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和熹传 >

第112章

和熹传-第112章

小说: 和熹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先串通她的母亲沘阳公主,商议如何置宋贵人于死地,但是连出几招都没有效果。她先是在章帝面前旁敲侧击说宋贵人的怪话,但是章帝不予理睬,窦氏是聪明人,她明白,必须运用其他的手段,才能扳倒宋贵人。于是她更加注重与章帝宠臣的关系,以便到关键时候有人替她说话。而在章帝面前,她主要还是用女色来迷惑皇上,让章帝继续对她的迷恋。

    与此同时,她开始命人监视宋贵人的生活,以便找出破绽,给宋贵人以打击。

    当时的宫里廷,后妃虽不能与亲人见面,却可以书信来往。宋贵人生了刘庆后身子一向虚弱,但写了一封家书,说自己身子不好,想吃一种野菜,托母亲在宫外买一些帮她送入宫内。窦太后命人拦截了这封家书,她在信中看到了一些怪异的话语。于是决定以此为根据奏请章帝裁决,笑着拿着去见刘炟。

    她婀娜的身姿,看在皇上眼中却是极美丽的。“皇上,你看这封家书,这是宋贵人写给自己家人的。”

    刘炟拿着书信看了看道:“这就是一封家书,怎么了?”

    “皇上,你看。这信里头明明是诅咒之语,诅咒皇上快些过世,这样她的儿子就可以当上皇帝,她也可以母仪天下了。”

    以前在西汉后宫里出了不少巫蛊之案,因此诅咒之类的东西在后宫是一大禁忌,凡违者当令处死。她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极为严重的。

    但是刘炟毕竟是皇帝,他衡量事情的标准。是证据。这封信,虽说是宋贵人写的,但是他深知。宋贵人没有那么强的权力欲,同时刘庆又当上了皇太子,皇帝只会宠爱她们,即使失宠。日后皇太子登基,皇太后的凤冠也是炙手可热的。宋贵人实在没有必要这么做,况且她的儿子还是婴儿。

    但是窦氏这一次却是极不安份的,她对章帝道:“皇上,平日看你学问智量。都是天下间最好的。臣妾仰慕皇上的,就是这一点。怎么这小小书信中的一点问题就看不出来?臣妾也听臣子们有过议论,这炎凉世情的。原来皇上只是看重宋氏的美貌,看不透她的狼子野心。”

    她这样夹七夹八的一番言语。让刘炟一喜一悲一惊一颤的,脸上也就似笑非笑,说道:“朕也并非是只看重宋氏的美貌,皇子还小,她若真是不敬天命,不知雷霆威惧,想做枭獍之辈,朕也是无法。只是单凭这一封书信而定罪,似乎也显得太过草率。朕是一国天子,为人该当谨慎,分辨是是非非,又怎么能儿戏。今日之事,权且放下,朕再斟酌而定。”

    话虽如此,皇帝并没有因此废掉宋贵人,但是窦氏日日在耳边的蛊惑终于还是让他失了理性,他开始相信了窦氏的话,渐渐地宋贵人和皇太子疏远了。

    在立皇太子三年之后,窦皇后又挑起了事端,这次她的目标就是废黜太子,因为在此之前,她眼见自己不能生育,便收养了梁贵人所生的儿子刘肇,所以她必须把刘庆废黜,她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后宫之主。

    梁贵人也是开国功臣之后,她的祖父梁统当初也是同光武帝一起打天下之人。父亲梁竦是个不得志的才子,其母早逝,所以梁氏姐妹是由舞阴长公主养大的。

    她们姐妹被选择入宫中之后,姐妹花相貌秀丽,因此均被封为贵人。在刘庆出生后不久,梁贵人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刘肇。而窦皇后却一直没有所出,她的嫉妒心之强,又是众人皆知,因此每天都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下。

    窦皇后却在此时找上门来,她对梁贵人道:“一来你根基尚浅,父亲懦弱无能,家族败落殆尽,后宫的天下,是要在朝中比个高低的,你凭什么来和我争?二来,你生了儿子便是我窦皇后的眼中钉,你想隐袒回避,倚宠威福也是不可能之事。皇上对我的宠爱你也看到了,我要你生,你便生,要你死,你以为你还想在宫中可以安生?”

