似之公司都不是在荒郊野外,而是在城市之中经营,尤其是
能够提供足够劳力、水源、电力、运输、税负减让及有潜在市场之处,也由于工厂逐步移向
城市,劳工人口因而增加,商业活动活跃,使得益精市得以繁荣发展。
    都市就是活动力的展现,你可以在城市中找到最好的商店、戏院、图书馆、餐厅、画廊
及文化中心,光这些好处就足以抵销都市发展所带来之弊病,如犯罪暴力、拥挤、污染、官
僚及交通拥塞等;同时感觉上在都市亦较易追求、获得幸福。
    所有城市都有了疯狂的一面:但在疯狂中亦带勇猛;所有城市也都有美丽的一面:但美
丽的背后有时却令人感觉狰狞。
    ——莫寿(Christopher Morley)
    虽然预言家警告这样的发展“太快、大多”,但益精市仍不断地扩张。屯垦者大肆买土
地、开垦社区,创造了诸如益精高地、益精湖畔公园及益精疗养村等社区,像这类的“准社
区”城市所带来的后遗症而不自知。贫穷的人被遣忘在次等的住宅,因为想拥有新家,所须
付出的成本在城市中已上涨两倍,因此所获取的利益反倒成为城市的污点,而且有愈形恶化
的趋势。贪婪的屯垦者掠夺新的土地从事开发,却毫不考虑到被改变的区域景观、水土保持
工作,以及益精市资源等相关问题。

官商勾结
    从政治层面看亦可反映出一些助长环境恶化的发展。前任市长凯文出身名门望族,亦是
各种艺术。活动的赞助者,然而却在市长选举中失利败给派特——一位强力支持大企业的政
客;而继任者潘克市长更在其三任任期内大捞一笔,不当致富,使他每适生日时便席开百
桌,大肆铺张宴请和政府部门有合约之商界闻人。除此之外,市府内亦设有一税赋减免信托
基金,由市长的堂哥掌管。根据《益精日报》的报导,潘克市长在退休之际已收受比奇斯利
克油品公司之股票,以答谢其允准开采益精湾的油田;而巴龙银行总裁巴龙三世也为潘克市
长购买益精乡村俱乐部终身免付费的会员证。市政府就像上层漏洞的船逐渐下沉。
    若今天你仍感迷惑混乱,只因你未明智地思考。
    ——彼德(lrene Peter)
    “直到这种官商勾结愈来愈明显,益精市的居民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他们把
狐狸送进了鸡窝,居民听到母鸡的咯咯叫声,却始终看不到蛋,这时他们才睁开双眼而猛然
察觉,他们的环境已充诉着有毒的化学废料、污水、烟雾,到处丑陋的都市面貌以及沉沦的
道德感。在不稳定的经济中,物价暴涨,使得像我这样年轻但薪资微薄的老师,困居在高价
租金区域中却动弹不得,无法搬运;正当我觉得钱存得差不多而可以打点些东西时,却发觉
物价又涨了。
    钱是圆的,它会滚动离开。
    ——阿莱赫姆(Shooom Aleichem)
    贫穷的人及饱受压迫的族群开始群情激愤,进而诉诸暴力与犯罪。增税、涨价、物资短
缺、能源危机及罢工等现象,使日常作息无法正常运作,一片混乱,于是油然生起对都市生
活的憎恶,并向往以往纯朴简单的生活。
    托拉斯(袭断)集团以其拥有之公司而闻名。
    ——琼斯(EllisO。Jones)
    他们怀念七一年代的生活方式,想要回到以前安居乐业的生活,而选举奈尔成为新任市
长,寄望他能从事改革,重建法律与秩序。奈尔市长上任后,全力展开一连串的措施对抗青
年文化、反对异议份子、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新闻自由及生育控制,他强调个人之小我对
社会福利义行的责任,他的座右铭就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这类似开国元
勋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的论调。奈尔市长又赞扬爱国主义、勤奋工作、节
俭。大我、家庭、教会及自扫门前雪的价值观,诸如此类的观念使得他能使污秽的政治转浊
为清。然而在此同时,犯罪及任意开发环境却逐步恶化。
    我需要四个州的善意立法,自行运用我的金钱成立立法机构,因为我发觉这样的方式最
为廉价。
    ——古尔德(Jay Gould)
    除益精市外,事实上全世界科技发达国家正带头领导发展中国家,朝着毁灭的途径迈
进,人类与自然界都“手携手、肩并肩”朝着毁灭的路径行走,我所谓的“彼德扩增”
(Peter Prolif…eration)效应正代表我们正在蹂躏着自己的星球;我们过度渴望所谓的
“增长”,殊不知提升国家生产总值也正是掠夺人类资产的明证,而经济成长的美梦,及像
这种纠缠盘结的“恩赐”,最终会成为我们的噩梦。
    当国家变得苍老,艺术美学亦不再引人入胜,而重商情结却比比皆是。
    ——布莱克(William Blake)

