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上玉 >

第128章

锦上玉-第128章

小说: 锦上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随着关老大接替镇国公的爵位,后来关明杭又一战成名,加官进爵,越来越得皇帝的赏识。

    而关老五数十年如一日的在那个位置上呆着,关家以武行家,读书明显不行,儿子关明起十七岁了,才勉强考进国子监,要想有所建树,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特别是五夫人出去赴宴,满耳听到的都是对关明杭的称赞,再加上关老夫人明显的偏心,两相对比五夫人的那颗心,就越来越不平衡了。

    关明起书房的窗门洞开,父子俩低着头神情凝重,在窗前的沙盘上杀得难解难分。

    关五夫人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为着五房的前途忧思,吃不好睡不着的,这两父子倒好,一个个不务正业。

    五夫人把帘子甩得啪啪响,一屁股坐到太师椅上,端起桌上的汝窑茶盅,也不管冷热,一口气把茶水喝了个精光。

    “这又是谁惹你生气了?”关老五笑着说的。

    “谁惹我生气?”关五夫人冷笑,“除了你们父子俩,这府里还能有谁让我生气?”

    大冬天的关五夫人却觉得浑身火在烧,当初怎么就没瞧出来,关老五是个扶不起的。

    “今个老夫人给明杭挑媳妇了……”

    “大哥都二十四了,挑媳妇不是很正常嘛!”

    关明起把一杆大旗插到他爹的地盘上,满不在乎的说道。

    “就是啊!”关老五捋了捋他那不太长的美须,“当年我二十四岁,都已经儿女双全了。”

    关五夫人气得七窍生烟,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和这两货不是一个星球来的?

    永远都摸不到你说话的重点,她是这个意思吗?

    五夫人索性把话挑明了,“明起都十八了,也不小了。”

    婆婆给关明杭挑媳妇,可提都没提关明起一句。

    关明起却不想就此受束缚,瞧二房的二哥三哥,从前三天两头的和他一起喝酒,娶了媳妇后怎么样?酒杯还没端起来呢,嫂子们遣的丫头就到了,一句话,两人抬脚就走,也不怕在他们这些兄弟面前丢了份子。

    是以,他老爹还没发表意见呢,就第一个嚷了起来,“大哥都二十四了还不着急,我才十八急什么急,等大哥娶了嫂子再提不迟。”

    关老五竟然觉得甚是有道理,“不就是娶媳妇吗?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王八对绿豆,看对了眼立马就能成亲,急什么急?”

    关五夫人额头的青筋直突突,这是重点吗?是重点吗?是重点吗?

    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能听出她的弦外之音?

    还是女儿好,可是她的贴心小棉袄,跟着外放的女婿到任上去了。

    关五夫人一口浊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偏那父子俩还在沙盘上,你来我往杀得兴起。

    关五夫人一怒而起,“有本事也上战场去捞将军当当,窝窝囊囊的在沙子上玩,算个什么英雄?”

    关老五一下子被五夫人戳中了痛处,一个在马上提刀杀敌的将军,宁愿马革裹尸还,也不愿意窝囊的活着。

    要不是当年他中毒太深,伤及肺腑,一身功夫尽废,如今也能如关明杭一股,纵马边城叫鞑子闻风丧胆,哪里像如今这般,拖着儿子在沙盘上过干瘾?

    当即脸色阴沉的吓人,对门口伺候的小厮道,“我身子不好,下雪路滑,今个就住在书房里头,你去给我拿床被子来,顺道送五夫人回去,仔细别摔着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章 彩衣娱亲新解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太后娘娘,却为紫燕公主的婚事犯起了愁。

    原先她十分看好宋玉,皇帝磨磨唧唧,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只说再看看,并且要问问紫燕的意见。

    后来高临回来了,她等来等去没等到皇帝的下文,却听到了高临和宋玉断袖的传闻。

    太后娘娘自然是不信的,高临是什么样的性子,她比谁都清楚,不过清楚归清楚,却也明白众口铄金的道理,为着紫燕公主的声誉,暂不提此事,想着等风头过去了,再提不迟。

    反正当时紫燕公主年纪小,她又想多留她几年,且等着吧!

