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513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513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顷,庞统又来到一家客栈,“高升客栈,名不错。”他走了进去。

    “你住店吗?”店小二看到庞统进来,大刺刺说道。

    庞统却是书生的拘谨,有礼问道:“有房间吗?”

    “这房间吗?”小二双肩一耸,眼珠一转,就向旁边算账的掌柜看去。

    掌柜停下笔,瞅了庞统一样,看起寒酸的衣着,颇没感觉。絮叨道:“我们这里已经住满了客人,如今是大比之年……。”掌柜的好生打量庞统,提点道:“我们这里,住的可都是上京赶考的举子。”

    掌柜的挥了挥手,“不收闲杂人等。”

    “住的都是举子?”庞统颇为欢喜,道:“我也是应试赶考的?”

    “咦?”掌柜的小吃一惊,“你也是?”他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上上下下打量庞统。

    庞统不知何意,随着掌柜的眼光在也是在自己衣服上看,心说这老头看什么呢?

    掌柜的笑了笑,“房间是有,但可是一贯一天的上房……。”他一副你住不起的模样,问道:“你住不住呀?”

    “呀?一贯钱!”庞统吃了一惊,他早年父母双亡,一直寄宿在叔叔庞德公家,如今长大成人,出来谋前程,哪里有这么多钱。急忙问道:“太贵了,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房间?”

    “便宜一点的呀?当然有喽~,别家。”掌柜的一抬手指向外面。

    “别家,别家已经客满了。”庞统道。

    掌柜的一撇眼,双手拢起来,“那不就结了,我也没有办法。”

    “这……。”庞统毫无办法的模样。

    掌柜鄙夷的摇了摇头,就要让店小二撵人。这时候,店小二反而耳语一番,掌柜的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回头道:“小子,你运气好,便宜的倒还是有一间……。可以说,是全京城最便宜的了。”

    庞统大喜过望,刚要说话,就看到一个大腹便便的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身上华丽丽的锦绣儒衫,都快被一声的肥肉撑爆了。

    “张大公子!”掌柜扔下庞统就颠颠跑过去,刚才淡淡的脸上都笑开花了。

    “我读书读累了,去外面逛逛。”肥头大耳的这位张大公子哼哼道。

    掌柜的急忙开路,还不断说道:“张大公子说的太对了,老看书也没意思,去外面逛逛好,用不用预备轿子?待会给您预备晚饭吧。”虽然张大公子没有搭理他,他还是追着继续说道:“张大公子,一会给您留着门。”虽然张大公子已经消失在街上的人群里,但掌柜还是喊道:“我……我亲自在这里,给您守在这……。”

    庞统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巴结人的。

    掌柜送走张大公子,转身看到庞统古怪的眼神,顿时寒了脸,瞪了一眼。

    庞统也收起了古怪的眼神,嘿嘿一笑,“店掌柜,你不是说还有一间房吗?”

    这时,外面来了一个魁梧的汉子,“掌柜,有房间没有?”

    店掌柜道:“有是有,不过我们这里只接待举子。”

    “那正好,我也是赶考的。”汉子道。

    店掌柜吃了一惊,上下一阵打量,看来人一脸横肉,一身劲装,没有一点斯文气。不想是赶考的,倒是像打劫的,“就你也是赶考的?”

    “武举。”汉子有些恼火。

    庞统望去,便发现来人竟然是之前遇到的骑手。

    掌柜的呵呵乐了,“得,一个文举,一个武举,倒是配对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七章 人才汇聚

    庞统拦住店掌柜和骑手的对话,道:“掌柜的,你不是说还有一间房吗?”

    掌柜点了点头,道:“不错,还有一间柴房,三百钱,你住不住?”

    “柴房?”庞统没想到竟然是柴房,“柴房你也要三百钱?”

    掌柜拢着手,翻眼道:“物以稀为贵,你住不住?”

    庞统还没有回答,骑手就说道:“我住了!”

