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46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46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还有几天能铲完地?”这么每天供人吃喝,可是一大笔开销,孙大爷有点担心小于举人能不能有钱了?
  “还有几天就铲好了。”黄大厨递给孙大爷一包香料:“用这个来熏豆干,味道会更好。”
  “哎!”孙大爷也不客气,这个是黄大厨的私人赠送,是他自己带来的香料,不是拿主家的东西。
  “一次放一勺就够,别多放。”黄大厨叮嘱。
  “一勺,不多放!”孙大爷乐呵呵的收下了,自从黄大厨给他出主意,试验了一把他给的香料,五香豆干的味道更好了,买的人也更多了。
  下午石宏大他们回来了,买了半扇猪,和好几只大公鸡,以及两头肥羊。
  甚至还有一些调味料,油盐酱醋茶都填补了不少,还有六匹薄棉布,给家里人做衣服用。
  宋氏母女不愧是专业的绣娘,做衣服快,纳鞋底子有刘宋氏和阿雅帮忙,已经做好了全家人一人两套的衣服鞋子,不过布料也没剩多少了,石宏大买了布料回来,还让她们做夏衫。
  夏衫做好,这个年代已经流行短袖和七分裤了,关键是大夏天的穿着凉快啊!
  不过让于良吉高兴的是,石宏大回来了,他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三十个马扎,我早就让人做了,现在做好了正好拿了回来,这几日学堂就要开学了,椅子还得回去。”石宏大这次去,也是为了拿这批马扎回来。
  “嗯!”于良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后天就准备,大后天开学!”
  看他笑的这么开心,石宏大忍不住逗弄他:“学堂开业这么高兴?”
  “当然了!”于良吉顺便跟他嘀咕了一番从老村长那里得到的消息。
  “还有这种事?”石宏大眼神闪烁了一下,要是真的这样,那府城那边的学政大人,可就有责任了。
  “所以啊,等咱们这边有人考中秀才了,让他们后悔去吧!”于良吉十分有把握的说。
  “秀才很好考吗?”对于科举,不论是文举还是武举,石宏大都不是很了解。
  “秀才的考试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只要让他们把这个范围内的东西都啃透了,肯定能考上!”这一点,于良吉可以打包票。
  “那就好,到时候咱们就去打脸!”石宏大听了他的话,决定先按兵不动,不要求处理,要求后续发展,肯定很有意思。
  晚饭后于良吉还在书房写写画画,第二天石宏大又去了一趟县城,将牌匾带了回来。
  跟于良吉估算的差不多,家里孩子稍微大一些都不打算送来上学了,一个是半大孩子也算是劳力了,可以干一些活,另一个就是孩子大了,坐不住,还是从小孩子开始培养吧。
  牌匾回来当天就挂上去了,只不过蒙了个红绸子。
  开堂授课的时间就是在下午,上午的时候,老村长来了,带着二十二个家长,都是家里能说了算的人,还有他们的孩子,拎着小巧包装的六礼。
  在礼堂敬拜了孔子与太公,就是孔仲尼和姜子牙,这俩一个是文圣人,一个是武圣人。
  孔仲尼的儒学教育源远流长,几乎是统计了整个社会。
  姜子牙西出祁山帮助西周文、武二帝奠定八百年基业。
  拜完了文武两位圣人的画像之后,便是拜师,奉上拜师礼,两位老师分别赐下文武两套衣服,林先生给孩子们的都是小长袍和小方巾,穿戴上之后真的跟小书生似的;洪先生给的都是短打扮,护腕和护膝一戴胜就跟个小高手一样。
  然后带着孩子们熟悉一下学堂,女先生的教书地方是在后院的西厢房,东厢房是厨房和浴室,正屋的五间大房两家人各住两间,中间是堂屋,吃饭聊天聚会的地方。
  来的孩子,算上于良吉送来的于宝宝和家里三个小孩子,再加上先生的娃儿,勉强凑够了五十个,其中女孩子二十个,男娃娃三十个。
  可能是今天孩子们刚到,再加上拜师仪式之类的,气氛比较严肃,都很老实,也不敢随便调皮。
  学校前头是一片开阔地,洪先生弄了些单双杠、高低杠之类的健身器材,但凡是能就地取材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他都弄了,包括给小孩子们玩的跳跳板。
  后院也有千秋之类的给小姑娘玩儿。
  于良吉是在正房的东屋里授课的,他身为山长,是要指导秀才往上考取举人的,但是目前没有秀才,所以他很轻松。
  不过还是弄了一套教材出来,跟两位先生商量了一下。
  看到于良吉弄出来的教材,林杰眼前一亮!
