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73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3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有你这个句话我就放心了。”

    吴景微笑的看着两人,道:“伯符,你麾下的骑兵和水军路上需要的粮草我已经让人备好了,你们可以随时出发返回吴县,向主公复命了,主公已经命我为丹阳太守,不日我便赶赴宛陵上任了!”

    孙策率兵返回吴县是孙坚的命令,不过是路过秣陵,补充粮草而已。

    “舅舅,策还要在秣陵多留几日!”孙策摇摇头,道。

    “为何?”吴景不解的问道。

    “等一个人!”孙策眯着眼睛,双眸闪闪,一抹自信的精芒划过。

    …………

    三日之后,城门处,一个布衣青年,骑着一匹普通的青葱马,身后背负一柄银色的长枪,披头散发,身上包扎好几处伤口,衣服也是血迹斑斑,明显是经历的过大战,看起来有些落魄,也有些凶狠。

    “来着何人?”秣陵县兵守护城门的一个都伯,一看青年这个模样,立刻率领麾下的十几个兵士,把他团团围住。

    “某家东莱太史慈,要见你们的将军,孙策!”布衣青年伸手拨了拨垂头长发,露出了一张俊朗而有些苦涩的脸庞。

    太史慈一双深邃的瞳孔,看着十几个秣陵的县兵,他感觉自己这一刻,比当初落在孙策手中还要狼狈。

    他之所以愿意和孙策打赌,那是因为他一直都很相信刘繇,就算刘繇一直没有重用他,他也认为刘繇是在培养他,考验他。

    他从青州不远万里来投靠刘繇,除了一份恩情,心中也认为刘繇能做一番大事情。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是错的,都错了。

    自从孙策把他给放了之后,他没有投靠樊能,因为他知道樊能不会用他,所以直接返回的九江,直接面见刘繇,然后把芜湖之战的前前后后都详细的禀告了刘繇,包括孙策把他给放了,除了那个赌约,他缄口不言之外,其他的他都坦言了。

    太史慈虽然不相信孙策的话,但是心底之中多了一份顾虑,所以他保留了和孙策的那个赌约。

    刘繇一开始只是愤怒,虽然有些怀疑他,但是并无押解之意,还安慰了他一下,告诉他,他很相信他,太史慈自然感动了。

    不过随后几天,太史慈突然的发现自己身边多了好几个探子。

    太史慈知道这是刘繇的探子,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在乎,毕竟张英战死了,而他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这就算是刘繇的谨慎吧。

    随着张英的尸首被孙策送过江来,然后樊能战死宛陵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刘繇坐不住了,直接爆发,把气都撒在了太史慈的身上,二话不说就把他下的大牢,还认定他是孙策的探子,要在九江的大军面前,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太史慈一下子愣了,感觉晴天霹雳,他这么也没有想到刘繇居然要杀自己。

    最后,他在牢中,万念俱灰,面临绝望的时候,幸得有人出手相救,他才能凭借着一声强大的武艺,死拼的杀出大牢,逃出寿春。

    …………

    秣陵的县衙,后院,孙策卸下盔甲,一袭长袍,神色有些凝重,心不在焉的,寿春已经传来的消息,太史慈逃出了寿春,但是他在秣陵已经等了三天了,太史慈却还不见人影。

    “难道是自己信错的太史慈?”

    孙策眯眼,他对太史慈的器重不仅仅是因为太史慈武力过人,还是因为太史慈身上有一种忠肝义胆,他相信太史慈是个一个守信的人。

    “伯符,还在想太史慈啊?”周瑜站在孙策身边,凝视着孙策,神色微微一动,低声的道:“你为了收复他,不仅仅为他用尽手段,还让我派人出手相救,就算他逃出的寿春,他也未必来投靠了你,他值得你等待吗?”

    “公瑾,太史子义乃是一员难得的大将,武艺尚在策之上,而且弓马娴熟,熟悉排兵布阵,加上身上有一股难得的忠义之气,我相信他!”孙策淡然一笑,语气很坚定。

    他还是相信太史慈是一个守信的人。

    “将军,有一城门都伯,率兵五六人,绑来一人,名太史慈,这个太史慈口口声声要见你。”这时候,突然一个亲兵走进来,大声禀报的道。

    “快快有请!”孙策一听,面色大喜,然后疾步的走了出去。

    县衙的大堂之下,几个县兵把太史慈绑的严严实实的,太史慈也没有反抗,神色之中一抹的冷然。

    孙策从后院大步流星的走出来,抬头一看,对着几人大喝的道:“混账,是谁把太史将军绑着这个样子的?”

