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双胞胎 >

第50章

双胞胎-第50章

小说: 双胞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他却站在文学类的书架前好久,始终都没有回过神来,既没有离开的意思,也没有留下的打算。也不知这样站了有多久,他突然缓缓地向一个书架前走去,眼睛仍旧一眨不眨,不知是看得太过专注,还是想得完全走了神。

    他最终还是缓缓地向那书架前走了过去,并且毫不犹豫地从上面取下一本书,仔细地打量了封面好一会儿。

    少强手中拿着的是一本小说,而且是一本推理小说,名字叫《占星术杀人魔法》。这是rb推理大神岛田庄司的一部很有名的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少强仔细地看着封面上的介绍,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了;再翻了翻封底上的内容介绍,他的整颗心顿时从刚才的沮丧和失落中恢复了过来,对这本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拿着这本书,一边翻看着,一边往靠窗的书桌前走去,并且就近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便开始全身心地阅读着,将周围的一切都遗忘了。

    他津津有味地看着,大脑跟着书中的情节不停地转动着,开始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分析书中的线索,试图查找到凶手,一探谜底真相。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瞬间就过去了,郑少强一点都没有察觉,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他阅读得相当快,比那些文学专业的同学都迅速,虽然不敢说有一目十行的速度,至少也是一目五行。随着快速阅读,他头脑中也快速地闪过书中的种种情景,仿佛已经完全陷入其中。

    这可能就是推理小说的魅力所在吧!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在环环相扣的事件中,会不自觉地将读者带入其中,一同去查找线索,一同对案情进行合理的假设和分析,并且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急切想知道真相,可谓悬念起伏,引人入胜,让人防不慎防。而且,当谜底揭晓的那一刻,又会让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大彻大悟的豁然之感,仿佛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又在假设之内,只是作家比读者显得更加高明,情节设置也更加精妙。

    当一个小时转瞬即逝之后,郑少强仿佛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似的,不把谜底揭穿誓不罢休。于是,他揣着这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惟一一本小说,打算借出去,趁下午去上课的时候继续阅读;因为他已经完全入了迷,被书中的情节吊足了胃口,不把真相弄明白绝不甘心,就仿佛恋爱中的情侣,不见到所爱之人,不问个清楚,绝不死心似的。

    少强借出这本书后,从存书柜取出下午上课用的课本,便缓缓地离开了图书馆,准备继续下午的课程。一路上,他都不停地看着手里的那本书,眼睛一刻也不愿离开似的,甚至出了图书馆迎面撞到人都浑然不觉;而且,在下石梯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脚踩空了,差点摔下去,幸好他反应快,只是踉跄地摇晃了几下,没有真的摔倒。

    不过,还是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他将书收好,准备到了教室再看。可是,他刚将书合拢,又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使得他再次打开书,继续沿着刚才中断的思绪读下去。只是,现在他比之前稍微谨慎些,一边用余光看着前方的路,一边在书上快速地一扫而过,并且在头脑中迅速转化为相应的场景,跟着场景一点点变化和转移。

    到了教室之后,少强没有去注意同学和老师,只顾埋头继续看书,完全没有理会同学们的厌倦情绪,也没有理会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大汗淋漓,完全沉浸在自己大脑幻化出来的场景之中,已经完全入了神,完全进行了书中的故事。

    下午三个小时的课,少强几乎都没有怎么听,一直抱着手中的小说不停地阅读着。当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他也看完了小说,整个人有种难以言表的别样感觉,仿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杀人事件似的,让他心有余悸,也让他佩服不已,佩服故事的情节设计之巧妙,佩服小说伏笔埋藏之深厚,甚至为书中最后的真相告白有种说不出的沉重和难受。