    她的淫威,还是让小梁贵人屈服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自请皇帝将亲生儿子刘肇交给了窦皇后抚养长大。

    有了子嗣,窦氏才真正的猖狂起来,她指使蔡伦诬陷宋贵人,“挟邪媚道”。再次以宋氏巫蛊之罪向章帝请求,这一次她成功了。宽容而糊涂的章帝决定废黜皇太子刘庆,将其贬为清河孝王,将宋贵人逐出皇宫,而立梁贵人所生的,由窦氏抚养的刘肇为皇太子。

    宋贵人出宫后,立即落到了窦氏的爪牙手里。窦皇后派送太监拷打审问她,使嫔妃受皮肉之苦,这是前所未见之恶。在永巷的监牢里,两位柔弱的女子,怎么敌得过万般酷刑!于是只好被迫承认罪行,甚至还被迫说幼小的太子也参与了罪行。章帝伤心已极,以为案件已经水落石出,气愤有加,明令宋氏姐妹等候落。当时执掌律法的蔡伦坚持要严格执行法律,宋贵人姐妹无法忍受这个现实,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抛下年幼的孩子,双双饮药自杀于监牢之内。

    话说回来,窦氏抱了梁贵人所生的刘肇抚养,她的心里还有一个顾虑,梁贵人未死,孩子早晚会知道真相,到时候自己辛苦经营的一切都将化为流水。当时梁家人还满怀希望,满心欢喜,因这窦氏是皇后,刘肇立为皇太子,将来做了皇帝,一定不会亏待梁氏一家。但是他们对窦氏太不了解了,以她的个性,她只会以更加阴毒的心态对待梁氏一族,怎么会让他们一家飞上枝头。

    于是,在逼死了宋贵人之后,窦氏立刻把矛头指向了梁贵人,窦氏指使人以“飞马”,也就是匿名信的方式诬陷梁贵人的父亲,使其冤死在监牢之中,最终使梁贵人及其姐姐受到了牵连,家族受到了株连,梁贵人不堪忍受痛苦,也服毒自杀了。

    说到这里,李郃叹了口气道:“这种悲剧的生,先帝应当为其负责。因为宋贵人也好,梁贵人也罢,都曾是他的宠妃,而且为他生了皇子,不管生了什么,即合梁贵人真的有错,怎么能将皇太子的母亲逼死呢?而且最为可悲的是,这一连串的悲剧生之后,章帝反倒日渐宠幸窦氏。这是章帝的悲哀!同时更是糊涂人的悲哀!”

    李夏却摇了摇头道:“这样说也不无道理,不过我却觉得先帝对窦太后还是情深意重的。当年的事,他不可能真的糊涂到一无所知,但是由于对窦氏的喜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眼了。就比如说,当年对清河王的保护,不也说明先帝其实是有意的护着王爷的。”

    “是啊,当年父皇怕我有什么不测,一直让我和皇上在一起,吃住相同,也是防着窦氏害我的性命!”刘庆点头说道。

    李郃看了一眼刘庆,他这半月间憔悴得厉害,让人看着不禁也栗然动容,注目凝视移时,心中已有一计,松驰似的舒了一口气,说道:“王爷,明日早朝,你要伏地大哭,一定要哭得悲悲切切,闻者动容才行。”

    刘庆看着李郃,问道:“先生是何意?”

    李夏却抚掌笑道:“此计甚妙,先生高见!”

    李郃含笑道:“李兄也是聪明人啊,王爷,你这半月憔悴至此,再伏地大哭,任谁见了,都会伤心,便会询问原因,皇上心里定会内疚,到时候,你将这一干事情讲出,皇上定会动容,我们再讲出废了窦太后的封号之事,虽说于事无补,总也出了一口恶气。”

    刘庆点头,皱眉道:“梁贵人的姐姐,大梁贵人尚在人世,仍住在舞阴公主府,是不是也找来一同向皇上哭泣诉,揭露那窦太后的恶行?”

    “如此甚好!这样皇上都无话可说了。”左天奇拍手叫好。

    “那么王爷,事情定了下来,就不要再悲伤了。有道是,天道循环,恶人最终还是会得到应得的报应。皇上虽说孝道,人情却还要有的,断不会为难王爷,也会为宋贵人洗冤,为梁贵人平反。人都说万劫难复,到时候,能不能复,还得在皇上的一句话啊!人情冷暖,什么人都希图承旨,得个万世千秋,什么罪名捏不出来?那才是万劫不复呢!当年人世渺渺,许多的人都已过世,许多的事也淡化了,除了有切身之痛之人,还要谁会想着你当年的一番痛楚。有些地方看好,有些地方却隐着祸患者之忧,皇上是明见之人,定会有一个好的说法的。走一步看一步,只也能如此了!”她娓娓而谈,有理有致,将刘庆的一腔惶恐抑郁离愁忧绪都化作乌有散去。

    。。。

第一百五十一章 阴晴难料;悲喜无常() 
第一百五十一章阴晴难料,悲喜无常

    刘肇这一夜睡得也极是不安稳,他没有去任何一个妃子的宫中,心里也是转了一万个念头。母后已安葬了,虽说是国丧,但是自光武开始便是一直守着节俭的传统,因此宫里自上到下,也没有太过奢侈,平平静静地总算是完成了。

    但是刘庆的话却在此刻转上了心头,其时很早他的心里就已经知道,自己不是母后的亲生,但是他一直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他自小便懂得百善孝为先,只是这先自己做到了吗?