渐进式的教育改革
    在一九三八年,我开始参加教师课程时,就有心理准备在未来成为一名传道授业的教
授;然而在实际从事教学之前,我也不断寻找大众教育问题的解答,事实上二十五年来,每
年我在研读不同课程时也从未间断思考,开始我只是在乎自己的教学,思图改进,但以后找
也开始关心其他老师如何改进教学方式,盼望使为人师长者能更加称职。
    从研读自然科学逐渐移转兴趣至社会科学领域,使我更能领略科学与人生之间微妙的关
系,然而我们对科学的研究,似乎无法与实际社会进步的情况相结合。所谓的科学与技术似
乎自行发展,有着精确的演算与抽象的定义或分析,考虑众多因素,却独缺对“人”的考
虑,换言之,人类的创造的科技使得人已无法以社会约束力指导其发展。我相信教育必须做
某些改革,使得孩子们能关怀万物、聪慧理性,进而能与他人和平相处,与环境和自然“和
谐”生活在同一星球之上,并且在科技化的世界当中,拥有满足的个人生活。
    在十九世纪初,很少人需要广告撰稿人去告诉他们究竟有何需求。
    ——加尔布雷斯(John Kenh Galbraith)
    在我察觉到问题时,便知道最重要的改革步骤,首先须从教师本身教育着手,而那些颇
受欢迎的教育改革提案,例如小班制教学。更多之财力支援、好的书籍、完善的设备及建物
筑,诸如此类的提议若没有完备的师资伴随增加,就往往没有多大价值。完备的师资就是教
师能够具备相当程度的能力。我致力于建筑一种提升教师能力的有效方法与一系列的改进计
划。而这种方法就是“系统渐进法”。此方法虽然耗时,但其结果证明此法比以往传统方法
来得有效。也由于系统渐进法之成功,使我联想到或许也可适用于改善其他人文或社会情况。
    事实上,系统渐进的概念并非首创,它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太空计划,使人类能登陆月
球,尽管成就如此“高超”,这观念却从未在人文之课题上加以应用。
    谴责科技,就好像是忘记那绿油油的美丽花园,是由海水淡化后加以灌溉而成的;然而
颂扬科技成就,也像是忘了原子弹投掷在广岛所造成的损害一样。
    ——蔡斯(stuart Chase)

恶性循环
    由于人类具有创造的天性,使得人类成为无可救药的系统建立者。环视整个人类历史。
人类将所有的观察纳入系统之中,人类创造发明了法律制度以规范其社会行为;更制定航行
规则、道路网,并且也将诸多知识纳入所谓科学范畴之中。除此之外,也将人类的未知事物
纳入信仰、宗教及玄奥的体系之中,所有人类各期的社会,不论身处文明或原始时代,都可
算是人类自创的系统,我们拥有的科技文明,不论是简单的工具、武器或是电子、传播输送
网络,都是由人类所自创的系统。
    不幸的是,这些大多数由人类为了处理社会问题而建立的系统,都是天马行空的任意发
展,即鲜少注意到长程发展的结果。没有人料想到大气层会受到污染,也没有人会料想到社
会福利所衍生出的诸多问题;从没人想到致力于医药的发明,竟也会衍生出社会上老人与新
生儿的问题,也没有人会想到富裕的结果竟会发生背后的贫穷现象。
    我们益精市的农民仍然种植作物以供应全城居民,而在处理与运送这些农作物的过程
中,需要多方配合,如农夫需要种籽、饲料、肥料、除虫剂以及其他化学药品,以帮助作物
的种植与生长;卡车及火车载运农作物到达经销商之手。但是以往云雀的叫声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