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

第289章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第289章

小说: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英咧嘴一笑,露出两个小虎牙,道:“那好啊,我这就去叫一凡和白夏。”

    可以不用在苏家,甚至是清林村里待着,水英显得十分兴奋。

    不过半个钟,呼噜噜地木轮声不断转响着,与之一并发出的还有白夏的惊吓。

    “水英你慢点!”白夏的声音,似乎有些凄厉。

    司空瑶抬头望去望去,正发现转角处飞快飚射出两道影子,水英推着白夏跑出来了,或者说,飞出来了,速度快的有些惊人。

    水英左角往前一踩,急速降低了前行的速度,旋即双臂奋力一旋,硬生生将高速运转的木轮卡停,而后强硬地以一个轮子作为支点将轮椅转动九十度,朝着司空瑶的方向这边推来。或者说是轰过来要更加贴切一些。

    从声音的发出到两人抵达司空瑶的面前,前后不过五秒种,水英双臂挥出,拍在白夏的肩膀上,将差点飞出去的他按住。

    白夏被雀跃的水英折磨着不成人样,气息不顺,艰难地道:“水英……大不了我不陪你们出去吃了成不,不要再这样对我了。”

    水英用力拍着白夏的肩膀,很是兴奋,大笑道:“哈哈,不要在意这些事情啦,快走快走,我们到外头去。”

    司空瑶忍俊不禁,笑了出来,道:“一凡大哥呢?”

    白夏无力地道:“他早就被水英丢出去准备车辆了,你没听错,一凡确实是被丢出去的。我怀疑如果他再拖拉一秒钟,都会被水英用水龙破弹出去。”

    “太夸张了吧。”司空瑶困惑道。

    水英咧嘴笑道:“总之快走吧快走吧,我们去逛街,哈哈,我要吃好吃的。”

    苏从霜耸耸肩,只能顺应水英的意思,道:“好吧,那我去和大伯打个招呼,然后就走。”

    汕头的午间,是慵懒的,媚眼之下,街道两侧虽然商家林立,但客人却不多,街道上的车辆也是极少,鸣笛声更是罕见。

    早市是在六点开始的,午餐则是从十点半开始的,到了现在三点多的时候,人们大抵都在休息。休闲的小城,有着别样的宁静。

    白夏道:“如果是要找食材的话,大抵上还是得去渔市吧?”

    苏从霜点点头,但是反驳道:“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薄壳不应季,在渔市里是看不到的。”

    水英不解道:“那要怎么找?”

    “我知道,嘿嘿。”司空瑶略微得意地笑道:“要去找沿街的商家,尤其是大排档。”

    苏从霜笑道:“小瑶姐竟然知道?”

    水英不解道:“这是为什么?”

    司空瑶咂咂嘴,道:“好歹我家也是开餐厅的,虽然我并不看好。不过餐厅的运作上,还是知道一些的。按照从霜的说法,你们这里的人,应该很喜欢吃薄壳,对吧?”

    苏从霜点点头,道:“嗯,吃炒薄壳会上瘾的。在过去,薄壳价格便宜,吃薄壳时会令人禁不住地叫了一碟又碟,边吃边把薄壳壳往桌子下扔,把脱地上的木屐给埋藏起来,故潮汕有‘吃薄壳找不到屐’一说。更有形容吃到最后不见人头,只见一堆薄壳壳,谓之‘薄壳山’。”

    司空瑶又道:“所以啊,你们想,既然薄壳如此受欢迎,那么一旦哪一家人能够在眼下这个时令有所供应的话,那你们说他们的生意火不火?”

    白夏点点头,会晤道:“嗯,明白了。”

    水英馋嘴道:“哈哈,那就从沿街的大排档开始找吧。”

    意图是美好的,做法也是对的,但是结果却不得人意。接连找了二十几家大排档,眼见着月色正浓,也是没问出下落来。

    水英无力道:“不行了不行了,受不了了,再这么问下去也没有意义的,我好饿。”

    苏从霜脸色尴尬,指着不远处道:“最后一家,我们去那里试试吧,顺便也在那里吃饭好了。”

    水英点点头,道:“嗯,我受不了了,就快要饿死了。”

    白夏叹道:“水英,你可是个佣兵啊,如此轻易就放弃了,说不过去啊。”

    水英恶狠狠地瞪了白夏一眼,道:“你个魂淡,其实你早就好了对吧,赖在轮椅上不起来,非要我们服侍你,有本事你走这么长一段路试试。”