    “将军,对不起,此人来历不明,身上血迹斑斑,还有兵器,而且一开口就要见你,属下唯恐……”几个县兵一看,顿时恐慌起来,连忙匍匐在地面上,解析道。

    “不关他们的是,是慈狼狈的一点!”太史慈低声的道。

    “你们走吧!”太史慈出身了,孙策自然不会理会这些小喽啰,摆摆手,几个县兵急忙退了下去。

    “太史将军,真是抱歉,下面的人不懂事,为难你了!”孙策亲自上前,给太史慈松绑。

    “公子,太史慈先前有眼无珠,不懂天下英雄,如今乃一介罪人,愿赌服输,愿意投身公子麾下,为马前之卒,为公子冲锋陷阵,请求公子收留!”太史慈双眸看着孙策,孙策的尊重让他冰冷冷的心中有流淌着一抹温暖的热流,甚是感动,他不再犹豫,立刻双膝下跪,坚定的道。

    “哈哈哈,子义愿意投身我江东军,乃是我孙策之福气,也是我江东之幸!”

    孙策闻言,心中大定,双眸一亮,神情大喜,赶紧把太史慈扶起来,大笑的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零五章 锦衣卫的发展

    锦衣卫乃是孙权一手建立的,目的很简单,一个是探测敌军的军情,还有一个监察自己人,对于孙权来说,后面那一个目的其实才是锦衣卫明面之上最大的作用,毕竟江东军有自己的斥候,一般开战之前都会有斥候兵探听消息的。

    有孙坚的支持,孙权麾下的锦衣卫在吴郡的发展情况很好。

    孙权亲自颁布的一条,锦衣卫做事情,只要手中有证据,可以直接越过县衙,有先斩后奏之能,相对来说这个权利有些大了。

    不过也是因为如此,仅仅半年之功,代表锦衣卫的飞鱼服,绣春刀已经开始在吴郡名扬各县,在吴郡之中,有很多人都说,宁可得罪县衙,不愿意面对锦衣。

    这群人只要拿出证据,连屠族的事情都做的出来。

    “如今锦衣卫只有你们三个百户,你们三人最熟悉锦衣卫的做法,所以会稽和丹阳的千户的位置就从你们三人身上诞生!”

    孙权跪坐在锦衣卫衙的大堂之上,微眯双眸,瞳孔幽幽,一抹冷芒,看着堂下的三人,沉声的道:“千户的位置只有两个,你们三人看着办吧!”

    随着地盘的扩大,锦衣卫自然要扩张,不过吴郡现在是江东军的中心,也是锦衣卫的中心,由孙权自己亲自统领,自然不会设立千户所。

    其实孙权没有和他们三人说实话,他的计划是想一口气设立四个千户所,除了吴郡之外,会稽,丹阳这两个已经拿下的自然有布控,但是庐江和豫章两郡他也想一口气把架子打起来。

    “大都督,我们听你的调遣!”

    三人对视了一眼,虽然对于千户这个位置,三人都蠢蠢欲动,看着对方的目光之中都凝聚着一股战意,但是三人做了锦衣卫也有一段时间了,让这个阴暗的层面培养的有些沉稳起来。

    直接把这个皮球踢回了孙权的身上。

    锦衣卫讲究的是:凡是求稳,情况未明,莫要先出头。

    对于锦衣卫来说,没用功绩可以理解,但是要是弄到了一个错的消息,呈报上去,随时都是人头落地。

    “很好,既然你们这么同心,这事情就我来决定了。”

    孙权看着三人的反应,嘴角一抹满意的笑容,道:“能做事的,就能上位,我很公平,你们现在麾下也培养出了不少能人,最近也收拢不少民间游侠,这些人能用,都散出去,我只要一个结果,三个月的时间,我要看见会稽,丹阳,庐江,还有豫章都有锦衣卫的百户所,谁做的好,千户的位置,就是他的!”

