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

第98章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98章

小说: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情况没摸准,自己就起兵,要是父皇哪怕还有一口气,站到自己面前:“小子,想学你爹造反啊!”
  不用打,自己就败局已定。
  在造反专家朱棣面前,朱高煦认为自己的道行,还太浅。
  所以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消息的到来。
  而吴婳,虽然汉王和温哈喇王子把她瞒得密不透风,但是,她已经嗅到了汉王府上一种不同寻常的空气。
  此时,杨荣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太子朱高炽一见到独自归来的杨荣,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
  他急切而又激动的询问那个心中已经猜到的答案:“父皇驾崩了?”
  “殿下英明。我刚才来京城时,一路上感觉这附近突然多了好多快马,我觉得应该是汉王的人嗅到了什么风声,在京城打探消息。”
  “难道汉王真要反叛?”
  此时,朱高炽的脸上掠过一丝恐慌。
  杨荣立刻镇定的说道:“殿下,你现在要立刻联系朝中大臣,并且给每个人都许下各自想要的利益,尽力拉拢所有人,都站在你这一边。我们只等皇上大车驾一到,我们就立刻宣布遗旨,让你灵前继位,那样,朱高煦的人,就算赶来,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登上皇位。”
  此时,太子自朱高炽感激涕零,他朝着杨荣一拱手:“杨学士真是思虑周全。真不愧为贤臣良将,等我登上大位,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恩德。”
  “殿下言重了。殿下乃天生贵胄,皇室正统,臣自当辅佐。”
  杨荣嘴上叫的是“太子殿下”,可是实际上已经三跪九拜的行帝王礼了。
  胖太子朱高炽吓了一跳,显然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突然的帝王礼已经属于他。
  等到他明白过来的时候,他脸上忍不住浮起了一丝激动的喜悦。
  杨荣赶紧又凑在朱高炽的耳朵边低语:“臣认为,殿下在拜访时,还应该……”
  “高明。杨大学士真不愧是诸葛再世,哈哈哈……”
  胖太子朱高炽发出了心领神会的微笑……
  不用说,太子和太子妃开始马不停蹄的拜访朝中重臣,各种笼络手段齐齐施展。
  大臣们在没有得知皇上驾崩的情况下,看到太子这样礼遇,心里自然是感恩戴德,对太子的仁义心悦诚服。
  一切按照计划中秘密进行。
  八月初十日,装载在永乐帝的灵柩的车驾来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在城门外迎接,一见到马云和金幼孜掀开帘子,一具黑漆漆的棺材冒了出来。
  太子殿下大放悲声,泪如泉涌,噗通一声跪下,哀嚎道:“父皇龙御归天,儿臣来迟了。”
  此时,那些一路跟着永乐帝车驾的卫士,太监,送膳食的宫人,先是惊愕万分,继而恍然大悟。
  看到那黑漆漆的棺材,他们才终于知道,原来,他们的皇帝早已经死去了快一个月。
  想到去时是一个威风凌凌的天子,回来却变成了一具黑漆漆的棺材,一时之间,人人悲痛,跪下放声大哭。
  而朱高炽哭得最为响亮。
  他不断的以头触地:“父皇,儿臣不孝,竟然没能给父皇送终。”
  太子的悲痛感染了众人,所有三军将领,齐齐下跪痛哭。
  忽然,太子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低声问道:“父皇是什么时候驾崩的?”
  “禀告太子殿下,是7月18日驾崩于蒙古榆木关。”
  马云和金幼孜赶紧回禀。
  “父皇驾崩多日,儿臣竟然现在才知道你的死期,儿臣不孝啊。”朱高炽做出一副刚刚得知父皇死讯的样子。
  此时,杨荣和金幼孜以及马云,忽然站在人群中,拿出一道金灿灿的圣旨,高声宣读:
  “皇上遗旨:朕此番西去,恐天下无主,小人生乱,着命皇太子灵前继位,即刻登基,钦此。”
  此时,杨荣等人赶紧跪下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些处于悲痛中的大臣和将领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只好也跟着齐齐下跪,三呼万岁。
  “平身。多谢各位爱卿。将父皇灵柩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奠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初步拟定9月10日,葬于长陵!钦此。”
  此时,朱高炽说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平身”,第一个“朕”,心里又激动,却又努力做出波澜不惊,天命难违的姿态。
  众人见新皇虽是初次登基,却能不慌不忙的宣布永乐帝的丧事议程,一切显得井井有条,成竹在胸,都在心里暗暗佩服。
  那些原本存着一丝反心的人,更是自乱阵脚,不敢轻举妄动了。
  五天后,即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皇太子即皇帝位。
  朱高炽正式匆忙登上皇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立即晋封杨荣为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仍兼大学士。
  此时,远在山东的汉王朱高煦,几匹快马突然降临在他府邸。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父皇驾鹤西去,着二弟汉王回京奔丧。”
  “什么?父皇已经死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朱高煦一个趔趄,差点跌倒:“父皇既然已经死去,如何又来圣旨?”
  “太子殿下遵从父皇遗旨,已经于灵前继位了。”
  太监面无表情的说道。
  “什么?”朱高煦眼前一黑,几乎要昏倒。
  努力平静了一下自己,朱高煦才勉强的说:“多谢公公,本王这就启程,去见父皇最后一面。”
  送走了使者,汉王忽然大发雷霆,他叫来他的长子朱瞻圻,厉声问道:“我叫你潜伏在京城,并用快马传递消息,为什么竟然连父皇已经死了一个月,新皇登基,我们才知道?你办得什么事情呀?”(未完待续。)

