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

第139章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第139章

小说: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回去,撇着嘴角道:“老姐姐,你自个儿都走不动,何苦费这些事,还是老实躺着养病吧!”
  年老的人哪里经得起折腾,钱太妃先前服了那么些泻肚的药,难免落下病根,这都一个多月了,腿肚子还是虚软的,爬都爬不起来。
  钱太妃被喜气冲昏了头,倒忘了是郁氏害她病倒的,只顾殷殷向她道:“真好,这下昭宪娘娘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原来皇帝后嗣无继,她们这些太妃虽然眼热,却也更添惶恐——皇帝没有亲生子,少不得得从宗室里择人来继承,能被挑中的固然是幸事,可若因此引起干戈呢?钱太妃听说过许多兄弟阋墙的丑闻,甚至血流漂杵都不鲜见,可是对一个母亲而言,她惟愿自己的儿子平平安安的,做个富贵王爷,也比争那张龙椅来得轻松许多。
  后来皇长子出世,宫中唯有这么个独苗苗,人人视之如珠如宝,也都自上而下捏了把汗,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呢,岂非人人都得拿来陪葬?如今又添了个皇子,不止宫中人心欢悦,钱太妃更免不了痴心妄想:要是皇帝龙心大悦,肯早些放她回封地跟儿子团聚就好了。
  郁太妃瞥见她这副不成器的模样,不由得嗤之以鼻,昭宪那矫揉造作的贤惠也就骗骗钱氏这种蠢女人,也亏钱氏竟会真心为她祝祷。幸而昭宪是个薄命的,又没福气,她若是像林氏这般能生,这宫里还有旁人站脚的地方吗?
  她这厢缅怀往事,钱太妃派去甘露殿领月例的侍女小燕回来了,将一包银子交到钱太妃手中,继而便笑道:“方才婢子去贵妃娘娘宫里,却看到甘露殿最有体面的明芳姑娘在那儿淌眼抹泪,见了奴婢眼睛都红了,好容易才缓过劲来。”
  钱太妃自从见识过皇后的手段后,对这些娘娘们讳莫如深,忙道:“理她呢,反正不关咱们的事。”
  郁太妃却来了兴致,“她为什么哭,今儿不是皇后的好日子么?”
  郁太妃为人爽利,口角俏皮,又常打赏下人,整个西苑的宫女太监都跟她处得来。
  小燕便笑道:“奴婢也不知道,就算婢子敢问,她肯定也不敢说的。”
  “皇后的好日子,可未必是贵妃的好日子。”郁太妃啧啧道,“但这也奇怪,贵妃娘娘都没怄气,她一个奴婢呕什么气?”
  小燕插嘴道:“明芳姐姐脸上仿佛还有点淤痕呢,虽说洗了脸看不大真切,奴婢瞧着像是被人打的。”
  皇后宫里的人忙着生孩子,可没功夫招惹她,甘露殿照说也没比她品级更高的宫女了,那么,便只能是谢贵妃所为。郁太妃心中一动,将一枚金扣子塞到她手里,“好燕儿,你去将那明芳姑娘叫来,就说本宫这里短了一吊钱,问她是否记错了账。”
  景福宫不比其他地方热闹,下人们尤其过得苦兮兮的。小燕见了那锭金子,眼睛早就发直起来,忙不迭的领命而去。
  钱太妃也知道,自己在景福宫威信不足,有时候说话还不比郁氏顶用,加之如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钱太妃不敢胡乱苛待下人,怕她们在外头胡乱造谣,说自己的坏话——谣言多了,但凡叫皇帝和皇后听进去几句,她出宫的日子可就遥遥无期。


第164章 祸害
  钱太妃只得埋怨; “你也是; 好好的趟这趟浑水干什么; 那甘露殿也是能胡乱打听的,若叫谢氏知道,不暗地里给咱们使绊子才怪呢。”
  “我就是好奇嘛; 再说也就是个宫人; 贵妃不会在意的。”郁太妃妩媚地眯起眼睛,颇有些撒娇意味。年轻时她常拿这招对付先帝; 不得不说; 确实很有用处,哪怕同为女子; 钱太妃也差点心旌摇曳; 不能自持。
  她暗地里咒骂了一句,还好先帝去得早,否则这些老妖精一个个围着他; 先帝不被啃成骨头渣才怪呢。
  =
  谢婉玉在甘露殿等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 明芳才姗姗从外头回来; 谢婉玉一见她便皱眉; “去哪儿了?”
  明芳蹑手蹑脚的上前向她行礼问安; 又笑道:“西苑几位太妃说是账目有些不对; 让婢子过去瞧瞧。”
  谢婉玉冷声道:“本宫笔下的账目从无错漏,她们又想添什么乱?”