  这样的教材,学通了科举的话,一个秀才是稳拿!
  不止是文科,武举他也想了办法,这个年代的武举也很好过,只要身手了得,会背孙子兵法,知道三十六计,就可以得个武秀才的名号。
  要是再会点排兵布阵,武举人完全没问题!
  洪泽涛没能考上武举人,输就输在,他不会排兵布阵!
  看到于良吉连武举人的教材都会编写,他立刻就心动了!
  一个一米八多的壮汉,在你前面扭扭捏捏,你是什么感觉?
  反正于良吉有点反胃!
  他躲在石宏大身后,露出半个头看着眼前的洪泽涛:“洪先生,你这是怎么了?”
  石宏大抱着胳膊,也是疑惑的看着洪泽涛,据她所知,这位跟妻子特别恩爱,并且没有啥不良嗜好,对小于举人这么虎视眈眈,没问题吧?
  “我,我想请小于举人,教我排兵布阵!”洪泽涛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那个,在以后的教材里,就有,你可以随便看!”于良吉伸出头说完又缩了回去,典型的胆小怕事状。
  实在是洪泽涛个头高,一激动说话就直喷口水!
  石宏大不介意,于良吉可受不了,还是让石宏大顶在前头吧!
  “哎!”一听还有后续,教材可以随便看,洪泽涛高兴了:“我这就回去了!”
  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舅哥!
  有文就有武,大舅哥不就是想继续考举人吗?有了教材他们俩可以一起研究研究啊!
  “他走了!”石宏大伸手把小于举人从身后拎出来:“我去洗把脸,你赶紧回去看看宝宝,第一天上学呢。”


第135章 铲完一遍
  十八里铺的学堂招生授课,并没有让张家村知道,不过十八里铺有了学堂的事情,他们还是听说了的,但是张家村没重视。
  哪个村子没个私立的学堂之类的?
  但是哪个学堂都没有张家村的有名!
  不过十八里铺的学堂开始授课之后,十八里铺的孩子,再也没去过张家村,更没去上学。
  学堂开学之后,两位先生教了几天,也发现了,十八里铺的孩子,身体素质都很好,对学武比学文感兴趣,所以只能上午学文,下午练武,然后放学回家。
  学文的衣服两天一洗,学武的衣服,就得一天一洗。
  不洗根本穿不了,因为一身臭汗,偶尔还有泥巴……。
  于宝宝上学上的也很来劲,因为是于家开的学堂,倒是不用担心宝宝受欺负,而且也不用忌讳,毕竟是属于“自家范围”内的地盘。
  哪怕于宝宝有重孝在身,也可以去。
  除了吃荤腥,他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练武。
  跟家里巴甲不同,他跟刘文喜家的大儿子都比较喜欢读书,而巴甲更喜欢练武。
  铲头遍地四天才完全结束,其实三天就差不多了,不过第四天去了一上午,中午回来吃饭。
  因为是最后一天了,于良吉干脆让人做了四菜一汤。
  黄大厨开火做了两荤两素,一个红烧肉,一个炖大鹅,一个溜豆腐泡儿,一个油炸花生米。
  打了一个青菜蛋花汤。
  然后蒸了两大锅炖白面馒头。
  还在杂货铺打了两坛子高粱酒。
  刘文喜已经算好了工钱,本来今天是半天,但是于良吉也给当了一天来算计,让给结一天的工钱,多出来的就当给大家的辛苦费了。
  地铲的很干净,连杂草都给带了出来,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重复起来可不容易,要多弯一次腰。
  不过自从杂草被捡了回来,基本上都被家里人给挑选了出来,猪草当然是喂给小猪了,苣荬菜和婆婆丁,也都切碎了拌上米糠,喂小鸡小鸭小鹅子,吃剩下的汤汤水水,拌点苞米面儿,喂给小狗狗。
  剩下的青草都给马匹和牛还有驴子打牙祭了,平时就喂一点棒子面,有的时候还买一些豆腐渣给它们。
  偶尔喂两顿黑豆子。
  大牲口养活的不错。
  话说回来,也多亏了人家给捡回来的一筐一筐的杂草,不管是人吃还是马嚼,反正没给留在田里一点。
  刘宋氏做了二十个荷包,用的是家里给于良吉做衣服的时候,留下来的边角料,都是好料子的,拼拼凑凑做了二十个荷包,每个荷包里都装了他们的工钱。
