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罗辑思维 >

第25章

罗辑思维-第25章

小说: 罗辑思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现在讲“双创”,鼓励创业、创新,鼓励海归回来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创业。说实话,我觉得其实最该鼓励的是我们的制造业如何和世界先进科技结合,实现下一次升级。

    我们的制造业如果能和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结合,我们的制造业也一定是最好的。而且,这一轮结合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的结合是和世界500强谈,人家在你这里设厂就不错了,是政府要求必须设厂,这种时候肯定只能赚到一点代工费。

    现在,它们都是一些小企业,不光需要你的制造能力,还需要你的市场、你的投资。你三位一体跟它合作的话,你至少是它的二股东,甚至一不小心还会变成大股东。所以,这种时候获取的利益和在这个产业中的控制力是远远高于以前的。而且,这种操作是完全市场化的,不违背任何wto原则。我们是用市场化的手段,光明正大地帮助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实现科技突破。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光荣。

    从一些细节上去挑理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有人说,中国人连圆珠笔尖都生产不出来。我不认为它是关键产业,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本来就是互相供货的。你要说有些东西是中国人生产不出来的,还有更多东西是老外生产不出来的呢。大家本来就是共存的,从一个点上去说我有你没有,是没有说服力的。

    从整体上讲,中国是有掌控力的。比如前面举的那个例子,那么多电子产业的美国人要跑到深圳来,不管是做可穿戴设备的,还是做手机的,只要是做复杂点的电子产品的,通通都往中国跑。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能制造。我不认为制造iphone需要的精度比圆珠笔尖要差。这种东西中国人都能制造,为什么做不出来圆珠笔尖?只能说明一点,可能那不值得我们制造,因为一个技术不够高的时候,一定会流向相对便宜的地方,我们留下的其实是技术水平最高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去客观地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森林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相当强大。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似乎当不了创新的原创者就不过瘾,就代表你不够强,所以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讲自主创新。薛兆丰老师有一句话:“创新就是个技能。”你听说过自主创新,听说过自主物理和自主数学吗?听说过自主游泳吗?因为创新是个技能,能掌握就是好样的,至于从哪儿掌握,当然是从最先进的地方学来。

    我们的制造业到今天有优势,也是因为我们跟世界500强学的。世界500强的制造技术无疑是最好的,我们学完了以后又加上一个开放性,我们就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因为世界500强当时不够开放,是被逼着把技术转让给了我们,被逼着教我们怎么开放的。结果没想到,我们变成世界最好的了。

    那么,未来我们能不能和世界最先进的科研企业、研发企业学习,把研发也通过学习达到世界最好,变成全球创新最领先的呢?这种自主、不自主,我觉得只是个过程,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就是好样的,这时候没有必要追求结果。

    不需要每个部分都创新

    现在,整个创新产业链是个复杂结构,不代表每一部分都要创新。比如,一辆车好不好,要衡量发动机的转速、衡量它的输出功率,你不能方向盘也衡量转速、输出功率,后视镜也衡量速度,对不对?它们各自的指标是不同的,而绝大多数时候它是以配合为主,并不需要自己有多么新。

    所以我说,一个创新的产业链里绝大部分其实不新。有人承担创新,有人承担协同,有人承担广告,有人承担渠道,有人承担生产。不是每个部分都需要创新,每个部分都创新反倒坏了,因为整个系统就构建不成了,整个创新就乱了。

    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以后,除了带动科技发展,让欧洲、美国致富以外,中东也致富了。中东创新吗?不创新,但它有石油,石油是整个科技工业革命很重要的一种能源。所以,独特性是第一位的,只要你有,别人没有,你就会赚大钱。现在,中东的地位有些动摇了,因为俄罗斯也有石油,很多非洲国家也有大量石油出口了,中东就被削弱了。

    我认为这一轮的科技革命也有类似的特质,我们要衡量的是,哪个产业链的哪个环节能够被中国人实施强大的控制。一旦我们能控制,即使不创新,也会反过来控制那个有创新的部分。

    科技革命时代的石油就是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因为这时候能源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复杂产品要量产不容易。如果这个能力只有中国人有,我们就等于是石油输出国一样,就能够享受到超额的利润。这种时候,从结果的角度来看,谈自主创新不如谈对创新产业链的控制。

第25章 商业思维的升级(1)() 
你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老板给你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你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

    01物种战争:重新理解商业社会

    人类——自然界最大的杀手

    我经常跟一些热衷于环保的朋友聊起人类的历史这个话题。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人类的历史好像是分成两截的:一截是工业革命之前,我们过着天人合一的田园生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一截是工业革命之后,现代社会来临,我们变成了大自然的洪水猛兽,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

    其实不是这样的,人类自从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人类,还没有像样的文明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大自然,尤其是生物多样性面前最大的杀手了。大量的动物灭绝,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到来之前的事情。

    有一个材料说人类发源于非洲,之后来到了亚洲大陆,然后有一个阶段白令海峡被冻住了,人类趁机就从北边绕到了美洲。人类的脚步按当时的速度来看是非常快的:在16000年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美洲;然后用了2000年,就到了中美洲;又过了2000年,到了南美洲的南端。

    人类自从入侵美洲开始,就是美洲的生态灾难。北美洲原来有47种大型动物,人类来了之后其中的34种就灭绝了。南美洲就更惨了,原来有60种大型动物,人类来了之后灭掉了其中的50种。什么猛犸象、剑齿虎,我们现在都只能在古生物博物馆里面看到它们的化石或者复原的模型。所以,这种类型的物种战争,人类从来都不怕。在历史上,我们从来都是常胜将军。

