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278章

权贵娇-第278章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兆城门已闭。他在四处城门都伏了人。就是防着沈度将人带到定元寺。只要郭沁在定元寺中找到疑似老九的人,那么老九出宫的意图就昭然若揭!

    父皇已经厌弃了沈家,但沈家藏起老九。所图是为何,他相信以父皇的圣明,一定能识穿沈家的险恶用心。

    如此,沈家不留,老九也不能留了。

    彭贻芳说时间太急了,应该等沈家人离开京兆再行事,道是沈家人一定会护着九殿下,云云。

    但朱宣明执意要立刻布局。他不仅要除掉老九,还有除掉沈家。等沈家人离开京兆,那就等于放老虎跑掉,那怎么能行?

    “彭贻芳倒说得没有错,将杂草全部都除掉,那么就只剩下一株嘉禾了。父皇,也不能再另有他想了。”朱宣明自言自语地说道,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绝不允许自己成为废太子,绝不允许有另一个皇子取代自己成为太子,只要父皇另外的皇子都死了,他才能高枕无忧。

    谢登看着朱宣明一脸的杀意,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而后急急往宫门局赶了。

    时间过得很快,约一个时辰之后,有几个内侍领着一名白衣人,步履匆匆地往紫宸殿而去。——朱宣明想着崇德帝已歇下,但有人漏液赶到了紫宸殿门外。

    而本应歇息了的崇德帝,接见了这白衣人。

    能在宫门下钥之后还能进来的人,统个京兆也没多少个人。此刻,在向崇德帝禀告的人,正正就是先前在定元寺出现的长隐公子。

    听到长隐公子奉太后之令求见,崇德帝感到十分惊讶。这么晚了,母后为何会有传话?长隐又是怎么见到母后的?

    这些疑问,在长隐公子的禀告中,都有答案。

    长隐公子用惯常的平静声调,缓缓地说道:“皇上,太后娘娘早几日就唤祖母今日去定元寺,但今日祖母身体不适,臣便代祖母去了。太后娘娘是想知道皇上巡幸的情况。太后娘娘道九殿下在定元寺中从来没外出过,让臣带着九殿下外出……”

    “臣带着九殿下回到定元寺的时候,就听闻寺中有刺客,后来见到了安然无恙的太后,她与臣描述了当时的情况……”长隐公子继续说道,将定元寺中的情况一一道来。

    包括寺中有刺客是怎么传出来的、居客堂的人是怎样被控制住、后来的虎贲士兵又是怎样借名保护、实则暗查的举动。

    这些,都是事实,郭沁进了定元寺后,就到处搜索。他在找什么,长隐公子很清楚,却没有阻止,还暗中推动了郭沁所为,令更多虎贲士兵参与搜索,就是为了在崇德帝面前禀告这些!

    禀告的最后,长隐公子转达了郑太后的原话,无一字增删,他说道:“太后娘娘让臣告诉皇上,‘哀家疑心此事非有刺客,乃有人布局,意在皇家血脉!’,太后娘娘说这些话的时候,异常震怒。”

    有人布局,意在皇家血脉?!这是什么意思?

    尽管长隐公子说得很详尽,但因崇德帝并不了解定元寺情况,听着如云里雾里,一时不明白郑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见此,长隐公子便解惑道:“皇上,定元寺中的皇家血脉,就只有九殿下一个人而已。臣想着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指有人专门借刺客针对九殿下。”

    听了这话,崇德帝更糊涂了:“出现刺客,怎么就和老九有关系了?老九有什么让人针对的?”

    长隐公子低眉,回道:“如此,臣就不清楚了。”

    他是挖好了坑,但有没有人跳下去,就看某些人的信念了。如果不是狠毒到要除掉手足,那么,就会安全。(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感谢书友150123074406527、楚月婵、冷面热心的月票,永恒求支持!!!

478章 随棍上(为Izzie猫小糖生日+)

    (第三更!为糖糖生日加更,祝生日快乐,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第二天一早,东宫便传出了“砰”的一声巨响,随伺在太子寝殿外的宫女内侍,个个都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

    此刻,朱宣明呲牙裂目,恶狠狠地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老九被带回了定元寺,完全没有人怀疑?”

