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67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67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呵,你们两口子商量什么事呀?这么神秘。哟,乐乐还没睡?来,大娘抱抱。”

    说着把梁晓乐抱在怀里。

    梁晓乐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她看到安桂花的表情并不友好,好像跟谁吵了架似的。

    原来,安桂花还真是带着气来的。

    安桂花生性嫉妒,见梁德福把门市合给了三弟梁德贵,成了三小叔子的夫妻店。还让他们一家搬进门市后身北房西里间屋里,小两口一分钱没花,住上了宽敞的大北房,把徐九菊美得走路都飘起来了。

    安桂花又眼红,又生气:梁德福呀梁德福,你和你大哥还是一根肠子里爬出来的亲兄弟呢,凭什么好事、挣钱的事一点儿也不想着你的大哥?!便怂恿梁德顺也给梁德福要个买卖做。

    “这买卖是说干就能干起来的?”梁德顺呛包她一句。

    “要不,你去给他送货。看他瘸着个腿儿,拐拉拐拉的,多不方便。”

    “这是人家的事,用着你瞎操心?!”

    安桂花气的愤儿愤儿的。

    还好,学堂办起来以后,梁德福让她把二儿子梁宏运也送过去,跟着宏远他们一起念书上学,一分钱不要。安桂花心里才好受了些。

    不过,每当看到徐九菊抱着孩子,趾高气昂地在门市里卖货,安桂花心里的醋瓶子可就大倒特倒了。

    今天晚上吃过晚饭,安桂花又逼着梁德顺向亲弟弟梁德福要活干。梁德顺干脆来了个闷葫芦扎嘴——就是不言语,一个人躺到炕上生闷气去了。

    “你个搊不上墙头的癞皮狗!你不去,我去!”

    安桂花这才带着一肚子的气,扭呀扭地来到宏远爹家里。

    安桂花把梁晓乐揽在怀里,装着逗孩子平衡心情,心里却琢磨着如何开口。

    梁晓乐察言观色,早已把安桂花的心思猜了个**不离十。心里想: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看来,在贫困的地方发展事业,真的是天随人愿,一顺百顺。苦于自己不能直接说,便在安桂花怀里装萌卖乖扮可爱,想把安桂花哄喜欢了,再实施自己的计划。“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已经看出宏远爹很注重亲情来了。

    “嫂子晚上来我这里,有事?”宏远爹见安桂花一脸官司进门,却只是逗孩子,不开口,知道她有事不好意思说,便先点破迷津。

    “我说大兄弟,你和你哥可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安桂花终于忍耐不住,放下梁晓乐,立时又恢复了以往的骄横:“如今你富了,怎么这胳膊肘光往外扭,一点儿也不想着自己的亲哥哥。外人看了,还以为你们才是两个娘养的呢?!”

    “嫂子这话说的,来我这里的人,都是卖力气的。我想让大哥来,还怕嫂子你不愿意哩。”宏远爹也不是吃素的。见安桂花指责他与两个娘生的弟弟亲,而疏远一奶同胞的哥哥,心里就有些堵,不软不硬地回道。

    “你真是饱汉子不知挨饿的滋味。我们想挣钱都想得眼蓝。这不,你大哥非要扔下老婆孩子和地,出去打工去。说了,一年不拿回三几两银子,不来见我。他这是要出去当长工啊!”

    安桂花为了把自己的瞎话编的真实一些,还真的哽咽起来:“大兄弟,你知道,咱的地里打不了多少粮食。宏生在外村上学,一年得一两多银子的花销,家里这几口人嚼用,日子紧吧着呢。要不是我一文钱掰成两半儿花,早和你以前那样……哦,不说了,这穷日子,逼得我也没注意了。你说,我是叫你大哥出去呢,还是不叫他出去?”安桂花说着擦了擦眼睛:“今晚我就是来向你讨个准主意的。”

    安桂花的这一番话,宏远爹娘和梁晓乐,都看出是编造的。因为她的家境,在这一弯儿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绝对到不了出去打工的份上。不过,以安桂花的性格,说出这一番话来,也确实是逼急了。

    梁晓乐离开安桂花,回道宏远娘的怀抱,对接上灵魂。

    宏远爹在这时候说了话:“大哥出去要是能挣大钱,我不拦着。要是愿意上我这里担个差事,我欢迎。”

    安桂花闻听眼睛一亮:“你想让你大哥做什么?”