    骑手对庞统道:“兄弟,满城我都转遍了,别家柴房都没有了。这老家伙要三百钱也够黑的,不过不要紧,今天住你这三百钱的柴房,来日中了状元,拆了你的鸟店。”

    掌柜哈哈大笑,“就你们两个还想中状元,也不看你们家祖坟长没长那颗草。”

    “你这狗眼看人低的老家伙,看打!”骑手就要动手。

    掌柜一点也不害怕,还挺起了胸膛,“你打,给你打,正好住牢房,一文钱你也不用花了,还管饭。”

    “什么?”骑手气坏了。就说真打过去,却发现胳膊被拉住,转身一看。

    庞统拉住道:“切莫动手坏了前程。”

    掌柜得意道:“你们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界,这可是丞相的邺都城。我敢保证,你敢动手,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你就进牢房了。你跑都没地方跑。”

    骑手没有动手,摸出钱扔给了掌柜,十分感激的看了庞统一样,道:“兄弟,咱们一起住,到时候你考个文状元,我考个武状元,拆了这老家伙的黑店。”

    掌柜的见到钱,什么都无所谓了。就让小二带庞统和骑手去房间,还不断絮叨道:“话说到前头,这房钱一天三百钱,不供水不供饭,也没有人给你们看门。不能有访客,这东西要是坏了的话,你们要加倍赔偿。”

    这跟住大街上也没啥两样了,骑手大怒,“玛德,你一个柴房,能有什么可坏的?”

    “坏了一根柴火,赔两根呀。”掌柜的道。

    “你……。”骑手举拳要打。

    掌柜反而是探过头去,一副你随便打的模样。

    庞统急忙拉住。

    “先别急着走,叫什么,籍贯何处,我这里还要登记呢。”掌柜的道。

    “在下庞统,襄阳人氏。”

    “魏延,义阳人……。”

    庞统这才知道这名骑手叫魏延。

    二人进去后,掌柜不屑的模样还在那里嘀咕,“一副穷酸样,还想考状元?我看是鬼迷心窍了吧。”他忽然心里一动,急忙对里面喊道:“小二,给我多看着他们点,别偷了我的东西!”

    于是,庞统和魏延就在杂乱不堪的柴房里住了下来,又一起去报名考试。

    隔日。

    丞相府。

    秦峰在后花园和夫人们和孩子们玩耍,其乐融融。他无论多忙,每天都会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妻儿。什么当马骑,那都是家常便饭。

    他一个丞相,当马骑,传出去天下人都要傻眼。但没有人看低他,丫鬟下人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丞相对家人深深的爱意。而夫人们,一个个甜蜜蜜。至于小家伙不想那么多,就是要跟秦老爹玩耍。

    这时候小兰儿来了,“老爷,贾诩、荀彧二位军师,还有衍圣公孔融大人,已经在前厅等候了。”

    “爹,还能不能一起玩耍了?”三儿子秦青不满道。

    “能,能,等爹回来……。”

    秦峰就去了。

    此时科举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大比就在七日后的八月一日进行。

    孔融、荀彧和贾诩今日来到秦峰这里,是来汇报科举工作的。

    秦峰拿着花名册详看,这花名册真是厚厚的一摞,他却是高兴坏了,“差不多过万人报名吧?”

    自从秦峰成立翰林院后,孔融这位孔府的家主就是院长了,位比九卿,专管文化,急忙道:“主公,文举武举加起来近万人参加,杂科也是过万,真是前所未有的文武盛会。”

    荀彧道:“主公,邺城贡院已经修建完毕。请主公赎罪,吾等还是没有考虑周全,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参加,场地有些不够。是否分批次,文举和武举同时进行,杂科则后面进行。”

    秦峰点了点头,“分批次是可行的,告诉邺都令陈琳,加派人手,一定要维护好考试期间的治安。这期间若有人犯罪,定要从严从快处理。可是要知道,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

    的确,天下人的目光如今全部汇聚在了邺都。天下诸侯也都在观望,科举考试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加上各地士族绝大多数都在抵制科举,所以诸侯们不太看好,个个恨不得秦峰立刻就搞砸了。

    不过秦峰对于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就让军师们下去准备去了。

    秦峰就看花名册,一看就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一开始他还十分精神,逐渐就萎靡了,最后都开始打盹了。

