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22章

皇宋锦绣-第622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个哨位依次的退出,时间分别是辽军走近15公里的样子,实际上,辽军的速度非常快,140多里的路程,他们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走了100多里,大概在距离山海关40多里外,安营扎寨。

    棱堡的位置,提前布置了很多的陷阱,比如说,陷马坑,就挖掘了很多,在陷马坑的同时,不规则的布置了大量的铁丝网,这种专门停止骑兵的铁丝,比起的热武器时代的铁丝,更加的粗,也更加的锋锐,就是布置起来,需要的时间略微的长了一点。

    一部分是提前布置好的,一部分是的后来准备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怎么加强城防怎么的布置,同样的,一些专门针对重骑兵的布置被减少和取消,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布局。

    之前,他们就分析过,第一批前来的辽军,到底是什么人,铁林军,首先就排除在外了,那是辽军的精锐力量,一直以来,都是跟着辽兴宗的,现在正在北方跟女真人打仗,不可能过来。

    2。5万人,或许在之前,辽国动用这么多的人马,甚至连三关都会震动,可是现在,在守将的眼里,这些都是战功。

    4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互为犄角,防御强度比单独的棱堡大多了,而且平均每个棱堡之中,大概有六七百人,这些可不是什么没有经过训练的,全部都是禁军,而且是禁军之中的好手。

    最关键的是,身后就是折津府,从折津府驰援,可能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算是扫荡了整个折津府,再过来支援,有二三十天也差不多了,4座棱堡守不了二三十天。

    棱堡的特性就是防守,全面防御条件,本身,就是为了被包围而设计,4座放在一起,其中每一个方面,都会有死角的位置,相对而言,防御更高,除非他们能够拔掉一个。

    要攻破一个棱堡,难度有多大,禁军和枢密院曾经做过的推演,在军粮和各种补给充足的前提下,要连续不断的攻击超过15天,才有可能,这还是日夜不休,毫不停留的前提下。

    以棱堡的设计,连续一天的攻击,损失都可能是上千,连续日夜不休的攻击,攻城的损失也会非常庞大,可能是上万,甚至是几万。

    为了一个只有500守军的棱堡,付出几万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部队都不能够承受的,一个尚且如此,何况是四个。

    也就是说,从山海关的棱堡树立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个棱堡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这一点的信心,还是有的。

    本身,这么早发现辽军的动静,甚至对辽军进行的宿营的地方,也有一些判断,可是他们还是忍住不攻击,有什么比棱堡更加强大的防护,偷袭对方2。5万的营地,就算是成功了,2000多人又能够做什么,还是躲在棱堡之中。

    萧宗翰在通过山海关的时候,还是派出了探马,这里不是一览无遗的平原,这是一片峡谷,而且如果下过雨的话,峡谷之中的乱石,还是会有影响的,最起码,马在乱石之上,还是会受伤的。

    可是这么一探之下,却发现了,在原来并没有什么建筑物的峡谷的尽头,树立了几个建筑物,他们开始不在意,以为是折津府这边建设的,可是走近了之后,却发现,这些建筑物太高了,而且明显不是辽国的风格。

    事情反常的前提下,必有古怪,萧宗翰命令后续的部队稍稍的停下,然后派遣的探马细细的探查的,或许棱堡他们不认识,铁丝网也看不懂,可是一些拒马和陷马坑,他们还是明白的,这明显是设防的。

    自己人还是敌人,这个念头在萧宗翰的心中一闪而过,迅速的派遣人员,前去接触。

    宋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骗过辽军,棱堡不同于城池,不适合赚进来,骗人进城,里面没有可以容纳的,而且不容易控制,既然要开打,对于棱堡的战斗力,又相对比较相信,索性摆明车马。

    虽然没有在棱堡的上面,高高的悬挂北宋的旗号,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遮挡。

    高处守卫的士兵,还是穿着着宋朝的军服,露出来宋朝的东西也不少。

    探马也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没有贸然的接近,而是从后侧上去,从一些差不多的高度进行观察,果然,看到了宋朝服饰之后,立刻回报。