  ☆、197章 两位年轻漂亮的母妃

  汉王长子朱瞻圻心里也觉得很窝火。
  他赶紧跪下禀报道:“父王息怒。这次皇爷爷去世。儿臣已经探明,是内侍马云还有文渊阁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三人秘不发丧,暗中安排一切,就是害怕我们乘机起事。此事,连同在军中的顾命大臣英国公张辅,他们都瞒得紧紧地,你想,我们又如何得知?”
  “马云这个老奸巨猾的阉人,这么多年,一直脸不红心不跳的收着我给他敬献的珠宝,却原来是只别人的狗!可恨,可恨,可恨至极!”
  此时,汉王想起当日,马云在南京的奉天殿带他引荐父皇,并且收下他赠送的血玉如意的往事。
  “这老家伙,一直在太子党和汉王党两派人中摇摆不定,立场暧昧不明,让我们都觉得有希望拉拢。不知道,他两面收受了多少好处费。现在他终于站队了。希望他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朱高煦咬牙切齿的说。
  “最可恨的是,他们竟然故意在大臣中散布皇爷爷身体康复正往回赶的消息,那天灵前继位的时候,太子又故意装出一副刚刚得知死讯的样子。这样做,一方面,让那些被假消息欺骗的人无话可说,一方面提高威望,让人佩服于新皇的临危不乱。”
  朱瞻圻开始一点一点的给汉王分析。
  “哼,他们也不是就赢得毫无破绽。”
  汉王神色阴沉,但是忽然眼前一亮:“几个阴谋家竟然连三朝重臣英国公都信不过,秘不发丧的事情竟然死死瞒住他,从此以后,张辅和朱高炽的裂痕只会一步步加深。”
  “好,你要跟我玩阴的,本王陪你到底,看我们谁能笑到最后。瞻圻,收拾一下,这就陪父王回京奔丧。”
  汉王收拾行囊,收拾好残破的心情,野心勃勃的踏上了去山东的路程。
  吴婳听到永乐帝已经驾崩的消息,忍不住在眼前浮现出这个铁血狂人的音容笑貌。
  “他死在北征路上,也好,他终于和他心爱的权妍儿同归一处了。”
  吴婳在心里默念。
  此时,汉王朱高煦带着长子朱瞻圻马不停蹄的感到北京皇宫。
  朱高煦远远的看着那高大巍峨的北京皇城,心里忍不住感叹:这可是我当年一点一点参与督办的皇城,却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真是心有不甘啊。
  此时,朱棣的梓宫停在仁智殿,整个皇宫一片哀戚的氛围,哭声震天。
  其中韩淑妃和黄宁妃一身素服,更显得清丽动人。
  她们在所有妃嫔中,显得最为年轻漂亮,也最为扎眼。
  作为永乐帝生前最宠爱的妃嫔,她们站在灵前,抽泣着迟迟不肯离开。
  新皇朱高炽看到她们这样悲伤,便有些不忍心,叫马云公公给她们送去了一碗姜汤,又随口嘱咐马云公公道,叫两位母妃娘娘保重身体。
  马云领命而去。
  韩淑妃和黄宁妃一面喝着姜汤,一面望着朱高炽的方向,感激的微笑了一下。
  那是她们名义上的“儿子”,可是其实她们两个比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还小好几岁呢。
  韩淑妃和黄宁妃看着皇帝看她们那种温情的眼神,心里觉得一种异样的感觉。
  “姐姐,我怎么觉得新皇帝对你有点意思呢?”
  韩淑妃悄悄对黄宁妃说道。
  “胡说,我倒是觉得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妹妹看呢。”
  黄宁妃笑道。
  “这在外族,是有父亲死去,儿子继承自己的母妃们的说法,可是这大明帝国,最是讲求仁义礼智信,我看新皇帝,就算再怎么喜欢我们,也没有那个胆子,敢把我姐妹二人收入内宫。”
  韩淑妃想了想,继续望着朱高炽的背影说道。
  “那也不一定,不说别的,咱们唐朝不是儿子李治明目张胆的娶了自己的母妃武则天,最后还当了皇帝么?只要皇帝喜欢,就一定有办法让他们钟意的女人合理合法的变成她们的后宫。”