    千户这个位置其实孙权今年之内都不会颁布的人选的,无非就是给他们几个画一个大饼,然后让他们用点心把这个几个郡的百户所都建立起来。

    “大都督,庐江和豫章如今还在陈温的统领,也要建立锦衣卫百户所吗?”三人神色微微一愕,王池率先的站了出来,恭敬的问道。

    “江东军已经完全的占据了丹阳和会稽,有官方的力量支持,要是仅仅在这里两地建立百户所,我可以用新人就行了,还用你们吗?”

    孙权眯着眼,冷笑的的道:“庐江和豫章就是我给你们的一个考验,你们成为百户也有一段时间了,也知道锦衣卫的工作是做什么的,能不能再敌人的眼皮之下建立其锦衣卫的百户所,就看你们的功力了,明白吗?”

    “吾等明白了!”

    三人浑身一颤,顿时明白的孙权的意思了,急忙俯首,恭敬的道。

    “你们明白最好,我已经给了各地郡守府下了文书,让他们配合你们的建立百户所,其他的事情我就全权交给你们的,剩下的事宜,负责的地域,我就不干涉了,你们自己看着办来分配,我知道你们现在手下有积累了不少副手,也收拢的不少好手,也是时候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我手中最近也培训处一批锦衣卫新丁,有两百人,当是给你们的帮助!”

    对于锦衣卫的发展,孙权自然会深入的去了解,毕竟这这么一个谍报的部门,要是把握不好,就从帮助变成危害。

    孙权站起起来,松了松身上的根骨,提醒的道:“对了,锦衣卫大门关上,你们怎么争都可以,有竞争才有进步,我不介意,但是你们永远不要让锦衣卫在江东的百姓眼中背上内讧的罪名,不然我可不会高兴!”

    孙权经历过无数战役,还亲自领导吴县的血战,虽然身躯不算高大,但是如今一举一动都已经有一股很震慑人心的威慑力。

    他的声音很冷,让三人心中不由自主的一股寒流涌上来,急忙不约而同的大声的道:“大都督放心,锦衣卫向来团结一致,绝对不会有内讧。”

    “好了,不要动不动就跪,本都督不习惯,难得你们三人齐聚,就给我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吧!”孙权摆摆手,让他们站起来,给自己汇报这段时间锦衣卫的成果。

    “诺!”

    三人站起来,面容严肃,开始对最近锦衣卫的发展一一的给孙权作了汇报,直到夜色完全降临,三人才走出的锦衣卫衙的大门。

    “廖百户,王百户,你们看,这四个郡的地域,我们如何分配?”

    吴县没有宵禁的习惯,大街上有不少人挑着灯笼,来来回回,夜晚的时候也有不少的酒厮,客栈营业,三人默默的走到了一个间酒小里面,点了几个小菜,上了一壶酒,酒过三巡之后,莫从看着两人,直接的问了出来。

    “会稽靠着吴郡南部,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发展,归我,如何?”王池双眸一亮,沉声的道。

    “可以!”廖莫沉默了一下,没有反对,毕竟他如今经营的锦衣卫都在北面,

    “某也没问题!”

    莫从考虑了一下,脑海之中一抹亮光划过,轻声的道:“既然如此,丹阳郡就归廖百户来负责。”

    两人一听,顿时用很疑惑的眼神看着莫从,好处都让给他们两个,然后自己啃硬骨头,莫从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对于丹阳和会稽,只要用他们的人来发展,就代表让他们来掌控,千户之位自然也就板上钉钉。

    “当然,我也是有条件了!”莫从微微一笑,道:“豫章郡也归你们两个,我只负责庐江的锦衣卫发展!”

    其实千户这个位置对于莫从来说倒是没有那么的重要,如今他负责的吴县的百户所,官职是一样,但是实际的地位之上其实是比他们两个还要高一个阶级。

    吴县是江东政权的核心,是孙坚的大本营,随便拉出一个,就是不简单的人物,锦衣卫很特殊,就算是一般的将军也要重视,他自然水涨船高。

    就算现在吴县长朱治,郡守府长史张昭,见到他,也会打招呼,叫一声莫百户。

    而且他的职责还肩负这监视城中的世家大户,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世家权贵也要小心翼翼的对待他,不敢得罪他,所以对他来说,吴县百户,比普通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