    “自己的亲大哥,当然舍不得让他给我卖苦力。”亲情回到宏远爹的脸上,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我想再买几亩地,盖几处房子。如果大哥愿意过来,就让大哥替我操持这些事。这样,你家里地里的事,都耽误不了。”

    “盖处房子能用多长时间啊?”安桂花一听泄了气。在农村里,盖处房子也就一个来月。盖完了不是又没活了吗?她想像三小叔子那样,在这里给丈夫找个长远活:“你还不如让他替你送货,你自己操持房子的事哩。送货是个力气活,你的腿脚又不好,就让你大哥去吧。”

    “正因为送货是力气活,我才舍不得让大哥去呢。”宏远爹看出安桂花是在担心工期短,挣不了多少钱,继续解释说:“俺亲兄弟明算账,年薪上不封顶,下不低于五两银子。”

    “这……”安桂花的思路还陷在送货上,在她看来,只要这几个分店不倒,就得送货。送一趟挣一趟的钱,这才是有把握的挣钱路子呢!

    梁晓乐见状心里暗暗发笑:这个时空里的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往她嘴里抹蜜都往外吐。要不是看在梁德顺和宏远爹是亲兄弟的份上,这个差事说什么也不给她。

    宏远娘(梁晓乐):“大嫂,刚才德福没给你说清楚:我们是想盖砖木结构的瓦房,完全承包给建筑队。大哥在那里,只是把把质量。现时先盖三排,一排教室,一排宿舍,一排客房,每排都是十间。盖好后,还要修甬路、盖走廊,工程大着呢。今后如果需要,还接着盖。没几年时间完不了活。如果大哥愿意来,我们就让他当建筑上的总管家。毕竟他们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这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吧!”

第一百零六章 安排() 
“我的天,你们建这么多房子干什么呀?”安桂花吃惊地问。r /》

    宏远娘(梁晓乐):“用着方便呀!学堂不能光在那两间西厢房里;孩子们越来越大,也不能总挤在一起睡。还有,你看前些日子,祭天的那几个孩子的父母亲人来了以后,搅得一村子的人都不得安生。我们多预备一些,就不麻烦别人了。”

    “再说,今年闰月,也不能修建北房啊?”安桂花又说。

    宏远娘(梁晓乐):“‘闰月不修北’,指的是不修住家户里的北房,咱修建的是公共场所,不论这个。”

    “你们真是钱多的没处花去了!”安桂花最终还是揶揄了一句,随即又换成一副笑脸,对宏远爹说:“这样吧,我回去给你大哥说说,他要愿意呢,我就给你咳嗽一声。哎,什么时候让他上班呀?”

    “越快越好。买地和联系建筑队,都需要人手。”宏远爹也高兴地说。

    梁德顺还真是个大干家。一走马上任就出手不凡。

    考虑到土地不好买,原计划先买三、五亩地,把眼下急着用的房子盖起来。经他一周旋,竟然一下定了十大几亩地,还都是村北离着村子近的地块。

    这让梁晓乐十分高兴。按照她的规划,所有建筑都依照空间里的布局,安排到村北。十大几亩地,她准备盖一所学校,有教室、教员办公室、宿舍和操场。然后盖十间一处、两排纵向排列的砖瓦房。然后两纵排之间修个封闭的走廊,和空间里的一样,刮风下雨也能行走。

    至于做什么用,充足的理由是当客房、学生宿舍、食堂。有多少客人、多少学生住宿。多少人吃饭,却很朦胧。因为空间里有,她必须在现实中修建。她相信一定有现实意义——当然,这只是她的设想。房子一处处建,地一亩亩买。积少成多,二十二年内,一定要赶上或超过空间规模!!!

    买的时候。还是和原来一样,卖家一口价,要多少给多少。让梁晓乐感慨的是。梁家屯里的百姓忠厚的很。虽然要的比别处高一些,但没一个出格的!