  自从上次钱太妃郁太妃意图挑起她跟皇后纷争; 谢婉玉对这群人便再无好感。
  明芳忙分辩道:“娘娘误会了; 并没有旁的事; 是那几位娘娘自己记错了数目。”又笑道,“人一老记性就忒差,连自己随手赏了人都不记得,难怪西苑总是笔糊涂账。”
  谢婉玉哼道,“她们恨不得扒本宫的肉喝本宫的血,本宫哪还敢苛待她们。”
  明芳连声附和,她家娘娘自然是天底下最贤惠最仁慈的,哪怕旁人得罪了她,娘娘也会竭尽所能地对那人好——哪怕圣人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一席话说得谢婉玉脸上添了些光彩,适才被皇帝误会的冤屈也消解了不少,明芳又觑着她道:“娘娘方才去了琼华殿,可知皇后一切皆好?”
  谢婉玉点点头,不由得一声长叹,“有陛下陪着,怎么会不好。”
  她从未嫉妒林氏得宠,可见到皇帝不辞劳苦奔波而来的那刻,谢婉玉还是难免心生羡慕,只可惜,这样的日子离她太远了。
  明芳体贴的道:“自然,陛下最为看重皇后娘娘,主子您帮着皇后,便是帮着陛下,想必经过今日一出,陛下会对您更加另眼相看。”
  谢婉玉不由得多看她两眼,“你现在倒是学聪明了。”
  “吃一堑长一智,奴婢这样的蠢人,就得娘娘您多教导才能开窍呢。”明芳讪讪道,捂着脸颊,那处傅了粉,红痕已经消失不见,只是仍有些肿起。
  到底是陪伴自己多年的旧仆,谢婉玉亦后悔自己早晨下手太重,不过她秉性刚直,在下人面前更不会服软,遂只凝声道:“你能懂得自然是好,回头记得去太医院抓一帖药,这几天留在宫里好好养伤,那些琐事交由旁人去做吧。”
  明芳忙躬身谢恩,心道郁太妃的教导果然颇有道理,枉她在娘娘身边待了这么久,却还不及郁太妃熟悉娘娘的脾性,也是怪哉。
  看来回头她得多向这位太妃娘娘讨教讨教才是。
  =
  因着谢贵妃服侍皇后生产有功,皇帝果然重赏了谢婉玉,就连谢家也得了褒扬,一时间叫赵贤妃眼馋心热得厉害,只恨自己不如谢氏会扮老好人,如今却失了先机。
  林若秋得知时却没多惊讶,反道:“谁叫陛下您乱冤枉人,如今自然得费功夫笼络,这都是您自找的。”
  莫说她只早产了十几天,算不上大事,林若秋更想不到皇帝会把她早产跟谢婉玉联系上——谢婉玉害她有什么用?白白惹人嫌疑,何况如今管事的就谢婉玉一个,但凡出了事,旁人都得先怀疑到她头上。
  皇帝就是个例子。
  楚镇被她说得有些臊,只得板着脸道:“快喝汤吧。”
  林若秋只得乖乖将下巴凑过去,琼华殿现在每天都得现宰杀一只新鲜老母鸡,就为了她一天三顿的汤饮。起初皇帝还会依她的吩咐撇去碗中肥油,及至三五日后,就硬说她瘦得太快,非逼着将肥油添上去,于是林若秋就又吹气球一般胖回去了。
  她现在照镜子都觉得自己有双下巴,可见皇帝的行为多么罪恶,但不得不说,不去油的鸡汤会更好喝些——果然人类从基因里便渴望高热量的食物。
  林若秋这厢美滋滋地喝着汤,冷不防就听皇帝道:“朕原本对谢氏存有疑虑,如今看来,她心底不算太坏,倒是朕错怪她了,既如此,就将选秀的事交由她办去,料也无碍。”
  林若秋手上一松,正握着的汤勺啪嗒掉进汤碗里,溅了皇帝一身滚油。
  楚镇顾不上关切自身,倒先来体贴她,“烫不烫?”又忙着往她手上吹气。
  林若秋摇摇头,整个人已如泥胎木塑一般。
  楚镇吹了半天,见她手上并无燎泡,这才放心,又注意到她神色有异,“你怎么了?”
  林若秋怕眼泪会掉下来,忙抬起头强笑道:“没事。”
  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身为皇后,不能嫉妒,不能吃醋,面对选秀这样的大事,她当然只能表示赞成——哪怕心头已在滴血。
  今后还有几十年失宠的光阴,大可以将眼泪存到那时再流,不差这一刻的。
  楚镇后知后觉注意到她黯然的神色,略一沉吟后,方才明白过来,“你觉得朕要充实后宫,就为了这个伤心?”