    谢登不敢抬头看朱宣明可怖的样子,巍巍颤颤地答道:“是的,属下收到了郭都尉的禀报,九殿下现在的确在定元寺中了,是……是长隐公子带回去的,太后娘娘也点头。”

    刚刚听到消息之时,谢登惊愕得下巴都快掉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不染人间烟火的谪仙,会插手到这件事中来,以致殿下的计划落空。

    这怎么会呢?安国公府行事向来中立,怎么会与殿下作对呢?郭沁是殿下这一系的将领,安国公府应该十分清楚!

    朱宣明双手握拳捶向了桌子,恨不得这桌子就是长隐公子。他几乎是咬着牙迸出来的话语:“韦显,韦长隐!竟敢与本宫作对,放肆,大胆!”

    这会儿,朱宣明能明白秦绩对长隐公子的憎恨了。

    这个人,就像身后存在的花木背景一样,平时你绝对不会在意他,但每到关键时刻,这花木上的刺就会横出来,刺得你鲜血直流!

    偏偏,这个人以往表现霁风朗月,令得父皇对他十分信任。有他在其中掺合,老九已经平安进入定元寺了,沈家就更没事了。

    这个结果,朱宣明怎么接受?他怎么甘心?

    谢登身为东宫的官员,还是要硬着头皮说道:“殿下,不如召蒋大人进宫商量应对吧。属下听说,定元寺那边还有别的风声。”

    朱宣明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问道:“什么风声?”

    “是说刺客的出现另有跷蹊,但详情如何,还没有听到郭都尉细说。”谢登回道。

    刺客的出现。的确是有跷蹊。但有人敢明目张胆放这样的风声出来,那就更加跷蹊了。这一点,谢登以为不可以不察。

    最终,朱宣明还是听从了谢登的建议。吩咐道:“那就传蒋钦进来。同时传彭贻芳!”

    蒋钦是他一直信用的。彭贻芳曾劝说过时机不合适,显然是有明见的人。定元寺这件事如何应对,他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谢登弯了弯腰。飞快就出去传令了。他刚刚离开东宫,紫宸殿的内侍便到东宫门口了,道皇上有令,请殿下即刻到紫宸殿。

    这么早,父皇传召自己是为了何事呢?莫不是要商量定元寺的事?带着这样的疑问,朱宣明匆匆赶到了紫宸殿。

    果然,崇德帝急着见他,是为了定元寺的事情。而且,脸色不甚好。

    崇德帝一夜都没有睡好,反复思考的,还是郑太后所的那句话。天色才蒙蒙亮,常康就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这个消息,倒也不是什么最新,而是他听说了郭沁带着三百士兵出城,太过迅速,似早有准备一样,而后来在定元寺中搜索的虎贲士兵,就是这三百个人。——郭沁是谁的人,常康也知道,当然,就是崇德帝知道。

    崇德帝听了他的汇报后,“呵呵”嗤笑了几下,然后冷声问道:“常康,你说的这些消息,是想告诉朕,定元寺的事和太子有关吗?”

    常康觉得心都颤了一下,忙回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崇德帝没有再理会他,而是吩咐传朱宣明来紫宸殿。常康自然是没这个胆子的,至于别的人有没有那么大的胆子,那就要看看了。

    意在皇家血脉,究竟刺客的出现,与老九有何关系呢?这点,崇德帝也很好奇。

    所以,他问道:“定元寺还是没有抓到此刻,那刺客就凭空消失了,朕真是想不明白。你觉得,这是怎么一回事?”

    朱宣明斟酌了一番,才回道:“儿臣也想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不管怎么说,皇祖母没事,就是大幸了。”

    这回答,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不妥。

    崇德帝的脸色舒缓了些,却不咸不淡地说了句:“哦,你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朱宣明猜不准崇德帝这语气,父皇是在不满他一无所知吗?还是别的什么?

    想到老九就这么回到定元寺中,朱宣明又觉得气血翻滚,心头不甘怎么都压不下去。每次都让老九平安脱身,没道理,真是没道理!

    一个长隐公子,就能坏他的事吗?不行,绝对不行!