    上帝的跳蚤

    我们怕什么?怕的是那种跨度最大的物种战争,就是貌似强大的人类与貌似非常渺小的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物种战争。事实上,尽管人类的医学发达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们仍然没有把握打得赢这场物种战争。

    西方的很多科幻片,讲的都是一个新的病毒变异出来之后,导致整个人类灭绝的故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人类的头上,我们拿它毫无办法。

    当年,毛泽东写了一首诗,其中就说到这样一个处境:“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就是说,华佗这样的名医,拿小虫子都是没有招儿的。

    我原来对这些知识也不甚了解,但是这几年来,我不断地琢磨这个时代的商业问题,大家不觉得与此有点像吗?那些貌似庞然大物的大公司,一个个莫名其妙地倒下了,就像一场瘟疫。而现在最神气的,反而是那种像微生物一样,或者像蟑螂一样的小型创业公司,他们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我想,也许过不了多少年,就会有人发明一个词,叫“大公司的黑死病”,用来描述我们正身处的这个商业时代。

    现在,市场上还流传着很多词,比如病毒式营销、细菌化传播等。看来了解一点与细菌、病毒相关的知识,对于理解现在的商业环境大有好处。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来源于一本叫上帝的跳蚤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叫王哲,外号“京虎子”,医学出身,后来做了专职的科普作家。我的朋友在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王哲是中国科普作家中文笔最好的,看完之后果不其然,写得真是精彩。

    黑死病肆虐欧洲始末

    让我们回到细菌、病毒和瘟疫的话题。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瘟疫,就是14世纪在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其实就是鼠疫,只不过当时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场病和老鼠有啥关系,准确地说是不知道和老鼠身上带的细菌有啥关系。当时的人连细菌、微生物的存在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将其命名为“鼠疫”呢?

    为什么叫它“黑死病”呢?是因为得这种病的人,马上会神志不清、意识恍惚,紧接着就是呼吸困难。这就会导致患者全身缺氧,皮肤呈黑紫色。再加上患者临死的时候,腋下、腹股沟的淋巴肿大呈黑紫色,死状非常之恐怖,当时人为它起名为黑死病。

    我们现在看欧洲史,总觉得黑死病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黑暗时代,其实这是个错觉。只不过,那场灾难的规模来得实在太大、太凶猛,所以很多人都写过那段历史。其实,黑死病的剧烈爆发,前前后后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它迅速横扫欧洲,当时有2500万~3000万人死于此病。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当时整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真乃人间地狱。

    这场病是怎么来的呢?追根溯源,得找到蒙古人身上。当时的欧亚大陆除了西边一小片属于欧洲之外,剩下的都是蒙古人的天下。当时,欧洲人管蒙古人叫鞑靼人。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带领他的子孙一路往西打,一直打到多瑙河,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幅员空前广袤的蒙古大帝国。可是,这么大一片地方怎么管呢?当时也没有好的统治技术,于是只好按老办法,分封给子孙。

    除了中国的元朝之外,还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国: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和金帐汗国。金帐汗国还有一个译名,叫钦察汗国,它的统治区域大概是从今天的晋东一直到中亚这么一大片地方。我们对蒙古人有一个误解,总觉得这个民族除了会马上作战、挥刀杀人,什么也不会。其实,蒙古人在崛起的将近两百年时间里,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一个非常精于通商,而且支持通商的民族。尤其是这四大汗国和元朝建立之后,可汗、皇帝都是自家兄弟、自家叔侄,互相之间的贸易壁垒等于是被彻底拆掉了,那个阶段恰恰是欧亚大陆上贸易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金帐汗国也不例外。

    说到做生意,欧洲最会做生意的是什么人?意大利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热那亚人。热那亚人弄条船,从地中海出发进到黑海,装上东方的瓷器、丝绸等,然后运回欧洲卖,于是就发财了。发财之后,他们就想:“能不能在东方搞一个我们自己的贸易基地呢?”相来相去,相中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一个地方——卡法。但卡法是金帐汗国的地盘,归蒙古大汗,于是他们就跟大汗做生意,说:“我们给您点钱,您能不能把这个地方划作我们的殖民地呢?”

    放在今天来看,这可是主权问题,怎么能随便割让土地呢?这不就好比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香港吗?但当时的蒙古大汗一看给银子,就允了。于是,卡法就成为欧亚大陆上一个非常繁荣的贸易中转站。

    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在这里做生意,难免就会起冲突。1343年,一次大冲突发生了——热那亚人和穆斯林打架,最后捅死了一个穆斯林。怎么办呢?穆斯林们一想,这是意大利人的地方,在这儿告也没处告,诉也没处诉,于是跑到蒙古大汗那儿去告状。

    蒙古人原本没有什么宗教,他们极其宽容而开放,征服到哪儿就信哪个地方的宗教。这个时候的蒙古大汗札克别汗,刚好信了伊斯兰教。一看穆斯林跑来告状,他就要替他们做主,于是带着自己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跑去卡法打仗,把城市给围起来了。

    此时,蒙古人已经崛起一百年了,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卡法围城战没打起来,双方就在那儿耗着较劲。蒙古人不撤兵,热那亚人也不投降。这一对峙就是4年,到了1347年,蒙古人一看也没什么胜算的指望了,就撤了。

    卡法城一解围,很多热那亚人就坐上船回家了,结果出事了。船上出现了黑死病,第一艘船是在西西里岛登陆的。登陆的那个城市,马上有将近一半的人死掉了。要知道,黑死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得病到发病、死亡,最快也就半天时间。可想而知,对大家带来的那种震撼。很多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马上就死了。热那亚人也是这样,有一半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