    终于,他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他立刻就精神了起来,越看越激动,“庞统,董昭,杨修,徐邈,许靖,蒋琬,费祎,陈矫,诸葛瑾,鲁肃,杜畿,陈震,温恢,好……很好。”

    “魏延,郝昭,郭淮,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

    “马钧、黄承彦、枣祗……。”

    “哈~。”秦峰已经乐的合不拢嘴了。

    这些人秦峰熟悉,其他不熟悉的,想来敢来考试,定然是有才能的。相信随着这一批人的应试,不但能成为秦峰势力下中层的骨干力量,也有不少人,能够成为上层的精英力量。

    像庞统、诸葛瑾、鲁肃、蒋琬、费祎、魏延这些人,秦峰恨不得现在就见到,马上给安置官职。但秦峰不能这么做,还是要通过考试,公平公正的取材,才能服人。

    典韦就和许褚嘀咕,“许老捻,主公光看人名就乐成这样了?这是什么情况?”

    许褚挠了挠头,“你忘了,主公能掐会算,估摸着是算出来什么。”

    秦峰其实不会算,但他后世而来,对三国名人门清,有了这批人,治理天下那就完全不是问题了,他岂能不乐。

    秦峰在府里正乐呵呢,就在府外,有那么两个人,就在丞相府大门口转悠,每每看着府邸大门,踌躇不前。

    “咦?”也不知什么时候,两人忽然发现,对方还是熟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八章 考题买不买?

    “您可是王朗王景兴大人?”

    “您可是华歆华子鱼大人?”

    “哎呀,多年未见,都不敢认了。”

    这两个人,白胡子的老头是王朗,年富力强的是华歆。

    华歆和王朗,灵帝那会,就任职江东地区。华歆是豫章太守,王朗是会稽太守,江东六郡之地,这两人就占了两个。后来秦峰的徒弟来了,他们两个不是孙策的对手,地盘归了孙策,他们二人就隐居了起来。

    这两个人都是老一辈,不愿在孙策手下做事。而华歆是平原人,王朗是东海人,也都不是江东出身,在门阀林立,十分排外的江东,意欲不得志。

    二人隐居了一段时间,难耐寂寞,听说秦峰迎了汉献帝,迁都邺都,便蠢蠢欲动。

    这二人政治敏感度很高,在他们心中,汉室已经是风烛残年,就跟战国时候的东周一样。而现在的天下,也跟战国差不多。谁最能统一天下,自然是‘秦’喽。

    所以,他们二人变卖了家产,不约而同,举家搬迁来到了邺都。

    二人来到邺都后,见到了邺都的繁华,天下没有另外一个地方再有这样的气象。二人便敏锐的感觉到,那种新朝的气象。

    于是乎,二人并没有递牌子去找汉献帝,而是来找秦峰投顺。

    但到了丞相府门口,二人又踌躇不前。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有个人商量就是不一样劲。

    华歆就说道:“兄长,咱们不在朝多年。当年早早前往江东,也跟那时候的丞相不熟。这般冒冒失失求见丞相,恐怕不太合适,我意思找个中间人,兄长以为如何?”

    王朗一拍巴掌,“贤弟说的太对了,咱们是应该找一个中间人。”

    那么找谁呢?

    王朗心里一动,道:“孔文举大人现在是翰林院的院长,专管天下文人之事,我们以文人的身份去找孔大人,最合适不过。”

    华歆和王朗是朝廷任命的一方太守,太守,顾名思义,典型的率土之滨。但现在镇守的地方没有了,还是被丞相的大徒弟抢走了。这些事情,在他二人看来,决不能和丞相提这些事情。

    那么,以文人的身份来投丞相,就再好不过了。那么去找孔融,顺理成章。

    并且,华歆和王朗也是汉末文人中的佼佼者,和孔融有些关系。

    就在这天下午。

    秦峰的六位军师荀彧、徐庶、田丰、沮授、贾诩、荀攸,还有世袭罔替的衍圣公孔融,带着考卷,来到了秦峰这里。

    考卷按照秦峰的要求,细分为四大题目,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还有策论题。

    秦峰瞅了瞅这份书写在邺都纸上的卷子,让他想起了后世的考卷,不免会心一笑,道:“选拔贤才的标准,并不单单是熟读经典,还要对治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