    于是,他像松了一口气,带着一丝庆幸:“幸好九弟没在寺中,这是一种福气。刚好这么巧,长隐公子就带了他出去,还这么晚才回来,刚好就避过这一劫。”

    听到他提及了老九,崇德帝眸光闪了闪,随意地说道:“是的,朕也庆幸就这么巧。”

    只见朱宣明神色犹豫,颇经历了一番挣扎,才为难地说道:“父皇,儿臣有些说话,不知道应说不应说。”

    崇德帝的脸色看起来柔和了些,准许道:“有何当说不当说的,说出来吧。”

    听到这话,朱宣明才说道:“儿臣曾听谢登说过,有人曾看到九弟在延喜大街一带出现过。或许是因为九弟经常离开定元寺,所以才避开了这一劫?”

    延喜大街,是沈家府邸所在的位置。他这一番话语,就是指朱宣知和沈家时常有往来。

    这个时候,朱宣明改变了主意。既然老九已经回到定元寺,那么他硬说定元寺中有老九的替身,那太太牵强了。

    如此,便不用兜兜转转了,直接给老九和沈家定上关系,指老九出宫是别有隐情,就更直接了。

    父皇厌弃了沈家,就一定会疑老九!定元寺中的事,也算有一个勉强的善后了。

    他自以为机变十足,却没有想到,天家帝王会疑子,而长隐公子早已经挖下了坑,他自己跳下去了!

    (章外:第三更!朱宣明权谋渣渣。十分乐意为大家生日加更、送上我的祝福,希望大家踊跃冒泡呀~~)(未完待续。。)

    ps:  第三更!感谢金鱼t的月票!谢谢大家,么么哒~~

479章 攻心

    崇德帝听了朱宣明的话后,露出了含意不明的笑容,然后问道:“然则,你的意思是,老九出宫去定元寺,是另有隐情?还是说,他与沈家早有勾结?”

    朱宣明没有想到崇德帝会这么直接,而且他听不出其是喜还是怒,挣扎了片刻,还是不舍得放弃这个上眼药的机会,于是点点头,说道:“儿臣还是觉得此事另有内情,父皇还是派人去查查的好。”

    崇德帝当然已经派人去查过了!

    在朱宣明到来之前,皇家还探到了一个密报,就是蒋家在秘密寻找一个和朱宣知十分相似的孩童。蒋家,出了一个太子良娣,而且蒋钦又一直是朱宣明得用的。

    蒋家是为了谁在办这件事,不言而明。

    蒋家为何会找这样一个人,崇德帝先前还不明白,现在终于知道了。郑太后所说的那句话,他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意在皇家血脉,原来是在这里。太子尚未登帝位,就已经容不下皇家血脉了吗?甚至还没有开始监国,手已经伸到虎贲军了。

    对于郭沁这个人,崇德帝就算知道他是朱宣明的人,也没有太大的想法。一国储君、未来帝王,总要有自己的力量的。况且只是一个五品都尉而已,崇德帝还未放在眼内。

    崇德帝也素知,皇家无兄弟。皇位就只有一个而已,但这个皇位诱惑力太大,每个皇子都想坐上去。厮杀在所难免的。当年他就是踩着二王的尸体登位的。但是,这不代表他愿意看到儿子们也如此。

    他不期望他众多儿子能够相处和睦,但他还有一个底线,就是希望儿子们都能活着。

    从一开始,他就对朱宣明异常宠爱,使得其他皇子不能与他争位,甚至刻意不抬二皇子生母林美人的地位,就是让其他的儿子认清地位,断绝他们争位的心思。

    这,是崇德帝保护这些儿子的方式。

    在他看来。没有足够的本事。就不要有那么大的野心。离皇位远远的,才是报名的方式。

    二皇子虽然被他幽禁在府中,但还活着,不是吗?

    但是现在。太子容不下他们!在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容不下兄弟们。那么待他登上皇位之后会是怎样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崇德帝几乎可以预见到,以后惨烈的腥风血雨。

    不由得。崇德帝想起了野史的一个记载,说的是前朝选择储君的故事。

    史载,帝在诸皇子之间犹豫,不知立何人才合适。后有宰辅建议,立了才能平平但为人敦厚的皇子,理由就是立了该皇子,其他皇子可保。

    以往崇德帝对这个做法嗤之以鼻,立君当然是取有本事的,怎么能为了血脉而则一个才能平平的储君呢?庸君最容易成为昏君,也最容易使国朝动乱,此乃千古之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