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01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01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们可能会来进攻?”于良吉知道他们这里靠近边关,但是一直挺太平的,根本没有什么一风吹草动就害怕的自觉。
  “可能吧,不过放心,最多只是紧张一些而已,外头的人打不过来。”朝廷最重边防,最防范外族。
  就是这段时间物资可能会紧缺。
  “那就好。”于良吉松了口气,虽然有穿越前辈珠玉在前,可说到底火器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而外族还生活在冷兵器时代,一旦打起来,双方武器就不对等。
  但是哪怕是一面倒的战争,也是战争。
  若没必要,最好是相安无事,或者小规模冲突,千万别引发什么大战。
  石宏大还说,因为大雪封路的关系,南边很多东西都运不过来了,例如冻柿子之类的?
  于是甘草杏的价格才会卖的那么高!
  没办法,北方不产水果,也没什么制成的果干,南方的运不过来,不吃甘草杏,还能吃什么?
  总不能过年的时候,连点像样的东西都端不出来吧?那些大户人家讲究着呢!
  听得于良吉哈哈大笑,他真的只是不想浪费而已,没想到头一年就让大家伙儿很赚了一笔。
  二十八贴窗花。
  今年,于家可以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儿了。
  于良吉穿戴的厚实无比,带着于宝宝和一群孩子们,端着浆糊贴对联,黄厨娘她们剪窗花。
  时隔二十七个月,于家再次有正红的颜色出现了。
  其实早在猫冬的时候,宋氏母女俩就已经做了很多大红颜色的衣服,于宝宝的新年装于良吉看过,看到的时候没觉得,等宝宝试穿之后,他就笑趴下了。
  因为于宝宝穿起来好像人形红包!
  “真不愧是学武的,看看这福字儿写的,有一种金戈铁马的气势!”于良吉贴了个福字儿在大门上。
  石宏大眯着眼睛看他赞赏的盯着福字儿,回头他就写了好几个福字儿,连菜园门口都贴上了。
  于良吉撇嘴,小心眼!
  水井上,让小黄贴了写的“细水长流”的红纸黑字,平时打水都是他跟巴多或者巴图、老黄他们做;仓房贴了刘文喜的“五谷丰登”,他就喜欢家里有余粮,挤得仓满房的架势;巴多则是在猪圈贴了“肥猪满园”;阿雅在鸡窝贴了“金鸡满架”,虽然里头还有大鹅和鸭子在;黄大厨在厨房的四个大水缸上头,都贴满了“年年有余”的红纸;巴图最虔诚,他让于良吉亲笔写了“六畜平安”的字,贴在了牲口槽子上!
  于宝宝带着几个孩子在屋里的墙上贴了他们自己写的四字吉言,像什么“抬头见喜”、“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等等,虽然字体很幼稚,但是六七岁的小娃娃,能写这么一手毛笔字,反正于良吉很是高兴自豪。
  二十八这天还有人给他送年礼,都是村里的人,因为他们初一初二是要走亲戚的,怕没时间。
  其实年礼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甚至还有两家送的是自己家织的土布,北方织布用的是棉线,织出来那叫一个厚实!
  还没经过蜡染,不过十分柔软,于良吉特别喜欢。
  送的年礼依然是自家大棚出产的东西,西红柿都粉红粉红的,放个十天八天更熟透了。
  不过今年因为天气的关系,产出略少,于良吉一样减了一点,添上了两包调料,今年因为大雪的关系,很多物资都没及时过来,导致调料这种基本上都是南方产物的东西,价格上涨十分迅速,大家买的都少,就于家买的多一些,因为他们家不差钱。
  二十九上大供。
  这一天,一早起来就放了一挂鞭,充分满足了于宝宝想放鞭炮的心思。
  吃完早饭后,于良吉带着于宝宝给祠堂的牌位上供,今年因为有上头赏赐的东西,还是三牲,牛头,羊头和猪头。
  下边儿一溜儿四种糖果四个干果,第三层则是十六种点心!
  俩人上香磕头烧纸钱,前两年都是这么过的,于宝宝都记住程序了。
  不过今年好一些,这点心也终于见了点儿荤腥,起码不再是素点心了。
  祭祀过后,在祠堂门口,石宏大挂上了红灯笼,今年不用再挂白灯笼了。
  过年的东西都是早就准备齐全的,于良吉照旧准备了青菜,石宏大赶着驴车,俩人在村里转了一圈,给送了一圈年礼。
  大家无事可做就玩起了牌,等到了天黑的时候,才用了晚饭,今年天气太冷,冬捕就进行了一次,大家伙儿都捞到了好多大鱼,正好做年夜饭用。
  “清一色啊!”于良吉一推麻将,他胡了!