  黄宁妃高兴的说到这儿,又补充了一句:“就算皇帝一时想不打办法,他身边讨好他的那些人,也一定会想出更多鬼点子。”
  “姐姐,这样看你,你我的终身已算有靠了,不至于太凄凉。”
  此时,两位身处异国的朝鲜娘娘都是一阵欣喜,于是,她们投向朱高炽的眼神变得更加温柔多情,暧昧玩味……
  此时,朱高炽忍不住走到两位艳丽的异国佳人的面前,话里有话的低声道:“节哀顺变。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
  此时,就在新皇帝朱高炽和他的母妃娘娘和双目相对的时候,却没有发现到,在整个举哀的人群中,一双敏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他们……
  接下来,所有的嫔妃,皇子,亲王,重要臣子,都一一吊唁举哀。
  哭得最为响亮的是朱棣的那些从没谋面的妃嫔们。
  如果不是皇帝突然驾崩,深宫中几乎没人记得她们的存在。’
  但她们不是为皇上而哭,而是为自己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而哭。
  这些妃嫔,她们大多出自名门,外貌美丽,富有才华,可是像摆设一样,被充入朱棣的后宫,几乎从来没有得到朱棣的宠幸。
  有的甚至入宫以来连皇上的面都没有见过,可是现在,她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命运——殉葬。
  妃嫔殉葬制度,是一种野蛮的制度,在先秦时期常用,在汉朝以后逐步被废除。
  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登上帝位后,重新启用这一惨无人道的活人殉葬制度。
  他规定,皇帝死后,无子嗣,无尊荣地位的嫔妃,必须全部殉葬。
  现在朱棣死后,按照明朝的妃嫔殉葬制度,那些无子嗣,又没有无尊荣地位的妃嫔,都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
  一时之间,明宫里,全是一片妃嫔的鬼哭狼嚎。
  而决定哪些妃嫔,即将被殉葬的权利,将由新任皇后——张皇后,主宰生死大权。
  看透世事的张皇后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招人恨的差事,那些即将被殉葬的妃嫔,哪一个不是一条美丽的生命。(未完待续。)

  ☆、198章 殉葬嫔妃该是谁

  看透世事的张皇后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招人恨的差事,那些即将被殉葬的妃嫔,哪一个不是一条美丽的生命!
  现在她的夫君朱高炽才匆忙宣布登上帝位,还没有举行正式的登基仪式,她这个皇后,也还没有得到正式的册封,她当然不想得罪太多人。
  有子嗣这个条件当然好判断,但是地位尊荣,这个就比较微妙了。
  有些身份不高的妃嫔,但是母家比较亲厚太子党,张皇后现在当然得投桃报李,给她们找到理由开脱。
  为了慎重,她叫太子嫔孙灵微来一同帮她甄选。
  孙灵微这两年在太子府很受尊崇,张翠云自然是看在眼里。
  此时,孙灵微认真的看着张皇后初步拟定的殉葬名单,忽然,疑惑的问道:“母后,这,拟定的这份名单,只怕会为母后召来一些祸患吧?”
  “啊,本宫已经这么小心了,怎么还会有祸患之处?”
  张皇后一听,赶紧小心翼翼的重新审视名单。
  “母后,我刚才发现,名单上的人数,怎么感觉有点太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