    哪承想宋玉那边又出了变故,竟不声不响的跟文家老三订了亲,后来这亲事退了吧,万寿节上又上演了一场闹剧。

    总之一句话,宋玉这个驸马是招不成的了。

    可事情坏就坏在,有宋玉这珠玉在前作比较,其他儿郎还怎得入得了太后娘娘的眼?

    拿着适龄儿郎的画像,挑来挑去,挑了几天愣是没瞧得上眼的。

    太后娘娘瞧着那一堆画卷,愣了会神,随吩咐宫女夹了画卷,随她去一趟养心殿。

    皇帝耳目遍天下,总能从矬子里面,拔个高个的出来。

    雪下的深了,内侍们抬着太后娘娘,一步三摇的走向养心殿,太后娘娘放下步撵上的纱帘,日头照在白花花的雪地上,晃眼睛。

    养心殿里,地上铺着厚厚的花纹繁复的地毯,四条盘龙柱下共烧了八个大大的银丝炭盆,一溜的窗户,窗门洞开。

    太后娘娘坐在步辇上,老远就瞧见了窗根底下,那棵光秃秃的石榴树,以及窗台前朱笔点点的皇帝。

    今天的皇帝没有穿着标配的明黄,一身玄色滚边长衫,身姿如松,微微勾起的下巴,透着坚毅,许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放下笔捏了捏鼻梁,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太后娘娘的目光,就落在他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上,微微勾了勾唇角,血脉至亲一脉相承,虽不在身边亲自教养,这个动作倒是如出一辙。

    走的近了,黄帝也发现了步撵上的太后娘娘,亲自迎了出来,“天气不好,母后怎的亲自过来?有什么事,让人过来传个话不就得了,还巴巴的跑了过来,仔细又要咳嗽了……”

    皇帝絮絮叨叨,殷殷关切,比亲儿子还要像亲儿子。

    太后娘娘笑笑,一眼瞟见桌上摆着的食盒,眉头就皱成了川字,“皇帝还不曾午膳?这都什么时辰了?”

    一双凤目犀利的扫过大殿里众多的宫女内侍,“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连皇帝都伺候不好,留着还有何用?”

    众人立即喊着“太后娘娘饶命”,扑通一声跪到地上,低头垂目。

    “母后息怒,”皇帝虚扶着太后的胳膊,把她引到太师椅上坐定,自己顺势坐在了下侧。

    “不怪他们,这是朕的意思,南边又上了折子,今年入冬以后,南边的雪下的就没有停过,好几处受了雪灾。”

    “适才看到南边递上来的折子,房县受灾最是严重,百姓房屋倒塌,要不是当地县令当机立断,开了衙门安置灾民,只怕此时已是十室九空,哀鸿遍地了。”

    民众受苦,他这个当皇帝的怎么吃得下去?

    太后娘娘陪着叹了口气,说了些安慰的话,用眼神吩咐自己的贴身宫女,将那食盒提了过来,这食盒是送家杂货铺出品的保温食盒,搁置了这么长的时间,食物一点没冷。

    酥油鸡、红油鲍鱼、翡翠虾球,开胃罗宋汤等八个菜式,外加一碗珍珠米饭,一一摆到皇帝面前。

    太后娘娘亲自递给他了一双筷子,“人是铁,饭是钢,不管发生什么事,饭还是要吃的,皇帝身体好了,才能为百姓解忧不是?”说着亲自为皇帝布菜。

    小内侍诚惶诚恐,这可是他的工作呀,叫太后娘娘做了,他干什么?

    站在旁边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却不敢出声。

    皇帝是个体恤下属的好上官,眼瞧着小内侍热锅上蚂蚁般的煎熬,温声对太后娘娘道,“怎好劳动母后,还是让小泉子来吧!”

    太后不动声色的瞄了眼,低眉顺眼的小泉子,心里微叹,皇帝就是心太软。

    有个心软的皇帝不是不好,可有时候难免……

    或许当初,她就不该遵守那个承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着先皇的意思,把高临立为太子才是。

    也不至于弄得现在,大家都辛苦。

    “你小时候,本宫就经常,这样给你布菜。”太后软语回绝了皇帝的提议,说起了一些陈年往事。

    皇帝一边吃饭,一边安静的听着,偶尔插上两句。

    不知不觉中一碗米饭见了底,几个菜碟子也空了一半,皇帝很有节制的放下筷子,每顿饭只吃一碗,绝不添饭。

    小泉子终于找到了补救的机会,端着茶水给皇帝漱口。

    太后娘娘原本是来,请皇帝给紫燕公主挑选夫婿的,可皇帝这边烦心事也是一大堆,自己这些事琐事,就别再让他烦心了。

    太后娘娘闲聊了几句,稍微宽慰了皇帝一番,就准备离开。

    可皇帝早就看到了,那捧着卷轴,站在墙角当壁画的宫女,问太后娘娘可有什么,悬而不决的事情需要他的帮忙?