    小说谜底一旦揭晓,一个杀人事件便意味着就此结束。可是,少强的心绪却始终难以平复,并没觉得事件就此结束,仍旧感到意犹未尽似的。虽然小说的杀人手法显得比较高明,但这些并不是少强最着迷的;而恰恰是凶手最后的真情告白,打动了他的心扉,让他久久难以忘怀,甚至有种潸然泪下的强烈冲动。

    就这样,从偶遇这本小说,到最终看完,郑少强差不多只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可谓相当迅速;而且,他看得也相当仔细,甚至连小说中出现的很多微小的细节,他都记忆犹新。

    第一次阅读小说,而且是阅读推理小说,让郑少强有种不一样的体验。他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自己也就扮演了一个侦探的角色,跟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进行仔细的观察、大胆的假设、合理的分析与缜密的推理。这四者对于推理小说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也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

    一个真正高明的侦探,必然是在这四方面有着过人的长处:要么观察够细致,能够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蛛丝马迹,找到对案件有效的线索;要么就是假设够大胆,能够将看似不可能的凶手也不遗漏,真正做到一个也不放过;要么就是分析合理或者推理缜密,这就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迷雾见真相,然后谜底自然成功揭晓。

    想到自己的读书感悟,郑少强不禁畅快无比,甚至自豪地认为,自己可谓是这方面的天才,能够在一书中窥见乾坤,能够在一书中洞见技法,能够在一书中找到规律。

    没想到短短的一下午时间,郑少强就如此强烈地喜欢上推理小说,甚至到了着迷的程度。这可能和他理性思考能力比较强,能够在推理小说中享受到那种一起探案,一起推理,一起思考的乐趣有关。

    没想到,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竟然会在短短的时间热衷于推理小说,甚至到了乐此不彼、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将他这些天的不快和郁闷一扫而空,重新找到了新的乐趣和爱好。

 第73章 推理小说

    自从在图书馆偶然接触推理小说之后,郑少强便仿佛着了魔一般,经常去图书馆借阅这方面的小说,废寝忘食地阅读着,不仅上课看,下课看,晚上熄灯之后,还缩在自己被窝里看(为此他专门买了一个手电筒),逐渐驱走了他失落的情绪,填充了他内心的空虚。

    眼看国庆节就快到了,同学们都有些兴奋不已。离学校比较近的同学,早已有些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想早日回家。这种归家的情绪,主要是由于他们还没有怎么适应大学的生活。

    过惯了在家娇生惯养的生活,突然来到大学,一切都要自己动手,逐渐暴露出他们自理能力方面的欠缺。在这段时间,有些同学甚至还专门让家里人大老远跑来照顾自己。宠爱到这种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的自理能力该是何其糟糕啊?怎么能够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生活呢?

    大学生活,一下子暴露出中国父母对子女溺爱的种种弊端。

    初高中时,家长不让子女碰任何家务,甚至还请了专门的保姆来照顾他们,可谓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因为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抱有这样的观念:孩子的学业要紧,毕竟孩子平时的学习压力挺大,功课也比较繁重,能让他们专心学习,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是最好的了;这样,孩子就可以全力以赴备战高考,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人生未来的道路就比较坦荡了,至于平时的自理能力,到了大学以后再慢慢培养也行。

    可是,父母这种狭隘的认识,不仅不是在帮助子女,反而害了他们,因为自理和独立的能力不是人人生来就会的,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慢慢培养。如果孩子平时没有形成这方面的习惯,一旦到了大学,肯定是没办法适应的,就好像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如果连大学这种最起码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将来到了社会,怎么能够期待他们很快适应社会呢?怎么能够期待他们在社会上立足、闯出一番事业呢?

