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赵氏为王 >

第69章

赵氏为王-第69章

小说: 赵氏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齐国与燕国达成的和约,齐国老将匡章率领着攻入燕国的齐军主力缓慢南移,撤回齐国,燕军则自北随之南下,收复失地。而燕国则按照之前的约定将聊、易、鼓、溧阳、螵上、乐邑、町、寿丘、居安九城献给齐国。此战齐国虽然取胜,但河北一地被燕国劫掠不少,主力大军攻秦后随之立即攻燕,几乎没有半点停顿,将士们皆是疲惫不堪,不欲为战。

    而燕国此战无疑是损失惨重,不但没有得到丝毫便宜,反而割土求和,声名扫地,幸好燕王准备充足,在齐军北上时就已将大军和子民前往了北部,这才没有将十几年励精图治的得来的老底子全部挥霍光。但不管怎么说,燕国这次是搬石砸脚,自取其辱,燕王姬职也愈发感觉到齐国的强大和国力雄厚,同时也意识到燕军最为缺乏的是一名合格的统帅。于是派人遍访各国,持着自己的书信自处求贤。

    当然,这次受益最丰的自然是赵国,不但借此让赵国的声势大振,巩固了赵燕同盟,也遏制住了齐国北扩的战略目标,迫使其放弃了向北扩张的打算。魏国和韩国也是因为见到赵国国力强盛,转而向其靠拢,重新塑造起了新的三晋同盟,赵国成为了三晋心的领袖。

    随着诸国的离开,信都也渐渐变得冷清了起来,赵信的职责也没有之前那么繁重,而是轻松了许多。主父每天都在宫中与大臣们商议朝事,并不怎么出巡,赵信一下子也便清闲了下来。

    按照赵军军的规矩,每月月末便是全军的大休之日。

    正逢六月月末之日,虽是烈日当空,空气中暑气难耐,校练场上却是一片欢声如雷。高声响起的战鼓震耳欲聋,士卒们如潮般的助威声此起彼伏。

    跑马场上中央处耸立着一个巨大的演武台,两名**着上身的壮汉正手按着手吃力的对峙,两人俱是脸红脖子粗,只是拼命发力,都想按到对方。

    围观的士卒将演武台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都鼓足了力气拼命的挥拳呐喊,泾渭分明的分为两个阵营为台上的勇士加油助威。

    角力是赵军中极为普及的军中项目,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卒都深为喜爱,为军中所推崇,各营也常常借此机来互相切磋,以此一较高下。只是军中悍卒都是心高气傲之人,虽说名为较量,各营却都是憋着气一定要分个高下来的。如今正在台上比试的就是主父身边的羽林营和守卫王城的禁卫一营。

    羽林是主父身边的亲军,长年跟随者主父南征北战,再加上羽林成员大多都是出身贵戚门户,向来高人一等,从来都是以“天下第一军”自居,不把其他赵军放在眼里。而禁卫军同样是王室亲军,只是有别于羽林从贵族中挑选子弟,禁卫军的选拔是从边军中技艺高超之人中选取精锐者,以此作为赵王的亲军。故而禁卫军多是平民出身,自然瞧不起羽林那些出身娇贵的“公子哥”。

    主父在位时,两军常伴其身边,为了争夺这“天下第一军”的招牌就明争暗斗的厉害,私下常常聚众私斗。到了主父退位后,羽林仍然由主父带在身边做为亲军,而禁卫军则交给信期统领,归属赵王直接统帅。两军自此分道扬镳,平时不在见面,彼此间的火气便也消去差不多了。不过这次信宫朝会,两军士卒再次遇见,禁卫军又挑起了要比试角力,羽林这边的校尉李维自然不会示弱,当下趁大休之日找了演武台比试起来。

    只是羽林虽然骁勇,但多为少年儿郎,多数自小都习有武功,以技巧见长。而从边军中挑选的禁卫军则不同,一个个都是臂膀圆@粗的彪壮大汉,平均年岁也要长羽林许多,气力自然也要大上不少。之前的三场比试,禁卫那人发挥神勇,羽林皆是铩羽而归,李维的火爆脾气自然按耐不住了,也顾不上自己校尉的身份,迫不及待的挽起袖子亲自上场比试起来了。

第一百零六章 杀机毕露(二)

    赵信正好当值结束,就被张昕拉着来看这角力比试了。初时赵信还在一旁看着津津有味,待看见羽林所派出的人连连落败,他身为羽林都尉,脸上自然有些挂不住了。他虽然并不擅长角力,眼光确实十分高超,早已看出禁卫军派出的那人不但生的虎背熊腰,而且下盘极稳,显然不是寻常的士卒,想来是禁卫为了落羽林的面子,特意找来的高手挖坑等羽林跳。

