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国轻工 >

第17章

大国轻工-第17章

小说: 大国轻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蔬菜和肉类可不是后世那些全靠农药化肥或者饲料催生出来的,而是天然无公害真正的农产品。

    这样的食材哪怕吃的多,也完全是正健康发展!

    想到这儿杨立民不由得眼睛一亮,赶紧朝马莹拍了一句马屁过去,笑道:“我这儿不是忘记了吗?要不马莹,你帮我挑点儿?蔬菜少点儿,鸡鸭什么的都来一只,等下午下了班我请你吃饭怎么样?”

    “我。。。我晚上还有事。。。。。”

    顿时马莹就小脸再次通红起来,支吾着断断续续的回答,一边说还偷偷的看了杨立民一眼,只不过她那模样就像是犯了错的小孩子,越说越是害羞,整张脸就像是要滴出水来。

    在这个男女大防的年代,一个姑娘如果要去一个男生家里这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杨立民请马莹去他家吃饭,这其中的寓意嘛。。。。杨立民不知道,可是容不得马莹不乱想。

    纵然马莹对杨立民是有那么点儿好感,但是毕竟也只是好感而已,更何况两人勉强来说认识还不到一天,这么说显然是杨立民有些孟浪了。

    “难道晚上还要加班?”杨立民有些好奇。

    虽然今天厂办公室宣布了加班,但是也只是限于生产单位,而后勤部显然不在加班的反胃之内。

    不过听马莹说到加班,有礼貌又一想,后世的工厂晚上加班一般来说都会弄点儿水饺或者汤圆什么的当夜宵,难道爱民厂这么早就已经开始重视员工的夜宵问题了?

    要是真是那样的话还真的比沿海地区提前了好几年,这就让人不得不对厂里的领导刮目相看了。

    “不。。。不是!”马莹小声道:“是。。。是我爸和我妈晚上还要做鞋;我必须给他们打下手!〃

    “哦,你还会做鞋呢,真看不出来!”

    杨立民还真看不出来,马莹在他印象中是一个很温婉类型的姑娘,而且做得又是后勤这样的闲活儿,在他看来应该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虽然偶尔能帮着家里做做饭啥的,但是象征意义绝对大于实际意义。

    然而现在马莹给他说她居然晚上下班回去还要帮着家里做鞋,这无疑让人有些惊讶。

    “那是当然,我七岁的时候就能帮着我妈折边了呢!”马莹笑了笑,说到做鞋她的眼睛里顿时就散发出一道异样的光芒,那是一种对做鞋喜爱到了极致的热情。

    这个时候,她那儿还有半点儿娇羞的模样?口若悬河的说道:“而且我爸我妈他们年纪也开始大了,晚上灯光不好,他们都看的不是很清楚,我弟弟又要做作业,如果我不在我妈穿针都困难。而且我家今年又买了自行车,今年还准备买一台长虹牌电视机呢!”

    看着马莹严重充满的希望,杨立民不禁也被深深的感染。

    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黄金的时代,但又是一个无奈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代。

    不少人在这个时代之所以成为富翁,并不是他们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们赶上了这趟开往成功的列车。

    可以说,在这个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只要敢想敢干就能发财!他作为一个后世有着诸多先进理念、技术和国家动向的人,难道就只是窝在一个国营厂当个副科长吗?

    虽然即便是当个副科长也很有前途,甚至通过努力杨立民相信即便是当个厂长他也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是他的初衷呢?

    甚至在这一刻他都还记得那张高高在上,拿着国外怎么怎么样为借口往他头上扣帽子的那个女人,甚至到现在他都还记得那位英国采购商走进他设计室鸡蛋里挑骨头的场景。。。。。

    不!

    绝不!

    决不能像上辈子一样窝囊的活着!

    这一刻杨立民心里突然有了决定,老天让他回到了这个充满着机遇的年代,他必将勇往直前!