    萧宗翰等的有些着急了,隐隐的,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不会是宋军吧,因为辽国没有必要,也不会再这里建设这些建筑,这完全是浪费么。

    果然,几个探马的汇报,虽然没有明确的旗号,证明是宋军,可是已经显示出来的守军,明显是宋军的服饰。

    这已经可以证明了,接下来,他要小心了,看能不能绕过去,或者是避开陷马坑这样的地方。

    可是尝试了几次,派出了大量的侦骑,甚至连小规模的骑兵都派出去好多个,最终没有什么收获。

    4个古怪的高大建筑,堵住了路口,要想通过,必须要从建筑物中间,中间差不多有500多步的缺口,用来通行是可以,可是在明显有敌意的敌军建筑物面前通过,不说那些遮挡和防御,就算是没有遮挡他也不敢。

    北宋射手的平均射程大概是100步到150步,也就是说,只要对方的建筑物上面有射手,那么通过这个的部队,就要暴露在射手之下,最关键的是,他们如果选择稀疏通过的话,损失会非常巨大,就算是集中,对方射手随便射,到时候损失也是无法承受的。

    怎么办?萧宗翰并不是的好战的将军,这一次驰援折津府,也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能够解围了最好,解不了,也先保护好自身。

    可是现在,在这里,多了这么一个建筑物的,给了他不祥的预感,北宋都已经深入到了这里,会不会已经攻占了折津府,萧宗翰此时的心中,甚至有了撤退的打算。

    折津府的城防,还有折津府的重要性,不允许他连一次尝试都没有,就撤退,而且按照报讯的结果,宋军攻击折津府,也就是在20多天之前,20多天的时间,足够他们攻占折津府了么?

    或许,这只是虚张声势,因为几个建筑物虽然高,却不大,最多就是驻扎几百人而已,或许,对方只是一个偏师,在这里挡一下,帮助宋军攻占折津府。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萧宗翰留了下来的,并且尝试着,对各种的陷阱进行清理。

    可是清理的时候,萧宗翰才发现,对方的难缠。

    建筑物之中的宋军,从来都不出来,可是一旦萧宗翰对陷阱和铁丝网这些,进行清理的时候,肯定会干扰,干扰的手段就是弓箭。

    这个巨大的,不知道是什么弓箭的东西,射程很远,最少在250步,几乎笼罩了所有建筑物的区域和陷阱,而且相当的密集,小股部队,恐怕连陷阱都没有接触,就会被射杀,大股部队的话,损失太过巨大。

    在尝试了几次,损失了差不多500人之后,萧宗翰终于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开始选择强攻。

    3万人的大军,分成了四个方向,分别压向四个棱堡,不是直接压上其中的一个,并不是萧宗翰比较的贪心,想要一次性的攻击四个棱堡,而是这些棱堡的设计,让几乎单独摆在每一个棱堡前面的军队,都不多。

    如果是北宋的攻城专家,大概可以摆下1万人,如果还有大量的弓兵,差不多可以摆下3万。

    萧宗翰不熟悉攻城,手中的更是大部分的骑兵,所有5000,已经是极限了。

    在他看来,5000人攻击几百人的防御,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凶狠的地方,就算是没有成果,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可惜他低估了棱堡的防御。

    之前,只是常规操作,不过是阻挡他们破坏这些防御设施,更多的,则是为了麻痹,虽然棱堡很高,可是几百人而已,就算是弓兵也才三四百,这些看起来,对于他们大军攻击影响不大,可是实际上,一旦大军攻击,棱堡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那是极为可怕的。

    5000骑兵几乎都下马,拿着简单的构造的一些攻城设施进行攻击的,躲过了铁丝网和陷马坑,快要到棱堡下方的时候,却发现,攻城器不够高,哪怕最矮的棱堡,也远比他们所见过的城墙要高。

    把大量的辽军放进来了之后,长弓开始发威了,差不都1500长弓手,开始疯狂攻击,所有看得到的敌人,密集的阵营,成为了长弓杀戮的战场。

 第六百七十六章 击退辽军

    在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没有接近对手,这让辽军很受伤,也让萧宗翰有些失望,立刻鸣金收兵,这种情况之下,再继续攻击下去,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损失。(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辽军发现,他们连回去都很难,因为是绕过铁丝网,所以回去的时候还要绕。