    那李维身为校尉,武艺自然不弱,在台上和那名禁卫力士到是相持不下。台下双方的士卒则是振臂狂呼,拼命的为己方加油。

    忽然张昕面色一变,轻呼道;“不好。”

    话音刚落,场上已经分出了胜负,代表禁卫出战的那名壮汉突然松开双手,一把抓住李维的双脚,猛的一发力。李维正专心跟他耗力想要压倒他,哪会想到他动作如此迅猛,猝然不及下被他一把抓起摔倒在地上,眼看已经落败了。

    台下传来了一片欢呼声,还夹杂着许多叫骂声,已经不少羽林和身边的禁卫推攘叫骂起来,虽未动手,火气却是不小。

    赵信心中暗叹一口气,转头吩咐张昕道;“去看着点兄弟们,别弄出事来不好收拾。”

    张昕点头称是。还未待离开,远处却传来一阵喧哗声,一众的士卒推推嚷嚷的,出口大骂,双方也跟着涌了上去,眼看就要动手了。

    原来禁卫营那选手取胜后,得意洋洋的朝着地上垂头丧气的李维竖起了拇指,引起了场下羽林一片哗然。这个手势在赵军中是极有侮辱性的,表达的是对对手的轻蔑,也难怪羽林的士卒会如此愤怒。李维更是挥着拳头就要上去拼命,幸而被身旁机灵些的亲兵死死抱住,这才没有惹出事来。

    本想抽身退走的赵信无奈,心知若是这里的羽林和禁卫闹出事了,自己肯定躲不过主父的一顿鞭子。想到这里只好硬着头皮一跃跳上了高台,大吼一声:“全都给我住手。”

    这一吼他是灌足了气力,中气十足,盖过可跑马场上数千名士卒闹哄哄的喧哗,都被他这么一吼下不禁安静了下来,齐齐回头将目光望向他。

    赵信上前推开拉扯住李维的人,指着他吼道;“赢就是赢,输就是输,自己输了不找找自己的原因,还怪别人羞辱你,真是给我羽林丢脸,滚回去禁闭一天。”

    李维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迎上了赵信锐利的目光,悻悻下只好丢着头应了声,转身下台去。

    赵信又目光转向那禁卫的壮汉,脸色凶恶,一言不发。那壮汉在他锐利目光的注视下隐隐有些促狭起来,犹豫了下,还是拱着手结结巴巴的行礼道;“卑……卑职参见赵都尉,卑职不知赵都尉也在观看,所以不是特意冒犯,还望都尉见谅。”

    羽林和禁卫虽然私斗不断,但归根到底都是赵军序列。赵军中又向来等级森严,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还是堂堂的羽林都尉。

    赵信见他言语间虽然结巴,但用词倒是得意,不像是寻常的士卒。心中不由起疑,便问道;“你是何人,所为何职?”

    那力士不由避开了赵信直视的目光,有些心虚的说道;“卑职是禁卫一营二曲士卒。”

    赵信见他眼神躲闪,顿时猜到了**,声音提高一截,严厉道;“欺瞒上官可是死罪,你信不信我以此向信将军禀告。”

    那力士被赵信一唬,愣了会只好垂头丧气的说道;“卑职是一营二曲校尉孟涧,参见都尉大人。”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喧哗,因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角力大多都是限于普通士卒,像李维那种负气上台的自然不会苛刻要求。但孟涧则不同,他身为校尉,却故意扮作普通士卒上台,这明显是故意为之,有意想要羞辱羽林。

    赵信也不发怒,只是眯起了眼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径直的看着孟涧,目光中不怒自威。

    跟随主父许久,他渐渐的也开始喜欢模仿主父这种神情,总会让对方觉得你一副了如指掌的样子,压力无形中就已产生。

    果然不到片刻,孟涧就有些撑不住了,额头上密密一排汗珠,也不知道是太阳晒得还是冷汗。心中忍不住暗暗后悔,赵信这个少年得意的都尉他还是认得的,知道他极得主父器重,自己真是鬼迷心窍相出这种办法来,现在弄的不好收场了。万一赵信告诉他的上官信期,自己轻则一顿板子,重则降职处分。

    幸好赵信并没有让他胡思乱想太久,而是开口说道;“本来两部之间切磋实属正常,愿赌服输我也无话可说,可你这样就坏了规矩了。要不这样,我和你比试一番,你看如何。”

