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南方稻田春季蔬菜栽培技术 >

第15章

南方稻田春季蔬菜栽培技术-第15章

小说: 南方稻田春季蔬菜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植株根系没有足够的发育,翌年春抽蔓迟,产量低。

    3。 种植密度

    食荚豌豆产值较高,因此应进行规范播种,要求行距50~60厘米,穴距25厘米,每穴2~4粒种子。播后覆土3~5厘米。一般每667米2

    需用种量10~15千克。

    4。 肥水管理

    当苗高6~10厘米时要及时中耕,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越冬栽培为保证豌豆苗安全过冬,在冬前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幼苗长势过旺,并结合中耕培土护根。食荚豌豆和青豌豆要勤施苗肥,适施花荚肥。齐苗后2~3叶时第一次追肥,每667米2

    用稀薄人粪尿500千克或尿素2。5千克加水500升浇施,隔5~7天再用复合肥5千克加水1000升浇施,以后看苗施肥。封行前于穴边开沟,每667米2

    施复合肥25~30千克,结荚期还要施1~2次复合肥,以提高豆荚的产量和品质。

    5。 扦插引蔓

    蔓生食荚豌豆应搭架栽培。在搭架前视杂草情况结合培土,中耕除草1~2次。伸蔓时要及时搭架引蔓(冬播后30天左右)。苗期忌积水,花荚期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遇大雨要及时清沟排水。

    6。 适时采收

    食荚豌豆在开花后8~12天采摘,此时幼荚充分长大,颜色转深,种子开始形成,照光见籽粒痕迹,果荚口味鲜甜脆嫩。食荚豌豆在采收时应轻采或用剪刀采,以保持花萼完整,防拉伤茎蔓。一般2天采收1次为宜。

    skbshge

(四)稻田春食荚豌豆病虫害防治() 
1。 褐斑病

    (1)危害特点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茎和果荚。叶、茎染病产生圆形浅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果莢染病病斑稍凹陷,向内扩展到种子上,致种子带菌。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2。 *病

    (1)危害特点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茎蔓和荚。叶面染病初期出现*状浅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并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病情严重时致叶片迅速枯黄。

    (2)防治方法 在豌豆第一次开花或病害始发期喷洒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并注意交替用药或混合用药。

    3。 病毒病

    (1)危害特点 又称黄顶病,主要是蚜虫为害所致。病株新抽出的顶部叶片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脆,叶腋抽出多个不定芽,呈丛枝现象。早期感病植株多数不结荚,严重病株很快枯死。

    (2)防治方法 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后选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2%氨基寡糖素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有明显的效果。

    4。 潜叶蝇

    (1)为害特点 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蔬菜生长。豌豆受害后,影响豆荚饱满及种子品质和产量。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喷洒防治。

    skbshge

(一)稻田菜用蚕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蚕豆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6℃,营养器官形成适温为14℃~16℃,温度过高则植株矮小,分枝少,且易提前开花。蚕豆开花结荚期要求较高温度,生殖器官形成及开花结荚的适温为15℃~20℃,温度过低不能正常授粉,结荚较少。

    2。 水分

    蚕豆生长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蚕豆种皮较厚,种子发芽须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重量1~2倍的水分,故播种到出苗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根系发育,生长健壮。开花结荚期,需要水分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

    3。 光照

    蚕豆属喜光的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则迟发迟熟,只开花不结实或荚小粒小,故蚕豆引种应慎重。蚕豆光合生产率有2个高峰期,一是在开花结荚期,二是在鼓粒灌浆期。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蚕豆适合土层深厚、肥沃、pH值为6。2~8的黏壤土。蚕豆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开花期为需肥的高峰期,也是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对氮(N)、磷(P2

    O5

    )、钾(K2

    O)的需求比例大致为3。2 ∶ 1 ∶ 2。5。蚕豆与根瘤菌共生,可以从空气中固定部分氮素,对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反应敏感,应特别注意蚕豆缺硼。

    skbshge

(二)稻田菜用蚕豆的适宜品种() 
1。 日本一寸大蚕豆

    日本引进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粒大、高产、商品性好等特点,是一个理想的大粒型菜用蚕豆。每667米2

    产鲜豆荚750~800千克、鲜籽粒350~380千克。

    2。 双绿5 号

    由勿忘农集团科研中心选育。该品种株高90~100厘米;花紫色,始荚节位10~12节,2~3粒荚为主;粒型大,鲜豆百粒重400~450克;种皮绿色,外观美丽,豆仁酥糯,整粒肉厚,口感鲜美,货架期长,商品价值高。

    3。 早生615

    日本引进品种。该品种早熟,多荚,始荚节位低,结荚习性好,性状稳定,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口感好。株高约90厘米,单株分枝3~4个,无限生长类型,始花节位在第四节,主茎可连续开花6~10节。从播种至开花40~45天,采收鲜荚生育期120天左右。

    4。 启豆5号

    江苏省启东市绿源豆类研究所选育。是大粒型鲜、干兼用型蚕豆品种,该品种株高95~100厘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对锈病、黄花病抗性较好。单株有效分枝3~4个,分枝结荚3~3。5个,每荚粒数2。4粒左右。粒为长椭圆形,青豆皮薄鲜嫩,肉质细腻,质地酥软,口感优良。

    5。 慈溪大粒1号

    浙江省慈溪市种子公司选育的白花大粒型品种。该品种结荚集中在中下部,鲜荚大小均匀,成熟期一致,荚大且美观,3粒荚比例高,鲜豆粒大、色绿,鲜荚产量高。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呈青绿色,每667米2

