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03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03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宝宝开心的收了下来,这可是他今年的第一份红包。
  大年初一他们没有什么地方可去的,于是就窝在侯府颓废的斗了一天的地主。
  可怜不会算牌的于侯爷差点输掉了裤子!
  而会算牌的小狐狸终究没能赢得过大狐狸。
  最大的赢家是石宏大,第二是于宝宝,于良吉是输家……
  第二天于良吉就不跟他们俩玩儿了,自己看管家给拟的礼单,因为初三要去宝宝的外祖家。
  “金玉如意一对?”于良吉惊叫出声:“你要送这个?”
  “对方可是小少爷的外祖家……。”何管家出声提醒。
  在他的印象里,怎么着,也得送一些有侯府气质的东西,这金玉如意侯府起码上百对,都是给侯府用来走礼的,这方便他有发言权。
  “改,改成狍子一对!”于良吉立刻就给改了。
  何德淼何管家:“……!!”
  “笔锭如意银锭子二十对?”于良吉又往下看,第二个也惊叫出声。
  “对方可是小少爷的外祖家……。”何管家出声提醒。
  在他看来,这是用来赏人的,二十对他都嫌少,不过介于小少爷的外祖家他不太知道,连侯府落成都没过来,来了半年都没见过一面,他还是谨慎的用了二十对,而不是四十对。
  “改成二十斤草莓!”于良吉小爪子一挥,就给改了。
  草莓家里有的是,别说二十斤,二百斤都能拿得出来!
  何德淼何管家:“……!!!”
  “两头肥猪?”于良吉一看就给否了:“改成半角猪肉。”
  “对方可是小少爷的外祖家……。”何管家出声提醒,堂堂侯爵府邸,半角猪肉如何拿得出手?
  “你不懂,我送的越多,他们回礼就越厚,太过了他们也没能力回得起礼。”于良吉告诉何德淼:“以后,当亲戚相处的,别老想着以势压人,侯爵府邸也是后来的,他们首先是宝宝的外祖家。”
  别看这两年自家给的年礼丰厚,可张家也没少给,哪怕不名贵,但是用心,自己跟宝宝还有宏大的大氅,有好几个都是人家老太太和两个舅妈给做的,还有宝宝从小带到大的各种帽子,都是老太太给缝制的。
  跟人家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用心一比,他们这边送的再名贵,也被比下去了。
  且这几年,张家对于家虽然有过那么一回事,但是平日里真的很少提出任何要求,哪怕十八里铺卖菜卖的红红火火的时候,张家村给他们家压力的时候,张老爷子都坚持不开口。
  这一点,很让于良吉佩服,所以于良吉决定,今年开春种地的时候,给他们家一些土豆种。
  将礼单上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都替换掉,最后将什么锦缎都换成了细棉布和松江布。
  对于老百姓来说,锦缎穿也只能是特别的日子里穿,平时干活你看谁穿锦缎?
  就连于良吉平时的衣服,也都是细棉布的,绫罗绸缎都是见客的时候穿,一回来立刻换掉。
  他最多的衣服,就是细棉布做里衬,粗棉布做外层的单衣,进出大棚的时候,就换那样的衣服劳作。
  等整理完了,礼单也面目全非了,贵重物品最多的是十只银锭子,还是梅花银锭子,于良吉说了,这是要放到红色荷包里,给孩子们的压岁钱。
  剩下的东西,真的不值什么钱,最精巧的也就是给老太太绣的一条抹额,中间花蕊用的是白珍珠,还是小米粒大小的那种,精巧异常。
  其次就是两根喜鹊登枝的金钗,挺普通的,也不大,是给两位舅妈的礼物。
  这算是贵的了,给张老爷子的是一套紫砂茶壶,很讲究的那种,有不想送老人旱烟袋,因为他觉得抽烟不健康。
  过年的时候,他送老村长的礼物是一小罐茶叶,赏赐里头的,据说是贡茶,老村长稀罕的不得了,要不是这茶叶不能久放,他都能供起来当传家宝!
  给两位的大舅的都是貂绒坎肩,这个只需要一个大概的身形就够了,也不怎么需要尺寸。
  “就这些东西?”何管家看着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礼单叹气:“好歹加上点铺设摆件之类的?”