    孟涧一愣,将信将疑的打量了赵信一番,头要的跟拨浪鼓一般,道;“赵都尉,你就别为难我了,你是上官,我怎敢对你动手,万一有了什么损伤主父还不要我小命。”

    赵信晒然笑道;“你这是什么屁话,军中比试哪来什么敢不敢。”

    说着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扔在地上道;“这是中山王随身佩戴的贴身之物,锋利无比,你若能赢我的话,这把匕首就是你的了。”

    孟涧望向地上的匕首,之间那匕首通体刀鞘是黄金打造,看上去华丽无比,心中大喜。

    即是中山王所用,想来必然是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孟涧顿时垂涎不已。有些犹豫的望向赵信,说道;“若是我失手打伤了你,日后你可不会找我麻烦?”

    赵信哈哈一笑,道;“当着这么多兄弟的面,我赵信还是要脸的人,要比就比,哪里这么多废话,畏首畏尾的像什么男人。”

    孟涧被赵信说的老脸一红,当下下定决心,原地扎好马步,大吼一声以壮胆色。

    赵信正色而立,稳扎马步,注视着对手,丝毫不敢大意。

    这角力,比的是技巧和力量,跟剑术可是大相庭径。赵信虽然精通剑术,力气却并不是最强项,只是对力道的把握却是炉火纯青,所以才会有胆上台比试。

    孟涧身材高大,生的孔武有力。身上的肌肉鼓鼓隆起,一看就知道是个力大无穷的力士。相比较赵信的身材,虽然也是均匀健美,可和他一比,就显得单薄许多。

    孟涧注视赵信许久,见他仍是丝毫没先动手的意思,终于耐心耗尽,大吼一声猛的冲上前去,双手犹如蒲扇般扇去猛抓赵信。

    赵信见他力道惊人,自然不敢和他硬碰,只是闪身避开。

    角力不同比斗,靠的是实打实的力道相撞,赵信既然想取胜,自然不能靠着身法一味的躲闪。当下马步一沉,凝神猛的抓向孟涧的肩。触身之时却觉得手头一滑,孟涧竟仗着多年的身法卸去了赵信的抓力。

    赵信见他身子猛缩,已经猜到了他的回应招式,心中早有下招。双手忽然一变招,快如闪电般抱住孟涧的身子,左脚伸出,猛的踢向他的双脚,触脚处却如同磐石。

    孟涧一咬牙,猛增力道,狠狠的撞去,只听见孟涧‘哼’的一声沉闷,终于身子倾倒。孟涧就着他倒地的势,将他笨重的身躯猛的摔了出去。只见孟涧的身躯高高飞起,砸到了人群中传来了数声‘哎呀’声,却是一片人昂马翻,所幸人并没有什么大事。

    看台下先是一阵沉默,随即是一片如同雷鸣般的叫好声,尤其是羽林将士,更是拼命的嘶吼鼓掌。赵信得意洋洋的拍了拍手,哈哈一笑,正想跃下武台,却看见远处一身华服的一中年人正含笑看向自己。

    见赵信目光看来,那中年人微笑着伸出手掌,缓缓拍手为赵信鼓掌。

第一百零七章 杀机毕露(三)

    赵信下台迎了上去,到那华服中年人身前躬身行礼道;“末将赵信,参见燕王。”

    姬职微笑着扶起赵信,笑道:“赵都尉不必如此多礼,此处并非朝堂,大家随意些好。”

    姬职虽然贵为燕王,却并非赵信的君主,所以赵信对他到也没什么畏惧之心,见他如此通情达理,便也笑了笑,不再拘礼。

    看着燕王身旁不远处燕国侍卫持剑警惕十足的打量着周边,其中尤以一中年人最为显眼,显然是侍卫头领。这几十名侍卫呈死四散型将姬职围在中间,若有赵军士卒不小心靠近,这些虎背熊腰的燕国大汉们则毫不客气的用身子拦住他们。所以台下虽然人头涌动,姬职这边倒是清静的很,普通的赵卒见这些燕国人服饰华丽,大多也猜到了其大有来头,都知情识趣的不去招惹这些燕人。

    赵信目光望向这些燕国武士,见他们大多目光锐利、身材魁梧,心知这些人恐怕都是燕国的高手,否则也绝对轮不到他们来保护燕王。

    姬职目光中颇有兴趣的看着赵信道:“没想到赵都尉小小年纪,武艺竟已如此高强,当真是英雄出少年,我们这些人不服老不行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