    有了地,工程队也很快联系好了。这一切,都交给梁德顺去办理了。

    往五个分店送货的人选也定了下来。

    当宏远爹对三伯父梁龙才一说及此事,梁龙才高兴地说:“德福侄子,你放心,绝对误不了你的买卖。我三个儿子,这个没空那个去。一切有我来掌握。”

    宏远爹说:“咱叔侄明算账,无论远近,一趟十五文钱。”

    这在当时。比一个成年人在外打一天工,还多挣三至五文钱。高兴地三奶奶一家都合不拢嘴地笑。

    六家分店所供的货物。全都是梁德福家里有的。这样一来,梁德福家里就成了总店,宏远爹成了真正的大掌柜的。

    梁晓乐的担子可就重了。看看这个少了,赶紧从空间里往外弄点儿这个,那个少了,赶紧往外弄点儿那个。忙的她团团转。

    不过,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家里,梁晓乐心里充满了欢乐。

    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宏远爹,基建工程也有人操持,梁晓乐心里透了点儿亮儿,又考虑起宏远娘。

    为了解放宏远娘做饭,梁晓乐却颇费了一番心思。

    如果在新买的地里建食堂,光建筑工期就得一个多月。时间太长不说,由于离开了村子,来回走动也是个问题。一天三顿饭,打三个来回。要是再遇上刮风下雨天,这饭简直没法吃了。

    村北倒是有一处闲院,离着也近。但只有东西厢房,没北房,不够用。要是盖北房的话,梁晓乐又嫌地方太小。她的目标是整齐美观又宽敞的十间一处,既然盖新的,就按目标标准盖。盖房是百年大计,总不能盖了拆,拆了盖,来回折腾着玩儿吧?!

    没有办法,梁晓乐只好又与宏远娘对接灵魂,与宏远爹商量着,在村里买了一处闲宅。有三间北房和四间东西厢房,都还能用。

    于是,把三间北房里的两道断间墙都拆了,做餐厅;东厢房里的断间也拆了,做伙房;西厢房留给厨师住。

    由于吃饭的人暂时不是很多(宏远爹家十二口、谢老先生家四口、长工辛庆同家三口),倒也绰绰有余。

    饭菜方面也是按照梁晓乐的想法(通过宏远娘安排),实行了简单的“自助餐”:主食和菜肴,都多做几道,谁愿意吃什么就吃什么,剩下的下顿能吃的下顿吃,不能吃的就喂猪。

    喂猪的差事交给了宏远爹的二伯父梁龙发的老伴儿钱如伏。考虑到她家人多,不给个事做让她挑理儿。一天喂两次,担食堂里的刷锅泔水和剩饭剩菜。她只是挣工资,一月三百文钱。粪便则有她处理,愿意卖就卖,愿意上地(做肥料)就上地。——你不是要借“聚宝盆”吗?粪肥就是庄稼的“聚宝盆”,看你如何用了!

    猪的大小与她没有关系。

    其实,让她喂猪也只是个幌子,猪的大小和生长快慢,全由梁晓乐的异能控制。当然,梁晓乐会控制在人们发觉不了的状况下。就是有人怀疑猪长的快,也是因为喂的好!谁家的油水比过食堂里的油水了呢!!!

    猪场设在村北新买的地里。现时先建了四个圈,每个圈里喂养四、五头猪。还喂了一头母猪下崽,实行自养自足。

    在猪场的一侧,有一个小菜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专门供应食堂。

    菜园由宏远娘管理。和喂猪一样,也是应个名儿。菜的生长,也是靠梁晓乐的异能控制。因为人多了,做饭不再是宏远娘。宏远娘每天早起拿“老天爷爷”送的菜,是这个家庭里的小秘密。如今不再是她了,自是不能再用此法。

    当人们发现这里的蔬菜长得比别处快、鲜、好吃时,一致认为:这个家里有老天爷爷保佑。老天爷爷可是主管五谷丰登、万物生长的神啊!让这家里的蔬菜长得好些快些,在老天爷爷那里,还不是小菜一碟?!

    ………………

    该安排地的安排了地,该安排人的安排了人,看看一切都顺了趟,梁晓乐心里轻松了很多。剩下的,就等着她用异能了。

    小孩子们都被关在学堂里,就连小宏根也寸步不离姐姐跟着去了。梁晓乐对“旁听生”却很不感冒,整天赖在家里不去。宏远娘问她,她说:“先生教的你都教过我了,等学新的时候我再去吧。”

    宏远娘对她这种说法并不怀疑,在她的印象中,这个“小不点儿”已经学会大几百个汉字了,念三年级都绰绰有余。不去就不去吧!好在近来她十分安静,把自己关在屋里一玩儿就是一上午或是一下午,一点儿也不耽误大人的功夫。干脆随她的意,愿意怎样就怎样好了。

    梁晓乐要的就是这样!

    白天等家里没人时,或是宏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