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叱咤乐坛 >

第231章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231章

小说: 重生之叱咤乐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只有技巧的演奏家,那是成不了演奏宗师的。所以卡尔卡西只能成为古典吉他领域的车尔尼和开塞——大师级的演奏家和教育家。(ps:车尔尼,钢琴教育家。开塞:小提琴教育家。)

    塔雷加被誉为“古典吉他的救世主”,声望尊崇。他的作品也极其出色,那是古典吉他演奏曲目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塔雷加对大型音乐会的抵制。只喜欢与友人一起举办小型室内音乐会的这种特殊癖好,极大的削弱了他在古典吉他界的影响力。

    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但是缺少霸气的塔雷加,也只能止步于大师级的古典吉他演奏家。

    至于塞戈维亚,他是有史以来最接近宗师级别的古典吉他演奏大师,在古典吉他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极大地提升了古典吉他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使得古典吉他跻身于当世三大乐器之一,吉他教学遍布各大音乐学院。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院系之一。(ps:三大乐器另外两个是钢琴和小提琴)

    他改编的古典吉他作品,成为古典吉他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比如《恰空》,比如《德彪西的赞歌》等等。

    因为他的推动和率先使用,声音洪亮的尼龙弦渐渐取代了使用几百年的羊肠弦,古典吉他音量偏小的问题,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他还带出了无数的学生,当世这些活跃在乐坛的古典吉他演奏家们。几乎都受到过他的指点和影响。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但是”。塞戈维亚就已经成功了,可惜这个“但是”还是一定会有的。有两点原因,让塞戈维亚最终还是未能站到那座巅峰之上,成为古典吉他历史上第一位演奏宗师。

    其一,过量录制古典吉他演奏唱片。其二,太过繁忙的音乐会演奏。其实这两点归结到一起。那就是塞戈维亚这一生演奏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塞戈维亚就开始大量录制古典吉他演奏专辑,使用了尼龙弦之后,这种录制就更加频繁。

    据记载,塞戈维亚每年的音乐会安排几乎都在一百场以上。即使到了去世之前一年他已经九十三岁高龄,那一年他的演出场次仍然到达了五十场这样骇人的数目。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他的演出场次已经累积到了三千多场这样惊人的数字。更何况他还有上电视、举办大师班等等众多其它事情。

    塞戈维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更广泛的传播宣传古典吉他,为此他奋斗了终生,也达到了他希望的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录音和演出,让他几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思考沉淀。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奔着向前跑去,为古典吉他闯出了一番崭新的天地。

    但是失去的,却是他自己成为宗师的那种可能。缺乏思考和沉淀,也是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宗师的。

    如果塞戈维亚是出生在现在这个年代,不再需要他全力以赴去推广古典吉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地累积沉淀思考,以他这样卓绝无伦的天赋,他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演奏宗师。

    一线之差,天壤之别!

    可惜!!!

    叶梓完全能够理解塞戈维亚对于宗师的这一份“怨念”,但是寄望自己去做?

    还是省省吧。

    那真的不是人能干的事情!

    一旦以宗师作为目标,叶梓的所有一切都将投身于这个“伟大崇高”的使命当中,痛苦的挣扎于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之间,只为求得一丝突破的可能。

    还不一定就能成功!

    失败的可能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

    而一旦突破不了,那种心丧若死的感觉会把他烧成一片灰烬!

    寄望今后的叶梓妥妥的大师不去做,去玩什么突破宗师境界,开什么玩笑!

    但是面对塞戈维亚炽烈的眼神,恳求的表情,直接拒绝的话,叶梓始终说不出口。

    “大师,我非常感激您对我的器重,但是您不觉得现在就说这些,有点为时过早了吗?”叶梓同样恳切的说道。

    “能够成为一代宗师,相信任何一位职业演奏家都会有这样的期盼,我也一样。但是大师,我们今天才开始上第一堂课,未来的路还不知道会伸向何方。现在就确定过高的目标,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

    “大师,您认为呢?”

    叶梓这几句话有理有据。

    “好吧我的孩子,那就……以后再说。”塞戈维亚默默地点了点头,眼睛里的火花黯然了下来。他能知道叶梓心里未曾说出的那些话语。

    心里微微颤动了一下,叶梓并不想让这位老人失望,哪怕面前的这位仅仅只是系统合成出来的一个投影。

    塞戈维亚在叶梓心中的地位,是其他古典吉他演奏大师无人可以取代的,他拥有叶梓全部的尊敬。

    “大师,如果……我是说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我能顺利涉足演奏大师的行列,那么我可以答应您,尝试着去冲击一下宗师的那种至高境界。”

    叶梓叹了口气,轻轻说道。

    哪怕只是为了安慰一下老人,他也只能这样说了。

    塞戈维亚的眼睛一亮。虽然他也知道叶梓只是在安慰自己,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牢牢地抓住它。

    现在的叶梓还没有这种想法,以后呢?

    谁也不敢确定。

    那就够了!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我的孩子。我会竭尽全力,让你早日能够触及到演奏大师的那个境界。”

    “你,也要努力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线谱

    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得到了叶梓有条件的答应,塞戈维亚非常高兴,甚至显得非常兴奋。

    “我的孩子,你要知道我们古典吉他不应该没有演奏宗师的出现。它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完善而又丰富的表达手段,绝不应该输给其它的乐器。钢琴有宗师,小提琴有宗师,我们古典吉他也应该有,而且早就应该有了。”

    “如果……如果……唉,算了,不谈这些扫兴的事情。”

    大师说了两个“如果”,但是并没有继续往下,他的神情里微微带着一点沮丧和失落的感觉。

    叶梓清楚大师是又一次想起了自己。如果不是当初古典吉他的处境糟糕之极,需要有人站出来将古典吉他再次推到前台,大师其实是最符合标准的宗师坯子。

    真的是……可惜了啊!

