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625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25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必然有大王的考虑,圣旨已下,打是一定要打!”

    贺齐眯着眼,神情变的冷冽起来,他对着堂外,大喝了一声,道:“来人,立刻通知镇守开阳的烈焰第三师,镇守东武城的烈焰第四师,海军方面的第五师舰队,第六师舰队,还有镇守广陵的烈焰第八师,团部以上的所有将领,一天之内,返回郁洲山,召开战略大会,不到者,军法处置!”

    “诺!”

    一个亲卫站在门外拱手领命,然后速速离去。

    “将军,一个青州,我们居然要动用五个师吗?”曾田神色有些骇然而惊。

    “不仅仅是五个师!”

    贺齐摇摇头,沉声的道:“郁洲山的烈焰第一师,烈焰第二师,都要出动,还是烈焰大营直属的骑兵团,弓箭团,强弩团,全数出动,这一战,如果有需要,甚至要整个烈焰军团都压上去!”

    “将军,青州只有不到五万兵马,大部分都是蔡瑁的新兵,我们何须如此?”

    曾田皱眉。

    “你以为我们动了青州,就只会对战青州的兵马吗?”

    贺齐冷冷的道:“烈焰军一动,整个徐州周围的兵马都会惊动,这是一场大战,这些年爆发出吴国和魏国之间爆发出最大的战役!”

    魏国岂会拱手让出青州,这一战打起来了,徐州的整个边疆线都会大乱,从下邳西侧的萧关到兖徐边境的泰山,都会成为战场。

    “兵马未行,粮草先行!”

    曾田深呼吸了一口气,平下心来:“我们没有时间向后勤处征调粮草,大王的圣旨很明显,十月底之前,必须要开战!”

    “储备有多少?”

    “要是全军将士大战起来,最多不到三天,这也不够后勤司的筹备啊,十几万大军,粮草消耗起来,可不简单!”

    “借!”

    “借?”

    贺齐斩钉截铁的道:“军令大如天,不能因为粮草问题,耽搁开战时机,老曾,你代表烈焰大营,拜访一下琅邪,东海,下邳,广陵几个徐州境内的郡守,抠也给我抠五天的粮草出来,有七八天的粮草,足够支持国内后勤司运输!”

    “属下明白了!”曾田点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举三甲

    这一天,天高气爽,金陵城之中,吴国的大朝会,如火如荼的进行时之中。

    吴国变法之后,内阁和军机处之间分工清明,大小事情各有条理,所谓的朝会,如今基本上不是商量事情的会议,倒是好像是吴国群臣之间在聚会。

    内阁统辖政务,军机处处理军务,各有秩序,很少有什么事情要大家抱在一起才能讨论出来的的。

    所以,孙权如今正在策划,要不要把吴国的所谓的大朝会改成一个月一次。

    不过今天的朝会倒是有些看头。

    朝会之上,第一届科举,前十名的新科大学士进见面圣,当场之下,朝堂殿考,以内阁首辅张昭出题,各抒己见。

    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倒是给沉闷烦躁的朝会增添了不少的气氛。

    当然,这一次朝会,最重要的还是吴国第一届科举的状元之选,毕竟蔡邕和司马微都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有新有些棘手了,只能朝堂确定了。

    在这一次科举,探花已定下来,马良,而表现最出色的是蒋琬和严畯,都要竞争状元的机会。

    蒋琬是一个人才,年纪不大,但是面对吴国群臣,没有一丝怯场,严畯也不弱,在江东书院多年,本身有能力,官场有人脉。

    张昭的一番考核下来,两人在文武百官之中,不分伯仲,张昭个人比较倾向严畯,但是户部周瑜比较倾向蒋琬。

    他们两个代表内阁的两股势力,这么一来,就从状元之才变成了内阁派系的争锋,大家开始卯足劲头在争。

    军机处首尊潘凤在看热闹,这些都是人才,但是和军方没关系。

    御史台的张纮一双罩子闪亮闪亮的,他没有注视两个状元之才的人选,倒是对十个新科大学士之中的其中一个起了兴趣,打算为御史台招收新苗子。

    孙权一袭龙袍。头戴玉冠,盘坐在龙椅之上,琥珀晶莹的眸子看着的殿下的情况,拍拍额头。看来着最后的决定,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公琰!”