  荷包做的不算精致,但是料子好,拿回去,要是卖的话,也能值几个铜板,自己用的话,也有面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石宏大代于良吉敬了酒,给大家道辛苦,众人都说不敢当,他们做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家里地少,只能趁机出来打工,干活累倒是没什么,摊上一个好的东家才是最重要。
  这个东家不错,吃得好,睡得好,连衣服都有人给洗,还能洗澡,也就他们在县里给大老爷们干活的时候,才能有这待遇。
  而且对他们也很尊重,没有颐指气使,没有呵呼斥诉。
  早饭也不会都是稀粥,而是给的稀粥配干粮,即便是早饭,吃的也很饱,做菜也舍得给肉放油。
  吃饱喝足后,石宏大发放了工钱给大家,然后又送人出了村子。
  并且相约一个月后,再次过来,铲二遍地。
  好的帮工不好找,能找到固定的更好,家里省心,他们找活儿的也有个固定赚钱的地方。
  其实,要是熟田的话,草少,好铲,一人一天最多能铲一亩地呢,不过于家就十亩地是熟田,剩下的都是开荒出来的新田,这草就茂盛了些,才用了三天半的时间,不过他们家雇用的人手也多。
  送完了人回来,正好看到于良吉正在菜园子里看家里的菜。
  如今茄子豆角之类的已经有的打苞,过几日就会开花,然后结果,最近的青菜也多了些,油菜菠菜小白菜香菜臭菜等都出息了,家里的韭菜也一桩接一桩。
  于良吉正在观看自家的已经有早开花的豆角,虽然只有一两朵,不过也很好了,正看得认真的时候,石宏大回来了。
  “在院子里别待了,快出来,有蚊子。”这个时候已经有蚊子了,于良吉细皮嫩肉的,特别招蚊子。
  家里还有不少艾蒿,每天晚上都熏一熏蚊子。
  虽然有纱窗,不过也有蚊子随着开门关门的动作进来。
  “我看看豆角,已经开花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蔬菜长得也越来越快。
  “开了就开了吧,过几天就能结豆角子了。”石宏大进去把小于举人扯出了菜园子。
  进屋后眼见他胳膊上有了一个大包!
  “怎么了?”于良吉还没有什么感觉呢。
  “拿药膏擦一下,都红了。”石宏大赶紧找出一盒绿药膏,这是农家人夏天都会备上的常用药。
  不过一般都是给孩子擦的,石宏大买了两盒,家里孩子多,大人也需要用一点,例如小于举人这样的!
  “这是昨天咬到的。”于良吉不想用药,但是石宏大坚持,只好让他涂涂抹抹了一下。
  “我买了蚊帐回来,今天就给你挂上!”大炕挂蚊帐很不好挂,不过石宏大有办法,弄了个蒙古包一样的蚊帐。
  “好吧。”说实话,于良吉最讨厌蚊子了,苍蝇就是是烦人了些,只要不让他们靠近,就好,但是蚊子不行,一咬一个包,痒痒的难受。
  “我去洗个澡,可是铲完地了,我跟他们说了,一个月后再来一趟,铲二遍地。”石宏大擦完药,就把盒子收了起来。
  “嗯,去吧,回来好好休息休息,这段时间都累坏了。”于良吉心疼石宏大,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了。
  其实石宏大并没有瘦多少,只不过衣服穿薄了,再晒的黑了点。就显得瘦了许多似的。
  洗完澡晒干了头发,下午美美的睡了个午觉,起来全身都舒服,于良吉正在书房编写举人的教材。
  学堂初设,什么都要操心,也幸好学生们都是守家在地,中午吃饭也是能回家的,倒是让于良吉准备的临时休息的地方没用上。
  于是那里改成了一个教室,等着于良吉的举人教材编好了,就在那间屋子里上课。
  暂时定了两个学生,就是两位先生。
  林先生的好说,他跟原主差不多的短板,就是见识不广,人有些不自信,只要好好教导一番,开开眼界,就没别的了,该读的书,他都读过了。
  洪先生的就是排兵布阵,这个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