    但是,总要有人来做这些的!

    大师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只是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样的结局未免有点残酷。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大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成为一代宗师的话,那让其他的演奏家还怎么活啊!

    十全十美的事情,只有在小说里才有可能出现。现实世界里,能够做到像大师这样的成就,那已经是超凡脱俗,足够在音乐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哪有什么好事儿都能占绝了的?

    “谢谢你我的孩子,”大师显然是“听”到了叶梓对他的评价,这会儿他的心情明显也舒畅了许多,微微笑道:“你说的不错,我是不应该这样贪心的。我的时间太多的耗费在了传播古典吉他上面,如果有那么十年左右的时间。能让我静下心来沉淀一番,或许我真的有那种可能。”

    “但是,我并不后悔我做的这一切!”

    大师轻轻地说着,语气坚决,毫无悔意。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样做的。就像你所说的。有些事情,总得要有人去做才行啊。”

    “好了,这些事情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来交流,现在我们要回到课堂上来。”

    大师将话题引回一开始的问题上来,叶梓心里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他是真不想继续跟大师聊什么宗师了,以后再说吧。

    会不会真有那么一天?谁都无法保证,包括叶梓自己。

    叶梓赶紧顺着大师的话语,直接问道:“大师。还请您给我解惑。”

    “好。”这一次大师不再磨蹭,开口说道:“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出色的职业演奏家,那么你已经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不需要我再来教你什么。”

    “但是如果你想至少成为演奏大师,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必须学会尽可能的不要死钻乐谱。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需要,尝试着让乐曲真正变成你自己的作品。”

    这一段话有点不太好理解。叶梓立刻问道:“可是大师,乐曲演奏的出发点不就是应该尊重乐谱吗?我们演奏的乐曲。除了自己创作的以外都是前人或是别人的作品,我们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当然应该细心揣摩创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并且尽可能的将这些体现出来。”

    “这不是我们演奏家应该做的吗?”

    “大师,我……不太明白。”

    大师微微一笑。

    “说的没错,我的孩子。这是作为一个职业演奏家立身的根本。在开始职业演奏家道路的时候,的确应该从这一点出发。”

    “但是有一点你可能忘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乐谱,它本身并不能完美地记录创作者所有的想法。”

    “那么,你又如何保证你所演绎出来的音乐就是作曲家设想的呢?”

    “无论是哪一位演奏家。都没有办法来保证这一点,哪怕他是被大家公认的xxx的演绎权威。”

    “这是一个死结!在当前的乐谱记录体系下无法解开的死结!”

    大师的这一段话犹如一道闪电,一下子劈开了叶梓眼前重重的迷雾。

    这一段话,说得太tm正确了!

    众所周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记谱法当中,五线谱已经是公认最完善的一种记谱体系了。但是它的缺陷,从五线谱发明至今就是始终存在的。

    五线谱以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同时存在的这种形式,比较完美的解决了大编制乐队的记谱难题。它可以用总谱的方式记录下乐队的整体目标,也可以用乐器分谱的方式记录下对于各种乐器不同的要求。

    这的确是先进而又完善的记谱方式,比起华夏以前所用的工尺谱和现在用的简谱,都要方便许多,而且一目了然。

    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一些他们特有的记谱方式,系统性和好用性都比不过体系已经相当完善的五线谱。

    这是五线谱能够通行世界范围的优点所在。对于作曲家来说,什么样的记谱方式是最好的?方便好用这一点肯定是要排在第一条的,而五线谱在这方面可以完败所有的对手。

    但是五线谱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

    当然不是。

    它有很大的缺陷,但是这些缺陷同样也是其它记谱法共有的,所以五线谱仍然可以大杀四方毫无敌手。

    什么缺陷?

    速度、力度记号和表情术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表情术语。

    作曲家创作出一段音乐,它肯定包涵这几个方面:旋律、和声、轻响、快慢以及作曲家需要表达的情绪、思想、感触等等。

    旋律与和声的记录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一点上,华夏的工尺谱晦涩难懂,已经早就不用了。简谱很直观也很方便,上手非常容易。但是简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它是用首调唱名法来进行记录的,碰到大量的转调、临时升降调之类的问题,那就需要极快的反应速度才能应付过来。五线谱本身是一种图形模式,没有首调和固定调这样的区别,一旦熟悉之后只要根据乐谱记录的音符来演唱或是演奏就是了,不用翻来覆去的折腾。

    这一点,它就胜过了简谱。

    到了快慢上面,各种记谱法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对于作曲家来说,乐曲的快慢并不是一个完全恒定的速度,不是那种机械的匀速,而是应该随着情绪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这样一来,作曲家要想在乐谱上完整地记录下自己的全部想法,那就显然无法做到。如果每隔一两个小节就标记一下自己需要的速度记号,那演奏家就将完全无所适从。

    所以各种记谱法都是做了折中处理,以一整段的平均速度来做标记,让演奏家有个基本的依照。

    在这方面,五线谱也有优势,它的速度标记就是模糊处理的。比如急板是一百三十的速度,演奏家处理成一百二十六、一百二十七也可以,再快一点处理成一百三十一、一百三十二也没错。这就让作曲家和演奏家都找到了相对可靠的记谱和演奏方法,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力度记号跟速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