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双胞胎 >

第71章

双胞胎-第71章

小说: 双胞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里面有的是能人,少我一个,地球还不照常运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少强显得有些豁达地说道,仿佛释下一个沉重的包袱似的。

    “你能这么想,那就再好不过了!作为朋友,其实我是非常不希望你走的,毕竟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在学生会里面真的太少了。学生会里面,庸人太多,而且大多都是靠着别人的推荐,走走后门和关系进来的,没有一点能力可言,纯粹就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耀武扬威,在普通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地位。唉,这学生会的氛围一直以来就不正,即使想干点事情,有时也实在没办法开展,就好像官场一样,真是身不由己,情非得已啊!”

    李彬一股脑又说了许多,对学生会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对里面的氛围也感到极为不满似的。

    听了李彬的话,少强不再言语,沉默起来,仿佛在想什么事情似的。

    看郑少强紧锁眉头,李彬拍着他的肩膀,再次劝解道:

    “少华,想开点,你也不要太伤心,反正学生会里面根本就不能锻炼人的能力,进不进学生会也没有多大影响!看开点,兄弟!”

    “没事,我是在想别的事情!……谢谢你,彬哥,谢谢你这段时间以来的观照!”少强再次豁达地说道。

    “跟我客气什么!以后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一定会效劳的!……你的大学之路才刚开始,千万不要受到这事的影响!”李彬再次劝慰道。

    “嗯,不会的!这事我早就想明白了,即使上面不提出来,其实我也正有离开的意思!”少强坦然地回答道。

    “这样就好!我还生怕这事会对你造成困扰,怕你想不开了!”李彬终于释怀地说道。

    “不会的,我来大学又不是为了在学生会谋个一官半职,为了当个什么部长或者主席……没事的,你放心好了!”少强仍旧满不在乎地说道。

    “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了!大学里面,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毕竟咱们所学的专业,平时的课程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李彬转移了话题说道。

    “是啊,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了!”

    少强伸了一个懒腰,洒脱地说道,心中的郁结仿佛彻底释怀了似的。

    离开学生会之后,郑少强起初还是多少有些沮丧和失落,毕竟这是他费了好大劲才加入的;但是,他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样污浊不堪的地方还不值得自己效劳了。

    他打算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因此,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去图书馆的四楼,去那里阅读机械方面的书籍,仿佛竭力想从内心的苦痛之中脱离出来似的;或者可以理解为,他竭力想躲进书籍的海洋里,来缓解内心的伤痛。

    除了看自己的专业书籍之外,他也会去图书馆二楼借阅自己感兴趣的推理小说来看。每当他踏入这里,心里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邓嘉欣,总期待着能够在这里见到她。

    不过,有好多次,他都是失望地离开,仿佛再也难以在这里看到她熟悉的身影似的。有很多次,他也很想去找邓嘉欣,但是都克制住了心中这种越加强烈的愿望;因为这段时间,他的内心感觉空荡荡的,也显得十分失落沮丧,反而不愿见到她,不愿去找她,只希望自己尽快从这种失意中挣脱出来,重新振作起来,恢复往日的激情和斗志。

 第102章 怅然若失

    自从离开院学生会,郑少强除了上课和泡图书馆之外,还会去参加学校协会的一些活动。

    他觉得,学校社团里面的活动比学生会还更加丰富多彩,精彩有趣,因为这些都是按照个人兴趣爱好自由参加的,没有任何强制色彩,你高兴参加就参加,不高兴参加就不参加,显得无拘无束;不像学生会,什么事情都必须毫无怨言地参加,而且绝对服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之前,郑少强加入了演讲协会和推理协会。说实话,演讲协会他平时去的比较少,只是零星去过那么一两次,便再也没有去了,仿佛觉得那里的活动对自己一点用处都没有似的,不是搞些无聊的辩论,就是搞些没趣的演讲比赛。因此,他主要还是去参加推理协会的活动。

    自从接触到推理小说之后,他一刻也难以停止阅读和思考,仿佛惟有在思考中才能摆脱现实的种种苦恼似的。

    这天晚上七点,推理协会将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rb推理小说巨匠松本清张的代表作《砂器》进行交流和探讨。

    松本清张,作为rb推理小说的大师,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世界推理小说三巨匠。而且,松本清张还是rb社会派推理小说的鼻祖,对后来的推理大神东野圭吾、岛田庄司影响深远,还影响了一大批著名推理作家,如宫部美雪、京极夏彦等。

    本次读书活动早在国庆前就交代了,说国庆过后会就这本书进行交流。少强是在国庆期间看完这本小说的。自从在国庆经历了那次打架事件之后,后面两三天他基本上都在看推理小说,在图书馆看,在寝室看,仿佛想以此来忘记心中的不快似的。

    学校推理协会总共有五十多人,现任会长孙小平是大三文学专业的学生。此人长得高大帅气,而且很有才华,也很有思想,在学校里可谓特立独行,别具个性;而且,他在大学期间就出版了两部推理小说,深受同学们的亲睐和喜欢。

    据说,在文学院,他算得上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与文学社的社长林正华,是文学院的两把利剑,一正一邪。两人在读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只是两人所关注的方向有所不同而已。

    林正华是传统文学的标杆,孙小平是类型文学(主要是推理小说)的旗帜,两人经常相互攻击,当然主要是文人之间的论战;但是,又彼此佩服,既是朋友,又是“敌人”。林正华经常攻击孙小平是激进的谄媚者,一味讨好大众和读者,根本不关注文学的现实意义;而孙小平则攻击林正华是保守的作茧者,一味抱着传统文学的旧有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创新求变。