  几个人都给他铜板,于良吉乐呵呵的全收了。
  “包夹,胡了!”第二局就是刘文喜胡了。
  “包边儿,胡了!”第三局是巴图这个壮汉赢了。
  第四局还是刘文喜,第五局……
  结果一直到晚上八点,于良吉也没赢过!
  “我就赢了一把!”于良吉输红了眼,他二百个新铜板,都没了!
  “那是因为今年小老爷没跟大老爷坐一桌上!”刘文喜赶紧划拉自己赢来的铜板。
  巴图也跟着发了一笔小财,跟他们一起搭伙的是学会麻将的黄大厨。
  俩人正笑呵呵的往兜里装铜板,新的铜板呢!
  这里赢的最多就是黄大厨了,谁让他刚学呢!
  而另一桌则是巴多跟石宏大一伙,阿雅和刘宋氏一伙,炕上坐着黄厨娘跟宋氏母女俩,在玩儿纸牌。
  巴穆坐不住,石宏大买了很多鞭炮和烟花,其中小鞭就四十个,给几个孩子分了,女孩儿们不要这个,都给了巴穆,这家伙一伙儿跑出去放一挂,一会儿跑出去放一挂,看门的两只狗狗一晚上都没消停,一有动静就跑出去汪汪叫。
  它们一叫不要紧,后院儿的驴子也跟着叫了,偶尔还夹杂着牛嘶马鸣的,那叫一个热闹。
  歇了口气后,到点做菜了,做菜之前,于良吉就带人接了灶王爷回来,其实就是给厨房重新贴上一张画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画像的纸。
  这个贴完之后,祭拜一番,就要开始烧纸送灯了,等到吃午夜饭前,就放鞭炮烟花。
  于家也终于和别人家一样普天同庆了。
  于宝宝和几个孩子一起放了鞭炮,鞭炮响了的时候,黄厨娘那边就饺子下锅了。
  “嗖嗖”的烟花也蹿上了天空,在夜空中绽放,绚丽多彩的光芒照耀在冰雪上,映射出一片璀璨。
  “又是一年了啊!”于良吉抬头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耳畔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嗯,你今年十九岁了。”石宏大抬手揽过于良吉的肩膀,“今年咱们结契成亲!”
  “嗯!”于良吉笑弯了一双大眼睛。
  年夜饭很丰盛,依照以往的惯例,于良吉做了祝酒词,然后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神鬼诸佛。
  最后大家入座,举杯同饮,开始吃饭!
  除夕夜虽然不强求都是通宵,但是也要过了零点,大家都睡得晚,早上十点多才起来。
  于宝宝今年是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的,一大早就爬起来,自己给自己穿了衣服和鞋袜,然后跑过来,爬上炕,就朝于良吉拜年。
  和每一年一样,都是得了个红包,石宏大给的和于良吉一样。
  吃过早饭之后,一家子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孩子们这次在屋里待不住了,因为外天亮了,他们不怕了!
  一个个拿着小鞭炮跑了出去,跟别人家一样跑出去的同村小孩儿一起放鞭炮。
  “明天要去宝宝的外祖宗家了,礼物,该怎么准备?”于良吉等大家都说笑了一会儿后看,才提起正事。
  以前,都是大哥跟着嫂子回娘家,后来宝宝出生,就开始守孝,三岁了才跟大哥去过两次外祖家,后来五岁跟着自己守孝,到现在,去外祖家的次数,竟然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而且以前原主是个不管俗物的书呆子,怎么会去看嫂子带给娘家的礼物?后来大哥带着宝宝去了两年,他也没注意大哥准备的是什么。
  等到了于良吉这儿,他就更发懵了,他根本没这方面的经验,前世今生还没结过婚呢!
  “要送年礼,这个是需要好好想想。”刘文喜一听,果然需要严肃想的问题。


第202章 拜访张家
  “这事儿不用你们爷们儿管,我来就行!”刘宋氏一摆手,“那些个东西,你们爷们儿懂什么!”