  难道不是?林若秋仰头望着他,凄楚之色分毫不减,毫不夸张地说,她觉得心都快碎了——就算她平常是个喜欢搞怪的戏精,这一刻的情绝对是真的。
  楚镇只觉额头上的青筋抽了抽,这都叫些什么事啊!他只得耐心同林若秋解释一遍,这个是小选,目的不在于为他个人挑选姬妾,而是为了赐婚。如今恰有两位府中空悬的亲王,一个丧偶,一个刚刚长成还未娶亲,皇帝此举正是为了彰显身为兄长的仁德,当然,也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势力:所谓秦晋之好,自然有它的政治目的在里头。
  况且,这个对林若秋而言亦有好处。身为皇后,有义务劝导夫君多纳姬妾,好为皇室开枝散叶,又正逢林若秋生下楚珹需要静养,就算她不提,朝中那些臣子也会旁敲侧击引起她的注意。未免那些人饶舌,皇帝索性先下手为强,也好堵上他们的嘴,省得质疑皇后品德。
  提不提是皇后的职责,纳不纳就是皇帝自己的事了。
  林若秋半点不在乎名声是否贤良,只顾耿耿于怀道:“说得好听,什么不为自己选,没娶亲的王爷也就两个,那多的您可不就自己受用了吗?”
  楚镇着实拿她没办法,总觉得这人年岁越长仿佛醋劲越大了些?不过,他还挺喜欢就是了。
  楚镇遂揽着她的腰反复保证,所选的那几个他会通通赐下去,绝不为自己保留——再说,他那身子也经不起诸多折腾呀。
  林若秋这才安心,靠着他的胸膛道,“那您就选吧,只别让人来知会我,那些画像也别让我过目,我怕晚上睡不着觉。”
  一副美人像都能醋半天吗?楚镇笑着拧了拧她的鼻子,“醋坛子,朕答应你,朕也不看好不好?”
  皇帝说到做到,竟将选秀这项重任全权交由谢婉玉办理,他自己却问也不问——这很正常,皇帝光处理朝政就够劳累的了,哪能理会选秀这种小事。
  林若秋虽然心痒难耐,想看看此次参选的有哪些绝色,到底还是按捺下去了,说好了不掺和的,她怎能自己打脸?
  不过赵贤妃来琼华殿探视的时候,倒是添油加醋告诉她不少情报。据她所说,谢婉玉这回选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佳丽,一眼就能使人荡魂的那种。据她看,谢婉玉显然没安好心,不就是眼热皇后得宠,才想着挑几个美人来跟皇后分庭抗礼么?她这如意算盘打得也太精了些。
  林若秋虽然得了皇帝的事前保证,可闻听此言,难免有些提心吊胆,她都生了三个孩子,论年轻水灵肯定比不过那些小姑娘的,万一有佼佼者后来居上,她这个皇后岂非得独守空房?
  直至结果出来,林若秋方松了口气。谢婉玉或许真不安好心,但皇帝也的确没上当,他看也不看呈上来的那些画像,径自命礼部拟旨,将人赐了下去。家世贵重些的,便立为亲王侧妃,差点的,则定为侧室。其中还有一个以美貌闻名的书吏之女,楚镇将她赏给了同胞兄弟邺王、
  他笑着同林若秋解释,“老三早就想寻一位绝色佳人,索性趁着这回遂了他的愿,就当朕这个做兄长的一片心意。”
  这个林若秋倒是知道,因邺王妃来信上向她哭诉过。有些人就喜欢自打嘴巴,明明邺王妃上次为了魏太后对她疯狂辱骂,这会子却又可怜兮兮的过来相求了。
  但这回邺王却是铁了心,他素好美色,然王妃悍妒,府中那些姬妾不是被她打杀就是被发卖,难得遇上一个圣旨赐婚不能擅动的,邺王自然舍不得抛下。而这女子虽是奔着皇帝可来,可既然皇帝无心纳美,邺王府也算得不错归宿。她出身低微,深知日后所能仰仗的唯有夫君宠爱,自然得牢牢巴紧这棵大树。
  看来邺王妃日后有苦头吃了。
  林若秋虽然惋惜她的遭遇,却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她总不能让皇帝将人收回来吧?这样的祸害,自然去得越远越好。
  待林若秋做完月子,邺王一家已启程回封地去了,据说有行人看见新纳的侧妃跟邺王坐同一辆马车,邺王妃紧随其后,嘴撅得能挂两个油葫芦,堪称京中一景。


第165章 分别
  二皇子楚珹的满月宴上; 林若秋一身华服、满面春风地出来接待宾客; 不消说多么风光,且因着皇后册封与二皇子出世这两件喜讯接连而来; 楚镇龙心大悦,下旨大赦天下; 减赋三年,如此一来,上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