 第32章 要出大事儿

    正如杨立民所知道的情况一样,马莹刚把鞋摆上摊位,很快就有人围了上来,三三两两的几乎是用抢的十来双鞋就卖完一空。//全本小说网,HTTPS://。)//让杨立民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供不应求。

    马莹显然早就经历过了这种场面,一边乐呵呵的向买鞋的顾客们打着招呼,手上也没闲着,收钱、找零动作飞快,还没等杨立民感叹完就已经完成了工作。

    “那个。。。杨科长,你要不要买点儿东西回去?”将钱收进衣兜,马莹朝杨立民问道。

    这并不是马莹顺口一说,事实上既然到厂里上班,工厂就相当于工人的第二个家。既然是家,那么各种生活用品就必不可少。

    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工厂里的子弟,马莹深深知道食堂的饭菜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既贵不说,关键是没有什么油水,所以自开锅灶就是必须的事情。

    杨立民刚刚进厂而且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既然都一起来到了市场,在马莹看来提醒一下杨立民采购一些东西回去显然是应该的。

    更何况在她看来工厂分的宿舍厨房是现成的,只要买上点儿锅碗瓢盆就能立即开火,早一天自己做饭就能多省下几毛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笔不菲的钱了。

    当然,这里只能够买到一些诸如筲箕、簸箕以及蔬菜、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像锅、碗之类就必须要去供销社才行。

    “呵呵,好像这里也没什么可以买的嘛!”杨立民四处看了看,除了马莹卖的鞋勉强能够算是工业制品外其他的几乎全是农产品,说实话他还真没有什么兴趣。

    “怎么会没有买的?”马莹没好气的道:“你看这里有白菜、芹菜、还有辣椒,猪肉也有,买回去就能做菜。而且咱们过来的路口上是专门卖米的地方,卖的都是今年刚兑壳的新米,这些东西买回去就能自个儿开火呢!”

    听马莹这么一说,杨立民这才反应过来。

    还别说食堂的饭菜他还真有些吃不惯。

    不是食堂做出来的饭菜不卫生,也不是因为食堂的饭菜小贵,主要还是他吃惯了大鱼大肉,突然间天天素菜当主打,嘴。巴受不了啊!

    作为一个无肉不欢,嘴还特刁的肉食动物,被马莹一提他立马就唾沫横流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蔬菜和肉类可不是后世那些全靠农药化肥或者饲料催生出来的,而是天然无公害真正的农产品。

    这样的食材哪怕吃的多,也完全是正健康发展!

    想到这儿杨立民不由得眼睛一亮,赶紧朝马莹拍了一句马屁过去,笑道:“我这儿不是忘记了吗?要不马莹,你帮我挑点儿?蔬菜少点儿,鸡鸭什么的都来一只,等下午下了班我请你吃饭怎么样?”

    “我。。。我晚上还有事。。。。。”

    顿时马莹就小脸再次通红起来,支吾着断断续续的回答,一边说还偷偷的看了杨立民一眼,只不过她那模样就像是犯了错的小孩子,越说越是害羞,整张脸就像是要滴出水来。

    在这个男女大防的年代,一个姑娘如果要去一个男生家里这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杨立民请马莹去他家吃饭,这其中的寓意嘛。。。。杨立民不知道,可是容不得马莹不乱想。

    纵然马莹对杨立民是有那么点儿好感,但是毕竟也只是好感而已,更何况两人勉强来说认识还不到一天,这么说显然是杨立民有些孟浪了。

    “难道晚上还要加班?”杨立民有些好奇。

    虽然今天厂办公室宣布了加班,但是也只是限于生产单位,而后勤部显然不在加班的反胃之内。

    不过听马莹说到加班,有礼貌又一想,后世的工厂晚上加班一般来说都会弄点儿水饺或者汤圆什么的当夜宵,难道爱民厂这么早就已经开始重视员工的夜宵问题了?

    要是真是那样的话还真的比沿海地区提前了好几年,这就让人不得不对厂里的领导刮目相看了。

    “不。。。不是!”马莹小声道:“是。。。是我爸和我妈晚上还要做鞋;我必须给他们打下手!〃

    “哦,你还会做鞋呢,真看不出来!”