    “学生在!”

    蒋琬躬身,他也是第一次面见吴王,这个年纪最多比他大一点点的青年君主身上有一股让他心悸的气势。

    这是上位者的气度,在他心中却是一股无双的气势。

    “孤考考你!”

    “请大王出题!”

    蒋琬深呼吸了一口气。稳定心态,双手拱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状元这个称号很新颖,但是科举第一的称号,他不能丢。

    “在饥荒年,你手上只有一个馒头,但是在你面前,有两个就要饿死的人。一个是荆州人,一个是辽东人,你会把馒头给谁?”

    孙权笑眯眯的问了一个无厘头的问题。

    这完全和学问没有关系。

    周瑜几人听闻,各自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的孙权,然后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这问题,怎么听都好像死局啊。

    和学问无关,这是吴国官场的问题,为官者,荆州人,辽东人。都是吴国人,必须要一视同仁,所以选谁,都是错。

    蒋琬俊秀的脸庞微微挣扎了一下。目光对上孙权碧绿色的眼眸,仿佛看到的孙权眼眸之中的那一丝玩味。

    半响之后,他才回答:“大王,我能把馒头掰开两半吗?因为,一个馒头,能救两条命!”

    孙权听了。只是笑了笑而已,没有给他答复,琥珀般的眸子转而看向了严畯:“曼才!”

    “学生在!”严畯对于孙权不算陌生,不过在朝堂上还是第一次面对如此王者威严的孙权,心中有些的忐忑。

    “孤也考考你!”

    “请大王出题!”严畯目光微微一亮。

    “在饥荒年,你也有一个馒头,但是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即将要饿死的曹孟德,你会怎么选择?”

    孙权的问题更加的荒唐起来了。

    “学生会选择吃了馒头,然后……杀!”

    严畯目光有一抹果决。

    吴魏之间,如今已经成了不可共存的敌人,面对魏国之王,不杀,难道还救活他吗?

    ……

    翌日,科举张榜了。

    金陵城的各大公告栏,聚集了人山人海,无数的读书人都拥簇在一起观榜。

    “上榜了,我陈华上榜了,第一百二十七名,翰林院三品大学士,哈哈哈,太好了!”

    “第三十二名,翰林院二品大学士,哈哈哈,我雷鸣可光宗耀祖了!”

    “该死,这上面怎么没有我的名字,我明明考的很好的啊!”

    “我落榜了,如何归乡,面对父老乡亲!”

    “……”

    在公告栏的大红告示之下的,有欣喜若狂的读书人,有垂头丧气的读书人,上榜的落榜的,喜极而泣的,抱头痛哭的……

    人生百态,在这些读书人的身上,栩栩如生的呈现出来。

    “科举探花,翰林院一品大学士,马良!”

    一个公告栏之前,有人看着的公告栏上的名字,轻轻的读出了榜上了一句话。

    “这马良是谁啊?”

    “探花?他何德何能?”

    不忿者大有所在,毕竟在科举之前,马良并不出众。

    “榜眼严畯!”

    有人惊呼了出来:“那可是江东书院的名人,严畯,严曼才!”

    “新科状元,蒋琬!”

    这一个名字,让无数人惊奇起来了。

    ……

    钟山之上,新的探花之荣誉的少年马良,恭敬的跪在垂暮再床的郑玄床前:“老师,学生无能,输给了严畯和蒋琬!”

    “季常,你知道你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吗?”

    “请老师明示!”

    “年轻!”

    郑玄裹着一层薄被,浑浊的目光有些的怀念:“一次失败而已,只要记住就可以,无需在意,因为你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挥霍,科举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在官场的上的争锋,才是人生的成败!”

    “良紧记老师之教诲!”年少气盛的他,一下子被两人挫败,多少有些的心灰意冷,但是郑玄的话提醒了他,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状元何人?”郑玄问道。

    “蒋琬!”