    作为文学社的社长,林正华坚守着传统文学的阵地毫不动摇,试图发扬传统文学的社会作用,深入挖掘其现实意义。因此,他把伟大的作家鲁迅作为自己文学和人生的导师。作为推理协会的会长,孙小平试图通过推理小说来打通通俗文学与传统文学不可逾越的鸿沟,赋予通俗文学以传统文学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他对rb的推理大师松本清张极为推崇,并且希望将来能够推动中国本土推理小说的繁荣和发展,使之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而不单纯停留在逻辑推理层面。

    推理协会的会员专业各异,有文学专业,有哲学专业,有心理学专业,有历史学专业,也有计算机专业,还有机械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和物理学专业,等等。总之,推理协会里面,几乎涵盖了全校所有的专业,可谓文理兼顾,海纳百川。从会员的专业和人数来说,孙小平的推理协会就比林正华的文学社强,因为文学社的社员大多是文学或者相关的文科专业,理工科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少。

    大家都是抱着对推理小说感兴趣,才选择加入推理协会的,主要是利用业余的时间相互交流;毕竟,大家都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也算是凭借这样一个平台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七点左右的时候,会员来得差不多了。会长来到教室后,对在座的会员说道:

    “各位,大家晚上好!今晚是协会开学后第三次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难得咱们能够齐聚一堂,一起来交流读书心得。本次交流活动,主要是畅谈松本清张的代表作《砂器》,希望大家一会儿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过,在正式交流之前,咱们可以先看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据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映时,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当时很火的哦。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小说了吧?一会儿我们会放映电影,大家可以对比来看,到底是小说更精彩,还是电影更感人?好了,我就简单说这些吧!希望这次的读书观影活动能够进展顺利,增进大家的了解和交流,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谢谢大家!”

    会长侃侃而谈之后,便转身向讲台上的两名成员看了看。他们是协会的副会长秦川和方伟。在学校的社团和协会里面,没有任何高低等级之分,也没有上下级之别,大家就像朋友兄弟姐妹一般,互帮互助,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此时,只见两名副会长正在调整讲台上的电脑和投影仪,其中一名正在插优盘,另外一名正放下投影仪频幕。这是一间多媒体教室,可以使用电脑和投影仪。所以,用来看电影还是相当不错的,效果不比在电影院看差多少。

    没过多久,一切便准备就绪,教室的灯也随之熄灭。大家都倍感好奇,目不转睛地盯着频幕,显得十分认真和投入,表情也显得比较严肃,仿佛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镜头和画面似的;因为看推理电影不比看推理小说,必须全神贯注地注意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剧情,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进行思考,对观众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要求甚高。

    电影总共接近两个半小时,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探案,对案情进行推测和调查。故事是围绕一起在莆田调车场的凶杀案展开的。被害者被凶手用石头残忍地杀害,并且面部被砸得血肉模糊,难以辨别长相,身上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携带物;之后,被害人又被拖到火车轨道下面,想制造火车碾死人的假象。

    整个案件既不能确定死者身份,也难以确定凶手身份,只有惟一的一条线索,那就是:东北口音的“卡美达”。于是,案件的侦破便围绕着这惟一的线索展开。案件看似简单,实则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一般,一环扣一环,几次的调查都是一无所获,使得案件越加扑朔迷离,难以看清真相。

    随着迷雾的逐渐揭晓,剧情也陡然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当谜底终于彻底揭晓之时,影片一下子走入一条煽情的路线,尤其当凶手在音乐厅弹奏那首《宿命》的交响曲时,凶手不为人知的不幸身世也逐渐公诸于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音乐与身世的巧妙融合,将整部影片推到了高潮,也使得观众陷入一种难以抹灭的巨大伤痛之中,为凶手的不幸身世抱之极大的同情,也为那位患有麻风病的亲身父亲抱之极大的同情。

    最后的音乐《宿命》交响曲是由作曲家芥川也寸志(作家芥川龙之介之子),专门为电影谱写的,达到了十分有效的效果,可以说生动而准确地诠释了人物的经历、性格和命运。当那略带伤感的旋律响起时,凶手童年孤寂而凄惨的身世也逐渐浮出水面,父子的不幸遭遇,父子的深情厚谊,父子的惨痛分别,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无不让人泪眼满面,无不让人感慨万千,无不让人心痛不已。

    音乐持续了大概四十多分钟,而这段时间也是整部电影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为前面的推理探案涂抹上一层深重的感伤与悲剧色彩。《宿命》仿佛不单单只是一曲交响曲,而是凶手与其父在那个带有偏见的社会,所难以改变的宿命,使得他们最终没办法相见,只能在音乐中相会。

    当电影结束之后,全场几乎所有的人都流泪了,哭得泪眼模糊,哭得撕心裂肺,哭得肝肠寸断。尤其是那些女生,更是哭得不行,泪水几乎沾湿了大片衣服和裤子,都浑然不觉;而很多男生,也流着无声的泪水。虽然大家理性思维都比较强,但是在面对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时,理性仍旧没能战胜感性,只是在大家防不慎防的时候,悄然夺走了大家的眼泪。

    电影最后的半个多小时,大家几乎都是流着泪水看完的。看来,这部电影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当初能够轰动中国?难怪能够获得《电影旬报》奖top10?难怪被rb影坛誉为“金字塔之作”?难怪能够俘获一大批推理小说爱好者的泪水?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郑少强也不知不觉流泪了,而且一连流了好几次汹涌澎湃的泪水,几乎将身上的衣服都沾湿了;因为这部电影不禁让他想到了自己操劳一生的父亲,也让他想到自己儿时的经历,内心仿佛受到巨大的震撼似的,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结束了大概有十来分钟,会长才将教室的灯打开。整个教室顿时被一阵凝重而感伤的氛围笼罩着,甚至都忘记来这里干什么了似的,仍旧沉浸在电影的巨大感染之下,久久难以复原;同时,也让大家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