  一屋子的爷们儿闭嘴了。
  刘宋氏下午就给拾掇出来了。
  因为今年初二初三可以去张家拜访了,这年前就没送礼过去,张家也能知道于家的意思,这是初二的时候过来,再送年礼不迟。
  刘宋氏给准备的东西,是两匹松江布,四匹细棉布,六匹粗棉布,两对野鸡,两对大鹅。
  给张家老爷子带了两瓶老白干,一罐甘草杏,毕竟农家老头老太太,抽烟喝酒的多,张老爷子喜欢喝酒,这白酒和甘草杏都挺适合。
  给张家老太太的是两个苏绣的抹额,一个五福捧寿的图案,一个松鹤常青的图案,都是十分的漂亮,用的是锦缎和丝线,摸着那手感都不一样。
  因为主要是看两位老人,那六匹粗棉布就是给三位舅舅舅妈的,足够了。
  太过不好,张家的回礼会让张家觉得是负担,太薄了也不好,薄了该让人觉得于家对张家这个亲家轻看了。
  “不错不错!”于良吉觉得,还是女人家心细,他们都想不出给对方什么礼物合适了。
  毕竟是头一年,自己带着小侄子去拜访外祖家,若是失礼的话,丢的可不只是自己的人。
  “再给加点青菜,就够了。”石宏大在旁边补充。
  青菜一直是于家的保留曲目,多亏了自家有个大棚,冬天才有青菜吃,还能省下一大笔礼物。
  “放上六根黄瓜,十根青椒,十个柿子,还有四个小角瓜。”于良吉想了想:“加上两小捆青菜。”
  今年大棚收成不好,这已经是他能给出的最大量了,因为他还要去县里看两位同窗和县令大人以及山长。
  这四个人也是要送青菜的,虽然不多,但是在县里,青菜也只有两家大棚种植,卖价那叫一个高啊!
  青菜在冬天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在东北这边却难得,且东北这边天气冷,这烧大棚也是十分吃力的,一天都不能断了火。
  到了晚上,于良吉还在惦记,这礼物轻不得,重不得。
  “走亲戚真糟心啊!”于良吉一头撞进石宏大怀里。
  “是啊,你看咱俩多好,我家都不用走,你家就一个!”石宏大觉得俩人真是绝配。
  于家那一个还是个娃娃,给自己俩人养老送终的,嘿嘿嘿。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之后,宋氏母女俩将所有人都拾掇了一遍。
  于良吉和于宝宝是重中之重,其他人作为配角也不能丢了主家的脸面,于是用了一早上的时间,给众人梳理打扮。
  众人穿戴整齐后,于良吉带着于宝宝乘坐马车,其余的人也坐上了板车,一行三辆马车,走出了大门。
  路上遇到人,大家都热情打招呼:“小于举人这是去哪儿啊?”
  “带着我侄子,去他外祖家。”每一个人路过,于良吉都会打开车厢跟外头的人打招呼。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全村都知道了。
  “小于举人不容易,是个仁义的。”老村长也听说了,抽着旱烟的老人家点了点头。
  富贵不相忘。
  哪怕如今哥嫂都不在了,有于宝宝,他这个当叔叔的就不能不顾及他,外祖家也是不能断了来往的,他做的很对。
  不过石宏大就不高兴了。
  “总是开车门是干什么?”石宏大将人送到了村口大门那里,冷着脸训他:“没事不要开门打窗户的,你自己不怕,宝宝还怕呢!”
  “知道了,知道了。”于良吉笑眯眯的挥了挥小爪子,“快回去吧,明儿我们就回来了。”
  石宏大抿了抿嘴,“我在家等你……们。”
  于良吉差点笑出声,那后面的“们”字儿明显是后加上去的啊!
  “嗯嗯,快回去吧,外头冷呢。”于良吉推了推他,这大庭广众的,俩人也不能干什么,总不能来一出十八相送吧?
  哎呀妈,想想都怪羞人的!
  石宏大很不甘愿的目送他们一队人马走了,要不是于良吉说不要他去张家村,他真的会跟去。
  只是他体谅他,不想他去面对那些人,就很坚决的拒绝了他的随行,只带了巴家三父子,还有刘文喜,以及宋婶子。
  巴穆这个半大小子给于良吉充当书童兼护卫,虽然他才十四岁半;巴图和巴多是赶车兼护卫,这一路上万一遇到啥野物,没这对父子不敢射杀的!
  刘文喜是给于良吉赶马车兼管家,而且他认得路啊!
  唯一的女眷宋婶子,专门负责照顾宝宝,顺便她带了很多行李,虽然只住一晚,可该预备的还是要预备齐全,她是按照大户人家的公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