    马良低声的回答。

    ……

    蔡家大宅,蔡邕的身躯盘坐当前,左边的是盛宪,站在堂下的是新科榜眼严畯。

    “此次殿试之败,学生不明,还请老师教诲!”严畯的神色有些愤然,恭敬的跪了下来。

    这一次是孙权亲自定下来的名次。他不敢质疑孙权,但是心中始终有些不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曼才,你没有输,只是……内阁可能不合适你!”蔡邕淡淡的道。

    “老师这是何意?”严畯有些的糊涂了。

    “大王的问题不是随意问的,你认为有些荒唐的问题,答案很重要,在答案上面,蒋琬表现出来的适合在内阁麾下为官吏,而你,你的回答,恐怕军方那些杀坯比较看好你!”

    蔡邕平静的道:“状元之位是为日后的内阁留下了,所以,在这一次的科举之中,你输给了蒋琬!”

    “老师的意思是,我要去军机处发展?”

    读书人多少有些鄙视军旅粗人,严畯也不例外。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蔡邕摇摇头,平静的道:“你们还有一年的翰林院生活,要是这一年之中,你能让内阁的人转变态度,你还是会留在内阁麾下,不然,你只能去军机处或者参谋司!”

    “学生明白了!”严畯定了定心,皆然还有机会,他自然不会就此认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禅之议

    金陵城,吴国王宫。

    御书房。

    孙权盘坐长方形的御案之前,神色有些凝重,把手中的卷宗审核了好几次,然后才微微抬头。

    他琥珀晶莹的目光扫过站在御案之前的朝堂巨头:“孤刚才说的,尔等都可记住否?”

    如今吴国朝堂,在民间牵动万般风浪的科举大事情,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毕竟储备人才只是储备而已,和朝堂大事相比,有些微不足道了的。

    对于如今的吴国朝堂大臣来说,孙权即将要加冕帝位,吴国的国体封禅皇朝,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事。

    “大王,如今天下尚未真正的统一,吴国若是贸贸然的封禅于天,岂不是落人话柄,而且封禅的时间还是定在明年的一月一,距离然如今只有是三个月而已,是不是过于急促啊?”

    内阁首辅张昭目光看着孙权,问道。

    现在的时代,还没有经历过南北朝那个时代的混乱体制,对于一些人的意念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当年秦始皇加冕为帝,成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已经一统了天下,在他未统一天下之前,尚未敢称帝。

    秦末,群雄并起,但是皆然只能自封诸侯王,即使是曾经掌控中原大半壁江山的项羽都只能号称西楚霸王,而不敢称帝。

    刘邦也是统一的天下,才刚加冕为帝,建立大汉,之前,他也不过是一个汉王。

    帝王天下,天下唯一。

    所以在不少读书人或者天下百姓的心目中,想要加冕帝位,必须要统一天下。

    而如今的天下,南北双雄,西面还有的一些零零落落的势力,说到统一,还有些远。

    “孤也不想!”

    孙权叹了一口气。道:“但是魏国已经走到了我们之前了,一旦曹操加冕,孤这个吴王,不就等于大魏朝之下的诸侯王了吗?”

    魏国封禅。天属大魏,天之下的诸侯,不就是大魏朝的诸侯王吗?

    这么一来,魏国就稳稳当当地压制吴国打,不要小看这个名义。名声言顺者,得民心。

    “大王,那我们也可以缓一缓!”

    顾雍低声的道:“明年的一月一,太急了,就算推迟半年也好,最少我们的准备时间多一点,能把封禅的事情办的充足一点!”

    “诸位,不是大王急,而是魏国逼近了,在雒阳的消息传回来了。曹操要在十月初,在雒阳开坛,封禅加冕!”

    锦衣卫大都督李涅平静的补充了一句。

    “十月初?”

    “现在已经九月底,没几天了!”

    “这个魏王,心可真够急的!”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变了变,一个个神色明显有些的难看起来。

    “若是可以,孤倒是想要推几年,再封禅天下,但是现在不可以。明年的一月一,这个时间已经是军中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