    皇帝都开口了,她也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索性把那一捧卷轴都放到桌上。

    让宫人一幅一幅的展了开来,“皇帝帮哀家掌掌眼。”

    皇帝瞧着那一幅幅的美男,摸了摸大拇指上的扳指,“母后这是准备养个面首?”

    宫女内侍们:“……”,没听见没听见,咱什么也没听见!

    “你个死孩子!”太后笑骂,“哪里学来的油腔滑调,注意你的身份!”

    皇帝却笑道,“彩衣娱亲,能博母后一笑,做什么孩儿都愿意的。”

    众宫人:“……”,第一次知道彩衣娱亲,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的。

    太后却已在那边,说起了紫玉公主的婚事,“……竟再挑不出一个,如宋玉般出彩的少年。”

    皇帝心道,那是啊,就是再挑一万次也挑不着啊,因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选

    皇帝沉吟了一刻,忽得出声道,“您觉得关明杭怎么样?”

    “关明杭?”

    太后色变,“关明杭可是个武将。”

    是个武将就难免有个万一,到时让紫燕怎么办?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道让她的女儿再尝一次?

    所以太后娘娘在考虑女儿驸马人选时,从未想过要把武将纳入其内。

    除开宋玉不提,关明杭确是个中翘楚,的确是驸马的好人选,如果他不是武将的话。

    然而关明杭就是个武将。

    “朕觉着关明杭是个人才,也就这么顺嘴一提,”皇帝见太后不大乐意,继续道,“您不乐意咱再看看别人?”

    太后疲惫的按按额头,“再看看吧!”

    说着让那宫女把画轴呈上,母子俩挑挑拣拣,挫中拔高从中选出三个,可是跟宋玉、关明杭一比较,太后娘娘又觉得索然无味。

    倒不是说其他儿郎有多纨绔,而是这两人实在太优秀。

    太后不免又迁怒起文玉儿来,都说丑人多作怪,这话半点不错,好好的驸马人选,就这么叫她给担误了,再想到这个始作俑者,就要成为她的“儿媳妇”,又是一阵心塞。

    话说文老太太,得了琪姐儿亲自送过来的糕点,却是不敢吃的,全都便宜了院里几个丫头婆子。

    不过也因为这点心,让她终于有了邀约文玉儿的借口。

    当晚下朝珍珠就从那边递来了消息——文老太太要见她。

    “她要见我?”文玉儿感到无比惊奇,作为一个“读书读傻”的文家老三,她在文府的存在感很低(因为“宋玉”要上朝),既便有事相求,除了宋氏外,排在前头的还有叶氏、焦氏。

    更何况,她要是没记错的话,当初她可没少呛文老太太和杨青娘,文玉儿以为,就凭这一条,文老太太求谁也不会求到她头上才是。

    可是,最不可能的事,它却偏偏发生了,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

    “要不,奴婢把她给回了?”珍珠也觉着,文老太太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倒是不必。”在自己的地盘,还怕文老太太翻出什么浪花不曾?

    文老太太得了文玉儿的明确答复,就开始提前准备起来。

    只是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杨青娘突然来了。

    当穿着下人服饰的杨青娘,站在文老太太面前,着实把她吓了一跳。

    赶紧把人带进内室,“你怎么来了?可有人看见?”

    才收到杨青娘的求救信没两天,一眨眼人就活生生的站在眼前,文老太太不骇了一跳才是怪事。

    杨青娘又累又饿,好不容易花光身上最后一点碎银,跟着送菜的混进门来,可不想再被赶了出去,也不管是否有没有人发现,急急的否认。

    “当然没有了,我这么机灵怎么可能叫人发现!”

    说完就抓着碟子里的茶果子,勿囵吃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