  “你到了那儿就知道了,铺设摆件之类的东西,于他们来说无用,就来点实在的吧!”于良吉将礼单合上,交给了他:“照办就是。”
  “是。”侯爷都这么说了,何管家也只好找人赶紧准备。
  翌日一大早,一家三口穿戴整齐后,何管家摆了侯爵的全副礼仪,根据于良吉的一贯作风,精简了一些。
  于良吉是一品侯爵,他也是头一次看到自己这侯爵的全副礼仪精简版,还不是正常版。
  一开始就是对旗、対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
  旗锣是开道用的,其实在前面还有看街的,用鞭子轰赶闲人。
  象征性的,不真打,真打的那是酷吏!谁真敢下手,也就离死不远了,据说前朝的太监出巡就真的打人,结果前朝就完蛋了。
  那个旗子的三角旗子,上面绣有龙凤,是按照官阶做的,对牌上面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
  对扇有二米高,把儿长一米,扇子上嵌有小镜子,闪闪发光。
  对伞有一丈多高,表示有贵人在此,用颜色分品级,黄色是皇帝用的,于良吉的因为是侯爵,所以是正红色。
  金瓜、月斧、朝天镫,也是成对的,一丈多长,顶上的金瓜,跟现在的香瓜差不多。
  朝天镫就是马镫,但是在杆子的顶部朝天。
  月斧就是斧子,也有是月牙儿的。
  还有一种是在顶部一拳头,拳头握着一钻头,也是仪仗的一种。
  除此之外,前面是有两位将军率领的左、右厢步甲队,分作前后两个方阵,以一面旗帜为前导。
  士兵均头戴兜鍪,身着铠甲,手持弓或刀、盾,每队的装束均为同一种颜色,相间排列。中间为左、右厢红麾仗,分为十二行,分别手持弓、刀、戟、盾以及鹅毛氅、鸡毛氅等。
  于良吉他们的车架就在队伍中间,两车礼物,三车跟着伺候的人,以及于良吉的侯爵车架,车架那叫一个大!
  四匹马拉着一辆大车,于良吉看了之后直摇头:“这车子进不去张家村!”
  太大了,张家村可没那么宽阔的道路。
  何德淼一皱眉:“小的去换个!”
  不一会儿就换了另一个,这个车架略小,同样是四匹马拉着,没刚才那么恢弘庞大和华丽,略次一等。
  “这个是什么车子?”自家这车家咋还两套呢?
  “这是平日里出巡的时候用的。”何德淼感叹了一句:“本想让您乘坐一次您那侯爵的车架。”
  刚才把那负责赶车的车夫乐的啊,结果被遣了回去,当时差点哭了!
  “还是视情况而定吧!”车架大小无所谓,但是一定要能进去,连村子都进不去,难道要走进去?
  那样别说摆排场了,更掉价!
  车架后为殳仗,手持殳、矛、枪等古代仪卫兵器。
  最后则为诸卫马队左右厢骑兵和旗队组成的旗阵。
  每支旗队所举的旗上绘有同一种传说中的神怪,如辟邪、玉马、三角兽、玄武、金牛等。旗阵后,又是由步甲兵组成的红麾仗队,并有骑兵护卫。
  虽然每一种人数只有五十个,但是架不住组在一起看着就乌泱泱一片啊!
  于侯爷看着人有些眼晕:“怎么这么多人?”
  “我把我那二百人调了一百过来。”石宏大给他拢一拢大氅:“这样看着多威风!”
  算上赶大车的,以及跟去的丫鬟、姑姑和嬷嬷,小溜儿二百多人!
  “那人也太多了!”于良吉觉得比去年还像是示威。
  “不多了侯爷,这已经是精简过的了,要知道,皇帝陛下出巡的时候,哪次不是人口过万,各个亲王也都是几千人,国公也三四千人,您这才二百来个,要不是这地方小,仪仗不会这么简单。”
  侯爵府的仪仗一摆出来,村里人都来看热闹,还有小娃娃要摸一摸,于良吉都笑呵呵的抱着给摸,摸啥都行,还有人去摸仪仗官的帽子。
  等闹哄哄的要走的时候,都九点了。
  二百来人,起码有一百五十个人骑马,最后石宏大干脆让人都骑马走,这样没人步行,他们走的还快点。
  结果呼呼啦啦的一大群人,马踏大路,青烟阵阵,旌旗蔽日,还真有了那么点儿侯爵出行的架势。
  大马车里,于良吉跟于宝宝面面相觑,马车大的好像是一间一直在移动的小房子。
  别说叔侄俩了,就是再来俩都没问题!