    白夏心头微微一颤,水英的话无意间刺痛了他的心,但他掩饰地很好,没有流露出一丝伤感之意,反而笑道:“哈哈,我倒是想,不过这腿真的是还没有恢复过来。现在也只能勉强动动脚趾头,距离我自己能够起来走路,还有一段时间吧。”

    司空瑶推着轮椅,道:“总之先过去吧,我也饿了。”

    一凡点点头,道:“确实是饿得受不了了。”

    夜市,是大排档最为火热的时候。潮汕人不知道为何,喜欢把晚餐弄得很丰盛,或许是夜风吹时,一天的疲倦末了,故而也放纵起了味,在午间并不繁忙的大排档,到了晚上都会变得格外火热。

    好不容易送走了一批,随后却又无数客人等着被招待,忙得收拾台面的伙计满头大汗。司空瑶等人赶巧,前头刚至,后脚就腾出了一张空桌来。

    苏从霜尽责道:“大家想吃什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虾蟹煲() 
大排档在大陆内各种大中小城市皆可见,与当地的繁荣发达或者贫穷落后全无关系。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大排档。所谓大排档,多半是聚成堆的小吃摊,一溜排开去。每一个摊点在最显眼的地方竖着火光熊熊的锅灶,旁边的长条桌上,调料,菜肴,一次性碗筷依次摆放,餐桌在搭起的简易塑料棚里,朝向大街,点菜、吃饭一目了然。

    食客多的摊点,不用老板吆喝,聚来的客人会越来越多,而食客少的摊点,则越来越冷清,又由于很多人吃东西有恋旧的习性,吃了一家觉得好,下一次会主动再来。由此造成的马太效应,使火爆的摊点兴旺发达,冷清的摊点则难以为继,最后收摊关门。

    不过一个摊点即使是关门也无所谓,自然有新的人抢占进来,新一轮的竞争又开始上演。做大排档的生意,看着热闹,其实很辛苦。每日守着日落黄昏时开始上班,摆摊设棚,炒菜待客。没有客人时摊主清闲而揪心,客人多时,则恨不得多生出三四只手来,忙呼不停,一直到深夜,人群散了,摊主还不甘心,继续守着,希望客人再来一些,再多一些,天快亮了才收摊回家。这时摊主已是满身油烟,筋疲力尽。可是白天也是不能尽情休息的,要买菜,理菜,做好下一夜的准备工作。如此周而复始,大排挡的摊主,个个满脸憔悴。这些摊主,有许多是下岗工人。作为一种再就业渠道,政府尽管也头疼大排挡带来的诸如饮食安全、城市卫生等问题,但还是暗暗鼓励的。

    所谓民以食为天,在大排档中可一眼望尽。

    由于天色已晚。已经过了晚饭的餐点,但这会儿人数似乎没有消退的迹象,只是增长的速度降了下去而已。

    司空瑶等人寻得这这件大排档,乃是潮汕地区最为火热的辛家,以一手绝妙香辛料烹调的虾蟹煲名扬潮汕。

    小小的一个石锅里面,浓缩着红星梭子蟹、明虾、鸡爪,冬瓜、土豆、白干、葱、姜、蒜头、胡椒粉、花椒、精盐、生抽、料酒、红酒少许、白糖、重庆火锅调料、麻辣鲜、豆瓣酱。鸡精。香肠等数十种食材。看着滚烫的汤汁涌动,口水都忍不住流了下来。

    水英全然已经忘了要替苏从霜找薄壳一时,馋嘴道:“我要这个。要这个。”

    苏从霜张望了一会儿,到底也是没有在大排档的鱼排上找到自己要的薄壳,花蛤和扇贝倒是有的,但却不失他所要的。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随意点了几个菜后,众人闲的无聊。倒也是看起了这料理师的厨艺。大排档的环境大抵比不上餐厅那般整洁,随意的一个炉灶,只有有锅铲,那里都可以成为厨师的料理台。一勺颠起,灶火直冲云霄,洋洋洒洒辉其一丈之高。让人拍手称绝。

    这辛记海鲜大排档的特色,这料理师的厨艺秀也算一绝。

    鸡爪洗净。放入锅中加上水,料酒,葱、姜、胡椒煮熟,捞出冷水冲凉,待用,将明虾冲洗后在背部开口,放上料酒待用,将香肠、土豆、冬瓜改刀,待用。

    料理师有条不絮地操动着,刀如流水,竟无一丝牵连,让人叹服,仿佛已经演练过了上万次的虾蟹煲,几乎是闭着眼睛都能够做得出来。辛家的大排档,每一天晚上至少都要卖出二百煲虾蟹出去,堆积起来的蟹壳虾皮,能够装满一辆车。