    产鲜豆荚1000千克左右。

    skbshge

(三)稻田菜用蚕豆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

    菜用蚕豆的播种期以10月下旬为宜,过早过迟均不适宜。过早播种因冬前长势过旺,易受冻害,造成减产,过迟播种则因营养生长期不足容易早衰,影响粒重和产量。

    2。 合理密植

    菜用蚕豆以点穴播种为主,行株距为50厘米× 30厘米左右。每穴播2粒种子,每667米2

    用种量9千克左右,每667米2

    播2500~3000穴。播种后每667米2

    用复合肥30~40千克混合腐熟干杂肥1000千克覆盖种穴。

    3。 肥水管理

    菜用蚕豆喜肥耐肥,施肥不足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出苗后应适时施用苗肥,每667米2

    用人、畜粪肥1000千克或硫酸铵5千克,开花结荚期施重肥,每667米2

    用农家肥1000千克掺复合肥15千克。

    4。 及时打顶

    当蚕豆开始由下至上结荚,根部毛荚数达到2~3个,荚长3厘米左右时,要及时将顶打掉,以利于豆荚生长。

    5。 适时采收

    菜用蚕豆采收标准为豆荚饱满,籽粒绿色,种脐未转黑。采收适期一般在5月中旬,当蚕豆由下向上开始成熟,根部青荚头部稍有下垂即可采摘,每隔5天左右采收1次,持续15天左右采摘完毕。

    skbshge

(四)稻田菜用蚕豆病害防治() 
稻田菜用蚕豆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锈病、褐斑病、赤斑病。立枯病发病初期选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1200倍液灌穴防治,锈病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喷雾防治;赤斑病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skbshge

(一)稻田春小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小葱性喜冷凉,生长适温13℃~20℃,能耐0℃左右低温,在25℃以上高温和强光下品质下降,在春、秋两季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和分蘖旺盛。

    2。 光照

    小葱健壮生长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不耐阴,也不喜强光。

    3。 水分

    小葱根系吸收能力差,所以各生长发育期均需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葱不耐涝,多雨季节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防止沤根。抽薹期水分过多易倒伏。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小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沙壤田和黏壤田,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可种植。小葱对氮肥最敏感,施用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skbshge

(二)稻田春小葱的适宜品种() 
1。 上海细香葱

    上海市地方品种,近几年经提纯复壮,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其株丛直立,株高45~55厘米,管状,叶绿色,叶长约40厘米,葱白长10厘米左右。茎不膨大、略粗于葱白。抗逆性强,四季常青不凋,香味浓厚。

    2。 黑千本

    日本引进品种。该品种生长快、生长期短,从播种至采收只需50~60天。叶深绿色,味微辣稍甜,口感佳,密植抗倒伏,抗病力强。较耐霜冻,短期低温仍保持叶色青绿。适采期长。

    3。 德国全绿

    德国引进品种。该品种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植株直立,株高45~50厘米,叶片细长,叶深绿色,管状叶直径3~5毫米。质地柔嫩,香味较浓,味微辣稍甜,口感佳,品质好。从播种至采收只需50~60天。对土壤适应性广,密植抗倒伏,抗病力强。生长适温为20℃~24℃,较耐热、耐霜冻,短期低温仍保持叶色青绿。喜湿,不耐旱。

    4。 金夏

    日本引进品种。该品种耐热性强,植株直立,叶片较硬,折叶少。叶鲜绿色,叶尖不易打折,收获省力。是土栽和水栽的两用品种。

    5。 四川四季葱

    该品种植株直立,丛生,株高30~40厘米。假茎白色,圆柱形,长6~8厘米,横径约0。6厘米。单株重3~4克。叶绿色,蜡粉少。分蘖力强,生长快,开花不结实。香味浓。

    6。 柳州葱

    该品种分蘖力强,密生呈丛状。株高45~50厘米,葱白长约10厘米、横径约1厘米,单株重4~5克,叶深绿色,叶面覆盖蜡粉。适应性广,生长快,开花不结实,香味比四季葱稍淡。

    7。 江西细香葱

    株高25~38厘米。叶细管状,青绿色。葱白高8~10厘米,横径0。4~0。6厘米。植株柔嫩,风味浓香。分蘖力强,抗寒耐热。

    skbshge

(三)稻田春小葱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

    小葱喜凉爽的气候,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强,发芽适温为13℃~20℃。稻田春季栽培的小葱一般在上年的9~10月份播种,苗期为40天左右。小葱生长适温为10℃~25℃,因此播后要搭建小拱棚保温。

    2。 大田准备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稻田种植。要精细整地和施足基肥。基肥每667米2

    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40千克。肥料应施在深10~20厘米的土壤中。基肥施入后要细耙,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做畦。畦高20~25厘米,畦宽1。2~1。5米,做到围边沟、中心主沟和畦沟“三沟”配套,能灌能排。

    3。 种子繁殖

    播种前,种子用30℃温水浸种24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黏液冲洗干净后催芽。催芽时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热水冲洗1~2次,6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种子繁殖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也可采用大田直播方式,种植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育苗移栽,有利于提高种子出苗率,培育壮苗,为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奠定基础。每667米2

    大田需用种子1千克,苗床面积为大田面积的1/10。育苗畦每667 米2

    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 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基肥,深翻耙平后做成宽1~1。2米的平畦,并预留出覆盖用土。播种前,畦内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为保证播种均匀,可将1份种子与10份细沙掺匀后撒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