  “让石大叔也进来吧,外头怪冷的?”于宝宝看了看于良吉。
  “行,让他进来吧!”于良吉无所谓,这地方太大了,别说一个石宏大了,就是十个石宏大,也就是有点挤而已。
  于宝宝露出小脑袋,招呼石宏大进来一起坐车走,石宏大摆了摆手:“你俩坐着吧,我骑马就行!”
  “真的不进来啊?外头怪冷的呢!”于良吉也在窗户那里跟于宝宝挤在一起问石宏大。
  “外头我看着还行,不一会儿就到了。”石宏大将窗户拉上:“老实的坐好。”
  一大一小没办法,只好坐了回去,大眼瞪小眼。
  “咱们就今年这样,毕竟刚成为侯爵,去你外祖家不能太简单,等明年,咱们就简简单单的去。”于良吉摸了摸于宝宝的头:“你也长大了啊。”
  于宝宝什么都没说,就是闷头抱住了于良吉的腰,像小时候一样,将头放在了叔叔的胸口。


第326章 都种土豆
  这伙人到了张家村的时候,发现张家村的人都跟消失了一样,没有一个人敢出来,那可是侯爵的仪仗,连县令见了都要避让,府尹见了也得给让七分。
  于良吉看到很多张家村的人院子里都有大棚,大棚里绿汪汪一片,很多菜都成熟了,但是卖不出去!
  这能怪谁?
  这里早就有了反季节蔬菜。
  像丰收菜铺子和四季菜店都有自己专门的菜棚子,那些菜贩子也有自己的进货渠道,县城就这么大,消费能力有限,于良吉当时建菜棚子就没打算扩张,原因就是市场没有那么大!
  这东西也不可能长途跋涉,那样损失还不够赔的呢!
  十八里铺种菜成功是因为有于良吉的指导,有自己的特色,十八里铺的韭菜出货的时候,都是用干净的湿抹布,擦干泥土,干干净净的出去,说句不好听的,回去拿水洗一洗就能直接切了下锅。
  张家村的呢?
  连泥带土,恨不得多喷二两清水上去算称,谁来这里收菜啊?
  而且于良吉是跟人签订合约,有法律保护,他们呢?那村长就知道看眼前,不知道算计以后。
  一直到张玉文家门口,老头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这架势,等于良吉带着于宝宝过来,老爷子还笑呵呵道:“今年人可比去年多多了啊!”
  于良吉脸一红:“觉得怎么着,也是封爵之后头一年过来,这些排场不摆不好看,明年就好了,明年就好了。”
  老爷子点头道:“不错,进屋吧!”
  若是于良吉还是轻车从简的来张家村,张老爷子才会挑理,他这样大张旗鼓的过来,反倒是给张家涨了声势。
  自从于良吉成了侯爷之后,张家村的人一开始上蹿下跳,后来张迪被县太爷亲自提溜到县衙里好一通教育,不知道跟他说了什么,反正回来之后他就老实多了!
  这次排场之大,前头都到了张家门口,后头的最后一个人才进了张家村的大门口。
  护卫队将张家整个围了起来,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
  大家见面,其乐融融,又长了一岁的几个孩子也玩到一起去了,于宝宝带了不少小玩具,而张家有孩子们爱玩儿的各种东西,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早就带着宝宝去溜冰了。
  大人们都聊些农家的家常,尤其是于良吉,他告诉老爷子,明年最好种土豆。
  “就你那一千来斤收成的土豆种?”老爷子果然知道这事儿了。
  “对,但是明年就只能种植一茬,您家最好全都种这个,然后卖土豆种。”土豆这东西特别独,现在的土豆都是才经过一点进化的,是不能连作的,一年种了它,就不能种别的了。
  而且留种这玩意儿,也只能卖一年,因为土豆别看高产,但是种植的时候,是不需要多少种子的,那玩意儿出息着呢。
  “好,明年除了种口粮的,都种土豆,到时候就卖土豆种。”老爷子一寻思,这事儿靠谱,立刻就同意了。
  做饭的时候,石宏大告诉老太太:“就做家里人的吧,别人不用管,他们回去吃。”
  “那怎么好?”老太太还坚持要做一大堆人的,也被于良吉给劝住了:“咱家的米八成都不够吃的!”
  米都不够吃,更别提饭了!
  于是只好做了两桌饭菜,给自家人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