    他起身走到了门口,唤道:“来人,给朕倒茶!”蔡伦便在这时走了进来,手里提了一个小小的玉壶,拿了一个竹筒。

    “皇上,臣知道你今晚准是睡不着的,所以特意为皇上拿来了好茶。”他举着手中的竹筒道。

    刘肇披了棉衣坐在榻前看着他道:“怎么朕睡不睡得着你都知道?”

    “臣不是知道,是明白皇上的心情。”蔡伦,将茶盏放好,一手撮茶,向杯中放了少许,将玉壶中的煎沸的水倒入了杯中。只听得干燥的茶叶立刻传来了细碎的咝咝声。他静听着茶叶的舒展声,极认真地观察着杯中的水色,一点一点地兑水。一边笑道:“皇上,臣听车青说皇上夸皇后宫里的茶好,便细心的琢磨着,怎么也能给皇上沏出上好的茶来。这不研究了些日子,总算是有所心得。这茶以露水为最上,雪水次之,雨水又次之,水愈轻而色味愈佳。这是当年的雪水。臣故意留了几大坛埋在了地下。雪水不像酒,越陈越好,是当年的最好。”

    他又看了看那茶水,碧澄澄的色如琥珀,满室里荡漾着茶香,刘肇笑道:“就是你还细心研磨这些,朕却哪里知道茶香与不香。只是当时。要向皇后那里为绥儿求情,夸了她的茶几句,你却当了心。不过这茶却是极香。朕闻着也觉神清气爽。”

    “陛下,老臣当时未在宫中,也不知道当时皇上的心思,不过。臣却觉得皇后是一宫主位,皇上既便不是天天去看看。时常走走也是该当的。不是说这嫉妒也是可以杀人的吗?皇后再贤德,毕竟是皇上的结之妻,她每天为皇上管理后宫,操心劳神。皇上于情于理,都不该置之不理。臣也知道皇上极看重邓贵人,她既俱貌美。又具德行,也正因为此。才会更加遭人嫉妒。皇上为了邓贵人想,也该亲泽六宫,不该只专宠一人!这样,邓贵人也能在宫里呆得安生。”

    他的话,让刘肇呆愣了一会,心中一叹,他拿起杯子要喝。蔡伦道:“等一等,皇上,这茶半温才好用。一点一点品尝才上味,至于解渴,白开水也使得的。”

    刘肇只得放下杯,蔡伦又道:“皇上,方才是王者香,现在是隐者香,你再闻闻看。”

    刘肇屏息细嗅,果然茶香与方才不同。方才香得又烈又醇,这会已是幽香,如空谷幽兰,清洌沁人。不仅大异道:“常侍真是博学,真叫人不得不敬佩,吃一口茶竟有这么大学问。”

    蔡伦笑笑道:“皇上凡事都得经得起琢磨,臣想品味这茶中的味道,便试了无数种茶的香气和味道,又研究了各种水在沏茶时的不同,皇上是天子,自然大事在胸,这些小小的事情,还是由臣来想吧!”

    刘肇点头,又等了会才又拿起茶盏,呷了一口,便觉满口留香,与平常冲沏之茶迥然不相同。

    “茶乃水中之君子,做帝王的总有亲君子远小人,你不能把小人都杀掉,所以说皇上还是看看小人哪里有好处,挑着好处来用,总不会有大错是吧!”

    蔡伦看着刘肇微微一笑,“皇上,这是臣的胡诌,说对说错,皇上也别见怪。”

    刘肇的目光火花似的一闪,转瞬即熄。蔡伦这话让他似乎抓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抓到。他转身踱到门口,打开了门,任外面的冷风吹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但是他还是站在风口,吹得全身的衣服都飘了起来。

    蔡伦走过来,为他拉紧了衣服,说道:“皇上,要吹风,不如出去走走,宫里今晚夜色正美。”

    刘肇点了点头,让蔡伦服侍着穿好了衣服,披了一件斗篷,两个人也不带侍从,慢慢地踱出了德阳殿,沿着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