    在锅中倒入色拉油,放入豆瓣酱,火锅调料,葱段,姜片,蒜片,胡椒粉,花椒煸香,待有浓郁香味出来倒入明虾煸炒,加入料酒,本应是以黄酒入味的步骤,也被采用了品质更为上乘的白兰地,放入鸡脚稍微翻炒一下加入开水,放入冬瓜,土豆,白干,香肠,胡椒粉,麻辣鲜,精盐,鸡精,白糖,生抽烧开之后,撇去浮沫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待开后改为小火,可根据顾客口味适当增加辣椒来调节辣味,秘制的香辛料,就连梭子蟹的壳都是能够被吮吸出香味来。观察汤稍浓稠,蔬料也已熟,此时已好了大半了,改大火猛烧会儿,记住锅底的问题,把锅中物倒入容器中,在上面撒上葱花,姜末,蒜片,胡椒粉。锅中倒油,将花椒放入煸,捞出,将油温升至八成热,对容器内明虾煲进行响油处理。

    所谓响油,就是将水焯熟的食材再用滚热的食用油浇淋一便,可以让食材的口感更佳紧致,香气更浓。

    水英馋得口水之流,虾蟹煲端了上来之后,全然不顾油温滚热,挑着最大的蟹钳就是张嘴,忽而觉得有些不妥,又塞到了苏从霜的碗里,然后又将筷子伸向了煲中余下的那只蟹钳,动作之快有如神速,白夏等人还未曾反应过来,水英已经双手并用吃了起来。

    一凡这才反应过来,也是加入了战线了去,拾了一尾开背明虾,因为经过特殊的改刀处理,所以捏着尾巴一拉,虾壳就全然脱落,极为方便。

    明虾的肉质紧密,在香辛料的调和下味道更是浓郁无比,一口咬下去,香气十足的汤汁在嘴中喷发,混着虾肉本身的鲜甜,令人眼前一亮。

    一凡咋舌道:“这虾好吃,口感紧实而又鲜嫩,味道更是一绝,调料的味道一点也不突兀,极其和谐地融汇在了一块。”

    水英笑道:“这蟹才好吃呢,肉质顺滑,入口即化!”

    白夏空余两眼相望,只恨自己坐在轮椅之上,手短无能,不能将筷子往石锅之中伸出去,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司空瑶浅笑一声,道:“要吃什么?我给你夹,要虾还是蟹?”

    白夏沉吟一会,心里头有着说不出来的愉悦,而后目光往石锅之中投去,旋即发现一些特殊之物,开口道:“我想试试那锅底的红薯粉。”

    司空瑶疑惑道:“红薯粉?”

    白夏点点头,道:“我先前看到了,在虾蟹入锅之前,那厨师在锅底铺了一层红薯粉。”

    红薯生食脆甜,熟食甘软,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蒸、煮、煎、炸,炖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也能成为席上佳肴。作以这虾蟹煲入味,更是一绝。

    此时已是晚间八点有余,忙过了晚市的店家老板忙中偷闲,收拾边上一张桌子之时,又向这边投过来了目光,笑道:“小兄弟会吃啊,这虾蟹煲的精髓,可全在这红薯粉里。”

    勾兑了麦芽糖制成的红薯粉,滑如果冻,顺似绸带,口感极佳,更能够符合汤汁的美味,这满满一锅虾蟹煲的精髓,可全部被它吸了去。

    见老板闲了下来,苏从霜方才道:“老板,你们这儿,可有薄壳?”

    老板微微一愣,而后笑道:“哟,原来是本地人啊,先前听你们的话,还以为是外地人。这薄壳可是好东西,不过只有本地人才知晓。”

    苏从霜点点头,道:“嗯,那你们这儿有没有?”

    尽管知道有些强人所难,但是苏从霜还是想尽力争取一下,实在不忍放弃。

    辛老板耸耸肩,觉得有些好笑地道:“这会儿去哪儿给你找薄壳,都过季多久了?”

    苏从霜也知道一切都只是无用功,只是心里头始终过意不去,无奈地叹出一口气来。

    辛老板而后又道:“不试试我们这儿的炒花蛤么,葱、姜、蒜切末,红辣椒切菱形片,起油锅葱、姜、蒜、红辣椒爆香,放下花蛤略炒,盖下锅盖30秒后,加入调味料,视花蛤张开口即加入调料起锅。用来下饭那叫一个不得了。”

    苏从霜勉强微笑道:“不用了,晚上不宜吃太多辛辣。”

    辛老板是个生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