    这就是那些来大学一个多月仍旧没有适应大学生活,仍旧生活在父母的殷勤照顾和父母的怀抱中的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至于那些早已习惯大学生活的同学,或者离家比较远的同学,国庆节估计不太可能回家,有些是出于路途遥远的考虑,有些则是出于在国庆期间打工挣钱或者学习的考虑。

    不过,对于郑少强来说,这种临近国庆的浮躁心理没有波及到他。他仍旧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仍旧专注于最近才喜欢的推理小说。而且,在节日快临近之时,他还趁社团最后一波招收会员的机会,顺利加入了学校的推理协会。

    之前,他对这个协会并不太感兴趣,但是自从迷上推理小说之后,他便对这个协会充满了兴趣。于是,趁着协会还在招收会员的大好时机,他没有任何犹豫便加入了。再加上,他之前已经加入了学校的演讲协会。算下来,郑少强就同时加入了两个协会,一个是推理协会,一个是演讲协会;另外,他还是院学生会的副宣传部长和一班之长。这样,他就已经同时身兼数职,平时的工作和相关的活动就比较繁忙了。

    还有几天就到国庆节了,少强不知道邓嘉欣会不会回家,因为他好像有好些时日没有见到她了。自从图书馆那次邂逅之后,她便仿佛故意躲着他一样,不再出现在二楼图书馆的书库。他每次去图书馆借书,都感到比较失落和沮丧。

    临近国庆放假,少强也逐渐开始忙碌起来。当然,他所谓的忙碌并没有什么正经事,主要就是他所参加的学生会和社团的联欢聚会活动,需要他来组织,并且需要他来参加。

    来大学一个多月时间了,除了在生活上仍旧显得比较困难和拮据之外,郑少强也已经完全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并没有出现其他同学那种思家病,也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生活处于不能自理的混乱境地。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从小到大吃苦惯了,对于这种远在异地他乡的生活,并没有觉得什么,只是有时偶尔会想念家里的亲人而已。

    但是,这个国庆,他可能没办法回去了,因为回家一趟在路上基本上就得花去两三天时间,而且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回家的车费。他身上仅剩的一点钱,根本就不够买火车票。既然如此还回去干嘛呢?还不如趁假期出去打打工,这样还能挣点生活费。

    大学里面外出打工一点都不丢脸,他已经看到一些和他一样困难的同学,刚开学没多久就出去打工挣钱了,只是他之前一直没办法克服这种自卑的心理,觉得出去打工有些丢脸。不过,现在他完全释怀了。

    既然大家都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为什么他还要花家里人的钱呢?他同样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不用老是为钱的问题而影响自己,也不用老是受到钱的制约而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可以说,大学里面,打工挣钱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出于锻炼自身能力考虑,还是单纯为挣钱考虑,都没必要产生任何的自卑感。虽然大学里面,不太鼓励学生出去兼职,但是这种规定就如同虚设一般,大家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凭什么我们不能出去进行社会实践,不能靠打工积累社会经验,非得埋头苦读再做好好学生呢?

    大学生们,已经逐渐开始显现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叛逆性格,你不让我们出去打工,我们偏要出去,甚至有些同学公然不上课,专门出去打工。你让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偏不好好学习,偏要沉迷游戏,偏要虚度光阴,偏要浪费青春;你不让我们大学谈恋爱,我们偏要大肆恋爱,而且还要轰轰烈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能大家做好好学生都太久了,性格也被压抑得太久了。从小学时起,就一直是同学眼中、家长眼中、老师眼中的好好学生。初高中的时候,为了中高考,也不得不再次充当好好学生;然而,到了大学之后,大家就仿佛脱了缰的野马一般,拉也拉不住,绑也绑不住,你越是使劲拉,越是使劲绑,野马越是反叛,越是固执,甚至还可能将拉绳的人一脚踢飞。

    是啊!中国教育培养了太多的乖乖学生,如果不叛逆,青春岂不是虚度呢?青春,就应该充满激情,就应该我行我素,就应该敢想敢做。不然等到老了,再回首时,岂不感到后悔?后悔当初太听话,没有疯狂过,没有任性过,没有无忌过……

    是雄鹰,即使是牢笼,也是关不住的,它们早晚会飞往高空;是猛虎,即使是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