    来的时候,是井然有序的,回去的时候,为了逃命,大家挤成一团,看起来很小很细的铁丝,不但上面有倒刺,也不容易扯断,一堆的辽军,就集中在了这里,成为了活靶子。

    本身,还稍稍的收着的宋军,开启了疯狂攻击的时刻,反正下面挤满的辽军,不必担心打不中的情况,在一波波的射箭之中,辽军损失惨重。

    耗费了比来的时候,多了一倍的时间,辽军终于退回去了,可是从攻击到后撤,足足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说,宋军无差别的攻击了差不多15分钟。

    在这种状态之下,宋军基本上,是拿出全力的,很显然,对方不可能再重新组织攻击,就算是组织了,还有一部分的步兵,他们等闲也追不上来,不趁着这个时间,尽可能的对他们造成杀伤,还要靠什么。

    大概是1500射手,平均射出了200只,这就是接近30万只箭,不可能每一个都中的,可是30万只箭,最终取得杀伤的,大概有10%左右,差不多辽军最起码有一万人,丢在了这里。

    可怕的攻击力,可怕的杀戮,萧宗翰到辽军回归,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箭如雨,这本身是文学作品之中,较为夸张的描写,可是这个,却真正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是什么弓,这是什么箭,这么可怕的么?

    3万人,陆续损失了三分之一,辽军士气低落,在没有办法攻击城堡的前提下,他根本不敢前去,一次尝试就损失了三分之一,还敢来几次。

    之后,萧宗翰选择了安营扎寨,一天之后,他接到了宋军飞箭传书,他可以去收拢尸体,只要人数不超过2000人,宋军保证不攻击。

    本身,萧宗翰并不愿意去收拢,可是部下提出,这是刺探对方虚实的好机会,应该利用上。

    就这样,挑选了500多人,用了4天,这才把尸体收拢了,同样的,也把周围给探了一个清楚,建筑物看不到上面,高度他是计算出来了,最低的也在7丈以上,最高的,怕不是有10多丈,这个高度是他见过任何城防所不具备。

    同样的,铁丝网和陷马坑的位置也确定了,虽然没有堵着,却不会在陷进去,同时,偷偷的弄了一批铁丝回来,都是很坚韧的那种,比起辽国的铁,无论是柔韧性,还是硬度都高出了许多。

    最关键的,是那些箭,宋军都没有清理,辽国负责收尸,没敢动扎在地上的,可是在尸首上面的,他们就不弄掉了,直接给搬了回来,1万多的损失,差不多拿回来了3万多之箭。

    现在,这些箭,就摆在了萧宗翰的面前,箭很大,几乎是普通短弓的两倍以上,同样的,巨大的箭头,用铁很多,几乎都是精铁打造,相当的沉重,3万多箭头,差不过能够收数千斤的精铁,这些只要稍稍熔炼,就可以打造铠甲,差不多可以制造出100套的重甲,这也算是另外的收获了。

    北宋守军,居高临下,当然把辽国的动作都看在眼里,那些箭不是他们不想要,是没办法要,只有2000多人的守军,在棱堡之中防守是可以,一旦野战,还能够以一当十不成。

    让辽国收尸,也是害怕瘟疫滋生的,大量尸体躺在那里,总不是一个事,因此让他们刺探,并且获得的箭矢,这也是没办法的情况。

    就这样,一次尝试之后,彻底打消了萧宗翰继续尝试的勇气,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他只能够停在这里,并且派人向周边调查,看有没有别的路可以绕过去。

    别的路是有,可是最近的,适合大军前往的路,都被封死了,那些探马,看到棱堡之后,根本不敢靠近。

    萧宗翰对于这边的地形还是知道的,如果200里之内的这些关口被堵住,可能就要绕道八百里之外,从云州进入,那就绕远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关口卡在这里,就如同鱼刺卡在喉咙之中,疼痛且致命,一旦遭遇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