    杨立民还真看不出来,马莹在他印象中是一个很温婉类型的姑娘,而且做得又是后勤这样的闲活儿,在他看来应该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虽然偶尔能帮着家里做做饭啥的,但是象征意义绝对大于实际意义。

    然而现在马莹给他说她居然晚上下班回去还要帮着家里做鞋,这无疑让人有些惊讶。

    “那是当然,我七岁的时候就能帮着我妈折边了呢!”马莹笑了笑,说到做鞋她的眼睛里顿时就散发出一道异样的光芒,那是一种对做鞋喜爱到了极致的热情。

    这个时候,她那儿还有半点儿娇羞的模样?口若悬河的说道:“而且我爸我妈他们年纪也开始大了,晚上灯光不好,他们都看的不是很清楚,我弟弟又要做作业,如果我不在我妈穿针都困难。而且我家今年又买了自行车,今年还准备买一台长虹牌电视机呢!”

    看着马莹严重充满的希望,杨立民不禁也被深深的感染。

    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黄金的时代,但又是一个无奈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代。

    不少人在这个时代之所以成为富翁,并不是他们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们赶上了这趟开往成功的列车。

    可以说,在这个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只要敢想敢干就能发财!他作为一个后世有着诸多先进理念、技术和国家动向的人,难道就只是窝在一个国营厂当个副科长吗?

    虽然即便是当个副科长也很有前途,甚至通过努力杨立民相信即便是当个厂长他也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是他的初衷呢?

    甚至在这一刻他都还记得那张高高在上,拿着国外怎么怎么样为借口往他头上扣帽子的那个女人,甚至到现在他都还记得那位英国采购商走进他设计室鸡蛋里挑骨头的场景。。。。。

    不!

    绝不!

    决不能像上辈子一样窝囊的活着!

    这一刻杨立民心里突然有了决定,老天让他回到了这个充满着机遇的年代,他必将勇往直前!

 第33章 厂务会商讨吧

    俗话说农妇、山泉、有点田,这种生活非常值得人向往。(全本小说网,https://。)

    当满载着一大堆蔬菜、肉食以及一应厨房用品回到了宿舍的杨立民此时就有点儿这种小满意。

    只不过看着衣兜里剩下的那不到两块钱的钞票,杨立民就有些感叹。这钱用的还真利索!

    “杨科长,我就不进去了,你先把东西那进屋吧!”推着自行车进了厂门,马莹一路随杨立民到了宿舍,她终究是个大姑娘脸皮薄自然是不肯进杨立民宿舍的,她站在门口将杨立民的东西一一从自行车上放到屋檐下对杨立民说道:“如果是中午请我的话,我。。。可能有时间!”

    话音刚落,也不知道怎么的,马莹就一溜烟的骑着自行车狼狈而逃,弄的是杨立民不住的郁闷,难道自己是野兽还能吃了她不成?

    下午技转科也没别的工作,因为是在生产期间,而轻工厅的下一步任务也没分派下来,所以还算清闲。

    当然,这个所谓的清闲无非就是以彭刚为首,带领着技转科的技术员们前往生产现场指导工人生产。

    这种不用亲自动手的事情,而且还有点儿小领导视察工作的意思,无论是彭刚或者是技术员们都有点儿小兴奋。

    毕竟技转科不用大货生产,而唯一能够体现他们存在感和价值的机会也就那么点儿平台。

    至于杨立民,他早已经被彭刚安排了工作,那就是按照目前爱民厂生产的这款军胶制作一个看板出来。本来按照彭刚的意思是他和杨立民一起来做的,不过被杨立民拒绝了。

    废话,这种事情怎么能让领导来做?而且他刚刚上马,为了服众也必须拿出点儿干货来,不然的话技转科的那些牛气哄哄的技术员们还真以为他是来混干饭的了。

    做起实际工作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不是杨立民不会做,或者眼高手低,而是做看板的材料实在是有些难找。

    整整一下午,愣是没做出什么模样,不是缺订书钉就是缺美纹纸,忙来忙去真正做事的时间不过超半小时,可找东西的时间却占了几乎一大半,再加上来来回回的跑腿走路,这工作进度无疑和蜗牛差不多。

    “立民,做的怎么样了?”

    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在现场溜达了一下午的彭刚这就回到了技转科,看他满面笑容的模样杨立民有理由相信彭刚对现场的生产很满意。

    “还好!”杨立民抬起头朝彭刚点了点头,下料部分他已经完成了,虽然做的没有德国看板那样标准,但是按照厂里边的实际情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